张国华 顾杨阳
摘要:消防救援队伍改制转隶后,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职责任务由“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变,各项任务更加多元化、复杂化,灾害事故处置的难度、风险和技术性大幅增加。指挥中心作为消防救援队伍的指挥机构,承担着“神经中枢”的重要作用。常态化开展指挥中心岗位练兵是提升各级指挥中心人员专业能力和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新形势、履行新使命、加速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更是提升打赢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指挥中心岗位练兵工作还存在著诸多问题与不确定因素,作为队伍全面发展升级的重要一环,如何丰富、创新练兵载体,提升指挥中心人员指挥协调、信息处理和辅助决策等各方面综合能力仍是亟须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岗位练兵;指挥中心;能力提升
1 提升指挥中心岗位人员专业能力和履职能力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选拔优秀人才
当前基层多数指挥中心配备人员的个人能力参差不齐,而指挥中心建设在不断地发展,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要提升其能力,就必须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岗位练兵活动的开展能不断拓展指挥中心业务训练内容,基本达到人人适应岗位,人人精通本职,人人胜任职责,成为工作能手的目标。通过了解人员在岗位练兵中的表现,能及时发现人才,定向培养,人尽其才。
1.2 有助于提升业务素质
通过将练兵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定期开展考核比武和无预案演练,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全体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巧,使调度指挥更加精准、信息报送更加准确、系统软件应用更加熟练,指挥中心作为灭火救援信息中枢大脑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实现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双提升,更好地与当前职责相匹配。
1.3 有助于完善工作机制
岗位练兵活动的开展,利于基层对标现代化消防指挥体系要求,适应时代、改革和职能之变,完善值班值守和指挥调度等制度,让接警调度更加高效,指挥决策更加智能,实现横向对接有序、纵向指挥顺畅、前后协同有力,进而在服务保障中心工作、辅助指挥灭火救援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 当前指挥中心岗位人员能力养成和履职能力现状
各级指挥中心聚焦“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将岗位业务技能训练与日常实战相结合,加快学习基础、专业和协同“三大科目”下17类内容,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通过多次的比武、月度考核及现场帮扶发现,当前岗位练兵工作还存在不少的局限和难题,影响了各级指挥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发展、人员综合能力养成及履职能力的拓展提升,亟须进一步针对性协调解决。
3 指挥中心岗位人员能力养成和履职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队伍转制后,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能,而指挥中心作为后方指挥“大脑”,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指挥人员能力素养的高低决定着灭火救援行动的成败。但现阶段队伍中经历过专业培训、能够熟练掌握指挥中心岗位专业技能且具备一定示范示教能力的业务骨干存在大量缺口[1-2]。加之各级指挥中心的很多人员从事指挥中心岗位工作的时间相对较短,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导致指挥中心工作运转不畅、效率低下、指挥疲软的弊端产生。
3.2 “工学”矛盾问题突出
各级指挥中心作为本级单位指挥科(室),对于人员的能力养成和履职能力设有较高的门槛,加之日常承担的各类系统维护、数据报表等工作纷繁复杂,容不得一丝差错,大量占用了日常岗位练兵的时间,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日常练兵完成质效不高,练兵科目无法真正按计划有效实施。从近年来指挥中心比武考核来看,上级虽制定了相关的操作细则,但基层各单位在具体操作落实上还是有差别,一方面是对操规“吃不透”,另一方面是人员、思想、综合效能上有所差异,日常训练随意性较为明显。长此以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提升缓慢。
3.3 保障激励政策尚未出台
相较于其他岗位而言,指挥中心岗位存在人员稀缺、责任重大的特点,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轻则受到批评教育或量化扣分,重则面临纪律处分。此外,现阶段在对于指挥中心岗位人员的保障激励政策尚未出台,从而导致部分长期从事指挥中心岗位工作的人员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思想,对待上级下发的各项工作任务习惯于当“甩手掌柜”,工作积极性和岗位吸引力大幅下滑。
4 提升指挥中心岗位人员能力养成和履职能力的对策
4.1 着眼“能”的提升
一是配齐配强骨干队伍。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原则,调整优化人员结构,挖掘所学专业对口、作战经验丰富、学习意愿强的干部、消防员和政府专职队员,配足、配齐、配强指挥中心队伍。二是提升人员综合能力素养。依托地方高校、行业领域专家、内部专业人才等资源,常态化开展业务大讲堂、战例复盘、桌面推演,全力抓好人员理论功底,及时更新知识理念,熟练掌握前沿技术,同时完善好轮训机制,通过“一对一、手把手”的方式,提升综合能力素养、实现业务技术突破、强化团队整体实力。三是要全面覆盖。充分落实岗位练兵方案要求,从基础、专业、协同三大科目着手,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制定出一套翔实周密、针对性强的训练计划,切实地把作风练硬、体能练强、指挥练活、协同练顺。
4.2 明确“专”的定义
一是要厘清边界任务。始终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杜绝扮演“勤务室”的角色,将时间精力集中在基础信息汇总分析、系统设备操作维护、数据搜集汇总、辅助指挥决策等核心业务,切实强化指挥作战效能。二是要坚持简化工作。积极强化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将各类数据报表精简整合,避免重复统计、临时统计现象的发生,优化、简化各类系统程序。三是要固化岗位分工。紧紧围绕“分层分级”理念,逐一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全体人员在每个环节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切实发挥指挥中心“中枢”和“大脑”作用。
4.3 规范“做”的标准
一是要注重日常运行。不断总结固化经验,完善基础制度,细化警情受理、辅助指挥、舆情管控、信息报送、作战安全提示等工作规程,将各项业务工作的标准、要求、程序加以制度化和具体化,确保各个环节运行畅通、衔接有序、科学规范。二是要统一规程评判。严密组织,集中讨论学习,将规程“吃透”,总结形成细则,提高对规程的理解,事后对评判进行原因分析、吸取教训、提炼经验,避免产生分歧,统一对评判的标准和进一步明确程序要求。三是要定期组织专项考评。要在队伍内部特别是指挥中心各岗位工作人员中持续推动专项业务学习和月度理论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考评项目应该包括:指挥中心现场实战指挥能力、实战现场灭火救援理论、辖区基本地理信息、通信器材装备熟悉革新等内容,使参考人员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接警调度等相关工作中的各种不足和短板,在不断强化业务理论学习的同时,开展针对性的业务技能训练,切实提升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养成及业务素质,履行好职责使命,充分发挥指挥中心信息中枢作用。
4.4 凸显“奖”的优待
一是要破除晋升瓶颈。积极向上级建议调整人员晋升考核要求,提升业务能力比重,降低体能水平要求,让胜任指挥中心岗位的人员更好地发挥业务能力,从根本上壮大队伍。二是要加大保障力度。从工资待遇、探亲休假、入党考学等切身利益出发,采取倾斜措施,将日常工作纳入量化考评,作为奖励岗位津贴和年终评优评奖的依据,增加人员归属感、提升工作积极性。
5 指挥中心岗位能力提升下一步工作方向
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当将指挥中心各项工作定位为应急现场指挥的“传令兵”,按照“组成网、随人走、不中断、联得上、听得见、看得清、能图传、能分析”的总要求,不断督促指挥中心各岗位工作人员在打牢基础理论功底、锤炼实操能力、提升保障水平上等相关层面上苦下功夫,采取“理论+操法+实战”的训练方法,围绕各类通信装备操作,全面夯实通信装备人装结合技能基础,将应急通信保障分队与各类专业救援队有机结合,从严从难、实战实训,积极探索新装备应用需求,确保指挥中心各岗位工作人员在面临各项复杂的灭火救援任务时能够切实做到队伍专业化、装备多样化、保障能力实战化,有效提升现场灾情指挥、信息报送及应急通信保障等各项能力,为各项灭火救援任务提供坚实可靠的信息数据支撑,确保各项灭火救援任务顺利完成。结合消防救援队伍改制后的工作现状,对指挥中心岗位人员下一步工作方向建议如下:
5.1 在后台支撑系统学习上下功夫
要保证各类复杂多变的灾情处置现场的信息保障等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各级指挥中心岗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有效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不断拓展业务理论水平,能够熟练掌握视频会商、视频融合、语音通信等信息传输交换系统的实际使用方法,实现不同设备、不同网络、不同来源的音视频信号在实战处置现场的深度融合,支持应急管理日常工作联络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语音、数据、视频等信息的同步发送,在处置现场构筑“安全可信、可管可控”的安全支撑体系,由于此项工作需要依托电子政务网、互联网、公共资源网等相关资源才能实现处置现场语音、数据、视频等信号的随机调度和切换,这就需要各级工作人员结合辖区内部工作实际,通过日常工作和实战经验的不断积累,保证支撑系统的高效运转[3]。
5.2 在数据资源汇聚上下功夫
合理、完善的数据体系是指挥中心的生命力所在。各级指挥中心建成后,汇聚数据就成了完善中心功能的第一要务。因此,指挥中心岗位工作人员要定期主动积极与辖区大数据、气象、水利、水文、公安、自然资源、文旅、交通、海事、海洋渔业等部门沟通协调,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与部门数据的共享共用。一种方式是将能够公开的数据推送到政务云服务平台,使得指挥中心通过政务专网实现数据共享;另一种方式是对部门系统内的数据通过专线直连方式实现数据共用。特别是自然资源与地质灾害隐患点、土地利用现状;水库、河道、雨量站实时监测信息;水库、河道基本信息、水利工程图、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物资储备、避难场所、工贸企业、危化企业及重大危险源、非煤矿山及尾矿库以及自来水公司的供水管网维修记录、消火栓基础及维修记录等相关数据都是各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需要重点汇集的必要数据。
5.3 在视频会议系统的实际使用上下功夫
纵向上,目前消防救援队伍两级指挥中心都建有两套视频会议系统。一套是视频会议系统通过政务外网行政服务域与地方政府会议系统相连,主要作为视频会议和培训使用。另一套是近年来新建设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通过政务外网公共服务域VPN专线建设指挥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日常值班點名和视频会商。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相关要求,这两个会议系统互为备份。保障视频会议系统的时刻畅通,能够充分发挥指挥中心在灭火救援行动中的信息中心和调度中枢作用,根据灾情动态信息,结合作战行动各个环节推送相关辅助决策信息,为参战人员提供指挥决策依据,进一步有效强化队伍作战行动全过程、全链条的辅助决策与指挥支撑。因此,该项工作也是有效提升指挥中心岗位人员能力素质和履职能力的必修课。
5.4 在软件系统学习上下功夫
软件系统作为整个应急指挥平台对外展示的窗口,其功能决定了指挥中心作用的发挥。各级应急指挥平台主要建设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又涵盖了应急值守、应急决策、指挥调度、移动应用、专题研判、知识库、应急资源、应急预案、应急指挥体系管理等子系统,能够有效服务于队伍日常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应急指挥与协同联动,为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4]。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紧扣应急管理部门对于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平战结合、全面监测、周密分析、充分研判、合理指挥、快速发布”的需求,能够在实战处置过程中为各级指挥中心及时提供气象灾害、森林火灾、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单灾种或综合性灾害的风险早期识别、趋势预测、风险评估、风险防控等服务。因此,特别是刚刚加入指挥中心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各类工作软件,才能切实保障不断拓宽指挥中心建设在实战处置体系中的实际应用,有效提升指挥中心所属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能力,提升其保障能力和反应速度,促使消防救援队伍能够快速对灾情做出反应,进而做出合理的判断,更好地维护辖区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6 結语
近年来,随着“指挥中心就是阵地、值班处警就是战斗”理念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全国智能接处警系统全面升级改造,有效解决了接警语音识别、智能融合定位、出动路径规划、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一张图”、社会救援力量联动等多方面问题,为作战指挥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技术支持。各级指挥中心应当趁此时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真正发挥两级指挥中心各自特有的指挥优势,确保指挥中心各岗位人才辈出,切实打造一批“能指挥、会打仗、业务精、经验足”的指挥中心人才队伍,保障队伍随时能够“拉得出、打得赢”。
参考文献:
[1]陈思.浅谈消防指挥中心理念创新[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4):
76+71.
[2]李超.城市消防指挥中心如何更好发挥应急救援中枢作用[J].科技资讯,2016(6):46+48.
[3]汪伟全.区域应急联动[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4]朱正威,郭雪松.区域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机制研究——基于陕西省的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Thinking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command center post training ability and quality
Zhang Guohua,Gu Yangyang
(Jiaxing Fire and Rescue Division,Zhejiang Jiaxing 314000)
Abstract: After the restructuring and transfer of the fire rescue team, as the main force of emergency rescue and the national team, the duties and tasks of the "single disaster" to "full disaster, emergency" change, the tasks are more diversified, complex, the difficulty of disaster disposal, risk and The difficulty, risk and technicality of disaster and accident management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mand center as the command institution of the fire rescue team, assum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nerve center". Regularly carry out command center post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command center personnel at all levels and the ability to perform their duties, is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fulfill the new mission,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real needs,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to wi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nd uncertainties in the current command center post training work.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upgrading of the team, how to enrich and innovate the training carrier,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command center personnel in command and coordin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uxiliary decision-making is still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Keywords: job training; command center; ability enhanc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