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分析

2023-07-26 14:18:16刘艳琼任建玲袁瑜胡馨平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思政教育新媒体

刘艳琼 任建玲 袁瑜 胡馨平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等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学习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时,新媒体的普及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培养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文章围绕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展开研究,采用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法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和意义,认为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高校应当积极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促进思政教育的时代化发展。为此,文章提出创新发展的三大路径,包括利用社交媒体培养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加强社交媒体管理和引导,以及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在实践教学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背景与意义;价值;创新路径;实践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9-0169-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青年项目“山西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WQN202238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新媒体素养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与意义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教师课堂授课和教材阅读,但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已经形成了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他们更注重互动、实践和体验式学习,需要更加多元、多样和趣味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1]。同时,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新的机遇。新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快速传播、互动性强、创新性突出等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也越发显著[2]。首先,新媒体可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途径,让教育更加立体、全面和有趣。其次,新媒体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此外,新媒体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思辨和判断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推进教育改革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培养大学生新媒体素养

新媒体素养是指在新媒体环境下,个体具备的能够适应、理解、运用和创新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和素质。这种素养不仅包括技术能力,还包括信息意识、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拥有良好的新媒体素养,可以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资源,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同时也有助于个体的创新和创造[4]。因此,培养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

1.实施步骤

首先,学校应构建多元化教育形式[5]。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一种单向、线性的传递方式,不够活泼、有趣,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学形式,如互动课堂、在线直播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广泛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实现知识的互动、共享和交流。同时,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教学。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开展线上讲座、征文比赛、微信公众号推文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6]。另外,引入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样化、个性化、趣味性的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各种社会问题[7]。

2.实践案例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教育需求,某大学创立了“微党课”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在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该平台聚集了该大学多位思政教师和学者的力量,结合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以多种形式展示学术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8]。从内容上来看,“微党课”平台主要采用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平台等形式,发布包括微视频、图文资讯、讲座视频、实践教学等多种类型的教育内容[9]。从形式上来看,平台致力于打破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性,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和创新的思想内容,拓展学生的思想教育深度和广度[10]。从技术上来看,平台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和反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指导。

(二)加强社交媒体管理与引导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加强对社交媒体的管理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学校要通过专业的社交媒体管理人员或者专业的社交媒体管理机构做好社交媒体管理,包括账号注册、账号管理、内容策划、内容发布、社交互动、品牌形象塑造、危机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11],确保思政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通过引导用户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达到思政教育的特定目的,比如内容引导、互动引导、转化引导等[12]。通过精细化的社交媒体引导,可以提高学校思政教育新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可以增强用户黏性,实现思政教育价值最大化。

1.实施步骤

学校要结合新媒体环境与思政教育的特点制定社交媒体的管理和引导策略。第一,加强社交媒体管理。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社交媒体管理部门或机构,负责监督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和行为,维护社交媒体的良好秩序[13]。同时,可以建立校园内部社交媒体平台,引导学生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第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社交媒体。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倡导言行文明,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传播虚假信息等[14]。可以通过组织课程、讲座、专题活动等形式,向学生宣传正确使用社交媒体的理念和方法。第三,利用社交媒体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学校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弘扬社会正能量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组织在线辩论、互动问答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交流积极性[15]。

2.实践案例

某高校在学校社交媒体平台上推出了一项名为“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知识竞赛”的活动,目的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知识,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和精神。在活动策划阶段,该校的社交媒体管理团队在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同时,精心制订了社交媒体管理和引导方案[16]。首先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了活动宣传页面,发布了有关活动的详细介绍和规则,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转发、分享和讨论。接着,在活动期间定期发布与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有关的文章和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在活动执行阶段,该校的社交媒体管理团队通过定期发布竞赛问题、组织互动讨论、发布活动成果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他们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学生沟通和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经过两周的活动推广和执行,该校共有数千名学生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中。通过社交媒体管理和引导,学校成功提高了学生对于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关注度和学习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学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三)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教育效果

大数据分析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趋势。通过收集、分析和挖掘大量教育数据,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深度分析和评估,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和反馈,从而制订更精准和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提升教育效果。

1.实施步骤

学校要根据思政教育的需求引入大数据技术,将其应用于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第一,通过学生数据分析进行精准教育。学校可以建立学生档案系统,收集学生在学习、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等方面的数据,如学生成绩、选课情况、社交媒体行为等,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第二,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社交媒体反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和意见,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及时调整教育计划。第三,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等方式预测学生学习行为,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提升教育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2.实践案例

某大学曾基于学生在校期间使用的校园卡和网络教育平台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评估了该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研究中,该大学对所有本科生进行了调查,收集他们在校期间的学术成绩、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思政课程参与情况等数据,并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这些数据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学生的行为模式、社交网络和社会活动,研究者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如哪些学生更容易受到思政教育的影响,哪些教育模式更有效等。研究结果表明,参加思政课程、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等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而这些行为和活动也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被精确测量和评估。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也可以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发挥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持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通过多形式、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交互性和实效性,为大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贴近实际的教育体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优化和提高,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淑艳,陈夕诺,樊兴波.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22(10):213-215.

[2] 姜丹丹.新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大学,2022(29):9-12.

[3] 高宇.新媒體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人生与伴侣,2022(39):86-88.

[4] 李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分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2(11):211-213.

[5] 李丹.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OL].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754. T.20221205.1122.004.html,2023-06-07.

[6] 邵敏兰.新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创新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2(23):48-54.

[7] 徐飞,路建昊,陈文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2):112-114.

[8] 杨洋.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2):106-108.

[9] 张翼翔,欧阳昭勇,严艳.浅析新媒体时代学生党支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J].中外企业文化,2023(2):172-174.

[10] 姜艳,帅嘉玲.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学习研究[J].时代报告,2023(2):123-126.

[11] 李汶珈.新媒体语境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析[J].新西部,2023(2):158-160.

[12] 边建功.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探赜[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1):56-60.

[13] 柳伟,郭鹏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2):120-122.

[14] 安韫超.融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0):180-182.

[15] 朱春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微[J].成才之路,2022(22):29-32.

[16] 黎嘉诚.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6):91-93.

作者简介 刘艳琼,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日常管理。任建玲,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袁瑜,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胡馨平,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心理学、刑法学。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思政教育新媒体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9:55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8:01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