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之生活、劳动篇:抓住两个节点 重视补齐短板

2023-07-27 16:50胡运玲
妇女生活 2023年7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劳动习惯

胡运玲

主持人语:

幼教专家普遍认为,3~6岁是孩子规则意识和早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习惯,85%~90%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有人说:“有一个好习惯,终身享受它的利息;有一个坏习惯,一生偿还它的债务。”而家庭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摇篮。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不但需要付出极大耐心,还需要掌握正确方法。

归纳起来,习惯无外乎以下6种:生活习惯、劳动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道德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我们从本期开始,分三期对好习惯如何养成进行一一解读。

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须抓住两个节点

生活习惯是人的最基础习惯,也是孩子的刚需——从一出生,孩子就得学习吃喝拉撒睡等各种生活技能,因此,婴幼儿时期是培養孩子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节点上——

一是空白节点。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长就好比画笔,家庭环境好比画作的基调。家长把孩子“涂画”成什么样,他就会呈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这是孩子习惯养成的空白节点。这时,家长从小给他好的习惯引导,他就会养成好的习惯,而且有的好习惯能延续一生,让孩子终身受益。反之,如果疏于孩子的习惯培养,孩子就像一棵缺少园丁管理的树苗,坏习惯的枝枝杈杈疯长,最终养成很多坏习惯。

二是家长陪伴的密集节点。学龄前是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密集期,少则3年,多则5年,这个时期一般都会有一个家长专门照顾、陪伴孩子,天天跟孩子在一起。等孩子上了学,家长的陪伴时间就变成了碎片化的。

而在这个密集陪伴的节点,家长不只是陪孩子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带领孩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养成好习惯。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为孩子做示范。因此,家长应充分利用密集陪伴节点,运用科学方法作为习惯导向工具,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并加以巩固。

具体怎样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在这里,我归纳出几点孩子主要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卫生习惯、整理收纳习惯,并分别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可以拿来即用的习惯导向小方法。

饮食习惯导向方法:“食物开会法”让孩子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在我嘴里变变变”让孩子细嚼慢咽

孩子挑食是很多家长苦恼的事,不妨试试“食物开会法”,引起孩子对各种食物的兴趣。比如这次是食物的颜色大集合,凑齐多种颜色的食物,像紫色的甘蓝、橙色的胡萝卜、白色的鱼肉、黑色的黑米糊,让孩子一次品尝不同颜色的食物。下次可以是味道的集合,比如酸甜苦辣不同味道的食物汇集,让孩子品尝味道的丰富。

我引导孩子细嚼慢咽的方法,是让孩子体会“食物在我嘴里变变变”。比如吃花生,让孩子边嚼边体会,先是整颗花生,然后被咬碎成几瓣,再然后变成碎颗粒、变成糊状,最后才咽下去。或者让孩子感受食物在嘴里微妙的味道变化,比如有的食物刚入口感觉酸,慢慢地后味变成了甜的。

另外,家长尽量一日三餐按时开饭,一家人一起用餐,更有利于孩子养成按时吃饭、专心用餐的好习惯。

作息习惯导向方法:早睡早起“有规矩”“有仪式”

早睡早起这个习惯的养成,尤其需要家长坚决守住规矩,还需要有仪式感加持。比如,我家有个规矩,晚上9点一家人都要准备上床睡觉,坚持了多年,孩子已形成了习惯。如果某晚孩子要求晚睡一会儿,我会坚决说不,不给孩子破坏规矩的机会。孩子见无机可乘,就不会再提晚睡的要求了。

就像卢梭在《爱弥尔》里说的,拒绝孩子的时候要义正词严,千万不能摇摆不定。一旦把“不”字说出口,就要说得绝对有分量,就好像一堵墙一样挡在那儿,孩子碰壁五六次,就不会再试图往上撞了。

另外,还要有仪式感加持。所谓的仪式感,就是通过一定程式,让一件事变得不寻常,就像过生日一定要点生日蜡烛、切生日蛋糕并许愿一样。就作息的仪式感来说,可以是设置睡前闹铃、起床音乐,就像幼儿园里做不同的事之前要放不同的音乐一样,孩子一听到某个音乐就知道该做什么事情了。

但在睡眠细节上也要多加注意,家长应引导孩子采取正确的睡姿入睡,仰卧、俯卧、侧卧三种睡姿没法做硬性规定,但要注意细节,比如仰卧不能蒙脸、俯卧时面前不放毛绒玩具等,以免引起窒息;侧卧最好不要长时间左侧卧,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另外,避免睡前大量饮水造成夜尿多,少起夜能让孩子养成睡整夜觉的好习惯。

卫生习惯导向方法:哼着儿歌做清洁、剪指甲师上场、对付鼻涕有方法

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生病的概率。但有的孩子不喜欢清洁,这时可以唱唱“清洗儿歌”——引导孩子洗手、洗脸、洗澡的时候哼唱,歌词可以自己编,也可以上网搜索别人的。有的儿歌把清洗的动作要领也编进去了,孩子边唱边操作,会很有趣味。

一些孩子习惯啃指甲,这样很不卫生。家长发现孩子指甲太长时,可以变身剪指甲师,对孩子说:“剪指甲师开工了,哪位顾客要剪指甲,只需付一个饼干就可以。”孩子就很乐意让家长剪指甲。剪完可以收孩子一个小零食当服务费,这样的小游戏也很有趣。

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鼻涕卫生,教给孩子擤鼻涕的技巧,比如用纸包住鼻子后再擤。如果右鼻孔有鼻涕,可以用大拇指压住左鼻孔再擤。反之亦然。

在孩子感冒流鼻涕时,可以给孩子准备好纸巾或小面巾备用。另外,提醒孩子擤鼻涕的纸巾要扔进垃圾桶。

整理收纳习惯导向方法:利用形象记忆引导、变乱为序、体验不良后果、感受时间成本

很多家长有同感,有了孩子以后家里变得乱糟糟的。不是家长不爱收拾了,而是收拾的速度赶不上孩子破坏的速度。所以,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整理收纳习惯很重要。

儿童心理学关于儿童记忆的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形象记忆占优势。据此,我们可以在物品收纳架上贴上不同的标签或图案,引导孩子“看图做事”,正确摆放物品。比如挂孩子小毛巾的地方用卡通挂钩;孩子专门放玩具车的玩具架那一层,贴上汽车图案……这比家长用语言提示更形象好记。

装修时,我给孩子做了一面绘本墙,但后来发现,孩子看完书从不把书放回去,而是扔在沙发上。后来我就用“变乱为序”的方法,在沙发靠背上专门设置了绘本放置区,这样孩子在沙发上看完绘本,顺手很容易把书放回去。

孩子乱扔玩具也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事,弄不好还会引发意外,比如一不小心踩上了,会把玩具踩坏,或者摔倒受伤。这时候,不妨让孩子体验一下不整理收纳带来的不良后果,让他意识到及时整理收纳的重要性。

有一次,我儿子找不到去幼儿园穿的衣服了,找了十来分钟才找到,结果去幼儿园迟到了。后来我让他把衣服挂在衣柜里,然后让他再去找,并给他计时,他只用了不到一分钟就找到了。通过这件事,孩子明白了:乱扔乱放东西,再用的时候要花更多时间去找;平时注意整理收纳,虽然也会花时间,但比乱扔乱放再花时间去找花的时间要少得多。

缺少良好劳动习惯是当今大多数孩子的共同短板,应引起家长高度重视

从小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必要性

说起来,劳动习惯也算生活习惯的范畴,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很多家长都不让孩子劳动,更别说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了。不少家长认为,学龄前儿童光玩就行了,不用劳动;学龄期儿童呢,只管学习就行了,也不用劳动。所以劳动习惯成了很多孩子的短板,在这里就更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说说了。

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其实不是想着让孩子干多少活,而是从小给孩子灌输劳动意识和劳动思维,因为现在很多孩子根本没有劳动思维。比如有的家长,支使孩子扔个垃圾可能都支使不动。为什么?因为孩子压根儿没有劳动思维,觉得干活都是大人的事,跟他没关系,他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玩。

再比如,一个凳子倒了,孩子可能都不知道扶起来。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劳动意识。他根本不会想到,把倒了的凳子扶起来,是家里每个人都有义务做的事。

还有,孩子不珍惜食物、不爱惜物品,往往是因为不知道劳动的辛苦,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所以,很有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这样既能激发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思维,又能让孩子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感恩和珍惜,还能减少孩子的无聊时间,避免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那么,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呢?

增加劳动的趣味性

增加劳动的趣味性可以提高孩子的劳动积极性。比如用家庭成员比赛的形式一起参与家务劳动;劳动时播放动感欢快的歌曲;增加花样,比如蒸馒头时邀请孩子做动物造型馒头;等等。

分工明确,实行承包责任制

家里有些明确的劳动项目,可以分工到人,实行承包责任制。具体可以书面罗列,以示郑重,哪些事由爸爸负责,哪些事由妈妈负责,尤其需要孩子負责的事越明确越好。比如孩子负责每天早上给宠物鸟添谷子,吃饭时孩子负责摆碗筷。这会让孩子更有责任感、上进心。

欣赏并享受劳动成果

比如一家人大扫除后,欣赏窗明几净的环境;孩子回老家参与种花生后,秋收时给孩子寄来他亲自参与种的花生。这种成就感会让孩子感受到劳动的美好和意义。

其实,不管哪种习惯的养成,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就是家长言传身教。有一条公益广告叫《有样学样》,说的就是家长随手做的一些事,养成的一些习惯,孩子秒学秒做。所以家长自己先保持好习惯,带头做好示范,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

今天,你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明天,好习惯会造就好孩子。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劳动习惯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