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现状及建议

2023-07-26 11:17
南方农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金乡县大蒜示范区

管 馨

(中共济宁市委党校,山东济宁 272003)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1]。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是在县域内,依据农业资源禀赋、特色产业和社会发展等条件,形成产业体系健全、技术装备完善、经营主体活跃、产品绿色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区域,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以及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的重要载体[2]。

金乡县是鲁西南地区重要的蔬菜种植、加工、出口基地。2021 年,“金乡大蒜”入选山东省政府《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方案》。借助“金乡大蒜”的区域公用品牌,搭建起繁殖育种、精深加工、科技装备、品牌营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以金乡县为核心形成的大蒜经济区,年均交易量超400万t,占全国比重的1/2。金乡县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3 万hm2,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2.34万hm2,皮棉总产稳居全省第一位。作为全国第五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 个百分点。2022 年,金乡县率先完成了农业农村部倡导的“五区一园”建设,依托平台载体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要素保障、推进机制和实现路径[3],农业现代化水平与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本文在全面总结金乡县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推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 主要做法

金乡县围绕谋划路径、产业布局、科技赋能、产销结合、生态治理和激励政策这六大措施进行创新,为建设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提供了重要借鉴。

1.1 创新谋划发展路径,明确工作目标责任

1.1.1 提出“1125”产业发展路径

明确规划发展路径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首要任务。金乡县创新提出“1125”发展路径。围绕“1 个核心”,即大蒜产业合理布局农业产业。2021 年金乡大蒜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03.3 亿元,其中,一产68.3 亿元,二产115 亿元,三产220 亿元[4]。锚定“1项任务”,即构建大蒜产业生态圈(见图1),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吸引产业、要素、主体聚集,形成大蒜产业集群。坚守“2条底线”,即生态保护红线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业生产全过程。发挥“5大引领”,即品种、科技、价格、市场、加工在全国大蒜产业的引领作用。依托大蒜产业研究院,以良种繁育为科技支撑引领品种升级;依托全国大蒜交易流通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建立全球大蒜市场供需预警体系;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国际大蒜市场的话语权;推动大蒜食品向精深加工延伸,以订单农业、智慧农业及绿色农业的模式,实时监测国内外市场需求端动向,探索现代化产销衔接模式,打造“需求拉动生产”的金乡模式(见图2)。

图1 大蒜产业生态圈

图2 “需求拉动生产”的金乡模式

1.1.2 构建政策支持的工作考核体系

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共同促进了示范区的出现,政策支持是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保障[5]。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规划(2021—2025)》《金乡县“十四五”农业现代化规划》中明确提出,由县长牵头组建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示范区建设督导小组,严格制订考核机制、落实奖罚举措,建立县、乡两级现代农业建设目标责任制,逐级分解任务,明确各部门工作目标和责任主体。构建示范区监测评价制度体系,对重点任务开展跟踪统计监测。推行督查督办机制,定期调度进展情况,细化激励约束措施[6]。

1.2 创新布局产业分区,提升农业综合实力

依据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实施“四大分区”的总体布局。

1.2.1 产业融合引领区

该片区以鱼山街道、金乡街道为核心,辐射王丕街道、高河街道、化雨镇部分村。借助片区聚集现代产业要素的优势,建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带动种养精品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等。将金乡县数字农业终端对接省、市数字农业平台,以农业信息化平台推动产业数据汇集、分析。建设智慧物流、智慧仓储,打造金乡县农产品集散中心。

1.2.2 现代技术示范区

该片区以王丕街道和化雨镇为主,是鲁西南蔬菜生产及销售中心,拥有中国大蒜第一镇。目前,已建成大蒜、棉花良种繁育基地约533.33 hm2,挂牌成立了国家级大蒜产业研究院,成功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大蒜优质品种“金蒜3 号”“金蒜4 号”,同时对棉花、辣椒、食用菌、白梨瓜等特色种业实施联合育种攻关。

1.2.3 规模种养生产区

通过建设大蒜新品种繁育基地、有机生产基地、深加工示范等基地,推动主导特色产业发展。畜禽规模化养殖分布在金乡街道、羊山、鸡黍、司马等乡镇,通过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推进现代化畜禽养殖。在司马、霄云、化雨、马庙等镇街确保一定规模的高效产粮区,保障金乡县粮食安全。

1.2.4 生态农文旅区

该片区位于羊山镇,依托羊山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发展农文旅融合休闲产业。整合红色旅游、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等资源,借助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活动契机,扩大景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主动融入省域精品旅游线路。通过完善景区内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综合性旅游度假胜地。

1.3 创新科技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创新示范区与科研院所技术合作机制。成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金乡)大蒜产业技术研究院试验示范基地,与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广泛开展合作。建设高标准大蒜试验示范基地6.67 hm2,建立大蒜种质资源圃400余个品系[7]。目前,建成省级以上科研平台9 个,40 余项科研成果被转化应用,研发的大蒜机械获国家专利262 项、国际专利6 项[8]。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地示范区,制订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及金融重点支持政策。完善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维护机制,加强对科技成果的保护与管理。

1.4 创新产销结合模式,完善现代经营体系

作为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构建从“田间地头-加工物流-终端销售”的农产品上行体系。在生产方面,通过收集大蒜生长全过程的数据,有针对性地提升大蒜品质与生产效率。借助“物联网”技术,对大蒜实施温度、水肥、病虫害等信息监测。在加工方面,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线上合作机制。在营销方面,以“产业集群+品牌产品+电商平台+海外仓”四位一体新模式,发展商务竞拍、订单农业等新业态。以中国金乡数字农展交易服务中心,聚集经营主体4 223 家,累计交易额超过680 亿元[8]。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总交易额的5.6%。2021年,金乡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469 元,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4%。当前,“金乡大蒜”品牌价值达到218.19 亿元。借助“拼多多”“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建立大数据中心、定点市场,拓宽大蒜及其产品销售渠道[9]。

1.5 创新生态发展机制,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作为首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县,金乡县始终坚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分级梯次整体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覆盖率达到76%,全县每667 m2平均农药施用强度(折百量)0.21 kg,化肥使用强度(折纯量)34.69 kg。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达97.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 个百分点。创新“猪-沼-电-菜”四位一体循环农业,将畜牧养殖与蔬菜生产、农村生态、生活环境改善相结合,高效推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10]。以秸秆肥料化(秸秆还田)、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为主。金乡县牛羊养殖场利用大蒜秸秆约1.5万t,大蒜秸秆利用率达到90%以上。

1.6 创新激励扶持机制,强化要素有效供给

近年来,金乡县围绕财政金融、产业用地、科技创新、人才创业等方面强化扶持机制,不断优化示范区现代要素供给制度。

1.6.1 保证资金投入支持

项目资金由财政和社会资金两部分构成,示范区总投资28.22亿元,主要涉及五大工程(农业设施化提升工程、农业园区化集聚工程、农业融合化补链工程、农业绿色化示范工程和农业数字化引领工程)(见表1)。2021年整合涉农资金6.9亿元,支持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争取资金4 150万元,为冬小麦、玉米、棉花等7 项种植业和能繁母猪等3 项养殖业提供高值风险保障。拨付资金4 550万元,补贴小麦面积2.19万hm2[11]。

表1 规划投资汇总表

1.6.2 加强用地保障政策

金乡县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累计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73.3 hm2,盘活闲置用地87.2 hm2。通过争取市级、省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拆旧复垦腾退建设用地指标,每年安排不少于10%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振兴。在编制镇街国土空间规划时,预留5%的用地规模全县统筹调整。

1.6.3 加强金融信贷保险政策

在金融保障方面,强化“政银企”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按揭农业”“按揭畜牧业”,创新“大蒜仓单质押”“强村贷”等金融产品,发放“鲁担惠农贷”10.4 亿元。印发《关于金乡县2020 年大蒜目标价格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推出“大蒜目标价格保险”,增强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蒜农增产增收。

1.6.4 建立产业发展奖励机制

制订出台了《金乡县农业农村工作及六大重点工程考核办法的通知》《金乡县关于扶持现代农业的奖励规定》政策文件,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在产业发展及带农增收方面的作用。逐步形成了政府扶持、市场运作、金融支撑的大蒜产业资金投入格局。

1.6.5 重点加强科技创新政策

金乡县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举办种植、养殖技术专题讲座,进行技术指导和科技难题会诊。引进并推广大蒜连作障碍治理、辣椒大苗移栽等先进适用技术50余项,成为全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撑点。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科研院所成立产业联盟,建成大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业创新平台。

1.6.6 推动人才创业创新政策

启动新型职业农民技能提升计划,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初步建立乡村人才信息库,开展高素质乡土人才定向培养计划。推动高层次创业人才“上山下乡”,为乡村引进一批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返乡创业。

2 面临的挑战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2]。金乡县当前仅仅完成了示范区创建阶段的工作,对标“十四五”时期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与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业经营面临复杂市场风险

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种极端气候频发,农业生产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市场来说,尽管金乡大蒜长期占据龙头地位,但随着江苏邳州、河南杞县等地区对大蒜种植的提质增效,金乡县在大蒜生产效益、品牌营销等优势已不明显。同时,种植成本不断攀升,导致蒜农收益偏低。据了解,金乡大蒜每667 m2产量约为1 t(不包含蒜种、干蒜产量),按照一般混级大蒜价格3.60元·kg-1计算,收益约为3 600 元。而每667 m2生产成本包括土地整理费300 元,人工费1 600 元,水肥、农药、地膜等费用合计900元,累计超过2 800元。当前,大蒜产业还面临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等难题,加工、分销环节所产生的成本也较高。从国际市场来看,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市场需求波动明显,金乡大蒜在国际市场始终处于被动跟随;另一方面,农产品进口国通过设立高标准、利用技术壁垒及绿色壁垒等手段提高农产品出口的门槛,对金乡大蒜出口造成严重影响。

2.2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有待提升

目前,金乡县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8.3%,加工业产值355.16 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8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1。尽管农业产业加工转化率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3.5∶1 的水平相比,金乡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于其水平的85.5%。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以初级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企业数量所占比例较低,骨干型服务企业规模较小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收入偏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以大蒜为例,金乡县76%的企业以初中级加工产品为主,从事黑蒜等大蒜保健制品生产的企业仅占24%。多数企业在功能延伸方面尚未实现突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3 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金乡县农村地区的新产业新业态还处于起步阶段。如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方面,尽管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除羊山旅游度假区有一定知名度外,其他具有历史价值的旅游景点鲜为人知。一方面是农文旅发展的观念保守,缺少对独特旅游资源重点开发的判断力和敏锐度,如鸡黍镇的“鸡黍之约”是金乡诚信文化的源头,导致部分旅游资源挖掘不充分、投入不均衡,难以建立长远的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战略[12]。另一方面,缺少区域性物流配送集散中心,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还不够大,难以形成第三产业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

2.4 农业资源环境需要优化升级

当前,金乡县农业生产仍然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耕地和水资源供应矛盾突出。受连作时间长、不合理的重茬种植、过量施用化肥、大水漫灌等因素影响,土壤种植条件逐步退化,陆续出现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不均衡或营养成分下降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的持续发展。由于大型农业机械、高新农业技术未达到人工种植的质量,因此,经济作物及畜禽水产养殖的机械化程度还较低。

2.5 农业发展依旧存在体制约束

金乡县农林牧渔业对农业高度依赖,畜牧业和渔业发展水平低于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结构调整压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生产要素外流、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在资金方面,财政投入的部分相对充裕,但财政资金在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的力量较弱。金乡县缺少大规模种植大蒜的企业或者合作社,现存的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普遍偏小,自身财力比较薄弱,联结农户机制不够完善,难以形成强大的带动力与辐射力。在土地方面,示范区大部分用地为耕地,导致部分建设用地指标难以落实。涉及农产品市场、休闲旅游服务等用地不属于设施农业用地,因而对入驻示范区的各类经营主体形成了一定制约。在人才方面,农村劳动力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发展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凸显。

3 对策建议

3.1 以信息技术融合为手段,健全市场风险防控机制

3.1.1 建设县农业大数据地理信息中心

综合运用大数据、GIS、GPS、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金乡县农业大数据地理信息中心。建立统一的数据底座,实现对农产品出村进城数据的在线监管,及时获取本地农业产业的动态变化。建立多个数据库子系统,对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农业灾害和应急工作进行指导。通过分析全球大蒜等农产品市场供需情况、贸易量及国内外期现货市场动态数据,研发市场预测类产品,推动数据信息指导生产、引导市场和服务决策,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3.1.2 利用数字农业服务平台降本增效

整合农业农村信息化数据资源,打造立足农业、覆盖农村、服务农民的数字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食品工业园区等,吸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利用综合服务平台为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3.2 以建设示范基地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3.2.1 建设现代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与产业集群

改造大蒜生产工艺,不断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推进大蒜加工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精深加工基地,拓展大蒜加工多场景应用,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整体竞争力。打造一批粮油示范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增加定制化粮油产品供给。推进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金谷等适度加工,大力发展全谷物等营养健康食品。

3.2.2 构建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新型加工体系

以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构建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新型加工体系。发挥大蒜作为“植物性天然广谱抗生素”的作用,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独具特色的功能性保健食品。引导企业从辣椒初加工向辣椒色素提取等精深加工发展。以烘焙休闲食品、大健康休闲肉制品为重点发展肉制品类加工产业,适应中央厨房全产业链配送新模式。

3.2.3 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以农产品加工项目带动原料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为依托,整合大蒜、果蔬出口企业,以深加工农产品为主体,发展面向终端市场的大蒜复合调料品,推进优质大蒜出口加工业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2.4 加强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管控

建立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不断完善标明产品产地、质量、标准的等级标识制度。严格按照GMP 标准、HACCP 标准和ISO 9000 族标准等国际通行标准对生产设备、食品生产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QS 认证(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无公害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

3.3 以产业纵横维度为方向,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3.3.1 纵向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模式

金乡县发展大蒜、粮油、蔬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条龙的全产业链。选育兼具高辣度、早熟、抗病性强的辣椒品种。以王丕芹菜为依托,打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区。引进配备基质处理制备生产线、播种生产线、水肥配制消毒与灌溉系统,完善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引入第三方物流,将金乡县的农副产品物流企业、电商平台进行整合纳入统一管理。以商贸物流园、济宁内陆港为依托,建设智能化的冷链物流保税仓。利用大蒜市场的全球信息网络资源,改造金乡农产品物流园,打造国家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

3.3.2 横向深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整合金乡县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补充完善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1)因地制宜发展农旅项目,比如,立足“大蒜”特色,整合科创展示与创业创新孵化区各功能节点,打造产城融合的世界蒜都特色小镇。通过举办大蒜年会等高端论坛活动,传播大蒜康养文化、展示世界蒜都新形象。2)利用国家和地方支持农业发展、产业扶贫、生态保护等相关政策,提升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事体验园建设。3)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比如,利用莱河东侧基本农田景观,保留现有村落,结合金乡的文化景观资源,打造沿莱河生态农业景观廊道展示轴。

3.4 以绿色化示范区为突破,优化农业发展所需环境

3.4.1 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方式

利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优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引进农药残留快速测定设备。严格执行安全质量标准,约束生产经营者种植养殖行为。开展大蒜等主要农产品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程,选育推广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以提升种植养殖质量效益、发展绿色有机品牌为主旨,建立绿色循环的技术规范体系和生态模式。

3.4.2 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流程组织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广技术成熟的大型秸秆粉碎压块设施,对收储的棉花、辣椒等秸秆进行压块处理,并与生物质电厂开展合作,形成互利共赢机制。推广秸秆制菌、青贮、制肥等利用新技术,不断拓宽秸秆利用渠道。规范地膜使用标准,严格限制使用超薄地膜,加快废旧地膜回收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3.5 以优化要素配置为关键,完善示范区政策支持体系

3.5.1 强化用地保障政策

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对于设施农用地,推行清单管理,制订设施农用地正负面管理清单,简化备案手续,实行镇街备案制度。设立乡村振兴专项建设用地指标,每年安排不少于40%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振兴。在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时,预留10%的用地规模用于金乡县统筹调整。探索实施乡村振兴点状供地模式,即按照“建多少、转多少”的原则,对使用零星、分散建设用地的实行“多点一证”管理。以村为单位,组织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宅基地整理、村庄拆改等行动,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中集约利用。

3.5.2 强化金融保险政策

积极协调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对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产业发展。通过整合涉农资金,设立粮棉、大蒜等产业担保风险补偿基金,金融机构可按照补偿基金6~10 倍的额度放大,为示范区内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贷款提供担保。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产业发展项目,采取小额贷款、统贷、转贷等。根据示范区产业发展需要,扩大自然灾害等政策性保险险种覆盖面。继续开展大蒜目标价格保险,财政对保费给予一定补贴。

3.5.3 强化人才支持政策

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加速引进农业高层次人才,支持农业人才申报承担国家、省重大农业科研推广项目,增加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奖励。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创业扶持和公共服务等服务。建立高素质人才回流机制,制订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务农的激励政策,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鼓励科技型企业设立“首席专家”和“科技特派员”岗位。

3.5.4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

1)健全科技合作转化机制。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支持科研院所、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建立中试转化基地,加快成果转化效率。2)创新生态发展机制。健全生态农户、生态农场、生态乡村评定退出机制;引入相关生态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结合飞地园区建设,进行土地轮休试点。3)构建产销机制。完善田间集配、现代化物流服务、销售终端展销的农产品上行体系;联合社一体化发展“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一体化模式。4)建立农业品牌激励机制。创新“农业品牌+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为农业品牌龙头企业提供政府购买绿色通道,培育新型农业职业经理人。

猜你喜欢
金乡县大蒜示范区
金乡县大蒜田迟眼蕈蚊发生规律初探
当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金乡县农业托管服务实践为例
种植大蒜要注意啥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浅谈金乡大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大蒜养生法
金乡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分析
种大蒜
防病抑咳话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