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宇婷
2020年,我孤身一人提着行李箱坐上火车,来到了遥远的祖国北疆,下火车后又转了两趟大巴才到科技小院。言语不通、文化差异,在这一个陌生的地方,我的内心多少有点畏惧,进而开始怀疑,我真的能坚持住吗?
记得刚下村时,我先联系了村书记张叔,张叔笑着说:“我们这里春季风沙大,你们要找农户调研得去地里,你们这几个城里来的大学生经得住这风吹日晒?吃得了这种苦?”去采访农户,农民说:“你们这些大学生娃娃下来干什么的,调研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吗?”我暗下决心,为什么农民可以每天下地,我却不行?我要靠自己的努力赢得村民的尊重。
于是,我每天坚持到地里找农户调研,忍受西北狂暴的大风,认真观察他们的“土办法”,细致地去看农民究竟是怎么种地的。后来,我还把自己的示范地种在农民的地旁边,和他们一起“比着干”。慢慢地,农民逐渐对我卸下了心理防线,开始畅所欲言,还拿着病株向我请教问题,我也从原本不了解农业生产的“女娃娃”成了农民口中的“小崔老师”。
在科技小院的工作中,我结识了一位“时尚农民”——李宝乐,他跳出农门又回到农门,把先进的种植理念带回家乡,带动当地脱贫致富,激活了当地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他的创业之路充满艰辛,承包的土地很多都是荒地,而后就开始进行改良。他先后尝试了种植向日葵、板蓝根等,但因土壤盐碱化严重、人工成本太大等,都没获得什么经济收益。
当李宝乐得知在杭锦后旗蒙海镇建立了科技小院,第二天,他就来到小院跟研究生深入交流,希望能够学到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我们马上针对李宝乐的情况仔细调研,了解到李宝乐先行先试了1200亩玉米水肥一体化,但他在连片种植上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盐碱地改良效果参差不齐,部分地块地力很差,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物产量潜力。另外,他虽与政府合作建立配套机井,但由于是第一年使用滴灌技术,他对其中的技术环节以及如何配比肥料并不了解。
面对这样的情况,科技小院为李宝乐联系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张承林教授团队和东莞一翔液体肥料公司共同指导,引进液体配肥技术,肥料公司工作人员和科技小院的学生首先为宝乐家的地进行“诊断”,并根据地块质量,以及玉米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制定了玉米专用液体肥,科学合理地实现了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随着专用液体肥送到宝乐哥的大厂房里,玉米的长势也越来越好。这一年,应用液体配肥技术以后,李宝乐相较于普通农户,减少氮肥用量35%,减少磷肥用量71%,节约水量达到33%,同时还带动了周边13户贫困户就业。
宝乐哥看到了科学种田的好处,他非常感谢科技小院帮助他實现增产增收。后来,他有空便常和我们一起下村宣传,跟更多的农民讲述他的故事, 鼓励大家采用新型种植技术,提高收入。
我也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里逐渐体会到,选择了服务“三农”就要有敢于吃苦的勇气。科技小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让研究生驻扎在村里,不仅要跟着农民去地里看他们操作,而且真的要撸起袖子、甩开臂膀,跟农民下地一起干。日子一久,他们学会了技术,我们读懂了他们。
今年5月3日中午,在朋友圈的无数个“科技小院工作群”中,我看到老师和同学都在转发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读后,我不禁热泪盈眶,回想起以前的一幕幕,正是经历了科技小院那段“自找苦吃”的日子,才有了现在的我,一个仍在服务“三农”的路上奋力跋涉的我。
责任编辑:马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