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馆窥天下架长虹流光溢彩悦孩童

2023-07-27 16:50苏青
中国科技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科技馆场馆科普

苏青,博士,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曾任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党委书记等职;现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

结集出版既是对过去成绩的总结,也是对将来努力方向的提示,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本书没有出现关于非洲科普场馆的文章,原因在于“馆窥天下”专栏还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投稿,这将是专栏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关注场馆的类型方面,专栏也会进一步扩展,增加对各种特色及专题科普场馆,如动物园、水族馆、科学名人故居、与科学相关的各类遗址、国家公园等的介绍与分析。——选自《馆游天下》后记

2023 年3 月,《馆游天下:全球科技馆里那些事儿》(以下简称《馆游天下》)终于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尽管我已卸任退休2 年,拿到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样书,仍然感到十分高兴——毕竟了却了我一桩心愿,欣喜地看到我的同事及科技场馆同仁们多年来的创作成果得以结集呈现成书。

2017 年5 月,我调任中国科学技术馆党委书记、副馆长,主管办公室、科研管理部、科普影视中心,协助馆长分管人力资源部,期间还分管过网络科普部。历经30 余年、十几个岗位的职业生涯,我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在任期间应重点抓好两件事:一是尽心履职,团结带领所属员工高质量完成好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二是精心培育人才,为下属员工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在我看来,培养人比履职做事更为重要,因为培养了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就能做更多更好的事情。因此,为中国科学技术馆员工锻炼科普写作能力、提升科技人文素质创造条件,为把中国科技馆举办的创新性展览,以及员工做出的创造性工作固化为出版物成果,为全国科技馆同仁相互学习交流、开拓学识眼界搭建平台,成为我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任职期间的一大心愿和努力的目标。

2018 年底,我和时任《科普时报》总编辑、现任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共同策划,在《科普时报》开设了“馆窥天下”专栏,面向全球征稿,定期刊发反映国内外科技场馆特色亮点、发展动态和实践案例等方面的文章,为业界同行学习交流借鉴提供平台,为游客公众了解科普场馆拓宽渠道,充分发挥好科技场馆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社会教育功能。自2019 年1 月4 日发表中国科学技术馆科研管理部助理研究员莫小丹女士的开篇文章《美国旧金山探索馆:独具匠心的探索馆展品》,“馆窥天下”专栏至今已发文100 余篇。

2019 年底,结合分管的科普影视和网络科普业务工作,我又为《科普时报》策划了“媒眼看世界”专栏。栏目宗旨为“谈媒体发展,看世界变化”,重点刊载科普科幻影评和科技馆新媒体展品(展览)宣介文章,以科学的视角解读、评论热点科普影视作品和新媒体展品(展览),阐述科普科幻影视作品中新媒体技术特效原理和高新技术运用,揭示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预测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每期文章不仅在《科普时报》纸媒刊载,还配以音频在中国数字科技馆发表,以丰富内容展示手段,拓宽文章传播渠道。2020年1 月3 日,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普影视中心讲师耿娴女士带病撰写的开篇文章《从〈阿丽塔:战斗天使〉看赛博格技术的发展》,让人眼睛一亮,令人倍加感动。至今,“媒眼看世界”专栏已刊载文章60 余篇。

正是有了这样的创作平台,我的同事和其他科技馆同仁开始拿起笔介绍自己所工作的科技场馆,借助旅游或出访或出国,撰写参观域外科技场馆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学习、宣传、交流、借鉴先进的展陈理念、传播手段、技术应用,以此丰富知识、提升自我、促进工作、推动发展。新冠疫情发生前,中国科学技术馆每年都要派遣員工出国参加相关学术会议、考察学习、交流展览;开设“馆窥天下”专栏后,员工们每到国外,除完成规定任务外,还抽空参观、考察当地科技馆、博物馆,积极为“馆窥天下”专栏撰稿,丰富了出访工作总结。2019 年9 月中旬,我与中国科学技术馆同事一同出席在加拿大举办的“2019 全球大银幕影院协会年会”,闲暇之余,专门考察了位于会址旁边的皇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博物馆,同事们回国后写就《加拿大皇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博物馆:打通台前与幕后》一文。该文不仅在《科普时报》“馆窥天下”专栏刊载,如今又被《馆游天下》一书收录,甚感欣慰。

如果说,“馆窥天下”呈现的是世界各地科技场馆的五彩缤纷和万千气象,“媒眼看世界”展示的则是科普传播手段的与时俱进和引人入胜,两个栏目实际上是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的。如今,“馆窥天下”和“媒眼看世界”两个专栏的文章均已先后结集出版,实乃可喜可贺。

《馆游天下》选辑“馆窥天下”专栏文章84 篇,共分4 大部分,分别是“理念·特色”“科学·文化”“策划·展品”“抗疫·使命”,内容涵盖了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共18 个国家的70 多家科技场馆。认真品读全书,读者仿佛经历了一次科学博物馆的精彩巡游,充分了解了“全球科技馆里的那些事儿”;真可谓:一书在手,科馆畅游,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受益匪浅,知识丰优,他山之石,可攻玉岫。

需要强调的是,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馆窥天下”和“媒眼看世界”两个专栏在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科学技术馆青年工程师赵铮撰写的《疫情来了,媒体也是一名战士》和中国科学技术馆科研管理部刘巍副研究员撰写的《博物馆:唤起不能被遗忘的疫病记忆》,更是吹响了科技场馆同仁和新媒体业界人士抗击疫情的集结号,《馆游天下》第四部分“抗疫·使命”选辑的21 篇文章,完美展现了这些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科普人的主动担当和绚烂风采。

出版文字是历史最深刻的记录。若干年后再翻看这本图书时,作为科学知识的播撒者,我们会感到欣慰和自豪,毕竟我们没有辜负时代的召唤和民众的诉求。有感于斯,填《浪淘沙令》词一首,以表情怀:

科普酿春风,创作情浓。馆游天下架长虹。借鉴学习新理念,世界相通。

媒眼探时空,技术葱茏。流光溢彩悦孩童。栏目图书成果硕,点赞由衷。

猜你喜欢
科技馆场馆科普
科技馆一日游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深圳科技馆新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科普达人养成记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场馆风采
参观诚毅科技馆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