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3-07-24 15:02杨宇友魏英杰
高教学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杨宇友 魏英杰

摘  要:为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程在工科课程的发展模式,该文以土木工程学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依据工科学科特色,结合课程特点,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从课程德育目标、专业目标、思政方法等多角度深入阐述工科课程的思政教育融合方法,实现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的双提升。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综合素养;工科学科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0-0036-04

Abstract: To explore development mod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new era, this paper focus on digg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Principle" in consideration its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ombin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literacy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unification of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dual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ccomplishment as well as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accomplishment, the integration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curriculum are explored from the course moral education objectives, professional objectiv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ethods and so on.

Keywords: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Princip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comprehensive quality; characteristic of engineering discipline

基金項目:教育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经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钢筋混凝土结构”(KCSZ202107)

第一作者简介:杨宇友(1979-),男,汉族,河北承德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地下工程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岩土与地下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

*通信作者:魏英杰(1991-),男,汉族,河北邢台人,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系列重要会议,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 年 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 号),为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

大学阶段是学生迈入社会前的重要过渡期,是直接决定学生走进社会后能否安身立命的关键期,因此,在大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增加专业知识储备,还要培养优秀的品行、健全的人格和服务社会的素养[3]。高校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线人员,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时间,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的最主要依托[4]。

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自身的德育因素和资源,遵循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对其加以开发运用的社会实践活动[5]。工学类专业课程注重的是强化学生的工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思政内容包罗万象,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学等诸多内容,与工科专业技能传授具有一定差异,在以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为基础的理工类专业课堂教学中将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结合存在一定的难度。专业课老师需要逐步学习、提高并不断整合思政课程元素,选择恰当的方式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专业课程“思政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操、专业素养和职业意识,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6]。在“大思政”育人背景下,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7]。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学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及与现行规范、规程、标准的密切相关性,在实现“思政化”方面有一定难度。如何改变以往重专业知识、强专业技能、轻“育人”工作的理工科专业教学方式,把握工科课程特点,运用多样化、系统化的方法,积极融入思政元素,构建新型育人模式,践行适用工科学生成长的思政育人举措,是新时代背景下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

一  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教育内涵

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背景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遵循育人成才规律,充分挖掘工学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知识章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理想崇高、信念坚定、品质优良、专业精深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

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育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和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专业、教学、教材和管理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完成好高校肩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职能和使命,回答好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历史答卷。

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特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土木工程学科必修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具有专业性强、计算复杂、工程性强和经验性强的特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熟悉混凝土基本概念,了解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掌握受弯、受压、受拉和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从而系统掌握课程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工程实践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专业根基。

三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一)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思想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是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大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提升的关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教育从国情、校情、院情实际出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纲要,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社会价值准则为根本遵循,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为育人思想,以“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培养导向为育人目标,以更广阔的视野、更贴近实际的案例,结合课程章节结构和专业知识背景,充分挖掘该工科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思政思想,潜移默化地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机统一,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措施

具体到专业知识上,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进行章节分解,聚焦每一堂课程专业知识背后的思政元素,从小到大、从浅到深、从慢到快循序渐进,启发思维,在烘托好思政元素引入教育的氛围下进行好专业知识的传授,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1)在专业学习初期,注重挖掘专业历史、专业名人、优秀案例,引导兴趣,提升自信,增强情怀。如在绪论阶段,引入混凝土技术在国内外的起源、发展历史、发展过程和发展现状,国内外对比分析,深刻认识到我国混凝土技术起步晚、發展快的特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混凝土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引领基建领域的伟大成就,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应用范围与应用前景。同时,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我国混凝土技术仍与国外存在现实差距,激发学生奋进的学习热情。

2)在专业学习中期,注重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课堂知识到实验室到工程现场的知识迁移,在对基本理论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的试验现象验证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理解好专业知识的内涵,同时,结合工程实践,对课堂知识和实验室现象进行推广应用,了解理论知识到工程实践的整个环节,实现知识的迁移落地。如,依托学院路在施地铁车站工程项目,带领学生实地了解钢筋笼制作、混凝土浇筑、车站与隧道结构设计等系列具体知识的应用,将课堂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认知。

3)在专业学习末期,在对专业课程具有一定认知水平,对专业知识有一定宏观把握能力的基础之上,通过整体化的案例,进行知识的综合应用练习,开展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在给予基本工程背景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思想风暴,充分利用已学知识进行具体构件的组织设计,并在专业学习末期每堂课预留10分钟时间,给予学生展示设计的机会,引导学生讨论,真理越辩越明,知识越辩越清,实现专业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注重对有影响的事故案例的挖掘,了解到混凝土使用的局限性以及整体结构设计的薄弱环节,以失败的工程案例为戒,告诫同学们在以后的知识学习与应用中注重工程伦理,做讲原则、负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改革培养路径如图1所示。

四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教育实施

目前已经进入现代化教学的新时期,丰富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体系和教学机制,实现了传统“小课堂”到“大讲堂”的转变。特别是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风险影响下,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加快拓展为以网络多媒体为主的新型教育模式,实现知识讲授、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小组讨论、作业布设、作业点评、知识总结和知识拓展等教学环节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价值引领和政治认同的有机融合与统一。

1)教育理念更新,助力学子认知提升。专业教育理念,对标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标准化,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助力学子理念认同,拓展专业视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2)教学技术赋能,促进专业知识获取。人工智能、模拟现实等互联网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以往简单的课堂板书、PPT展示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实现了知识的可感受、可触摸、可认知。教学方式朝着技术化、可视化、模块化、智能化、形象化、立体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智慧教室建设成果,实现专业信息的多方位、立体化传授与人才培养。同时,需要注意到互联网技术在丰富教学方式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学生的自律性、执行力提出了挑战。

3)教培方式转变,提升课堂教育效果。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让学生去确立主题、搜索知识、搭建框架和专业讲授,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点评知识、引导方式、改进形式和促进认识的课堂客体,躬行获取的知识远比纸上获得的文字更闪耀智慧的光辉。改变以往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培方式,实现教学思想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如,将学生划分学习小组,确定选题,在教学后期预留课堂时间以小组形式汇报,学生作点评的主体,教师作引导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

五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效果评价

基于以上教学改革举措,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进行了有益探索。相对于以往单纯的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不够高的情况,通过引入课堂思政元素,使得课堂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和鲜活,同时,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学”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主要进行以下探索:①在课程考核方面将期末考试成绩设置为试卷考试(60%)+平时讨论汇报(40%)的分数组成,其中平时汇报成绩以学生自主点评、设计书完成情况为主,给予成绩,实现成绩的合理化分布;②增设知识拓展环节,将班级同学大约每10名划分为一个汇报小组,由小组成员推选1名小组长,采取自主选题为主,结合教师给定题目范围的方式确定汇报内容,小组内部明确分工,共同完成一项8分钟的汇报PPT,在课堂预留时间内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点评,实现专业知识的检索、归纳、分析、总结及有效拓展,综合锻炼个人独立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③留设课程设计大作业,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课程综合设计训练,不局限于特定工程,不局限于特定环境,进行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计算分析,編制设计报告书,并在课堂进行成果的展示和讨论。

在2020年和2021年,针对改革前后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图2所示。2020年课程考核优良率和2021年课程考核优良率均为66%,但是2020年优秀率占比19%,2021年优秀率占比则达到29%,优秀率比2020年提升10个百分点,说明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在课程改革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增强。更为可喜的是,2020年存在10%的学生课程考核未达标情况,而2021年学生课程学习整体合格率达到100%,说明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了学习效果。综上,课程思政改革后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

图2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2020年和2021年考试成绩分布图

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以学生、教师、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共赢为必然目标。通过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学生思想有认同、学业有进步、知识有增长、能力有提升及责任有担当,成为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通过专业教学的思政教育改革,教师理念有更新、技术有丰富、方式有改进及形式有改变,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筑梦人。通过教育的方式革新,家庭、学校、社会价值有认同、水平有提升、思教有共识,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烘托了良好氛围,提供了不竭人才动力。

六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改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有效实现教育与教学、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全方位的教育共识,传播党的基本教育方针政策,是一项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的时代课题。在教学活动中认真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融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训精神内涵,牢牢把握教学规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真正的课堂实践者,教师做课堂的引导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内涵,形成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教育形式与教学效果的内在联系和有效统一,形成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改革和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2):30-31.

[2]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eqid=bc931ac200040d0b000000036461a10f.

[3] 杨国斌,龙明忠.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建设方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9(23):15-17.

[4] 蒋庆,种迅,冯玉龙,等.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21):178-180,184.

[5] 卢黎歌,吴凯丽.课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三重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20(5):74-78.

[6] 刘建平,史萍.高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56):100-101,109.

[7] 康玉梅,王延邦,陈猛.基于类别思政元素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37(5):52-55.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