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步军 侯艳
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教育、体育工作理念、师生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具有重要的健身、教育和文化价值,是切实保证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锻炼质量的重要活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中小学校高质量地开展具有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全员参与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四川省教科院)组织开展了“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视频评比活动”。为实施以赛促改、以评促研,要求各县(区)、各市(州)都开展评选活动,逐级推荐,最后共有166所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视频及方案参与省级评比。四川省教科院组织专家按照评审方案,通过网络评审形式进行了公平、公正评审,共评出一等奖20个、二等奖52个、三等奖87个,7所学校未予评奖。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和发展变化突出
相较2019年,四川省教科院组织的“四川省第一届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视频评比活动”(以下简称第一届视频评比),其提升水平和发展变化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内容与形式多样化
与第一届视频评比相比,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呈多样化的态势发展。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已经改变以往大课间体育活动整齐划一、单一形式、一跑到底的现象,大多数学校能结合办学特色、优势项目,充分利用场地和常规器材,精心组织与编排实效性强、利于常态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如,成都市温江区嘉祥外国语学校将跑步、第九套广播体操、篮球排球跳绳等项目的班级联赛、体育社团建设、体育游戏等活动融入大课间体育活动,将学校能用的“空地”都用于各班级的分班活动,定期进行项目轮换。
(二)运动强度合理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在练习内容编排上,都比较注重适宜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尤其是融入了不同形式的体能练习,有效提升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练习强度。如,成都市海滨小学校的跳绳练习“比比谁跳得多”,即2名学生1组,1人跳1人计数,完成1分钟跳绳(全校统一播放计时指令)后交换,连续完成3组,看哪组跳得最多。这既增加了练习强度,又融入了比赛,效果较好。
(三)五育并举全面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各环节总体安排科学、合理,重视学科融合,特别重视与音乐、德育的融合。美育(主要是音乐和舞蹈)与德育成为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2个元素,有的学校将经典与时尚元素相结合,选择学生们喜欢且健康积极、节律科学的音乐,有的学校能较好地融入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安全意识等教育,充分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育人价值,将健身与文化、娱乐有机结合。参与本次评比活动的学校全部是通过不同的音乐“指挥”各个环节的练习,不同的音乐代表着不同的练习内容,体育与音乐的融合非常融洽。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优化和提升空间明显
从评审视频中可以看出,目前部分中小学校还存在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认识有待提升、活动方案有待细化、评价方案过度“德育化”、活动内容与教学结合不够、组织形式单一、教师参与度低等问题。
(一)进一步提高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解认识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于1999年在遼宁营口、鞍山等地召开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现场观摩会后第一次提出“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来[1],其主要目的和用意是弥补青少年每天参与室外体育活动和锻炼的时间不足、运动量不够,确保每天校内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使每名学生能够学会并掌握1~2项运动技能。而参与本次评比活动的部分学校将大课间体育活动做成了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或宣传学校的“高端名片”,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过分重视其德育上的整齐、规范、统一,部分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所展示出来的“形式”大于“效果”,弱化了体育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二)进一步完善优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方案
大课间体育活动一般包括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极端天气的室内体育活动方案、特殊人群体育活动方案、大课间体育活动评价方案、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安全应急预案等,并通过认真研究与反复实践演练,使教师、员工、学生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行动路线、工作岗位等,才能确保活动顺利而高效进行。然而,通过两届评比活动发现,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方案存在内容不齐全、任务职责不详实、组织流程不清楚等问题,除了体育教师,其他教师几乎没有安排工作任务,以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工作就是体育教师、班主任的事情。所以,在活动方案的研制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尤其应突出安全应急预案。
(三)进一步以锻炼效果作为评价指标的核心
从参评学校提供的资料中反映出,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评价指标也有许多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地方。一是重“德育”轻“体育”,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评价指标中,德育方面的评分比重远大于体育锻炼方面的得分;二是重“形式”轻“效果”,评价指标中对纪律、整齐度等过于重视,而对体育锻炼的效果体现较少;三是重“学生”轻“教师”,评价指标中都是对学生出勤、锻炼的考核,没有对到班教师的行为进行评价;四是重“结果”轻“过程”,重视运动能力评价,忽略了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的评价。以上几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四)进一步加大活动内容与教学的衔接
虽然部分学校能结合办学特色或优势项目、民族传统项目,利用实有的场地器材编排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但总的来说与课堂教学、班级联赛、体育社团建设、体育延时服务等结合较少,甚至有的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完全不相干。一是组织自编操、团体操等训练会打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耗费相当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脱离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编排,成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以外的“额外负担”;二是重“体能”轻“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练习和运用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融入较少,个别学校即使有运动技能练习,但也都是单一的技能练习,或只注重形式。如,成都某篮球特色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安排了十几分钟的原地运球练习,这对学生真正掌握其体育运动技能促进作用不是很大。
(五)进一步考虑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区别对待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方面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组织简单等情况。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还呈现出“自动”“松散”“自由”等几种现状。参加评比的学校基本都是采用“总—分—总”或“总—分”的组织形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年级差异,有部分学校在集体活动后安排有分班活动,但是过于注重形式,其场地器材的利用率低,组织练习密度和强度以及体能、技能、竞赛融入不够,没有长效的轮换机制,不利于学生兴趣的保持。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优化反思及改进建议
(一)客观认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价值和功能
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双减”背景下“双增”(即增加学生校内参加户外活动、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政策,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重要阵地,是体育课堂的延伸与补充,是落实“学、练、赛、评”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能有效促进学生真正掌握1~2项运动技能,是反映師生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更是学校体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实效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能强健体魄,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巩固其课堂学习的体育技能,还能调节学生的紧张情绪,促进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磨炼学生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一体化构建学校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
1.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学校特色、体育社团等一体化思考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定时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并确保时间不少于30分钟,有效活动时间(不含进出场)不少于20分钟,并列入学校课程表。如果当天有升旗仪式,可以利用小课间或课后服务时间补充,每天坚持大、小课间体育活动合理搭配。
此外,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课堂延伸与拓展重要阵地,活动内容要与体育课教学内容、学校传统优势体育项目、学校运动会、体育社团建设等有机结合。如,宜宾市人民路小学实施“一校一品”大课间体育活动,各校区以特色体育项目为主(人民路校区为花样跳绳,兴隆街校区为中华武术,岷江新区校区为快乐足球),充分利用学校场地、器材,凸显学校各校区特色体育项目的同时,将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学校运动会比赛项目、社团开展项目等有机融合。“以生为本”注重健身性、趣味性,让师生积极参与,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在真正掌握运动技能等方面下足功夫,让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成为师生每天向往的快乐时光,为终身体育奠基。
2.学练赛一体化设计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重要阵地。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课上学,课间强化练与赛”将练习与比赛有机融合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能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如,人民路小学岷江新区校区采用“班级联赛+运动超市”的形式,体现特色与兴趣的共同培养。以足球联赛+田径、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花样跳绳、游戏等教学内容为主,以班为单位进行分班活动。在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勤练、常赛”,体现课上学、课后练、课外赛一体化,分年级组织足球、篮球、排球、跳绳等项目的练习和比赛,建立足球班级联赛积分制,每期评选校园足球明星团队。同时,为高效利用场地器材,全面开展“运动超市”,设置了30余个运动项目(或游戏)供各班级选择,每周可以“小交换”,每月必须“大轮转”,既尊重个性,又全校统筹,深受学生喜爱,大课间体育活动逐步成为学生们每天的“期待”。
3.运动项目一体化编排
大课间体育活动各环节合理编排,遵循运动项目的规则,确保规范流畅,变化巧妙,有效延伸课堂所学技能,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如,禁止将体育器材当作表演道具;足球用脚踢、篮球运球走,不能抱着足球或篮球跑;学生排队先后抵达操场采用“准备操”有效填补等待时间,提升场地器材使用率;放松操采用班级活动场地原地放松,不必全体整队集合后放松等。
(三)充分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评价作用
多元评价能切实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效,学校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奖惩)机制并予以落实。要特别重视师生体育锻炼的参与率、锻炼态度、锻炼效果的评价,多角度有效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过程和程度,条件允许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实时和精准评价,确保适宜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如,四川天府第一小学,制订了详尽的室内和室外大课间体育活动评价方案,细化常态评价标准,采用学生交叉评价“笑脸”和“哭脸”的方式,整队班级排队到点的时间、自编操质量、跑操和分班活动组织情况予以评价,并制订“情况告知单”及时反馈学生每天的表现,有效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将管理评价自主权交给学生。
(四)大力提倡全员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
全体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强有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学校领导带头、全校师生全员参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与组织管理,校长总负责,分管副校长或部门牵头人员协助,体育团队分工合作商议制订“大课间体育活动系列方案”,全体任课教师安排到班,参与活动组织与学生管理。二是活动参与,学校领导以身作则,教师榜样示范,师生互动营造阳光积极的全民运动氛围,特别注意小学一年级及毕业年级、初中和高中三年级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的保障,对于体质特异人员要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三是学校校医等医务人员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期间要值守岗位,甚至可以在运动场边安排固定的临时“医务点”,以及时处理活动期间的突发事件,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的通知》(教体艺厅〔1999〕10号)[N]教育部政报.2000.03:13-18.
[2]谭步军.全员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与实施路径[J].中国学校体育 2022.4(05):90-92.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学会2020年度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高效实施策略研究”(课题文号:川教学会〔2020〕20 号)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