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9年,廉思完成了对聚居于城乡接合部的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提出了“蚁族”社会学概念。之后,廉思和他的团队开展了高校青年教师、返乡青年、快递小哥、新生代农民工、网络主播、网络作家、独立音乐人、码农等青年群体研究,又提出“工蜂”“洄游”“蜂鸟”等概念。
廉思的课题组做调查研究15年,形成了“深度入场、共情交流、抽离研判”的特色。廉思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调查研究体系和方法已经初步形成。他在调研中,也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富有成果的探索。
廉思在中国人民大学完成本、硕、博学业,分别就读于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专业,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后时专攻政治学。他曾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现任中央团校科研与智库工作部主任。
有人认为:中国是新闻记者的天堂,统计学者的噩梦。“抽样”是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其科学性与精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决定着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美国抽样专家基什(Kish)教授,曾在其著作《抽样调查》中提出了优秀的抽样设计应满足的四项原则:目的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我们认为,对于中国的调查研究,特别是自发组织的社会调查,同时满足上述四项原则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本土研究实践中,我们更多的是根据调查资源的实际情况,在四个原则间平衡与妥协,对教科书中的经典抽样方法进行扬弃式地灵活使用,不能局限于西方传入的经典抽样方法,要根据我国社会及行政管理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尽量增强抽样方案的科学性与精确度以及可行性。
对于中国政府和各级单位组织的中小型抽样调查而言,在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行政组织渠道往往是可被依赖的重要资源。但在实践中,行政组织渠道的选取也颇为讲究,不能盲目确定,而是要在充分了解我国行政体制的基础上开展。例如,如需开展青年白领群体的调研,那么企业团工委的组织渠道会优于乡镇/街道的行政渠道。因为在中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下,白领所在单位多为外资企业、私民营企业,街道/乡镇等基层政府机构对其影响力较弱。对白领所在单位而言,各级企业团工委是影响力较大且能够动员调查对象填答问卷的组织资源。这些企业团工委往往与所在界别和辖区内的单位建立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有效地利用日常工作渠道,将问卷下发到所辖企事业单位之中,可以在时间和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扩大样本覆盖面。
还比如快递从业人员调查中,肯定要请邮政系统协调相关快递企业,但是深入交流后发现,邮政系统管辖的快递企业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快递业,也就是三大类,即国营(EMS),民营(顺丰、三通一达等)和外资(UPS、中外运敦豪等),新兴的即时送行业,如闪送、送餐、送药、送烟、送酒等快递人员均未涵盖在内,所以在抽样时,既要借助邮政系统的行政力量,又不能完全依靠邮政系统的行政力量。
总体的异质性程度对样本规模的影响也十分明显。要达到同样的精确度,在同质性较高的总体中抽样时,样本规模可以小一些;在异质性较高的总体中,样本规模则应该大一些。这是因为同质性程度越高,总体在各种变量上的分布越集中,波动性越小,同样规模的样本对总体的反映就越准确;而异质性程度越高,总体在各种变量上的分布越分散,波动性越大,同样规模的样本对总体的反映就会越差。此外,在调研中还要注意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因素。尽管从样本的代表性、抽样的精确性考虑,样本的规模应尽可能大,抽样框应尽可能准确,但是一般而言,调查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总是有限的,样本规模的大小必须与之相匹配,否則,或无力完成抽样,或无力进行根据抽样结果所做的调查研究。
从调研的实践来看,多数调查研究需要外聘调查员和访谈员,这些外聘人员需要对调研的主题和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比较好地领会调研意图而保障调研的顺利完成。如果不进行质量控制,那么抽样的质量就可能打折扣或者出现一些其他负面问题。可以通过下列措施对抽样的质量进行控制。
事前质量控制。进行事前质量控制的主要途径是对调查员提高要求,加强对调查员的培训。要对所有参加调查的调查员进行集中培训。调研培训一方面可以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另一方面可以解答疑惑。在培训完成后,就问卷和填答中的关键点与特殊要求进行考察。同时,所有调查员都要事先做到熟悉调查问卷;建议在访问前,每人至少完整阅读3遍。
填答过程质量控制。课题组在填答过程中会对各调查员问卷提交情况进行巡查督导,督促各调查员按时完成问卷回收,并实时校验已回收的样本结构是否符合抽样预期。
后期质量控制。全部问卷收集完成后,会随机抽取部分问卷进行复核与回访,包括但不限于样本结构是否符合抽样预期、填答内容是否合理、填答时长是否过短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值得注意,这就是调查员的工作量。调查员是人不是机器,他们不可能超越个人生理和心理极限去完成根本无法实现的工作量。为了保证抽样质量,必须将调查员的工作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我们课题组以往的要求是,一般长度的问卷(填答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调查员每天完成的问卷数量不超过6份(加上寻找调查对象的时间,实际工作量很大)。对于中小规模的调查来说,个人完成的总问卷数量应控制在30份以内,也就是总时间为5天。对于较大规模的调查来说,也应把个人完成的总问卷数量控制在60份以内,也就是总时间不超过10天。因此,我们在进行抽样前,就要根据样本规模和调查员数量,来确定集中填答问卷的抽样时间长短。
假设一个调查的样本规模是2000份,那么按照人均日工作量5份计算,共需要400个工作日。这400个工作日如何分配调查员的数量和集中抽样的时间,会有不同的方案。可以安排10个调查员做40天,20个调查员做20天,40个调查员做10天,当然,还可安排80个调查员做5天。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比较可取的方案是40个调查员做10天。第一和第二方案,超大工作量会让调研员身心俱疲,降低调研质量。最后一种方案,虽然集中填答的时间最短(5天),个人总的问卷数量(25份)最少,但是会因为调查员数量过多(80个)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组织管理的难度加大,协调调查员的成本提高,调查员能力差别导致抽样质量标准不统一等。
总的来说,我们不能强求中国的社会现实去适应教科书中那些基于西方经验总结出的成形理论方法,特别是在目前这样一个社会快速变迁、新鲜事物和新兴群体层出不穷的中国大环境下,在把握科学性原则和底线的基础上,社会现实才是指导我们抽样和研究实践的核心依据。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