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问题及应对思路

2023-07-25 18:07冯斌木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媒体

冯斌木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大众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从传统媒体平台转移到新媒体平台。新媒体平台在为公众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然而,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它们对公众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舆论监督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本文从新媒体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舆论监督的价值和特点,分析了当前我国舆论监督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监督;应对思路

舆论监督是整个社会民主监督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各级新闻媒体的核心功能,也是所有新闻工作者肩负的社会责任。舆论监督是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维护人民利益、鞭策规范市场行为、揭露社会丑恶现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方式。在传统媒体时代,舆论监督通常与媒体相关联,新闻媒介担负着传播新闻、引导公众舆论的作用,因此,新闻媒体监督就成了最重要的舆论监督手段。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减弱,同时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不实信息和负面信息,对舆论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舆论监督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要保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就必须不断改进和优化舆论监督的方式和导向。舆论监督要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规范监督方式,提高监督质量。

更广泛的监督范围

舆论监督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它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传统媒体在媒介技术手段、传播速度等方面的能力会有所下降,由于时效性限制,媒体无法做到全方位的舆论监督,仅在发生某些具有重大代表性的事件时进行舆论监督。在这一视角下,我国的舆论监督范围相对较窄。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大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及时、快捷地获取信息。基于此,舆论监督范围不断扩大,能够多维度、更深入地反映出当前的社会发展问题,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安定、有序健康地发展。

增强舆论监督的主动性

新媒体时代,“草根”自媒体开始在新闻舆论的舞台上出现。“草根”自媒体的舆论监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监督形式,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新媒体背景下,“草根”自媒体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不断增强,表现出越来越主动的态势。“草根”自媒体对某些社会不良现象和对公众利益构成威胁的事件进行警示,并及时将其发布出去,从而实现对媒体和政府的监督。例如,从厦门市舆论监督的情况来看,传统的电视、报纸监督内容已经越来越少,作为本地最受网民欢迎的小鱼社区的发帖数量也逐年在减少,反而是微博、抖音、小红书、知乎等新媒体平台的“草根”自媒体监督内容不断增多。“草根”自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一方面积极为电视、广播、报刊等主流媒体提供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将生产的信息发布出来,履行舆论监督责任,行使舆论监督权利。

更加多元化的监督方式

新闻舆论监督不仅能用以往的形式实现,还能以当前新兴的媒介方式来实现,在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的监督手段日益多元化。在新闻舆论监管方面,传统媒介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但其传播途径却相对较少,缺乏传播时效性、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新媒体平台的出现,拓宽了舆论监督渠道,比如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不仅可以对大众舆论进行监督,还可以对传统的新闻媒介进行有效的监督,增强新闻舆论的监督能力,例如厦门市本地媒体大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账号等。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使传播媒介的内容更加丰富,传播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使得舆论监督从单一的传统媒体监督模式向多元化发展。

舆论监督组织方式的改革

传统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通过开通信箱、热线来收集意见,然后由新闻工作者进行采访、了解事情的真相,最后才能组稿进行新闻发布报道。而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借助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可以自由、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传播和分享,新媒体平台成了信息传播最重要的渠道,社会公众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新闻、发表意见,公众参与舆论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必经之路。

信息的质量水平不高

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的范围得到了拓展,但也使得信息传播的门槛变得更低了一些。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判断和甄别,导致社会大众焦虑的情绪,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网上信息的内容质量高低不一,在“流量经济”的推动下,一些网络平台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往往会在网络上发布一些不良消息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另外,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甚至不惜散布大量的虚假消息,严重地带偏了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

网络暴力对社会的严重冲击

网络舆论监督在新媒体环境下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威慑力,如舆论监督不力,就容易出现不良网络现象。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使大众在互联网上可以自由地表达观点和意见,人人都能参与到新闻或热点事件的评论中来。但由于我国网民用户的教育水平高低不一、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很容易产生非理性言论,一些舆论监督机构或网民常常以“正义”为借口,进行无理性的揣测、抨击和辱骂,使被攻击对象承受沉重的精神压力,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网络平台负面舆论造成的影响

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管工作十分重视,舆论监督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新媒体发展的同时,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也会对政府的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许多时候,网络上的舆论,会对政府的公众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当负面的新闻舆论出现后,如果舆论监督不及时地加以处理,就会被不法分子利用,使得消极的舆论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使人民丧失对政府和媒体的信任感。

舆论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互联网的隐蔽性和开放性虽然为公众的舆论监督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为其在网上散布的不实新闻创造了环境。当前,在新闻舆论监管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在保证新闻舆论的真实、客观、公正方面还有欠缺。新媒介对新闻内容的审核与审核不到位,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资讯和不实资讯。因此,应在新媒体环境下,强化对新闻舆论的管理,以法律、法规为规范,对各类监督机构的责任进行界定,强化对新闻舆论的监督;同時,通过对网络舆论和媒介的行为进行规制,从源头上遏制网络不良新闻的扩散。

提高网络用户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注重提高网络用户的综合素质。加强网络舆论监督,要从网络用户这一主体出发,对其进行线上和线下的舆论引导。以习近平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思想为指引,加强网民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研究,防止发生思想偏激、言语过激的网络不良现象。

其次,要培养网络用户的自律意识和辨别资讯的能力。对网络用户进行规范的信息发布和对不良信息的甄别、分析、判断等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做到科学地发布,而不会盲目跟风。

最后,通过网络安全、法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对网络用户的行为进行约束,积极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全方位加强舆论监督的作用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必须从多个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监督,才能确保舆论监督的有效实施。

第一,舆论监督要在公共领域中起到应有的引领作用。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范围不断拓宽,为了使监督效果达到最优,人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主体作用,鼓励大众透过新的媒介途径,进行舆论监督。

第二,要强化新媒体平台的自主权。各社交网站、网络新媒体平台要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网站本身的资讯审查系统、严格的资讯审核流程,并将其标准化。应对群众投诉的新媒介和投诉信息进行积极的正面回应,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调查,并及时反馈信息,防止虚假信息和负面信息的传播。

第三,加强社会舆论宣传,积极引导公众的行为。政府要做好舆论引导宣传工作,对信息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等进行适当的管理,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理念。

最后,要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自我规范意识。作为新闻舆论监督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新闻媒体人或网络新媒体平台从业人员要坚持职业操守,传播社会正能量,要做到客观、公正地发表健康、真实的言论,并积极地反对恶意资讯的传播。

使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得到充分发挥

新时代下,传统新闻传播在新闻质量、公信力、专业性和权威性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随着网络上各类新闻活动的迅速扩散,报纸、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应该具有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与新媒介相互补充,形成了对公众的正面引导。传统媒介如何反映出新闻舆论的权威性?一方面,要从政治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到新闻的传播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同时,要充分尊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下,准确把握正确的新闻舆论方向,成为广大网民思想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另一方面,新闻从业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法律法规,还要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研究新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占领主流平台的舆论“高地”,掌握“话语权”,确保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完善舆论监督的法律机制

由于目前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影响到舆论监督的效果。首先,要加强完善舆论监督的规范和规定,要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对其进行完善和细化,对推动网上媒体监管的标准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可以從网络监督义务、网络安全、网络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社会公众监督责任制度和网络犯罪惩戒机制等都需要进一步地健全。这一体系的健全可以使广大的网民和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得到规范,从而增强他们的自觉意识,减少网络违法事件的发生。其次,要强化对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一旦违反媒体和公众的相关法规,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舆论监管必须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

首先,要加强对媒体和公众的信息化监督。政府机关要利用“政务APP”,

对部分新闻资讯及时披露和透明化,比如有关的行政法规、最新政策等都要向公众公布。针对目前在新媒体平台上出现的不规范现象,要及时更正。

其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对网络舆论进行收集、监督,发现不实的言论要及时处理。

最后,新媒体平台要运用新的技术和手段,对信息传播的品质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控制,保证消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参考文献:

[1]吴迪.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问题与优化对策[J].传媒论坛,2020,3(23):42-43.

[2]孔维佳.舆论监督法治路径分析[J].中国报业,2021(24): 42-43.

[3]黄昕洋.浅谈舆论监督报道如何既显力度又有建设性[J].新闻传播,2021(24):22-23.

[4]李鑫.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升舆论监督效果[J].新闻传播,2021(16):110-111.

[5]方舟.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问题与优化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4):49-51.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新媒体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大有可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舆论监督与被监督的辩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