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姣
近年来,海淀区委“两新”工委坚持党建引领、红色领航,创新开展“两新”组织党建“红领”计划,从工作体系、覆盖质量、党建品牌、队伍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发力,多措并举让“党建红”引领“两新”组织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红色基因深植“两新”组织发展全过程。
强化工作体系 完善运行机制
构建党建工作格局。树牢“大党建”思维,将“两新”党建纳入全区基层党建整体布局,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完善工委设置,构建“系统工委领域统领、行业部门条上引领、属地街镇块上带领、企业联盟链上率领”的“点专、条抓、块管、链育”“两新”党建工作格局。
完善党建运行机制。制定定期会议、工委委员述职、成员单位调研、直接联系企业、党务政务协同“五项制度”,完善“两新”工委运行机制。融合园区、行业、属地等多方力量,探索“一方隶属、双重管理、多方服务”管理模式,打造“两新”党建融合发展的共建共治共享平台。
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启动“红领”党建赋能计划,统筹协调区发改、人社、税务等成员单位,以党组织为主渠道,撬动人才、项目、科技、金融等资源优势,将党群服务、政务服务、社会服务“穿点为线”,通过建好“党建圈”、带动“服务圈”、激活“经济圈”,为“两新”组织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强化覆盖质量 夯实工作基础
“红领”平台促覆盖。建设海淀区“红领—两个覆盖”信息管理平台,开发党建展示交流、党建工作者绩效管理、党建数据分析三大功能,实现3.2万家“两新”党组织信息动态管理,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红领”测评促覆盖。依托“两新”组织党建信息“一真两有两吻合”指标体系,自2017年起连续6年开展第三方测评工作,对各系统、各街镇“两个覆盖”质量进行抽查,形成年度报告。目前,全区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85.97%,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80.35%。
“红领”攻坚促覆盖。启动“红领攻坚”行动,紧紧抓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纳税千强企业等重点企业,沿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同步跟进党建工作,不断提高“两个覆盖”工作质效。突出区位优势,重点抓好产业园区、亿元楼宇、特色商圈等区域“两新”党建工作。
强化示范带动 选树党建品牌
选树“红领”示范项目。每年举办“红领”党建主题活动,开展党建示范项目评选,推选出一批“两新”组织中的示范阵地、优秀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等,让“两新”人唱出“两新”党建好声音。自2021年以来,共评选出293个示范典型。
创建双强党建品牌。制定《海淀区关于推动“两新”组织强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助力健康发展”等4方面18项措施,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党委等18家“两新”党组织入选北京市百家“党建强、发展强”“两新”組织党组织。
打造党建联盟生态。组建全国第一个独角兽企业党建联盟和众创空间党建联盟,举办中关村创新合伙人·独角兽企业党建与发展论坛,助力党建与企业发展双赢。成立创新合伙人党建联合会,围绕“党建引领+科技创新”主线,培育各类创新合伙人紧密联动的“创新雨林”生态体系。
强化队伍建设 助力区域发展
坚持“头雁领航”。选优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推荐符合条件的党员出资人、业务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大力推进党组织成员与管理层交叉任职,推动党组织有效参与企业决策。中关村科学城非公科技企业党组织中,出资人或合伙人担任党组织书记的占20%,企业高管担任党组织书记的占45%。
坚持“双向培养”。建立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发展党员工作机制,把非公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有效吸纳到党员队伍中来,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关键岗位、技术带头人中的党员占六成以上。
坚持“素质提升”。将“两新”党建工作者队伍纳入社区工作者职业序列,打破职业壁垒和建设管理“天花板”,实现制度管人、待遇留人、岗位用人,不断提升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开展“红领杯”“两新”党建工作者业务大练兵,1.3万余名“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党建指导员广泛参与,以赛促练提升业务能力。
强化服务保障 筑牢工作基础
党建经费有保障。建立“两新”党建专项经费保障体系,将活动经费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400元;按照每个党委每年2万元、党总支每年1.5万元、党支部每年1万元的标准,为新建“两新”组织党组织连续2年拨付启动经费,全区年均投入“两新”党建工作经费1.5亿元。
党建阵地有保障。按照“多功能、全覆盖、服务全”思路,积极推动区、街、社区(村)三级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设,聚焦“党群+服务”有效融合,先后培育打造“红帆”“红创”“红舫”等一批“两新”组织党建阵地品牌。
党建培训有保障。依托区委党校、各基层分校和全市第一家党支部书记学院,完善“区级示范培训+系统街镇全员轮训+云上平台普遍培训”培训体系,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探索”“专题讲授+交流答疑”教学模式,近两年线下课堂示范培训近千人次,云课堂培训8万余人次。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