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婷婷
摘 要 群文阅读背景下,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进而达成比较与整合多篇文本的阅读能力。教学实践中,可以从相关内涵、相近意象、相反概念等方面创造小群阅读的情境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思辨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成为高境界的思考者和负责任的表达者。
关键词 小群阅读 相关内涵 相近意象 相反概念
所谓群文,就是一组有内在意义关联的文本。群文阅读就是围绕这一内在关联对群文展开的以比较与整合为主的探究性阅读过程。但是,在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多篇文本的整体把握仍存在缺陷。为了解决群文阅读的实际问题,笔者以为,教师可以“小群阅读”为基础,逐步进行拓展。“小群阅读”,属于“点”上的阅读,由此再拓展到“面”的教学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相关内涵、相近意象、相反概念等方面创造“小群阅读”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辨水平。
一、相关内涵解难点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时文中的关键词寓意深刻,学生难以理解。在这种困境下,就需要通过旁征博引进行难点攻破。
比如《五石之瓠》一文中,对于“大瓠”“不龟手之药”这两个故事,学生能得到以下启发:一是转换看待事物的角度,才能充分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二是事物除了有物质层面的功利之用,还可以有愉悦自我的精神之用。但庄子在本文中想要表达的万物有用是以保养生命为目的的,所以吴客能将“不龟手之药”的作用由“小用”发挥到“大用”。庄子认为世间的矛盾皆由智慧引起,智慧导致欲望,所以有吴越之争,越侵吴,吴胜。那下次就会因利益而导致吴侵越,如此触蛮相争,无穷无已。因此,对难点的突破,还是得抓住一个词——“江湖”,人在江湖,淡功褪名。无用之用,方为大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庄子的哲学智慧,可以补充“大树之用”的寓言故事:
庄子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通过“小群阅读”,可以理解庄子想说的“江湖”“广莫之野”,即人的眼界不应只限于日常生活,而应有更大的追求。“江湖”指的不只是一个大世界,更是一处让人追寻到更高理想的地方。而像那个吴客,不过是小格局,真正的大格局还是回归江湖,这才是大道。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入美国哲学家梭罗对待杂草的态度。在瓦尔登湖畔的豆子地上,梭罗宽容地让杂草和豆子一起成长,“难道我不以杂草的丰收而喜悦吗?因为它们的种子正是鸟儿们的食粮”。梭罗对待杂草的态度反映了他对生物本身价值的重视和认可。
通过审读庄子的“大瓠之用”“广莫之野”、梭罗的“豆子地”组成相互关联的阅读小群,“无用之大用”的内涵便逐步明朗,“江湖”这个词也由云端般的辽远接连到身边的现实,进而呼应“立身处世之道”的单元主题。
二、相近意象显微别
在解读诗歌的教学中,由于对意象识记不准或思维定势,学生对一些意象在具体诗歌中的认知会存在偏差。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适时引入相近的意象,引导学生辨明相近意象之间的细微差别,进而准确地把握诗歌情感。
在教学《念奴娇·过洞庭》时,对于其中的“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在中秋之夜的孤独之情。此时,不妨引入有关“孤舟”与“扁舟”的诗句,让学生体味“孤舟”与“扁舟”的细微差别。
关于“孤舟”的诗句: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关于“扁舟”的诗句: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
我梦扁舟浮震泽……明日西风还挂席。(苏轼《归朝欢》)
通過品读可以发现,“孤舟”意象内涵的落脚点在“孤”上,突出诗人的形单影只、飘零寂寞之感。而“扁舟”意象来源于《楚辞》《庄子》中的渔父形象和范蠡扁舟五湖之典,经后世文人的大量引用,已化为士大夫表达归隐意绪的独特意象,代表着超脱旷达、恬淡自适的文化内涵。在这里,张孝祥将洞庭湖比作晶润的美玉、光亮的镜子,赋予洞庭湖美好的想象,营造出审美的愉悦感,突出词人与美好的自然融为一体的惬意之态。所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体现的是词人超脱潇洒、恬然自洽之感,而非因罢官带来的失落、孤独、渺茫等常规认知。
三、相反概念促思辨
在分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时,会发现作品中有很多称之为“类型性人物”的扁平人物。英国小说家福斯特认为,狄更斯的人物几乎全是扁平的,而托尔斯泰笔下都是圆形人物,并认为“扁平人物在自身成就上是无法与圆形人物匹敌的”。面对这样的观点,学生容易陷入片面思考的思维模式。此时,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一文中,米考伯先生呈现的形象特点非常鲜明,他爱慕虚荣、附庸高雅、盲目乐观,属于福斯特所说的典型的“扁平人物”,又如《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别里科夫,《阿Q正传》中的阿Q。与之相对的“圆形人物”,则是“变化莫测,如同生活本身一样叫人难以意料”,如《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形象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过程。既然,不管是“扁平人物”还是“圆形人物”,都是文学长廊里的典型形象。那么,如何看待福斯特认为“扁平人物在自身成就上是无法与圆形人物匹敌的”的观点呢?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辩论之初,学生各执一词。赞成“扁平人物”的同学认为,扁平人物一方面更易于让读者印象深刻,另一方面更便于作家掌控人物的性格。赞成“圆形人物”的同学认为,圆形人物形象更贴近现实中的人,具有真实性。同时,圆形人物的性格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能给读者带来新鲜感。而且圆形人物形象的塑造更能体现作家的创作水平。从学生的辩论中可以发现,他们看待问题采取的是二元对立的论证方法。“扁平人物”“圆形人物”除了具有各自的优势,也相对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扁平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圆形人物”或许不如扁平人物更容易被读者记住。明确了两种人物各有利弊后,可以印证关于“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理论,从而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走进文本,但它并不是判断作品好坏的绝对依据,对事物的评价应采取辩证思维的方法。
可以说,思考是课堂的灵魂。没有思考的课堂,必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在课堂中,通过小群阅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多质疑,多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引发更多有质量的思考与对话,最终帮助学生达成独立完成群文阅读的目的。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凤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