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猪生产力的技术措施

2023-07-25 05:22:53刘征宇马艳伟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日增胴体利用率

刘征宇 马艳伟

现代的生猪养殖中,仔猪(70日龄)生长发育成出栏生猪(170~180日龄),消耗的饲料占养猪饲料总消耗量的80%以上。提高日增质量和饲料利用率,可以降低生猪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选择优良种猪及其杂交组合,利用杂种优势

不同品种和品系猪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瘦肉率、胴体品质和繁殖性能均有差异。不同的杂交组合所表现的配合力也有差异。要想取得好的肥育效果和胴体品质,使产品适应市场需要,选择好种猪及其杂交组合很重要。大多数生猪养殖场利用三元杂交生产仔猪,少数利用四元杂交和二元杂交生产仔猪。商品猪养殖场一般从种猪场购入长白猪与大约克猪杂交一代母猪(俗称长大母猪或大长母猪)和杜洛克公猪,繁殖生产三元杂交商品仔猪。这个杂交组合能够充分利用长白猪与大约克猪优良的繁殖性能及其杂交优势。长白猪与大约克猪的正反交杂交母猪(即长大母猪与大长母猪)的繁殖性能基本一致,胴体瘦肉率也较高,是优良的杂交母本猪。它与杜洛克公猪杂交生产的杜大长商品猪或杜长大商品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高的优点,经济效益较好。

二、营养水平要满足饲养品种的需要

饲粮的营养水平主要包括能量、粗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特别是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的含量与比例等。不同类型和生长阶段的猪,对上述各种营养物的需要量在饲养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这些标准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并不是最佳饲养效果所推荐的量。一般来说,在日粮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提高能量水平,能够提高日增质量和饲养效果,但会导致背膘增厚、胴体脂肪含量增多,从而降低胴体瘦肉率。在日粮能量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除提高日增质量外,还可以起到背膘薄、眼肌面积大、胴体脂肪含量少、胴体瘦肉高的效果。

生猪生长前期,生猪体质量为20~25 kg,生猪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强度大,猪体增质量主要靠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在这个阶段,要保证生猪的快速生长,饲料中要添加足够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并且要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维生素、矿物质,做到日粮配合合理。尽管日粮单价较高,但如果生豬的营养需要被满足,生猪肌肉生长强度大,猪体的瘦肉量大,胴体品质高,生猪的经济价值也高。另外,此阶段饲料的日粮粗纤维含量应控制在6%以内,不然会影响日粮的消化利用率和吸收效率。粗纤维每超出1%,饲料的消化率就下降1.5%。

生猪生长后期,生猪体质量超过50 kg,生猪肌肉的生长高峰已过去,随之而来的是脂肪生长高峰期。在这个阶段,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可适量降低,能量相对提高。如果要求生猪胴体瘦肉率高,饲料中的投喂量和其中的能量可适当降低,但伴随而来的是日增质量的降低。投喂高能量和高蛋白质的饲料,既可提高日增质量,又可提高瘦肉率,但经济投入较大。

此外,要选择好饲喂方式。饲喂方式主要包含自由采食和限量饲喂两种。前者日增质量快,胴体背膘较厚,饲料利用率稍差,饲喂工作较简便,劳动效率较高;后者则恰恰相反。如果前期自由采食,后期限量饲喂,则全期日增质量较高,胴体脂肪含量适量。

目前,对于优良的瘦肉型猪,多数养殖场采用自由采食方式;对于其他类型的品种猪,养殖场多采用前期自由采食、后期限量饲喂的方式,限喂量一般为自由采食量的 85%左右。饲养场采用自由采食方式时,要注意有足够食位,以3~4头猪设置1个食位为宜,且要防止强夺弱食,大小不均。

水是生猪饲养中最重要的营养,但往往容易被忽视。即使饲粮中的能量、蛋白质、氨基酸、各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都满足其需要,但只要水量稍加改变,将影响到饲料利用率和猪的生长性能。因此,生猪饲养要供应足够清洁饮水。饲料和水的供应比例要在1:2.6以上才能获得良好的饲养效果。

夏季炎热,对水的需求会多一些。但是,水温较高(30℃)时比水温较低(11℃)时的喝水量明显减少约40%,因此,供应自由饮水的供水管应防止暴晒于太阳下。

采食量、饲料组成、温度、湿度、生猪健康状态及应激敏感性等因素均会影响生猪饮水量,通常情况下,水的采食量和体质量呈正相关关系。饮水可以通过栏内设置的水槽或自动饮水器供给,采用后者更为健康。通过水槽给水的要注意经常清洗水槽和更换清洁饮水。

生猪饲养场不应使用过稀的饲料来代替饮水。采用湿喂时,水与饲料的比例以 1.5:1至3.0:1为宜,过高或过低不仅会影响饲料消化,还会减少饲料采食量而影响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三、提高仔猪育成率和整齐度

仔猪生长发育的质量,直接影响以后的生长。仔猪体重越大,其发育的育肥猪增重越快。俗话说“初生差一两,离乳差一斤,出栏差十斤”。

猪的始养期体质量大且均匀,有利于提高生猪的生产效果和栏舍利用率。所以猪的饲养工作,应从哺乳期抓起,提高仔猪育成末期的体质量和均匀度。如果从外地购买仔猪饲养,生猪饲养场应注意选择同窝个体大的

仔猪。

四、选择适宜的饲养环境条件

现代生猪生产是在高度密集大群的条件下饲养的,猪舍的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肉猪增质量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日龄越大,生猪越不怕冷,也越不耐热。生猪发育前期,猪舍适宜温度为20 ℃;发育后期,猪舍适宜温度为18 ℃。高温会降低生猪的采食量,减缓生长速度和增加每日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一般而言,气温超过21℃后,每上升1℃则会引起生猪的日采食量下降40~100 g,日增质量降低20~60 g,生猪越大,影响越大,100 kg左右的生猪在39℃的温度下甚至会停止生长。夏季气温很高,日平均气温为27~29℃,生猪养殖场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除在猪舍建筑上做到通风隔热外,也可采用冲洗生猪身体、喷雾或水池浴等方法降温。在高温高湿的天气,猪舍还要进行通风才能取得更好的降温效果。

生猪是否遭受到热应激,不能以人在猪舍的感受来衡量。一方面,人与猪适宜的环境温度不同;另一方面,生猪一般集约群养在猪栏里,猪栏里的微环境温度要高3~5℃。生猪是否受到热应激,一般以生猪呼吸速率的增加和呼吸深度的降低来衡量。也可以用皮肤温度是否超过35℃为标准来判断生猪是否受热应激。此外,光照对生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猪舍要有充足的光照,不可太暗。

五、合理分群和减少编群的刺激

生猪主要依据猪的来源、体质量大小和体质强弱来分群,来源、体质量、体质、性格和采食情况等方面相似的生猪宜合栏饲养。同栏的生猪体质量差异不宜过大,尽量基本一致,每栏以15~20头为宜,小规模饲养可减为每栏10头左右,保证每头保育猪栏内面积为0.6~0.8 m2,育肥猪栏内面积0.8~1.0 m2。每栏生猪数量过多会影响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生猪分群后要保持群的相对稳定,除因疾病或体重差异过大、体质过弱不宜在群内继续饲养进行调整外,一般不应重新组群。

从仔猪培育舍调入小猪时,猪群应尽量以原来的整群为基础组群,减少因重新组群引起的打斗应激,但要做必要的调整,使同栏生猪大小一致。生猪体质量为40~50 kg时,若同栏的生猪生长差异过大,可以将发育迟缓弱小的个体挑出合并在一起饲养,否则个体弱小的猪的生长速度会越来越慢。

六、加强调教

生猪有三角定位习惯,即采食、睡觉和排粪各在一处的习惯。生猪进栏前,饲养员要做好猪栏的清洗和消毒,待栏面干燥放好食槽后,将猪栏排粪区用水淋湿。生猪进栏后,饲养员将其赶至排粪区,生猪排粪排尿后才可离开排粪区。若发现有生猪不在指定地点排粪,饲养员应及时将粪便清除,并结合守候和勤赶,帮助生猪养成三角定位的習惯。做好生猪的调教工作,不仅可以减轻日常劳动强度,还能保持猪舍清洁、干爽、卫生的舒适环境。

七、防疫和驱虫

自繁自养的生猪,其预防注射工作已基本上在仔猪培育期完成。但从外地购进的仔猪,由于预防注射情况不详,一般要重新注射疫苗。给外购仔猪注射疫苗时,弱毒疫苗注射量要比常规注射量加大几倍,以抵消购入前已注射过同类疫苗的生猪产生的抗体。生猪的体内寄生虫驱虫工作一般在90日龄或购入猪苗后20~30 d进行,必要时30 d后再进行第2次驱虫;体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根据生猪的感染情况进行,一般可用0.025%~0.05%的双甲脒溶液喷洒。从外地购进的仔猪要隔离观察30 d,确认健康后可以混入本场生产群。

八、适时出栏和上市屠宰

肉猪的适宜出栏体质量,主要结合品种、日增质量、饲料报酬、市场要求、价格、日饲料费及种猪饲养成本的分摊费等综合考虑。瘦肉型猪适宜出栏体质量一般为95~100 kg,地方品种与外来品种的杂交猪适宜出栏体质量一般为80~90 kg。生猪不是养得越大越好,超过了适宜上市体质量后,猪养得越大,饲料回报率越低,饲养成本越高,脂肪比例越大,商品价值越低。

(责任编辑   刘素芳)

猜你喜欢
日增胴体利用率
不同肥料对柑橘砧木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宝藏(2021年4期)2021-05-27 08:11:02
迫切关注!因流通受阻,9成石斑鱼养殖户正愁卖鱼难,诉求和担心日增
当代水产(2020年3期)2020-06-15 12:02:22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做好农村土地流转 提高土地利用率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内洛尔公牛的饲料转化率及其与胴体品质、非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关系
饲料博览(2016年5期)2016-07-12 11:58:39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
蓝塘猪与长白猪正反交F1代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