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秀丽
摘 要 国家、地方形成合力聚焦非遗传承。众多研究者积极响应政策,探索非遗项目如何进入高职教学的问题。国家级非遗项目凤翔泥塑造型浑厚质朴生动,纹饰富贵艳丽独具特色。以民族志方法考察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凤翔泥塑教学,发现非遗文化进入高职教学实质是一个文化融合的创新过程,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更新优化,才可能趋近于完善。具体策略是:以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国家政策为保障,以教育管理部门顶层设计为抓手;结合教学改革,以非遗为师,不断提升传承保护的能力与水平;优先挖掘本土非遗资源,充分挖掘其服务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价值与功能;适应高职教学管理制度,争取资金和资源的供给。
关键词 凤翔泥塑;非遗文化;高职教学;民族志;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11-0029-08
一、问题的提出
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独特领域,它承载着延续中华民族文脉的重任,却也受现代经济发展的诸多冲击,被冷落遗忘甚至面临衰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将其贯穿在国民教育全过程”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致力于从国家到地方形成合力聚焦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问题。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非遗技艺传承的天然阵地[1]。非遗进入高职教学不仅是教育教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的问题,更是不同文化接触、适应和融合的过程。非遗究竟如何进入高职教学[2],如何影响高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有学者提出非遗研究应向“民族志”的研究范式转变,突出非遗研究中文化的传承性,实现文化传承性的动态表达[3]。在非遗民族志研究中,对于艺术类非遗项目,尤其要采用“深描”式观察和记录[4]。
我国高职院校非遗教学整体以价值分析、现象描述、案例阐释等归纳性研究方法为主。高职院校是非遗技艺传承、文化育人和宣传推广的天然阵地,是非遗文化突破传统桎梏、实现创新发展、融入创业实践的承扬主体。高职院校的非遗文化传承高度一致地选择了民族传统技艺,各院校将技艺传承与专业教学、产品研发融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成效[5]。其功能在于建设非遗学科共同体、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打造非遗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创新文化表现形式[6]。
有关于非遗教学实践现象描述的研究:有学者建议必须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政策保障,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职业化和多领域交流协作[7]。林春蓉建议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自觉与地方非遗技艺相对接,提升高职专业地方特性[8]。翟蕾蕾、李济通提出了“专业+非遗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9]。藏其林根据非遗项目的职业岗位面向和人才培养规格需求,开发形成了“分段递进式”非遗项目课程体系[10]。程莉甄选非遗代表性项目,与高职院校专业匹配,与高职生综合素养培养目标一致,系统设计了非遗进入高职教学的具体实践路径[11]。还有关于非遗教学案例阐释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地域性优势是高职院校获取独特竞争力优势之一[12],研究者们以南京云锦[13]、常州留青竹刻[14]、南通蓝印花布[15]等为案例探讨本土非遗进入高职教学及其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路径。
总体而言,以上研究者大多通过具体的课程教学行动描述,归纳非遗融入教学的策略与路径,具有偏重实用主义、紧密结合教学实践的特点,在非遗教学景观的文化特征方面的针对性不够,忽视了非遗融入高职教学的过程是民俗文化与职业教育文化互动的过程[16]。存在理论研究缺乏、研究方法规范性不足的局限。
自中国启动非遗保护工作后,研究者们发现要摸清保护“非遗”的关键,需要进行大量田野考察,首先记录该项非遗的现状,然后探讨其如何变迁,掌握其规律并进行相应的保护工作,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成为非遗研究者们采用的主要工具[17]。麻国庆和朱伟致力于将非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纳入到人类学的理论体系内进行梳理、探讨和对话,重视对当下非遗相关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归纳[18]。高丙中认为,非遗保护的原则是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相互承认[19]。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凤翔泥塑作为陕西省的文化名片,研究者在探讨其艺术价值、教育价值方面已有一定成果,并取得共识[20]。如高寒冰对陕西凤翔泥塑进行调研考察,总结记录其艺术特征、数十道工序制作工艺[21]。岳瑾建议国家和陕西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培養凤翔泥塑技艺传承人才[22]。凤翔泥塑国家级传承人胡新明提出:“对于凤翔泥塑的传承保护,应从其所蕴含的文化开始,深度挖掘,同时与政府和社会各界进行深度合作,与学校进行深度联系,激发传承人的激情与活力,实现凤翔泥塑传承保护的可持续发展。”[23]但是,已有研究中有关凤翔泥塑如何融入高职院校教学的规范性研究十分缺乏。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宝职院)开展凤翔泥塑教学实践已有十余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完善,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强,凤翔泥塑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与专业课程之中。民族志研究是教育领域最受欢迎的定性研究方法之一,可显现民族文化的继承性[24],研究者致力于描述一个人群的文化,并从群体成员的角度去了解作为一名成员的感受[25]。记录者和群体整体生活状态、行为模式,描述群体成员如何互动,如何走到一起融为一个整体。采用民族志方法能够深入揭示非遗融入高职教学的独特性及行动意义。将人类学民族志方法应用于非遗传承教育研究领域,在富有情境性、生成性、动态性的高职教学以及课堂“田野”中,深度访谈参与高职非遗教育各相关主体,对非遗教学情境、过程、涉及人员的情感状态做详尽描述,将有利于发现非遗文化进入高职教学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获得高职非遗文化教育传承的解释性理解[26]。
本文拟通过民族志研究方法,以凤翔泥塑融入宝职院教学的发展过程为具体研对象,观察分析近十年间宝职院在教学中如何引入本土非遗文化凤翔泥塑,关注文化适应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与概括,在深度挖掘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提炼非遗文化如何进入高职教学的行动框架,为当下高职院校引进非遗文化工作提供有效路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民族志源自20世紀之初的人类学,指关于民族的书写。因为文化概念对于人类学的重要性,传统上被定义为发现和综合描述一个族群的文化。本研究与“非遗文化如何进入高职教学”问题有关的高职院校文化特征与景观。
第一,选择田野。扎实开展一项有价值的田野工作,首先要选择恰当的田野地点。现如今,非遗在国家政策的倡导支持下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各领域各方面。高职非遗教育逐渐成为重要的一部分。由此,“民族志研究得以展开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情境已然发生”。本研究以西北地区一所“双高”综合性高职院校——宝职院为田野。2011年凤翔泥塑进入宝职院教学,至今已十余年,宝职院凤翔泥塑传承与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呈现不断优化的良好发展状态。非遗进入高职院校教学具有时代共性,能反映非遗文化转型期的传承特点,且在如何进入教学过程上体现出既有共性又有一定差异性的特点。宝职院凤翔泥塑教学与其他综合类高职非遗文化教学的发展脉络有共时性,具备作为典型个案体现“某一类别的现象(个人、群体、事件、过程等)或共有的性质”[27]。因此,确定宝职院凤翔泥塑教学群体为田野。之后,研究者要与研究对象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深度融入他们所在的场所,尽可能详细地在非遗教学的“田野”中搜集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研究非遗文化教学。民族志“高职非遗教学注重的是文化过程而不是课程”,所以它的研究内容和视角即是非遗教学文化。当前,蓬勃发展的非遗传承与保护催生了各式各样的非遗教学现象,其中夹杂着丰富的非遗教学文化实践。对于参与者而言,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他们相互之间交换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有复杂的意义系统。研究者不仅要观察、记录、理解高职非遗教学中发生的鲜活文化现象,还要超越这些表象,充分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从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角度对这些文化现象进行理论阐释。同时,也要正确认识研究者在高职院校田野中的角色,他们并非只是高职非遗教学中“潜水”的旁观者,而是高职教学中各种文化现象的亲历者和参与者,直接参与塑造着高职的非遗文化实践。
第三,开展整体性考察。在当前社会生活中,非遗文化与高职教学相互交织、互相建构。个体在非遗文化和高职教学中的表现很可能存在较大反差,因此,不能把田野的资料收集作为唯一的资料来源。过度拘泥于文本内容,忽视对社会情境的把握,会导致研究者“无法描绘和理解物质社会背景中意义的生产和流通”。研究者在开展高职院校田野工作的同时,还要将研究拓展到非遗文化田野,回归非遗文化现实情境。通过深入了解非遗项目,为高职院校非遗教学实施提供文化背景和内涵解释。这种主张打破“非遗—高职非遗教学”二元割裂,连接不同文化世界的研究思路即是整体性考察路径。民族志研究开展整体性考察,要运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整体性、综合性地探究各种文化现象的深层动因,实现对“非遗—高职非遗教学”的整体性认识与阐释。
(二)研究对象
弘扬非遗文化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各领域各方面,非遗文化已经逐渐生活化。由此,“民族志研究得以展开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情境已然发生转变”。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教学对青年一代文化理解和文化自信的影响不容小觑。非遗全面渗透到高职教育体系中,使得以“优秀传统文化”“非遗精神”为导向的课程特色成为高职教学新图景。
访谈选择凤翔泥塑教学的主要组织发起者、实施者和参与者,如知名学者、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宝职院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公共艺术教研室主任、凤翔泥塑教学主讲教师、辅导员、学生、凤翔县文化馆馆长、凤翔泥塑各级传承人、学生科负责人、学生家长等,围绕凤翔泥塑在教学中的传承历程、存在问题、实施路径、预期成果、实际效应等展开访谈调查并做分析。基于此,共选取10名高职教师作为深度访谈对象。本研究在前期理论研究基础上采用民族志方法深入高职教学,在参与高职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进行资料收集与质性分析,以达到理论饱和的目标。资料收集采用了多种途径,如参与观察、访谈、文件等,以形成多维互证。其中途径之一参与观察,在宝职院开展凤翔泥塑教学的10年间,本文研究者作为主讲教师和班主任,与教师一起进行凤翔泥塑教学研究,深入其中观察凤翔泥塑教学缘起、传承与发展。全程参与了大部分凤翔泥塑教育教学、教科研活动,观察与凤翔泥塑相关的教学设计、课堂环境、作业展示、社团活动、技能大赛、教研经验总结等全部流程并作记录,此外,对学生学习、竞赛,教师的课题申报、论文发表、著作出版和获奖情况作详细统计,深入了解凤翔泥塑教学的发展过程。随同院领导、艺术教研室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多次前往凤翔县泥塑村,调研胡新明艺博园、文化馆、胡深世家泥塑详细情况。访谈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在与高职教师、学生、幼儿园教师等建立一定信任基础之上,采用开放式与半开放式两种方式进行。研究参考政策文件主要包括国家、省市教育机关、高职院校等公开发布的文件。通过对凤翔泥塑如何进入宝职院教学的过程进行民族志描述,分析再现其教育传承机制,提炼出非遗文化进入高职院校教学的经验。
三、凤翔泥塑融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的实践
宝职院凤翔泥塑教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其时间发展进度划分为以教师自发为主的摸索起步阶段、受到学校教育管理支持与推动的充实发展阶段和基于凤翔泥塑工作室平台作用的完善拓新阶段。
(一)摸索起步阶段(2011-2013年)
2011年,学校教师A在西安美术学院进修工艺美术专业,学习两年返回学校,发现本地具有丰富的民间美术文化资源,带着浓厚的兴趣着手考察凤翔民间美术,将凤翔泥塑作为课程教学资源,引入美术、手工等课程教学当中,非遗教学开始进入摸索起步阶段。
1.凤翔泥塑可以弥补师范专业课程教学中所缺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2011年,当时社会上非遗保护工作从“记录”“保存”“抢救”开始逐渐发展到了“保护”与“传承”阶段,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非遗逐渐深入人心,其价值不断得到彰显。宝职院教学方面还没有对非遗文化传承概念的太多认识,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几乎不涉及本土泥塑文化资源。当时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使用多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发现“立体造型”“泥材料”是大部分教材共有的一个重要章节。但当时《美术》《手工》教学对此是回避的,美术组老师有国画专业、油画专业,都不懂“立体造型”,也未接触过“泥材料”,无法开展这一部分章节的教学。A教师通过与凤翔泥塑等本土文化美术元素、泥土等乡土材料上的链接,设计出具有原创特性、综合特点的校本美术教学内容[28],在创建中提升了开发美术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在对A老师访谈中了解到其初衷是希望将本土民间美术在美术教学中应用起来,在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之上丰富拓展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文化根基,师生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美术课程的文化内涵[29]。
2.凤翔泥塑正式进入教学过程
国家级非遗文化凤翔泥塑初进校园,引起不少人关注,其中不乏质疑的目光,一些老教师认为“现代社会里,都追求时尚洋气,这么土的东西没人喜欢”。高职师生对非遗文化产生疏离与误解,是缺乏对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传统文化内涵及其民族本原精神价值的认知。艺体教研室就凤翔泥塑融入《手工制作》教学的意义展开热烈讨论,教师们认识到凤翔泥塑进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是对当地民间美术文化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特色课程建设的良好途径。凤翔泥塑教学通过报纸、院刊的正面宣传,得到了教学管理层面的支持,并被师生理解和接受。
3.凤翔泥塑成为本土美术课程资源
当时宝职院教学条件简陋,但在艺术教研室部分专业教师的努力下,很好地利用本土优势,将凤翔泥塑整合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的资源,在教学中就近采购泥塑村村民用来做凤翔泥塑的“泥”,以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为载体实施凤翔泥塑立体造型技能技法、工艺的教学。在当时,宝职院教师培训学习期间,参观宝鸡幼儿园、宝桥幼儿园等,发现多家幼儿园在组织教师进行凤翔泥塑活动课程设计和开展民间美术特色课程建设,这也增强了教师继续开发凤翔泥塑资源建设手工课程的信心。此外,组织带领学生前往泥塑村开展考察活动,或学生课余自行前往。师生与当地农民访谈了解泥塑村泥塑生产现状,实地感受国家级非遗项目凤翔泥塑深厚的历史文化,感知土生土长的凤翔泥塑的特色与魅力,与凤翔泥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在这个阶段,美术教师以专业发展为行动基础,自觉的考察、开发本土非遗文化资源,引进凤翔泥塑教学,在高职学生中起到了弘扬和传承作用。在国家大力提倡增强传统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教师们坚定在课程中整合凤翔泥塑的信心,宝职院的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就这样行动起来。通过教学活动,学生们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会了泥塑基本技能,感知了凤翔泥塑文化的深厚意蕴,增强了对本土传统文化信心。
(二)充实发展阶段(2013-2018年)
非遗的价值是多层面、多角度和多学科的,它既包含物质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也具有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30]。这一阶段,凤翔泥塑不再只是技能,而是作为文化现象,以更丰富、多样化的形式从各个角度融入宝职院教育教学活动。
继凤翔泥塑在手工制作课程中的技能教学之后,凤翔泥塑逐渐进入宝职院各专业教师视野,年轻教师开始从民间美术出发寻找与自己专业、所教授课程的联系。教学管理部门在“传统文化自信”国家政策背景引导下,意识到凤翔泥塑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根系意义,开始关注并给予更多支持[31]。一方面教务部门自上而下的凤翔泥塑教学活动策划增多,非遗文化融入教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化;另一方面与非遗相关的各学科教师因凤翔泥塑教学研究结成课题组,课题组成员获得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教师科研成果不断增多。宝职院实行凤翔泥塑教学文化资源共享,资金、知识、技能、人员流动增多。
1.以教研促教学,凤翔泥塑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化
Z老师以自己考察研究成果举办《凤翔泥塑“虎”文化》专题讲座,老师们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组织本土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学习凤翔泥塑等非遗历史与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感知凤翔泥塑等非遗文化是劳动者真情实感、理想追求的质朴表达,理解其民俗内涵,欣赏劳动人民最朴素的美学观念,获得爱家乡爱国的情感体验。L老师在《手工制作》课程上进行凤翔泥塑造型实践训练,学习工艺技法。据宝职院官网统计,在2013-2016年间二级学院教务科组织师生十余次前往凤翔六营泥塑村实地考察,参与学生达上千人次,学生体验凤翔泥塑工艺流程,很好地拓展了校内实训实践教学[32]。举办宝职大讲坛,邀请凤翔泥塑国家级传承人胡新明为全院师生讲解凤翔泥塑历史文化,邀请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小红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传授凤翔泥塑工艺技能。高职学生参加手工社团,在A老师指导下了解凤翔泥塑产业知识,设计创新创业项目,有DIY工作室、凤翔泥塑体验馆等项目。
2.整合开发本土凤翔泥塑资源,传承效果良好
美术教师L整合凤翔泥塑工艺流程,整理泥塑相关技能技巧,编写泥塑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并实施任务式教学,在多轮教学中不断改进凤翔泥塑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学生对于泥塑立体造型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提升,多次成功举办学生泥塑作品展,选送优秀作品参加第八届、第九届学校技能大赛,学生获奖作品数量逐年递增。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讲授凤翔泥塑历史文化知识,Z教师将论文中研究成果设计成“凤翔泥塑虎的吉祥文化”一课参加校级教学比赛,获得一等奖。校级精品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获得立项,经过一年的建设,通过验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将凤翔泥塑技能应用在幼儿园手工教学、环创布置中。
3.教学成果多样化,产生较大影响
多名教师组成课题组连续完成“美术课创意思维研究”“整合凤翔民间美术资源建设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校企合作背景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研究——学前教育环境创设课程教学”“‘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整合研究”等课题研究。课题组多次前往泥塑村,深入了解凤翔泥塑文化的特征,探究凤翔泥塑的渊源、艺术特征与工艺流程。教师们与凤翔泥塑国家级传承人胡深、胡新明等沟通交流,获取凤翔泥塑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全面地分析、整理、总结,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提炼采集资料中的历史文化、工艺流程、创意创新元素;教学团队经过3~4年泥塑课程教学实践,共整理出12个教学任务,编入全国“十三五”规划(PBL)学前教育专业问题导向式教材《手工教程》《手工课堂》的泥塑教玩具设计与制作模块。2016年,成功申报陕西省教育厅三年创新行动计划项目(2015-2018)凤翔泥塑工作室。
在这个阶段,作为教学资源,凤翔泥塑文化按照高职教学需求被充分开发利用。多样化教学活动获得较好的传承效果,教学成果不断增多,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要求,将凤翔泥塑文化与技能资源融入各专业课程体系,如美术、手工制作、中国传统文化、手工社团、创新创业等[33]。凤翔泥塑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顺应教学管理文化,有教师積极参加民间美术、凤翔泥塑相关教学竞赛,申报各级教科研课题、项目,撰写论文以及教材,建设民间美术特色的精品课程等,凤翔泥塑教学切实得到充实发展。
(三)拓新发展阶段(2018年至今)
凤翔泥塑教学充实发展的过程中,教科研项目一直都是有力的抓手。尤其是陕西省教育厅三年创新行动计划项目(2015-2018)凤翔泥塑工作室项目平台的推动作用,凤翔泥塑教学由规模扩张进入内涵式创新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成果质量明显提高[34]。
1.知识、技术资源深度共享,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
2016-2018年,“凤翔泥塑工作室”项目获得省财政资助50万元,学校配备资金20万元,2018年资金到位,建设工作全面开展,2019年凤翔泥塑工作室建设完成。工作室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场地建设文化建设完备,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收藏凤翔泥塑等经典非遗大师原作数百余件,面向全院开放。凤翔泥塑教学对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服务于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西府文化选讲》在“学银在线”平台上线运行,浏览人数达到531万余人次,被认定为职业教育省级精品在线课程。举办凤翔泥塑研学活动,接待秦机小学、高新四小等多所小学。教学团队以自身资源开发课程,与凤翔县幼儿园交流凤翔泥塑特色园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与西安职院非遗文化项目组进行交流推广凤翔泥塑教学。
2.教研、科研的广度和层次得到提升
近两年来,工作室先后成功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非遗视域下凤翔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20YJA760035)、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职民间美术课程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SGH20Y1683)、陜西省高校教学改革项目“宝鸡典型非遗文化在高职美术课程中的开发应用研究”。各级课题、项目从各个角度挖掘以凤翔泥塑文化的哲学思想、经典作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事迹等为资源的课程思政和课程美育案例和教材,探索实现民间美术的美育、德育功能的多种教育教学方法。
3.协同创新的高质量发展趋势
非遗教学团队申请泥塑等非遗相关的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2021年11月,宝职院在凤翔泥塑工作室基础上成立胡新明工作室,获得“宝鸡市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设计“泥·金——做传承非遗文化的践行者”项目,获得陕西省赛区金奖;团队成员坚持每周前往泥塑村学习凤翔泥塑技艺,在雍州泥人工作室胡全让老师指导下,创作“致敬抗疫英雄”“白衣执甲 疫去春来”等泥塑系列作品。这一阶段,以高职“双高”建设为背景,对凤翔泥塑教学采取实地调研、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涉及的文化融合现状,观察文化融合条件及各文化主体间关系,凤翔泥塑文化在宝职院开发为多样化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切实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022年春,宝职院以凤翔泥塑为传承项目,成功入选陕西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今后凤翔泥塑将成为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落实2个学分的学分制管理;凤翔泥塑学生社团和实践工作坊也初具规模,为周边中小学提供社会服务,开展基于传承项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活动,打造成本校特色和品牌。切实落实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各项工作任务,突出育人功能。
四、启示与借鉴
借助民族志方法考察凤翔泥塑进入宝职院教学中的文化融合过程,探索非遗文化在高职教学中的发展路径,可为其他高职院校引进非遗文化提供启示与借鉴。
(一)以国家有关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政策环境为保障,以政府教育管理部门顶层设计与引领为抓手
国家制定颁发非遗教育传承的方针政策,教育部门根据政策进行顶层设计,以各种项目、课题等保证了资金供给,提供了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政府应发挥顶层设计与政策落地对于非遗保护事业的主导和积极作用[35][36]。高职院校应响应国家非遗传承与保护政策[37],宝职院教学引进凤翔泥塑是对非遗文化教育传承的使命担当。凤翔泥塑进入宝职院教学有国家对非遗文化扶持的政策背景作为行动保障,以及教育部、省教育厅等教育管理部门顶层设计的外力拉动与引领。在各级课题研究、项目实施中,不断成长和发展:如陕西省职业教育学会课题研究成果,编写出版了民间美术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材《手工教程》;教育部规划基金一般课题立项推动凤翔民间美术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促进《凤翔民间美术的历史文化》的编写出版;依靠各种项目资助实现其关键性地发展,如陕西省教育厅三年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8)“凤翔泥塑工作室”的建设;2021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泥·金——做传承非遗文化的践行者”获得省赛金奖,解决了向非遗大师拜师学艺的经费问题。
(二)结合教学与专业发展,以非遗为师,不断提升传承保护的能力与水平
职教体系实现以职业教育培养农村非遗传承人的目标需要有两大必要条件,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创新培训组织形式[38]。宝职院相关课程教师在学历提升和专业培训中,提升专业能力,认识到当地国家级非遗项目凤翔泥塑对于学科发展、课程教学、教科研和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价值之后,教师们也有能力发挥高职资源优势,立足高职教育教学职能,开发非遗相关课程以及教育教学体系[39]。
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前往泥塑村考察体验凤翔泥塑文化,拜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邀请他们讲解凤翔泥塑文化历史与发展,指导学生泥塑工艺技能学习;凤翔泥塑工作室大量收藏凤翔泥塑大师的经典作品,营造浓郁非遗文化氛围。凤翔泥塑教学团队积极参与申报省、市级教育管理部门相关项目,以教科研促进教学;争取资金资助,改善教学环境;紧跟高职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指导学生专创融合,设计凤翔泥塑的“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争取良好成绩;以自身泥塑技能,创新设计凤翔泥塑文创产品,为社区幼儿园、中小学提供泥塑培训等社会服务;成立胡新明工作室,获得宝鸡市总工会“劳模工匠与创新人才工作室”荣誉称号。教学团队发掘、整合、转化凤翔泥塑文化资源,采用多种形式使凤翔泥塑“进课堂、进教材、进课程”,推动知识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体系中流动。
(三)优先挖掘本土非遗项目资源,充分挖掘其服务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价值与功能
知识植根本土、资源交换互通、成果回馈生活的在地化教育模式不仅符合职业教育知行合一的教学特点,还有助于解决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紧缺的难题[40]。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行业需求,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充分的社會行业调查和科学预判的基础之上,建设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使课程内容紧贴社会行业实践,以满足非遗传承和行业生产的需要[41]。开展非遗文化与技能相关选修课、名师讲座和展演活动,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适宜度高的、优质非遗文化项目在高职教学中更易建立文化联系,可以将其深入开发为教育教学资源。凤翔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非遗文化与宝职院之间中介作用,成为凤翔泥塑教学、非遗产品创新设计和技术开发、非遗资源共享、技能大师等人力流动、发展创新的各项工作重要平台。高职院校“双高建设”“三教改革”的背景下,出于专业、课程特色发展需要,推动非遗教育传承工作不断创新,加速非遗文化与高职教学文化融合。非遗、凤翔泥塑、高职教学各主体形成彼此借力、共同传承与发展的模式[42]。学生学习凤翔泥塑相关课程,在实习中应用于幼儿园、小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传承非遗文化与技能,并内化为职业技能与素养,增强了自身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宝职院与凤翔泥塑文化企业共建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发展科研服务、共同进行凤翔泥塑创新设计。泥塑工作室的泥塑社团活动、泥塑相关创业项目等形式,使学生进入非遗文化真实生态环境中,更好的掌握非遗相关知识与技能[43]。
(四)适应高职教学管理制度,争取资金和资源的供给
高职院校要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制定非遗文化管理、保护、传承机制,打造规范化管理条例、规章制度、工艺标准,使非遗工作有章可循。建设非遗文化管理平台,完善人才引进及岗位流动机制[44]。凤翔泥塑进入宝职院教学的充实发展阶段,获得教学管理层面有力支持。教务处、教务科、实训等组织动员和管理,引导促使各文化主体恰当融合对接,使技术、知识、文化等资源以最合理的方式分配到位。教务管理部门以奖惩制度、教学规章制度,修订职称评审制度,调动和维护了教师参与相关工作积极性,有效激发教师尽己所能主动工作。这都体现出了凤翔泥塑文化与宝职院教学文化之间,彼此促进,彼此激励,积极主动适应,共同发展的融合特征。因此,在非遗教育传承过程中,非遗与高职教学两个主体遵循文化接触过程中不断主动积极适应,逐渐达到全方位合作的融合状态。
参考文献
[1]梁婧,董彦宗,高霞.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重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24):98-102.
[2]谭天美,欧素菊.近二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22-34.
[3]高山,谈国新.大数据驱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范式转变研究[J].图书馆,2020(11):76-82.
[4]廖明君,左国华.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以2000-2019年度CSSCI文献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74-184.
[5]孙丰蕊.民族传统技艺传播与传承的职教路径——基于对2019中国—东盟职教联展暨论坛的观察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20(30):53-59.
[6]梁婧,董彦宗,高霞.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重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24):98-102.
[7]钱益汇,黄琎.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5):132-137.
[8]林春蓉.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教育传承地方非遗服务水平调研报告——以黎明职业大学传承浔埔女服饰制作技艺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8(5):63-66.
[9]翟蕾蕾,李济通.“专业+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6(9):35-36.
[10]臧其林.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培养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7):58-61.
[11]程莉.非遗教育在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实践路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25-26+32.
[12]陈子达.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类高职院校发展的关系[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2):83-86.
[13]雪松,马盼盼,王鑫.南京云锦发展策略研究[J].艺术百家,2018(6):236-239.
[14]邵晨霞.家族传承保护“非遗”的职教路径研究——以常州留青竹刻为例[J].职教论坛,2016(29):86-88.
[15]朱千波.地方性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数字化传承研究——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化传承南通蓝印花布为例[J].职教论坛,2015(14):48-51.
[16]陈红燕.让生命的真实样态话说教育——《危机与新起点:教育人类学论稿》导读[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6):18-23.
[17]安丽哲.从“传承”到“再造”:2021年艺术人类学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22(3):25-30.
[18]麻国庆,朱伟.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117-146.
[19]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文艺研究,2008(2):77-83.
[20]岳瑾.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凤翔泥塑传承脉络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6(7):77-81.
[21]高寒冰.宝鸡凤翔泥塑的艺术特征及制作工艺[J].艺术百家,2016(S1):165-166+176.
[22]岳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凤翔泥塑传承脉络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6(7):77-81.
[23]梁婧,董彦宗,高霞.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重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24):98-102.
[24]高山,谈国新.大数据驱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范式转变研究[J].图书馆,2020(11):76-82.
[25]王曼利.20世纪中国民俗志写作的理论反思[C]//中国民俗志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中央民族大学,2010.
[26]蒋立松,程紫嫣.教育民族志的本土实践及其意义:以西南地区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21(2):123-130.
[27]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J].社会学研究,2002,(05):123-125.
[28]朱敬东.美术教师专业的链式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9(11):81-83.
[29]董明慧.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30):38-40.
[30]安舜,方海.非遗与广州恩宁路历史街区的共生发展[J].文化遗产,2022(01):24-30.
[31]张朝辉,张睿.遗文化校园传承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与探索——以徽县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办公自动化,2020(21):29-30.
[32]陈金怡,朱媛湘,严璐.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的构建研究[J].西部皮革,2020(22):125-126.
[33]冯艺.责任与情怀:非遗文化进课程的构建思考[J].文学教育(下),2020-11-28.
[34]王屹,梁晨,陈业淼,等.场域变化视角下的“双高院校”内涵建设[J].现代教育管理,2021(3):114-120.
[35]李志勤.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等教育耦合发展实践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3):1-4.
[36]汪荣,刘兴华.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现实意义及路径[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21(3):81-88.
[37]余克泉.地方高职院校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探析[J].美与时代(上),2021(9):31-33.
[38]李冰雪,刘铁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职业教育路径研究[J].成人教育,2021,41(11):50-54.
[39]王爱支,叶洪光.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与非遗传承的策略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22(3):73-75.
[40]刘晶晶,和震.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挑战与优化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22(1):28-35.
[41]王圣龙,李丽.高职院校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7(20):105-108.
[42]苏丹.共生理论的集约型职教园区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2):89-93.
[43][44]梁婧,董彦宗,高霞.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重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24):98-102.
Abstract The state and localities form a joint force to focus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any researchers actively responded to the policy and explored how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ems can enter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Fengxiang clay sculpture,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has a simple and vivid shape, rich and colorful decorations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Using ethnographic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 of Fengxiang clay sculpture at Baoj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it is found tha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e entering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is essentially an innovative process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It must be constantly updated and optimized in practice before it can approach perfection.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are: taking the national polic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as the guarantee and taking the top-level design of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combining teaching reform, us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 teacher, and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giving priority to loc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and fully taping its value and function in serving the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s; adapting 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riving for the supply of funds and resources.
Key words Fengxiang clay sculptu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thnography; cultural integration
Author Hao Xiul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Baoj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aoji 7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