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贾海霞 张长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和长期艰巨任务。我国的土地国情是地少人多、耕地有限,单靠增加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能的潜力已经非常有限,必须通过提高单产的方式,增强粮田综合生产能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大力支持下,2021年10月,德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利用5年时间,实现100万亩核心区单产1500公斤以上(小麦650公斤、玉米850公斤),300万亩辐射区单产1200公斤以上 (小麦产量550公斤、玉米产量650公斤), 600万亩带动区单产1100公斤以上 (小麦产量500公斤、玉米产量600公斤),力争在全国建成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
2022年10月,德州市114万亩“吨半粮”核心区在第一个创建周年小麦玉米平均产量达到1490.1公斤/亩,其中产量超过1500公斤/亩的面积达到61.8万亩、占比54.2%,“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首战告捷。在重点实施的“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工程、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工程”等六大提升工程中,作为实现农机农艺有机融合、实现增产技术落实落地、实现示范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100%的机械化支撑,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工程在“吨半粮”产能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取得突破性成效
一是发展先进多功能农机,推动农机装备更新换代。以“吨半粮”创建示范区为重点,德州市积极发展大型动力机械、联合作业机械等先进农机装备,大力推广大型、精准、高端、智能农业机械;加大补贴力度,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引进和购置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农机,夯实粮食生产机械化保障能力。
二是发展数字智能农机,实现农机装备精准作业。以“吨半粮”创建核心区为重点,德州市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和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大力提升农机装备的作业质量和精准能力。无人驾驶智能“黑科技”助力“三夏”“三秋”农业生产成为一大亮点。无人驾驶小麦收割机、无人驾驶拖拉机带玉米播种机齐上阵,机手轻点手机屏幕,就直接按照规划的路径完成收割、播种,无人驾驶玉米收割机、旋耕播种机、深松机按照规划设计进行秋收秋种,实现无人化作业。农机、农艺和智能技术的完美融合,满满的智慧农业科技感,运用‘智能农机+智慧农业科学种田,推进了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智能智慧发展,给农业现代化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三是推动机械收获减损,促进农机装备规范作业。德州市全面开展粮食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落实落细各项技术措施,着力推进精细收获,确保“颗粒归仓”。去年以来,全市“三夏”组织开展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9场、“三秋”组织12个县市区开展了玉米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实现了大比武活动市内全覆盖,场次、规模、力度均居全省前列;全市15个单位获评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度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大比武优秀组织单位、占比26%、居全省首位,营造了广大农机手比学赶超、全社会关注支持机收减损的浓厚氛围,有效推动了粮食机收作业质量的大提升,引领了农机规范作业新方向。
四是打造农机服务样板,提升网格科技服务能力。在全市筛选了57个实施“吨半粮”创建的农机合作社为示范点,积极做好信息发布、技术指导、“进帮促”等农机网格化服务,促其做实做优做大做强,示范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整体提升。特别在2021年秋季大汛小麦種植较晚、2022年春季苗情较弱的严峻形势下,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深入12个县市区进行现场指导,将机械化镇压、植保等技术措施落实落细,为“吨半粮”首年“开门红”贡献了农机力量。
二、“吨半粮”创建中现代农机提升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机装备的先进性仍然不够,装备水平仍待提升。德州已成功创建全国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但是耕整地、播种、灌溉、植保、田管、收获等环节现有机械作业水平与先进机械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低端机械占到60%以上,大型、智能、精准作业装备较少,远不能满足粮食生产高质高效的需要。
二是先进农机装备的覆盖面仍然较低,不能适应“吨半粮”产能建设要求。即便是规模较大、能力较强的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服务组织,在对流转和托管的大面积农田粮食生产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的过程中,先进智能、联合精准、省工省时、效益较高的现代农机装备仍然缺口较大,亟需加大更新换代力度。
三是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仍待加强。全市土地流转和托管的规模化经营不足50%,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还较为普遍,规模化作业水平低、生产作业效率低、农机作业质量不高,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虽然农机服务已成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呈现出服务组织逐步扩大、服务领域逐渐拓宽、服务质量日渐提高的良好态势,但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机械设备少、经营不规范、管理不科学、比较效益低等问题。
四是粮食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仍待规范。“三夏”“三秋”农忙时期组织参赛人员和作业车辆困难较大,奖励资金没有文件和政策支持,自筹难度较大。
五是农机作业成本仍然较高。柴油价格同比增长30%以上,机手工资支出较大,作业收益受到明显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以先进智能、联合精准为核心,加快农机装备更新换代。以“智能农机+智慧农业”的科学种田模式为指引,以“高质高效+智能智慧”的现代农机发展为导向,加强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应用,加快“吨半粮”示范区粮食生产农机装备的更新换代和发展升级。
二是以提高小麦、玉米单产为核心,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思路,在“吨半粮”创建的核心区、辐射区和带动区,在全面落实“六统一”技术集成的平台上,进一步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着力推广土地深翻深松、精量播种、节水灌溉、高效植保、减损收获、玉米籽粒直收、粮食烘干等节本增效农机化新技术,努力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
三是以创建示范区为核心,构建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吨半粮”农机服务体系。推动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机械化生产作业服务向社会化组织集中,形成全托管、半托管、菜单托管等服务模式,打造一批覆盖全程、机制灵活、运行高效、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农机合作社服务样板,示范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四是将粮食机收减损抓实抓细、常抓不懈。推动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规范化、常态化,不断总结提炼粮食机收减损技术规范、机械操作规程和“吨半粮”机收减损标准,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机收减损模式,在全市乃至全省示范推广。
五是持续加大政策、项目、资金等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农机惠农政策的倾斜力度,在粮食综合产能激励、产粮大县奖励、推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专项资金和相关项目等资金中注重现代农机装备的投入和提升力度,切实发挥政策、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
(作者单位:德州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