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茹栩 赵春雨
摘 要:本文研究显示合肥市的外来务工人口对目前居住地存有地方依恋,以合肥市实地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SPSS软件中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口对合肥市地方依恋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居住时长、月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该研究对地方依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促进人们融入城市,引导就地城镇化意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口;地方依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4 — 0101 — 07
一、引言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农民工总量为28560万人[1],相比上年数量有所减少,但大规模外来务工人口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一方面带来了户籍、社会隔离等问题[2],另一方面该群体产生了對所在城市的依恋情感。这种地方依恋与外来务工人口对其就业城市的整体感知及对自己未来在该城市发展的预期联系密切。研究外来务工人口对所在城市的地方依恋有利于更为人性化地考虑其实际需求与利益,有助于帮助其适应新的环境,培养其城市认同感。同时合肥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因此,本文以合肥市为案例地,探讨外来务工人口对转移城市的地方依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二、研究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地方”一词引入到人文地理学中,地方依恋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3]。地方依恋是多门学科交叉的结果[4],从理论提出至今,以人文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为代表的西方学术界在地方依恋的概念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5]。1983年,休梅克与泰罗将地方依恋定义为“人与居住环境之间的积极情感联系或关系[6]”;哈蒙认为地方依恋是“人对地方的情感涉入”。从中可以看出,学者们普遍认同情感在人地关系中有着关键作用。但这样的定义过于模糊,伊达格尔与赫尔南德斯于2001年将其定义为“人与特定地方之间的积极的情感纽带”,认为地方依恋不仅具有情感成分,还具有行为成分,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倾向[7]。
相对国外,我国对地方依恋问题的研究起步比较晚。2006年黄向等首次将地方依恋作为一种游憩行为现象引入国内,认为场所认同是个体与物理环境之间的一种依赖关系[8]。在人文地理学中,学者普遍认为地方与依恋情感的互动作用形成了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地方在依恋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内涵,地方在意义中得到形塑。常用的地方依恋狭义概念为:地方依恋由对个人生活所在的物质世界的认知构成,是人与特定地方之间建立起的情感联系,以表达人们倾向于留在这个地方,并感到舒适和安全的心理状态。
随着研究的深入,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被认为是地方感的两大构成部分,而地方感的层次从低到高可分为:对地方的认知、对地方有归属感、对地方有依恋感、参与到地方中去。本文在研究中充分考虑合肥市外来务工人口的地方情感,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将该概念进行一定扩展,地方依恋研究以客观存在的地方为出发点,考虑地方本身的独特性,同时体现其心理方面的需要。该概念可以认为是由对特定地方产生的认知、情感、行为3个方面的集合[9]。综上所述,本研究将地方依恋的概念从狭义扩展为广义,包括三大维度:环境认知、地方认同、地方依赖。
本文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综合得出外来务工人口对城市的依恋情感和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实际利益和需求,感受地方依恋对城镇化的影响及作用,对促进外来务工人口积极主动的融入城市生活,培养城市认同感,同时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10]。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选取
1.研究设计
首先设计了地方依恋的调研问卷,主要分为二大部分:一是针对外来务工人口的基本情况调查。针对外来务工人口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其中,除户籍在合肥市主城区的人口外,其余地区人口均为外来务工人口。二是针对外来务工人口城市依恋情感调查,包括三个维度:环境认知、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环境认知是指外来务工人口对合肥市多处地点的认知程度,在进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采用了3类地名让受访者根据自身熟悉度进行打分。地方认同包括了“合肥的环境让你觉得舒适”,“你的才华和能力可以在合肥得到充分的体现”等情感描述。而地方依赖则是外来务工人口对在合肥工作生活的满意程度,包括个人收入、城市环境、文化氛围、社会服务保障等。通过对城市依恋情感做三个维度的划分,更为清晰看出外来务工人口对所在城市的哪些方面存在何种情感,又是什么因素导致对城市的情感强弱,从而为合肥市研究外来务工人口在本地务工生活提供参考与依据。同时,本次调研数据当中的地方依恋测量量表中采用5分制的李克特量表,5分至1分满意程度递减。因此,项目的得分越高,则表示地方依赖或地方依恋越强。
2.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依据的数据资料来源于2018至2020年间赴合肥市实地调研的问卷,调查对象为在合肥市主城区务工及生活的外来务工人口。共走访了以瑶海工业园为代表的制造业场所;以周谷堆为代表的批发市场;以凌大塘为代表的农民工集散中心;以庐州府为代表的建筑工地;以天门山公租房为代表的公租房小区。同时,还选择了以万达广场为代表的综合商业体。共发放了792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共585份。
四、合肥市外来务工人口基本特征及地方依恋特征分析
1.合肥市外来务工人员人口学特征统计
据统计数据显示,受访者中男性占比6成,女性4成,男女性别倾向很明显,一方面男性更倾向外出打工,另外一方面与男性就业机会相比女性更多等因素相关。年龄上大多数集中在35岁之下,总体上看,合肥市能够吸引年轻化的劳动力,发展态势良好。
在受教育程度上,接受初中及以上教育的青年一代比重高,青年劳动力更愿意进入合肥市,是在合肥务工的主力军。
从婚姻状况上和居住情况上看,大部分来到合肥的外来人口组建了稳定的家庭,或者是家庭化的移动,家庭成员彼此相互扶持更有利于在当地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外来人口举家移动的举措减少了与家乡的联系,对合肥市的认同感更强,生活更加稳定。
而在定居意愿方面,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留居合肥,但与是否愿意取得合肥市户籍相比,仅有四成的外来务工者表示愿意取得本市户籍。这一方面因为合肥市户籍管理政策的限制,取得本市户籍较难,另一方面,不愿脱离家乡的情结依然在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心中盘旋。
2.地方依恋总体特征
本文运用SPSS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进行不同变量的差异统计,分析地方依恋的总体特征以及维度差异特征。统计结果表明,受访者对合肥市环境感知、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的平均值为分别为3.381、3.656、3.631,总体在李克特量表中相对靠近“4”分,总体上合肥市外来务工人口具有较高的地方依恋倾向。下面对三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
利用SPSS中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法和最大方差法提取了三个主因子即为环境感知的三个维度,结合正交旋转法所获得的旋转后各个因子的载荷值,对三个主因子进行命名。
前六项对于X1的因子载荷值最高,主要反映了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而言合肥这座城市最熟悉的地点是市区标志性建筑。X1命名为市区建筑。
X2主要包括了“逍遙津”、“李鸿章故居”、“包公园”这三个因子。这四项主要体现了合肥市的历史人物以及保留下的历史建筑。X2为历史景点。
X3主要包括了最后两项,主要体现为合肥市的交通枢纽。因此,X3为交通枢纽。
三个维度累计方差贡献率71.689%。这表明三个维度对地方依恋有显著影响,其中合肥市外来务工人口对交通枢纽的环境感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显著。随着现代化交通的快速发展,人们通过多种交通途径来到合肥市务工生活。交通枢纽是连接故乡的重要地点,依恋情感也最为强烈。伴随着在城市生活时间的延长,以及旅游景点的宣传,这类人群在旅游景点上熟悉度不断增强。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得知,大多数务工人口由于工作地点固定,休闲时间较少,对合肥市市区建筑认知度不高,相比于其他两类地点均值较低。
在地方认同维度上,同样采用了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法和最大方差法结合正交旋转法,强制提取了四个因子,获得各个因子的载荷值,并对四个主因子进行命名。如下表3。
前三项对于X1的因子载荷值最高,主要反映了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而言合肥这座城市是区别于其他城市而存在的,对合肥市有着独特的情感。由此可知,X1为体验认同[11]。
X2主要包括了“才华和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合肥市与你的价值观一致”、“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这三项主要体现了受访者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情况,自我的能力是否可以在合肥市得到充分的施展。由此可知,X2为价值认同。
X3主要包括了“感受到家的温暖”、“视合肥为第二家乡”“认为是合肥的一份子”。这三项主要体现了由于受访者生活在合肥市而产生的家乡温暖感。因此,X3为身份认同。
最后两项反映了受访者通过社交而与合肥市产生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的保持可以让受访者保持自我身份的连续感[12],由此X4为社会认同。
四个维度累计方差贡献率74.278%,其中社会认同维度的平均分最高,其次是身份和价值认同。大多数在合肥市长期居住生活者表示,合肥已成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而体验和价值认同感这两方面则会因为收入,物价以及工作环境等等其他问题,得分略低,这同时也是在未来在吸引外来务工人口、促进城镇化进程中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在地方依赖维度上,同样运用相同的方法得出三个主因子,如下表4。
前六项对于X1的因子载荷值最高,主要反映了外来务工人员对合肥市的医疗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满意状况,因此将X1命名为生活依赖。
“工作环境良好”、“工作时间比较合理”、“劳务纠纷比较好解决”、“工作收入比较满意”四项对于X2的因子载荷值最高,主要反映了在合肥市务工人员对目前工作状况的满意程度,而工作收入是在合肥市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将X2命名为生存依赖。
最后三项对于X3的因子载荷值最高,主要反映了外来务工人员对合肥市饮食、气候、方言等风土人情的适应程度,因此将X3命名为社会依赖。
三个维度累计方差贡献率62.009%。这表明这三个维度均对地方依赖有着显著的影响,另外在社会依赖的平均值要明显高于生活和生存依赖方面。一方面受访者多来源于合肥市四县一市以及安徽省其他城市,对于合肥市的气候、饮食、文化均处于适应状态,也从侧面反映出合肥市是一座接纳性较强的城市,对外来的外来人口具有良好的接纳态度。
五、不同人口學外来务工人口地方依恋的差异
对婚姻状况的地方依恋差异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而对居住时长、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水平等多变量差异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不同婚姻状况在地方认同维度上,F值未达显著性差异(F=0.199,p=0.655>0.05),表示两组样本方差同质,t=-3.786,p=0.000<0.05,达0.05显著性水平,平均数的差异值等于-0.224,表示婚姻状态在地方认同上有显著差异存在,其中已婚的外来务工人员(M=3.703)在地方认同情感上明显高于未婚(M=3.479);同样就地方依赖差异而言,t=-3.045,p=0.002<0.05,达0.05显著性水平,其中已婚的外来务工人员(M=3.671)在地方依赖的情感上明显高于未婚(M=3.516)。综合上述数据来看,已婚者由于在合肥市工作生活时间更长,情感上相对未婚者也更加强烈,在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上的情感也相应更加显著[13]。
受教育程度因素对地方依恋情感存在一定影响,首先由于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环境认知上的ANOVA检验中显著性p值<0.05,即不同受教育程度在环境认知上有显著性差异。在方差齐性检验中p=0.022<0.05,说明方差不齐,使用事后检验中多重比较的塔姆黑尼方法,得到结果为在环境认知这一维度上,随着教育程度的不断加深,外来务工人员对合肥市各地的熟悉程度随之加深。即学历越高、环境认知越强,对于合肥市的地方依恋也就越强烈[14]。
本文将1年、5年、10年作为居住时长的划分界限,三个维度上的ANOVA检验中显著性p值均小于0.05,即不同居住时长在地方依恋三个维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方差齐性检验中三个维度上的p>0.05,说明方差齐,则使用LSD方法,同时结合通过对居住时长的描述当中的平均值,可以清晰的得出,随着居住时长的增加,在外来务工人口对合肥市的地方依恋均在增加,即居住时长是影响外来务工人口对合肥市地方依恋的一大重要因素。随着在合肥市工作生活时间的延长,与当地融合度也随之增高,逐渐产生在合肥市居住安家的想法,产生了一定的地方依恋情感.
不同月收入水平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环境认知、地方认同、地方依赖上的ANOVA检验中显著性p值<0.05,即不同月收入水平在这三个维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方差齐性检验中在环境认知和地方认同维度上结果显示p值>0.05,说明方差齐,则使用LSD方法,而在地方依赖这一维度上结果显示p值<0.05,说明方差不齐,则使用塔姆黑尼方法。同时结合通过对月收入水平的描述当中的平均值,基本上呈现的趋势为月收入水平越高,对合肥市的熟悉感、认同感、依赖程度随之加深[15]。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依据2018-2020年在合肥市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合肥市外来务工人口地方依恋总体特征,地方依恋差异以及影响地方依恋的因素。首先,地方依恋情感平均分在李克特量表中相对靠近“4”分,总体上合肥市外来务工人口具有较高的地方依恋倾向。
其次,外来务工人口的居住时长、月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这3个因素与外来务工人口对合肥市的地方依恋情感存在显著性关联。进一步研究发现:(1)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非城镇人群,自身学历不低,对城市的熟悉度更高,同时为谋求更好的工作以及生活环境,因而更愿意居留城市。(2)居住时间达到10年及以上者,由于在城市生活时间不断增长,对所居住的城市,不论是从熟悉度还是地方认同上均有较深的依恋。(3)在月收入水平这一方面,收入越高,当地融合度也随之增高,逐渐产生在合肥市居住安家的想法,更希望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城市。
在如何增强外来务工人口对城市的地方依恋、促进合肥市城镇化进程问题上,笔者认为首先要提升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水平,合理控制合肥市的房价,尤其是在房屋租赁上要健康有序发展,降低一定的生活成本[16]。同时研究表明,在流动性较大的人口中绝大部分非常关注自身子女的教育问题,因此,保障非城镇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完善就业保障制度[17]。其次,要加强对建筑行业以及服务行业的关注力度,拓宽就业渠道,为外来务工人口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和良好的收入,吸引更多人口特别是青年一代进入合肥市。同时,也需要加快非城镇人口的城市融入,积极开展社区活动,促进外来务工人口更好地融入当地,提高主人翁意识。
本文结合相关学者的已有成果,实地调研选取部分数据进行分析,但主观性太强,地方依恋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同时外来务工人口在合肥市的数据也在实时更新当中,具有不确定性,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口对合肥市地方依恋的情感研究。
〔参 考 文 献〕
[1]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J].建筑,2019(11):30-32.
[2]新型城镇化[J].天津经济,2013(01):84.
[3]卢松,王琳琳,王立妹,等.基于CiteSpace的国外地方感知识图谱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8,41(01):68-76.
[4]钟丽莉.乡村旅游地居民地方依恋与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
[5]Hidalgo, M., C. & Hernandez, B. Place attachment: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questions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1,21(03):273-281.
[6]Shumaker, S. A., & Taylor, R. B. Toward a clarification of people place relationships: a model of attachment to place. In Hidalgo, M., C. & Hernandez, B. Place attachment: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questions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1(21):273-281.
[7]Vaske. J., & Kobrin, K.C..Place attachment an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J].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01, 32(04):16-21.
[8]黄向,保继刚,Wall Geoffrey.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6(09):19-24.
[9]朱竑,刘博.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31(01):1-8.
[10]邓秀勤,朱朝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地方依恋:基于快速城镇化背景[J].人文地理,2015,30(03):85-88,96.
[11]王胜今,张磊,杨静.黑龙江省流出人口城市居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8,40(05):47-54.
[12]杨菊华.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5(02):61-79+203-204.
[13]邓秀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地方依恋研究:影响因素与实证[D].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2017.
[14]曾明星.大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变动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为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六届学术年会文集-2018年度)[C].上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8:17.
[15]汪欣.安徽省流动人口的现状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2):8-13.
[16]钱殷扬子,余卫,宋珊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徽省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研究[J].中国市场,2017(35):90-93+99.
[17]卢福营.边缘化:近郊村民市民化面临的问题[J].东岳论丛,2013,34(06):77-81.
〔责任编辑:孙玉婷〕
收稿日期:2023 — 04 — 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村转移人口城市空间融入的测度、过程与机理——以合肥、南京为例》(项目编号:417711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丁茹栩(1999—),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地理;趙春雨(1975—),女,安徽合肥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