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柠
摘 要:曲折的故事、真实的人物、动人的情感,航天类纪录片呈现的不仅仅是里程碑事件,更是中国航天人的心路历程。本文通过剖析航天类纪录片的表达方式和创作内容,展现其在传播层面的创新性和背后的创作逻辑及情感表达,发现航天类纪录片具有寻求年轻化表达、打开科学日常的语言风格,聚焦探索细节、剖析技术要点的创作逻辑以及瞄准个体担当、汇聚集体攻坚的主题内涵。当纪实影像走近航天,深邃的科学理论转变为简单明了的生活现象,公众参与科学活动的叙事空间被逐步扩展,勇于追逐梦想、探索未来、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精神的航天人群像得以塑造。
关键词:航天;纪录片;科学性;艺术性;科研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7-0097-03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取得的新实验、新突破,一批凭借真实影像记录、多元视听手段以及广泛价值认同展现航天事业发展的纪录片随之出现。这些纪录片通过呈现火箭发射任务的全过程,捕捉航天科研人员工作的点滴,使观众在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传播观念下理解科学、看待科学,推动着科技与艺术的交相融合。由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联合摄制的《下一站,火星》,是以“天问一号”飞行历程为线索,展现了火星探测的原因、科学目标和研制历程。除此之外,纪录片《飞向月球》《Hi,火星》《我们的征途》以及《飞吧嫦娥》也将目光投向外太空,立足于火星探测和月球探测等重大场景,推动航天科学的大众化传播。本文将从这些纪录片入手,分析该类纪录片在传播层面的创新性和背后的创作逻辑及情感表达。
一、寻求年轻化表达,打开科学日常
科学类纪录片的主要创作意图是为了向观众普及科学,从而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概念”的相统一。一方面,科学知识借由纪录片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纪录片通过情景再现和场景还原的方式,将真理与科学以更加感性的形式表达出来。对于航天类纪录片而言,如何将复杂的航天器介绍给观众,将深邃的科学理论转变为简单明了的生活现象,使纪录片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需要制作者优先考虑的传播策略问题。这些航天类纪录片大多运用了年轻化的表达方式,通过采用平民化视角、故事化的叙述,以更加接地气、亲民化的话语减少了大国重器带给人们的严肃感和距离感。真理与科学由此以更加感性的姿態出现在观众面前,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通过纪录片真实再现的方式变得通俗易懂[1]。凝练的解说词配上丰富的音画元素,使每一集内容清晰而富有层次感,在保证纪实影像真实严谨的同时,影片被赋予了简洁而不失权威的色彩,增加了一定的灵动感。
面对我国首次火星探测这一重大题材,《下一站,火星》运用亲切可感的专业术语,将装备人格化。比如,航天器设计中起主导作用的有效载荷是指直接执行飞行任务以完成用户应用要求的仪器、设备或分系统,其种类繁多且复杂。朱岩作为“天问一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总设计师,在介绍火星车有效载荷配置时,将火星拟人化,指明有效载荷是去了解火星外貌、气质、内涵的工具,这样一来人们对专业的有效载荷便有了具象化的感知。月亮作为地球唯一的卫星,拥有浪漫与理性的双重意韵,它既是文人墨客思绪万千的对象,也是最具勘探可行性的地外天体。为了让观众深入感受到中国航天在月球探索中的中国智慧,《飞向月球》将简单常见的用品和现象应用到航天器的设计中,既拉近了航天工程和观众间的距离,也在科技主题与日常生活题材之间创建了对话的空间。纪录片在介绍中国探月工程发射初期嫦娥一号测控系统时,将“嫦娥一号”比喻成是“一只硕大的风筝”,而测控系统是“操控风筝的人”,电磁波即为“连接着风筝和人的线”,生动形象的描述让观众对测控系统的重要性有了具体的感知。《飞吧嫦娥》把长征五号的内部构造比喻成人体结构,将内部发动机比喻成人体心脏,飞行器机械臂比喻成胳膊。科研人员还将冰冷的推力火箭赋予人格化特征,以幽默诙谐的形式将它们比作“白胖”“大力士”等,枯燥的专业术语有了情感的温度,也加深了人们对航天发射器的印象。
航天类纪录片通过巧妙的设计,以答疑解惑的方式激发了观众对科学的好奇心,将深邃的科学知识通过简洁易懂的解说词表述出来,透过一层又一层的分析,无意间解答了科技创新的亮点。年轻化的表达和生活场景的嵌入使得航天类纪录片拥有了更加广泛的观众基础,生活化的比喻、形象化的表达以及轻松的节奏使得原本神秘繁重的航天任务讲述更加生动。
二、聚焦探索细节,剖析技术要点
航天类纪录片不仅涉及航天科学一个角度,也涉及到了构造地质学、生命科学、天文学、科普等多个角度,包含了发射、测控、采样等多个环节。当前,大众对于科普的诉求不再是填充自己关于科学知识的空白,更多的是追求科学思维、科学方法[2]。为了真实还原月球空间环境,系统地梳理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在技术层面,《飞向月球》融合了相关专业背景资料,大量运用三维动画和三维建模等后期处理方式,借助技术手段直观解读科学原理,增强自身的艺术表现力[3]。仅仅使用文字表述,观众很难想象“玉兔号”探测车是如何在月夜和月昼期间工作、睡眠的,但是,纪录片以三维动画的形式让观众了解到立体化的动作流程,从而告别了枯燥的文字说明。此外,航天类纪录片还大量使用交叉剪辑技术,太空实时动态和地面控制中心的画面平行呈现,不断变化着影片的节奏;执行飞行任务前控制中心内凝重的气氛和发射任务成功后科研工作者兴奋的情绪对比,强化了影片的节奏感。在《下一站,火星》中,影片将整个发射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小任务,从最硬核的环节切入,进而对每一个独立任务设置悬念和解释,在对技术难点详尽拆解后也逐步调动了观众的紧张情绪。《下一站,火星》用巧妙的叙事技巧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感,让观众一边体会“思考”的乐趣,也一边感受着影像的魅力。
星辰大海的征途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航天类纪录片除了为观众介绍专业的航天知识,在过程中还使用了困境叙事模式。通过在故事里记录探测任务中出现的困境以及科研人员为解决困境作出的努力,在认知层面和心理层面拓展了观众参与科学的叙事空间,展示了有温度、有共鸣的航天强国故事。例如,《我们的征途》在第二集开篇为观众呈现了“长征五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失利的情景,这一失利会导致“嫦娥五号”探测任务被迫延迟,副总设计师王维彬由此度过了“55年来最难熬的一个夜晚”。《Hi,火星》以火星探测任务中可能出现的技术困境作为叙事突破口,第六集在介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时,指出低温推进剂无法提前加注,临时加注又会有很大的难度且加注过程繁杂,由此引出了科研工作者长达几十年的项目攻坚。影片围绕困境叙事模式,提高了观众对于“天问一号”发射过程和未来命运的关心和好奇,进而引发对纪实影像内容的持续关注,不仅表现了发射现场的情绪与氛围,也体现了背后众多航天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与不懈追求。
以“人物—困境—解决困境”的故事构建基本模式是驱动故事发展的助推剂。当人物遇到复杂且棘手的情况,而又不得不面对的情况下,这一“困境”可以引发人物进行下一步行动,故事也由此逐渐展开[4]。因此,在航天类纪录片的传播过程中,为了保留对后续研究进行长期记录和跟踪报道的话语空间,恰当地表述当下航天科研进程中的困境或者不确定性信息,也是纪录片叙事话语真实性、客观性的重要体现,创作者需要做的就是迅速设置故事情节点和转折点,以激发观众的参与心理,拉近同航天英雄之间的心理距离。
三、瞄准个体担当,汇聚集体攻坚
航天任务科研难度不言自明,在数万个环节对接的过程中一旦差之毫厘,数年的心血都会付诸东流,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离不开无数航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除了能在航天类纪录片中看到航天工作的崇高与神秘,观众也可以了解到高科技工作背后的平凡。航天类纪录片把第一视角对准航天科研与工程人员,在叙事方面插入了许多采访片段以展示航天科学家们多样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将紧凑的故事和科研人员紧张的工作节奏相配合,通过找到典型人物、关键人物以及探测工程不同岗位上的奋斗者,以点带面展现出个体担当和协同攻坚,描绘出中国航天人的奋斗者群像。
《Hi,火星》在记录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期间,天问一号被运载到发射塔架上与火箭进行对接时,几乎所有科研人员都来到了现场,而这一天又恰逢全国高考日,科研工作者们就像护送着精心养育多年的孩子一步一步走向远方。从“养育”到“远行”,科研人员在研发中进行了无数次的拓荒和突破,最终才完成了火星探测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任务。此外,《Hi,火星》在第五集里将镜头对准女性科研工作者们,对女性工程师给予了特写式的再现,表现出女性科学家不仅是探测任务中的中坚力量,也是追求美丽、热爱生活的母亲形象,打破了观众一直以来对航天工作者的刻板印象。
一部优秀的航天类纪录片不仅要普及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表达和传递主流价值观。航天类纪录片将科学技术通过纪实影像表达出来,通过每一位亲历者的口述,呈现出个体担当在构建完整叙事空间里的重要性。在个人情感面前,科研工作者们舍小家为大家,在社会、民族和国家整体的利益面前,他们表现出了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记忆的构建离不开个体记忆的实现,而社会记忆得以形成的基础主要来源于个体记忆,如果想让社会记忆得以稳定形成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自身的个体记忆进行反复推敲和肯定[5]。虽然个体记忆零碎、易变、即时,但在社会记忆范围之下展开并不孤立。个体记忆的实现依靠社会生活,贴近生活的媒介创作更易被个人所接受,航天类纪录片选择贴近生活进行媒介创作与传播,从而提高个人寓于国家之中的身份认同感,引发观众的思想共鸣,为航天科技主题纪录片增加了人文底蕴和情感温度。
四、结语
航天类纪录片一方面紧抓热点和科技时事;另一方面,纪录片通过曲折的故事、真实的人物和动人的情感,突出了科研工作中呈现出的情感价值和人文关怀。航天类纪录片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里程碑事件,更是中国航天人的心路历程。航天类纪录片通过巧妙的设计满足观众对科学的好奇,将深邃的科学知识通过简洁明了的解说词表述出来,年轻化的表达和生活场景的嵌入使得航天类纪录片拥有更为广泛的观众基础;大量运用三维动画和三维建模等新技术,使观众告别枯燥的文字说明,从而了解到发射过程中全景化动作流程;通过寻找典型人物、关键人物以及探测工程不同岗位上的奋斗者,以点带面地展现出个体担当和协同攻坚。随着创作风格日益多元、内容题材日渐丰富、制作技术渐趋成熟,期待航天类纪录片以更多的呈现方式展示中国科研成果,使航天故事成为中国纪实影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邵雯艳,高宇.科普纪录片的“新人文”向度[J].中国电视,2021(6):34-39.
[2] 张宁,孟华,姜文波等.内容与技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交互———4K科学纪录片《飞向月球》研讨会综述[J].电视研究,2019(7):8-11.
[3] 张立阳,邵珠峰.科学纪录片社会记忆构建的创新———以电视纪录片《北斗》为例[J].中国电视,2021(6):106-108.
[4] 薛洁.疫情下城市记忆对国家认同的构建———兼论社会结构变革的情境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61(3):163-172+238.
[5] 胡洁.基础、生成与建构:从社会记忆到社会认同[J].天津社会科学,2020(5):151-156.
[責任编辑: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