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凝 詹亚力 耿娇娇
摘 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伴随我国石油工业走出去战略的深化实施,如何推进国际化油气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石油高校的核心任务。在服务海外油气战略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剖析了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内涵,通过分类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健全国际合作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等途径,探索构建并实践了“分类培养+多边合作+资源拓展”的油气领域立体式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新体系。
关键词:国际化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行业特色;油气领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8-0006-03
一、引言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2018年,教育部等3部委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更加具象地描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目
标,即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教育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办学手段,也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特质[1]。着力培养适应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是行业特色高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开展国际化高层次人才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和学科的发展,更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國家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内涵
从全球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来看,提高本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水平的核心是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即“全球化”的质量标准。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前校长、工程院院长J. 杜德施塔特(J. Duderstadt)的定义,国际竞争力即在工程实践中不但对全球市场和各种相关组织结构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具备在跨文化、跨学科团队中面对快速变化的各种全球化挑战和机会仍能从容开展工作的能力[2]。美国前土木工程师协会主席P. 加洛韦(P. Galloway)指出,国际竞争力包括:理解世界经济因技术革新而成为紧密整体的能力、理解其他社会文化的能力、在跨国团队中有效工作和使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认识理解可持续问题的能力、理解与当地人共事透明度重要性的能力、理解全球和工作所在国家公共政策的能力[3]。此外,还有许多有关国际竞争力的论述,如美国杨百翰大学工程院院长A. 帕金森(A. Parkinson)博士指出,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国际竞争力应包含13个要素[4],具体如下。(1)理解并避免文化中心主义;(2)能跨文化交流;(3)熟悉工作国的历史、政治和经济;(4)能熟练地说一门外语;
(5)能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6)能领导多种族和多文化背景团队或在其中有效工作;(7)能有效处理因文化或国家不同而引起的伦理问题;(8)理解因文化差异而在产品设计、加工和使用中的修改;(9)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任一市场变化对全球其他地区经济要素的潜在耦合影响;(10)理解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解决工程问题
方法的不同;(11)熟知如供应链管理、知识产权保护、风险和责任、商业规则等方面的国际惯例;(12)国际化工程项目的学习、实习、工作经历;(13)超越国界的世界公民意识。由此可见,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包含诸多特质和能力的宽泛概念。要想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以传统既定的缺乏开放理念的理论课程学习加学位论文研究培养模式很难实现,也不可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所包含的所有要素水平。鉴于此,要实现提高研究生国际竞争
力,培养出满足当代石油工业发展的国际化油气领域高层次人才,首先必须回答下面2个问题。
国际竞争力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根据A. 帕金森(A.
Parkinson)博士对大学工程教育者代表、企业家代表和美国工程教育协会代表的调研,国际竞争力的13个要素中最重要的5个要素依次是上面提到的(1)(6)(2)(12)(7)。再深入分析这5个要素可以发现,它们完全可以归为2类,一类是由(1)(2)(6)(7)组成的“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协作的能力”,一类是由(12)决定的“实践国际化工程项
目技巧的机会和经历”。
怎样才能提高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生国际竞争力的主要要素集中在2个方面,这2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要提高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最有效的方式是为研究生提供参与国际化项目的机会,在这种经历中进一步提升研究生跨文化交流、协作和有效工作或领导团队的能力。很多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支持政策和行动计划。如2002年6月,欧盟推出了“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旨在通过建立100个跨大学的“欧洲硕士专业点”和提供上万个奖学金和访问学者名额的方法,吸引更多外国教师和学生来欧洲的大学学习,加强欧盟成员国大学之间的学术联系,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扩大欧洲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影响。近10年,清华大学通过“博士生出席国际会议基金”“中外联合培养
双硕士项目”“清华—伯克利全球技术创业教育项目”等整合各种优质的国际化教育资源,面向留学生和校内各层次、各类型的大学生,搭建了各种国际化培养平台,对学校的高水平全英文课程建设、校园多元文化氛围的营造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6]。此外,以上海纽约大学为代表的一些中外联合学院纷纷成立,意味着中国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达机构的重要合作对象,不同教育制度和文化的冲撞将成为常态,如何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从容应对这些挑战与机遇,国际竞争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要素。
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培养油气领域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实践
石油与天然气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战略资源,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安全、充足的油气资源供应。面对油气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的严峻形势和能源安全国际竞争,中国石油工业坚持贯彻“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发展战略,深化国际合作,着眼全球拓宽能源渠道,给油气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带来全新的挑战,赋予能源类行业高校加速培养国际视野与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工程实践与国际管理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知华友华的油气资源国人才使命任务。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不能适应国家对油气领域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二是国际合作育人机制不健全,产教融合程度低,难以保障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三是在国际化培养过程中缺乏国际化教学资源,国际合作深度不足,难以满足价值塑造和国际胜任力的培养目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挥行业特色大学学科支撑引领、校企结合紧密、特色专业群集中的优势,助力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发展战略,在服务海外油气战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分类构建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健全国际合作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并实践“分类培养+多边合作+资源拓展”的油气领域立体式国际
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新体系。
(一)构建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分类培养新模式
以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提升为核心,面向科学研究攻关、高端技术研发,构建本硕博贯通递进式模块化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开拓国际视野。依托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际联合实验室、111引智基地等优质国际合作育人平台,聚焦油气领域重大核心科技难题,基于长期稳定的科研项目合作,实现多导师常态化国际联合指导,形成以硕士生“全英语硕士学位项目、联合培养双学位、国际暑期进修”、博士生100%“联合指导、国际会议”等项目为特色的覆盖各年级、贯穿全过程的培养途径,突破性地产出以在Nature、Science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代表的原创科研成果。
学校以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合作开发的油气资源项目为目标,深入调研合作开发项目运营需要的人才数量、规格、能力需求,在“一带一路”工程师学院框架下与国外石油高校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校—企—校多方深度联合制定培养方案,通过中外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与分段联合培养的方式,培养油气工程技术与管理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学校与石油石化企业协同开展的“中俄复合型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项目”,采取“2+2”学制,学校、企业、国外高校3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行学分互认、分段培养、授予双学位的培养机制。
中國石油大学(北京)与阿联酋哈利法科学技术大学
(Khalif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以下简称KU)的跨国校企联合培养,在吸取学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双校—双企”4方协同的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与KU在课程设置、教师互聘互访、教学实践等环节共同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硕士研究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完成一年全英语课程学习后赴KU教学实践基地进行2年的联合培养。经过3年教学实践训练后,硕士研究生分别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KU硕士学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KU各配备1名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而KU侧重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与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相结合,实现产学深度融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驻阿联酋分公司配合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以下简称ADNOC),参与联合培养基地项目的招
生、管理、教学、科研及思想建设等各环节,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ADNOC为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奖助学金,研究生毕业后有机会在ADNOC顶岗实习工作3年。项目在培养模式、运行机制、实习流程、论文要求等方面均突出了应用型导向,形成了“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的培养模式,实现了“1+2+3”为期6年的跨国工程实践联合培养项目。
在校企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学校探索政—企—校订单式培养资源国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模式,传播石油精神、展示行业实力,构建“一带一路”油气合作民心相通的桥梁。首创国内石油高校来华留学生石油工程全英文本科专业,组织来华留学生开展石油工程现场专业培训,提高来华留学生对生产设备及相关工艺流程的认识,加深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石油企业运行模式的了解。学校相继与苏丹能矿部、苏丹科技大学、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油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外石油企业、政府机构及部分国外高校携手合作,由学校、外国企业、外国政府或学校3方沟通交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为中外企业、外国高校培养中高级雇员、石油技术骨干等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大批知华友华的优秀来华留学毕业生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和优异的工作业绩,在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搭建起一座座友谊的桥梁,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促进国际能源合作、推进丝路能源外交发挥着巨大作用。
(二)构建立体式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合作培养新机制
政企校多边国际合作培养机制。中国石油大学(北
京)聚焦5大海外油气合作区,成立“一带一路”工程师学院,先后在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且俄语在油气资源国覆盖面广)、阿联酋(开放办学、阿拉伯文化)、西班牙(优质工程教育)、葡萄牙(优质工程教育且葡萄牙语辐射南美地区)、巴西(领先的海洋石油工程教育)建成了国际联合培养基地群,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政府政策支持、学校设计主导、企业全程参与、国外高校深度合作”等多方协同联动人才培养机制。
校校多边国际合作培养机制。在能源类高校双边合作基础上倡议并创立了覆盖5大洲17个国家31所高校的世界能源大学联盟,建设高端对话平台、信息共享机
制,在学生培养、资源共享、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师生交换交流、搭建平台等诸多方面开展互惠互利实质性合作。
(三)构建“课程—师资—平台”三位一体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
建设差异化模块式的国际化专业课程体系。学校首创“基础能力培育—科技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交流”递进式能源学术英语课程体系,针对油气资源国勘探开发特点,重构深水、深地、非常规油气等学科领域差异化专业课程体系,打造全英文硕士学位项目和全英文本科专业。高水平学术团队负责、校企联合开展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强调科研成果和国际行业先进技术进课堂、进教材,课程内容对接产业需求,保持课程教学与前沿理论、国际最新科研成果动态同步,探索“思维导引式授课—多向互动式研讨—沉浸式自主探究”研究性教学模式。
打造一支国际化专业师资队伍。精准引进了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顶尖科学家,来自加拿大皇家科学院、欧洲工程院等多位院士受邀主讲全英文课程,实施海外一流科学家“引智工程”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水平人才“引育工程”,发挥校内教学名师引领示范作用,协同提升青年教师队伍国际化教学能力,形成了一支海外和本土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搭建优质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学校牵头成立了全国首批教育部非常规油气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联合哈佛大学等高校共同打造了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成果发源地、国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基地、国际化运行机制的试验田。
四、结束语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发生重构,行业高校更应积极布局国际化发展,准确思考并把握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变与不变。一是强化战略谋划,密切把握地缘政治与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密切关联。契合国家油气行业国际化战略的调整,進行长期有效的国际化教育战略布局,并科学制定各类政策。二是深化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在线教育模式。为了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高校应合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引导国外教师与学生进入课堂,利用不同形式的社交媒介,让国内外学生开展课程学习以外的更广泛的合作学习,加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三是高度重视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引领。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的教育联系,在打造国际化校园、完善国际化招生奖励体系、畅通来华留学生留学通道等方面实现国际化的有效落地,把国际化元素融入人文素养教育中,以文化人,提升带“油”味的人才培养品质。
参考文献:
[1] 周浩波,单春艳.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际化的新
起点与新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20(12):69-74.
[2] DUDERSTADT J. Engineering for a changing world
[M]//Holistic Engineering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2008:17-35.
[3] GALLOWAY P D. The 21st century engineer[M].
Commonwealth of Virginia: ASCE Press,2008:11-23.
[4] PARKINSON A. The rationale for developing global
competence[J]. Online journal for global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9,4(2):2.
[5] 叶硕,屠中华.大力加强国际化教育 提高研究生国际
竞争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22-25.
[6] 刘丽霞,刘惠琴.加强国际化培养 提高研究生教育
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2):21-24.
编辑∕李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