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梁如姬
大家好,是我,子夏。今天我将带你们看看我老师“唐僧”的一面。
我老师其实也是个好学生。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好学,最喜欢的就是从古代的贤人身上吸取智慧,每天都扎进浩如烟海的古籍里,贪婪地汲取知识和经验。有人会说,这真是个枯燥无趣的日常,但我老师觉得,经常和古代那些大佬对话,比天天吃肉还开心。在书的海洋里,他看过尧舜营造的盛世,和大禹一起治过水,和汤武一起吊民伐罪,还跟周公下过棋,一起讨论“礼乐仁和”的“中原梦”……徜徉在其中,感觉人生一下达到了巅峰。
除了向古书求道,我老师也不肯放过现实社会里任何一个长知识的机会。因为他发现了另一个真理:书上说的和现实的发展,不一定都能严丝合缝地对上。比如说,书上写夏朝的礼仪制度是怎么样的,可它的后代杞国不完全是这样;书上说商朝的社会风俗是怎么样的,但它的后代宋国的画风也是突变的。我老师很担心,如果有人请他去开讲座,讲“夏商文明的社会风俗与生活史”这个课题,他说出来的和现实不匹配,那就尴尬了。所以他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还需要再向现实求证,把古今结合起来。
为了尽量保证知识的准确性,也为了防止遇上“杠精”,我老师治学和求知的态度十分严谨。他的办法就是:疯狂提问。他认为,人活到一定的年纪,不管他是干啥的,一定有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所以,每遇到一个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他就要去“不懂就问”。
比如,看见田里插秧的农民伯伯的帽子在大风天不会被吹走,他就要问:“老乡,你这顶帽子编织得这么紧凑,用的啥材料?”看见隔壁老王冬天晒太阳,他就要问:“大爷,您觉得冬天的太阳和夏天的太阳温度是一样的吗?”看见妇女在池塘边洗衣服,他就要问:“大嫂,用什么东西洗衣服才最干净?”
他为自己这种行为总结了好几句让你们必须背诵的名言: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篇》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块儿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成为我们老师的人,选取他们身上的优点学习,看到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篇》
孔子说:“聪明灵活,爱好学问,谦虚地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不感到羞耻。”
有一回,我老师得到一个跟着大家去鲁国太庙参观的机会。这可让他兴奋了好几天。鲁国的太庙,就是祖宗周公旦的庙,那是鲁国最庄严神圣的地方。在我老师生活的时代,流传着一句话:“周礼尽在鲁”,而太庙就是整个鲁国最能体现周礼的地方。参观太庙对于热爱周礼的我老师来说,就好像是想瞌睡有人送枕头,想喝水有人递茶杯,求之不得呀。
到了那天,还没走进太庙,我老师就开始向身边的人滔滔不绝地提问,比如,这个庙门是啥时候修的?门口的神兽有啥讲究吗?祭祀那天大家都是什么穿戴?在这里占卜一定灵验吗?祭祀的时候,要提前宰杀多少牛羊猪?周公的魂魄到底是在周国享受祭祀,还是常驻鲁国?……搞得一旁的礼仪官回答得口干舌燥,心说这个孔丘真不懂礼。
回去后,礼仪官忍不住对身边的人吐槽:“谁说那个叔梁纥的儿子很懂礼啊?他跟着我去太庙,啥都不懂,每件事都问,就没停过嘴。这孩子就像个移动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啊!”
听礼仪官吐槽的人刚好和我老师关系不错,就把这话传达给了他。我老师听了,忍不住笑:“我这么做,就是体现礼啊。”
这话怎么解?因为太庙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说话做事不能有任何瑕疵和纰漏,把每件事都问得清楚仔细,就可以预防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个动作,对周公造成不敬。这么谨慎小心,不正是礼的所在吗?
问得多,虽然显得很 唆,但从别人那里取到的真经也很丰富。所有这些旧伦理和新经验交织在一起,就塑造了我学问渊博的老师。从此,他就像一个活体图书馆,2000多年来不断地输出文化。
子夏课堂札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会产生疑惑。”
有一次,老师带着新课题准备开讲,子路连忙举手:“老师,昨天讲的内容我还没记熟,能不能先不讲新课,我们再复习一下?”
老师听了,笑着说:“可以,但没必要。”
子路一脸疑惑,忙看向其他同学,希望大家帮帮忙,不然到时候他考试不及格,没有一个同学是无辜的。老师看子路焦急,笑着说:“子路啊,我讲的内容不是让你死记硬背的,你要融会贯通,要学会举一反三,多思考啊。只学不思考,那知识就是死的,只会白白占你的脑容量。”子路听了,似懂非懂地坐了下来。
老师正准备开讲,忽然看见坐在角落的子贡眼睛瞟向远处,似乎正在神游。老师敲了敲戒尺:“咳,子贡,你在干啥?”
子贡被老师的声音召回,忙解释说:“老师,我在思考人生。”
老师问:“想到哪儿了?”
为了掩饰刚才的走神,子贡忙祭出人生无解的难题:“树叶为什么会凋零?河流为什么会枯竭?生命为什么会消逝?”
老师不慌不忙地继续问:“想明白了吗?”
子贡摇了摇头。老师说:“子贡啊,虽然你善于思考,但光思考不学习,是得不到答案的。就像抓沙子,抓得越紧,掉得越多。所以,我们要学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