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极不平凡的2022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堅守,以凡人之力、传奇的故事,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每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仪式都是一堂立德树人的生动课堂。在每年被表彰的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中,总有为教育奉献的身影。他们用大爱陪伴学生成长、改变学生命运,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以这些人物为榜样,去励志、去奋斗,对于学校及教师来说无疑是宝贵的教材。
钱七虎:为国铸盾的防护工程专家
刚参加完某项目鉴定会,钱七虎院士又拎着行李箱,踏上出差的旅程。
很难想象,这是一位80多岁老人的生活。作为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在许多人早已退休的年纪,钱七虎还像“空中飞人”一般奔波。这样的生活,他并不觉得累,而是感觉“活得很充实,很有成就感”。
“一个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60多年前钱七虎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就读时,接受的第一堂革命人生观教育课。
参加工作以来,钱七虎始终坚守爱党、报国、强军的赤子情怀,战斗在大山深处、戈壁荒漠、边防海岛等工程一线,为我国防护工程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用实际行动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国之需要,我之理想。
20世纪70年代初,戈壁深处一声巨响,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当人们欢呼庆贺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了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
那一年,钱七虎受命为空军设计飞机洞库防护门。为了找准原有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他专门到核爆试验现场调查研究。
经过深入调查思考,钱七虎大胆决定采用刚刚兴起的有限单元法,但这涉及大量的工程结构计算。
当时,国内大型计算机设备紧缺,为了求取最科学的方案,他来回奔波于北京、上海,利用节假日和别人吃饭、睡觉的空隙打“时间差”蹭设备用。
两年后,他研究的当时我国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洞库防护门通过成果鉴定时,他却患上了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
紧接着,他又趁热打铁开始“有限单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的研究攻关。长期的劳累又诱发了痔疮,但他还是坚持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疼得不敢坐,就趴在床上写专著,专著问世不久就获得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矛必有盾。”当时,我国面临严峻的外部威胁,在钱七虎看来,如果说核武器是对付敌对军事力量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坚固的“盾”。
随着侦察手段的不断更新、高技术武器与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涌现,防护工程在高度透明化的战场中,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别是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精确制导钻地弹,这给防护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胁。
“‘矛升级了,我们的‘盾就要及时升级。”面对一项项世界级国防工程的防护难题,钱七虎带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建立了从浅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护、从单体工程到工程体系防护、从常规抗力到超高抗力防护等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制定了我国首部人防工程防护标准,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2019年,钱七虎获得我国科技领域最高奖项——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师之大者,为国为民。作为多个国家重大工程的专家组成员,钱七虎在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能源地下储备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重大咨询建议。退休后,他仍活跃在国家战略防护工程建设前沿,积极为川藏铁路建设、渤海湾海底隧道论证建言献策。
“把更好的机会留给年轻人”,这是钱七虎的育人理念。2009年,他主动放弃自己被提名的机会,推荐年轻学者冯夏庭出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世界岩石力学研究中心在中国,冯夏庭年轻有能力、有梦想。”最终,冯夏庭成为目前为止担任该学会主席的唯一中国专家。
“一辈子搞了那么多课题,但我感觉培养人才始终是我最大的课题。”聊起未来,钱七虎内心充满对人才辈出的殷殷期盼。
数十年来,钱七虎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防护工程领域的中坚力量。2019年,他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助贫困学生。
“虽然我已经80多岁了,但我总觉得还有很多事要做。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是我的毕生追求,也是我的事业所在、幸福所在!”钱七虎表示,有生之年他将继续在为国铸盾的道路上不懈冲锋。
邓小岚:带山里娃走向世界
马兰,这个位于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的小村庄,是邓小岚父亲——杰出的新闻工作者邓拓带领晋察冀日报社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1943年,邓小岚出生于此,随后被寄养在当地村民家中。在马兰的这段经历和父辈的情结,让邓小岚对马兰眷恋不已。
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回到马兰为烈士扫墓,遇到马兰小学20多名小学生也来扫墓。活动结束后,她想跟孩子们唱支歌。然而,只有一两个孩子能哼唱出国歌,孩子们的眼神中流露着羞怯、躲闪。“我觉得没有音乐的人生太苍白了。”她坚信音乐是打开人心灵的钥匙,想通过音乐帮马兰的孩子树立信心,她决定定期回马兰任教,教孩子们学习音乐。
一开始,不少人认为邓小岚只是象征性来上几次课,但她一坚持就是18年。当时阜平的高速公路尚未贯通,阜平县城到马兰的道路经常泥泞不堪,从北京到马兰,邓小岚要辗转走一整天。邓小岚每年往返北京与马兰20余次,18年来回奔波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周。“马兰是我的家乡啊,我做这件事很快乐,我一点不觉得累。”邓小岚说。
她在北京筹集资金,将手风琴、小提琴这些山里孩子们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乐器置办回来。有了音乐教室,鄧小岚开始教孩子们认识五线谱、学习乐器、唱歌。总是在山里疯跑的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2006年,邓小岚带着孩子们成立马兰小乐队。2008年,邓小岚自费带孩子们到北京看天安门。2010年8月,马兰小乐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开幕式……孩子们的视野越来越广阔。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穿着虎头鞋的44名阜平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了《奥林匹克颂》,惊艳了世界。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这是“马兰花儿童合唱团”用希腊语在开幕式上歌唱。
音乐,打开了山里孩子通往未来的一扇门。
邓小岚的到来也让马兰发生了变化。她号召兄弟姐妹捐款4万元,把马兰村4间破烂的小学教室翻盖成7间新校舍。她还自筹资金,为孩子们建造了月亮舞台,让他们有了自己的“音乐城堡”。在马兰生活期间,她发现农村的旱厕不卫生不方便,看到谁家盖房子,她亲自跑去动员盖水冲厕所。遇到村民看病,她帮忙在北京联络医院,有个村民的特效药长期难寻,她无偿为其从北京买药长达9年。“邓老师把所有的牵挂和关爱都留给了马兰,是我们永远的亲人。” 马兰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胜说。
2022年3月16日,在北京录制完节目,邓小岚连夜返回马兰。回来之后,她又马不停蹄投入到工作中,讨论月亮舞台配套设计、周边绿化和施工进度,思考如何发展红色马兰、生态马兰……
2022年3月19日下午,邓小岚在马兰村做音乐节准备时,突发脑血栓,经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21日晚在北京天坛医院溘然离世,享年79岁。
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她将对马兰的祝福写在纸上,留在马兰家里的案头:“祝愿勤劳、朴实、热情的马兰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好,红旗飘舞,绿水青山,鲜花遍野,歌声飞扬……”
杨宁:我是大苗山的儿女
春日的大苗山深处,杨宁穿上解放鞋,迎着缭绕的晨雾,来到错落的梯田边,与村里的“苗阿嫂”们商议今春泉水西瓜种植新计划。
“去年泉水西瓜收成不错。今年我们打算选种更好的瓜,并在瓜地套种脆蜜金橘,大家看怎么样?”“这些年脆蜜金橘一直走俏市场,如果能种好,肯定得好价钱!”“杨书记,你讲了算,我们跟你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计划、话发展,交谈甚欢。由此,杨宁开启了在村里一天的工作。
村的另一头,农产品加工厂、乡村振兴产业园等正在加速推进。四周,山峦绵延舒展,满目青翠,春光在这方水土孕育着生机和希望。
这是杨宁无比眷恋的水土。13年前,这位刚大学毕业的苗家女怀揣梦想,毅然回到家乡——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凭借永不服输的精神、昂扬激越的斗志和创新求变的思维,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带领村民义无反顾投身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减贫行动,在大苗山战贫困、拔穷根、兴乡村,用最美好的青春镌刻“苗山之恋”。
彼时,江门村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的贫困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 000多元。家乡的贫穷落后,深深刺痛杨宁的心,让她百感交集。
到村任职的第一天,她就换上一双解放鞋,走村入户、了解民情。
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孩子常常无人照料,她便动员街上开米粉店的姑姑,用闲置的房子建成“留守儿童之家”,与她一起照看孩子们,直到乡里中心小学的幼儿园建成;村民吕素明因患病,家中生活困难,杨宁得知后,设法为他筹集一笔临时救助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前几年,村民梁海春被一场洪水冲下河致瘫,家里3个小孩还在读书,杨宁四处奔走,为这个贫困的家庭申请了低保,并连续6年资助孩子上学……
做的好事、实事很多,但这样的纾困解难,只能治标,无法治本。怎样才能帮助村民彻底摘掉穷帽子,走上脱贫致富道路?面对莽莽群山,杨宁苦苦思索……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杨宁内心很清楚,产业是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根本之策、长远之计。
但村里位置偏僻、交通落后、土地贫瘠,要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谈何容易?
当地有丰富的竹子资源,杨宁发现经过初加工的竹子卖给广东等地的商户,可以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收入。于是,她贷款5万元作为项目启动金带领村民种竹。然而,竹子的生长周期长、货源不足,这一计划最终化为泡影。
苗家人喜欢吃辣,家家户户都需要辣椒。杨宁觉得种辣椒应该是个不错的致富项目,便和同学一起投资种高山辣椒。岂料,地里的辣椒苗一片片长斑腐烂。投资打了水漂,她和同学亏损了10多万元。
不服输的杨宁又发现大苗山有野生葛根,再与另外一名同学各贷款20万元,带领43户农户种植高山葛根。但种出来的葛根又细又长,产量上不来,每亩收入很低。这次尝试也失败了。
三年历经三次失败,现实无情的打击,让杨宁感到些许失落和迷茫。但她并不气馁,坚信自己能行:“如果没有人敢去尝试,敢碰得头破血流,那么产业引领村民脱贫致富这条路就闯不出来。”
机遇,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
在一次下村入户走访时,杨宁发现一村民家种有一种叫紫黑香糯的糯米,售价是普通糯米的两到三倍。
杨宁想:何不在村里规模化种植,兴许会成功?
这一想法得到了农业专家的肯定,并给出具体建议:在紫黑香糯的田里套养香鸭和禾花鱼,可进一步增加种植户收入!
于是,她又发动村民用苗族传统的“稻+鸭+鱼”共作模式种植紫黑香糯。
但是,这样的规划村里从未有过,且她前三次搞种植都以失败告终,这让村民心里不免犯疑:“行得通吗?”
为了给村民吃上“定心丸”,杨宁打下包票:“大家不要有顾虑,我免费提供稻种、鸭苗、鱼苗,你们负责种养,我来保价回收。”
说到做到,为了信守承诺,杨宁偷偷把家人为她在融水县城买的一套婚房卖了,共筹集了30多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带领全村63户贫困户种植紫黑香糯120多亩。当年秋天,香糯迎来了大丰收,每亩收入增加两倍。
真诚的付出,看得见的收益,让杨宁获得了村民打心底的信任,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2017年8月,江门村两委换届选举,杨宁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
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也更重了,杨宁开始探索更优质的产业项目。
一天,杨宁在村口碰到正挑着一担西瓜往村外走的村民张海慧。她品尝了张海慧种的西瓜,甜味沁入心脾,忙问地里有多少西瓜,张海慧说有几百斤,正愁卖。
杨宁听了,立即拍下西瓜的照片,在网络平台晒出“泉水灌溉的高山西瓜”。没想到信息发出后没多久,900多公斤西瓜就被订购一空。
村里西瓜热卖,杨宁顺势将其命名为“泉水西瓜”,使其成为苗寨的一个“当红产业”,并组织村里的留守妇女成立了“苗阿嫂”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动村民种植。
为了更好地推销大苗山的农产品,杨宁还与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融水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建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和村民们在田间地头直播卖货。目前,“苗村倌”已销售当地农产品1 100多万元,仅此一项就为江门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
在杨宁的带领下,江门村大做“山”的文章,种植高山特色优质水稻、水果、蔬菜、香菇、木耳、杉木……并在村里建立一家腊味产品加工厂,对村里的农产品进行标准化深加工,带动周边的生猪、香鸭养殖,年产值达260多万元。
一条条产业路闯了出来,村民也跟着富起来。2020年,江门村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 000多元,全村95户贫困户、327名贫困人口全部成功脱贫。
此时的江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通了,灯亮了,产业兴旺了,饮水、住房、教育都有了保障,杨宁兑现了向群众许下的一个个承诺,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去年10月,杨宁被推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带领村民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杨宁说。在脱贫攻坚阶段“拔穷根”后,她又带领江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历史洪流中。
山泉水厂项目是江门村关于致富的又一次尝试。村民以认购股份的形式参与其中,日后可领取分红。
“以前村民并不信任我,种植泉水西瓜的时候,我还写过保证书。这一次,村民认购的积极性很高。”杨宁说,根据测算,山泉水厂建设需筹集500万元资金,根据目前村民的股份认购意向,能筹集到的资金已经远超这个数。
幸福属于勇敢的追梦人。江门村集体经济稳步巩固提升,通过农产品销售、组建村级建筑队、旅游接待楼出租等,收入增长到去年的26.35万元,形成了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多点开花的局面。
山成了金山银山,路成了康庄大道,新一代的大苗山人,蹚出了一条条他们祖祖辈辈想也想不到、梦也梦不到的路。当前,杨宁与村民们绘制了更为宏伟的发展蓝图——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粤桂协作资金等,计划投资6 200万元推进占地40亩的江门村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打造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
“只要我还干得动,就永远会在大苗山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乡亲们做事。”杨宁说。
沈忠芳:隐秘而伟大的导弹人生
2022年4月,12位隐姓埋名的我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的名字首次向社会公开,沈忠芳就是其中的一員。这是他退休后12年,第一次以真名展示在公众面前。
沈忠芳是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从小就立志为祖国设计飞机。
1934年,沈忠芳出生于上海市,从小目睹国破家亡、战火纷飞,他因此燃起了报国梦想,造飞机成了他最大的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沈忠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学院,在飞机设计专业学习。1958年,沈忠芳和他的同学们,大干一百天,终于将中国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送上蓝天,这是他的毕业设计,也是儿时的梦想。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防部从事导弹研究工作,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就是沈忠芳导弹人生的开始。
中国的导弹是从仿造开始的,但是真正创新则是依靠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当时美国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频繁进入我国空域侦查,高炮部队设伏防卫,当时碍于其飞行高度达到了21 000米,飞机够不着,高炮打不准。
为了震慑敌人,摧毁U2高空侦察机,我军开始自主研制地对空导弹系统。其中艰辛自然不必多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地空导弹“红旗—号”横空出世。
自此U2不敢来犯,我国导弹核心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独立自主研制的路子上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规范。
30岁,沈忠芳又开始参与“红旗二号”研制。在科研人员通力合作下,1967年研制成功,迈出我国自主研制防空导弹的关键一步。
36岁,沈忠芳正式加入FJ型号的方案论证和研制工作。三年攻关后,FJ型号第一次试飞导弹的试验。点火几秒钟后,发动机就爆炸了,沈忠芳在从不离身的笔记上记下来这沮丧的一天。
从此带着团队进入“归零”,一举解决了导弹发动机问题,还创新地给导弹穿上一层隔热服,降低发动机飞行高温的同时,还降低了弹体温度。
从单独型号,到导弹系统,在沈忠芳的带领下,多款导弹取得成功,其中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项的就有8个。
80年代,搞民品,人才留不住,沈忠芳和同事们自筹资金450万元,要知道当年这些钱是多么的难得,那时候工资不到100元,这些钱无疑是天文数字。
第一发失败了,同事们沮丧无比。他安慰大家说:还有第二发呢,钱不够,从我们工资里扣。2年时间,地地导弹B610就面世了,后续B611成为外贸产品,“B6”系列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精锐武器之一。
外贸型号的成功,不但锻炼了队伍,还获得了数亿美元的合同,帮助我们提高防御导弹的研发水平。
1992年,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总指挥。他三年完成攻关,突破五大技术难题,取得九项科研成果,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迈入了正轨。这意味着,我国防空导弹研制水平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首次亮相,沈忠芳说:“东方的睡狮醒了,谁敢欺负我们?”
76岁,沈忠芳离开岗位,回到了亏欠太多的家庭,直到这一天他也没法告诉孩子们,自己到底在干什么。隐姓埋名60载,再回首已是暮年。
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
徐淙祥:种粮能手
他与土地结缘、与粮食为伴,种植的小麦屡破单产纪录,培育的小麦、大豆高产品种在黄淮地区推广种植。他几十年初心不改,精心守护庄稼地,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他就是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种粮能手”的徐淙祥。
在徐淙祥的家乡太和县,当地群众赋予他很多称号:“麦王”“玉米状元”“种粮牛人”。徐淙祥这样说自己:“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整天就琢磨着多种粮、种好粮。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今年69岁的徐淙祥,皮肤黝黑,手脚粗大,身板结实。他种田不靠“老把式”,靠的是“良种良法”。
20世纪70年代,徐淙祥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由于村民缺乏先进科学的种植技术,小麦亩产仅一两百公斤。徐淙祥利用在农广校学到的知识,搜集作物品种及科学种植新技术,四处求教、认真记录,力求改良作物品种。
21世纪初,徐淙祥担任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党支部书记,他推出“绿色农业科技承包”法,通过提供技术种植管理,承包了村里农户1 300多亩耕地,给太和县种子公司繁育小麦良种。由于千亩连片小麦良种繁育田采用了全程机械化耕作,良种良法,科学种植管理,小麦实现了连年丰产丰收。
2010年,徐淙祥牵头成立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渐成为当地种粮大户。他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究,与省、市农科院等单位开展技术合作。2014年,徐淙祥领衔培育的“太丰6号”大豆新品种,获安徽省品种审定证书并在全省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示范田入选全国10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2015年,高产田块优质小麦最高亩产超750公斤、夏玉米最高亩产超吨粮、夏大豆最高亩产300公斤。
2022年6月1日,站在当时即将收割的高产试验田里,徐淙祥向记者介绍:“这里种的是阜航麦1号。5月29日,省、市、县组成专家组对阜航麦1号进行了测产,平均亩产达811.29公斤。”
阜航麦1号是从随神舟十号飞船遨游太空的阜阳小麦品种中选育而来。在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140亩核心试验区里,像阜航麦1号这样的小麦新品种(系)多达23个。“粮食产量的提高,60%至80%源于良种的贡献。没有良种,再好的设备与技术都很难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徐淙祥说。
2005年,徐淙祥牵头成立“太和县优质高效农业技术协会”。协会下设良种繁育、高产攻关、节水灌溉、科学养殖等13个科普小组和23个乡镇科普分会,拥有的会员和科普示范户遍及全县各乡镇。协会每年普及推广新技术、新成果10多项,产生数千万元社会效益,还使一批过去的贫困户成了科普示范户。
紧紧依托农业技术协会组织,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带来的是小麦、玉米和大豆连续多年不断刷新安徽省单产纪录。徐淙祥整理编辑的黄淮地区优质小麦亩产超千斤绿色栽培技术规程、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配套绿色高产栽培新技术科普读本,经安徽省级农业专家鉴定为省级科技成果,在全省推广使用。
种粮数十载,徐淙祥获得了一连串“国字号”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全国种粮标兵、全国科技兴村带头人……
在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办公楼二楼,摆满了成袋的麦穗、麦粒样品,这里是徐淙祥孙子徐旭东的实验室。大学毕业后,徐旭东给爷爷做起了助手,从事种子和农业科技研究。
“看到孙子愿意从事现代农业,我感到很欣慰,我的事业后继有人了。”徐淙祥說。
“我从小跟着爷爷长大,看着爷爷耕种的田地从几十亩到上千亩,和爷爷一起品味小麦单产不断刷新纪录的喜悦和自豪。在基层一线,做一名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徐旭东告诉记者。
如今,守护粮食安全的责任传承到新一代农人的肩上。不仅自己一家三代接续奋斗,徐淙祥还在各种场合呼吁要培养现代农业的后备力量。
今年以来,太和县聚焦建设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和实施“两强一增”行动,采取“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小班制、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扎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许多学员通过培训,坚定了在家乡创业、扎根农村、发展农业的愿望和信心,立志勇当应用现代农业科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排头兵。
“银发知播”银发教师:让短视频成为科普课堂
今年,“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主办方颁出了一个集体奖——“银发知播”,致敬“借助互联网传授知识的退休教师”。由两院院士、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教师组成的“银发知播”共13人,其中包括汪品先院士、吴於人等7位抖音知识创作者。这群感动中国的银发教师,正让短视频成为第二科普课堂。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感动中国”颁奖词这样写道。这些老年知识创作者平均年龄77岁,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形式传播科学和人文知识,感动了无数网友。
87岁的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是首位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主体账号的院士。汪品先院士曾因一个“溜了溜了”视频火了。这位“溜了溜了”的院士,用当下时新的话语方式,讲解中国探索海洋的故事。汪品先在自述中提到,曾有粉丝因为听了他的科普,才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他受到鼓舞,希望在科普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现在科普的形式不断地改进、创新,短视频也是一种新品种。这种品种非常有效,我算是体会到了。觉得你就和这么多人在一道谈话,心里非常暖,而且特别高兴,能够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让大家看到深海、看到大洋。”汪品先院士表示。
汪品先院士曾担任《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海洋分卷主编,在书中,他设置了近300个问题,自己撰写或请相关专家回答。他认为《十万个为什么》里有大量的富矿没有被开发出来,有很多故事可以用生动的视频形式讲解。他表示这些科普视频自己会继续做下去。
吴於人是上海同济大学退休教授,今年73岁。她和十多位博士生在抖音科普物理常识、演示趣味物理实验,被称作“科学姥姥”。大家看着吴姥姥的那些物理科普视频,感叹要是“小时候学校这样教,我可能也是科学家了”。在那些短视频里, “不刷题的吴姥姥”随手从标志性的马甲口袋里拿出各种日用品,那些简陋的实验,让一个个晦涩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成为网红的吴於人曾说:“我在思考,当科学知识传播者越来越多的今天,在当今受众广泛的短视频平台上,是否应该不再满足于我讲我做,你听你看的局面?是否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使受众能够自我建构知识的体系化,科学思维方法能够更好地提升。科普这条路,我将持续进行到底。”吴於人说,自己做短视频就是为了给青少年科普,“学习应该是一种方法,一种态度,一种孩子与生俱有的能力。我们就是要启动孩子的天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他们目光里对科学探索的渴望。”
除了发科普视频,吴於人教授也为孩子们主编物理启蒙书。复旦大学出版社早在2018年就出版了吴於人教授与关大勇博士主编的《NEW物理启蒙 我们的看听触感》系列共4册。
除了汪品先院士和吴姥姥,6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通过短视频讲解古诗词,如今粉丝已经超过770万。82岁的王广杰是一名山东退休电工教师。2020年,他开始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形式,科普物理和电工知识,吸引80多万粉丝。74岁的杨维云是安徽某中小学退休语文老师,因为在直播间教授拼音和汉字基础知识,受到广泛关注。她的学员中,很多是不识字的农村女性,因为在直播间学习认字,生活有了很大改变。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十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短视频和直播已成为用户获取资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专业创作者是科普内容主力军,受到广泛欢迎。
目前,已有近400位认证教授入驻抖音,45位院士、4位诺奖得主在平台上分享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他们分享的尖端科技知识吸引数千万人次观看。
汪品先和褚君浩院士作为《十万个为什么》分册主编,还参与了短视频版《十万个为什么》的制作。
目前《十万个为什么》的部分短视频已制作完成并上线,由院士、教授、科普机构、文化名人及抖音科普创作者共同参与,包括汪品先院士、褚君浩院士、杨雄里院士、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王一、中科院物理所、厦门科技馆、《博物》杂志、李小萌、赵普、刘芳菲、王石、飞行员欧文、三一博士等。他们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专业所长,将《十万个为什么》中的问答以实验、动画、实景装置等各种形式展示讲解出来,便于青少年理解。
孤勇者徐梦桃:感谢狠人爸爸
她是迄今为止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项目获得冠军最多的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以前,她曾参加过三届的冬奥会,从温哥华到索契再到平昌,她只收获了一枚银牌,而她距离职业生涯大满贯,也只剩一枚奥运会金牌!而这枚奥运会金牌,也是中国女子空中技巧队一直所渴望的!
1990年,徐梦桃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
1994年,四岁的徐梦桃被送到鞍山市体校体操培训班。
1998年,她进入辽宁省体操队。
2002年,12歲的徐梦桃初露锋芒,在省运会中取得了3金2银1铜的好成绩。同年,徐梦桃被时任沈阳体院教师的自由式滑雪教练陈洪斌看中,成为李妮娜等名将的一位小师妹。那时,徐梦桃第一次听说世界上还有“雪上体操”这个项目。看过若干比赛录像后,她说了一句“老危险了!”不过,随后徐梦桃又说:“做一个项目就要练好,我要练好它,将来为国争光!”
短短几年,徐梦桃的成绩突飞猛进,她先后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枚全国冠军赛冠军、首个世界新人奖杯和中国第一个世青赛冠军等。2007年,徐梦桃进入国家队,此时的她已经成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这个项目上亮眼的新星。
温哥华冬奥会,徐梦桃仅拿到第六名。之后,她进入了自己的冠军丰收季,不仅蝉联2011-2012赛季和2012-2013赛季世界杯总冠军,同时拥有世界第一的难度动作,总积分排名世界第一。此时的徐梦桃已逐渐成为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队的领军人物。
2014年索契冬奥会,徐梦桃做好了冲击金牌的准备,但因为落地时出现一个小失误,徐梦桃遗憾摘银。那时,她自信地表示,“四年后看我的”。但四年后的平昌冬奥会,徐梦桃没有圆梦。
索契冬奥会之后,徐梦桃开始积极备战平昌冬奥会,但在2016年全国冬运会的赛场上,徐梦桃受了重伤,左腿膝关节韧带断裂,她不得不接受手术,切除了将近70%的左膝外侧半月板,并在膝盖中打了3根钢钉。为了不影响平昌冬奥会的发挥,她一直没有做取钢钉手术。就这样,徐梦桃带着钢钉如期站在了2018平昌冬奥会的赛场上。但是这一次她摔得更重,无缘夺金。
在平昌冬奥会摔倒后,之前缝合的半月板再次裂开,原本被切除了大半个外侧半月板的左膝,又再度被切除了60%的内侧半月板。她曾一度认为自己已经没有机会参加冬奥会了,注定了与冬奥会金牌无缘。但是因为从小到大都被她视为“狠人”的父亲说了一句话:“万里长征都走过来了,不差这一步了,北京冬奥会我们再坚持一下。”她又重新振作起来,而在家门口的冬奥会上夺得奥运金牌,也被她称为“生命里的向往”。
2018年3月,她完成了双腿半月板的手术。她的职业生涯中,类似的腿上的大手术已经有4次,一次次的伤病没有击倒徐梦桃,因为她从未停止过挑战。
终于,在2022的北京冬奥会上,31岁老将徐梦桃带着钢钉出场,最终凭借完美一跳拿下最高分108.61分,在家门口拿下了冠军!她为自己和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队赢得了首枚冬奥金牌,终于破除“收银员”魔咒,创造了历史,也成就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全满贯!
当选202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后,徐梦桃在个人媒体上发言表示感谢:震惊欣喜感动,复杂又满足的心情,只能凝结成四个字:谢谢大家!是你们一直以来的正向鼓励,让我完成了一次次的“命运翻转”,就像我在自传中写下的:三十而已,未来待续。我会用更饱满的热情,去迎接以后的每一天,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梦之芒芒、切切其真。
期待着正在规划第五届冬奥会的徐梦桃,当2026年,我们在米兰赛场看到你的那一刻,你就已经胜利了!
陈清泉:回归后香港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祖国。恰好这一年,香港大学教授陈清泉成为香港第一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学者。作为一名归国的华侨,他的求学、研学和治学之路,一直与祖国割舍不开。
1937年1月14日,陈清泉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马吉朗市的一个华侨家庭,祖籍福建省漳州市。
陈清泉的父亲陈盛昌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6岁时便将陈清泉送入马吉朗市荷华小学读书。除了学校使用的主要語言荷兰语外,课余时间父亲还为他请来了英语教师,再加上家中日常使用的闽南语和印尼话,陈清泉的童年便是在这样一种多国文化的交织中茁壮成长的。
当时,印度尼西亚爆发了为反抗日本和荷兰殖民者的独立战争,时局动荡,许多华侨人心惶惶。年幼的陈清泉目睹了这一状况,他深刻体会到强大祖国的重要性。自此,他萌生了要回国求学的想法。
1953年,年仅16岁的陈清泉带着对祖国的向往,回到了祖国怀抱。他考入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机电系,师从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矿山机电专家汤德全教授。毕业后他留校担任助教,主讲电机学,期间还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在职读研究生。
他在被借调至煤炭工业部期间,参与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煤矿电工手册》,为煤炭部动力处组织自动化工作组设计、试制低频发电机,并担任教调干班的老师。
1971年,陈清泉调到上海先锋电机厂。6年时间,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做到设计组的组长,除完成煤炭工业部的项目,把低频发电机组系列产品研制成功之外,他还研制了中国早期的直线电机。
他与上海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合作,先后成功研制中国首批不同类型和用途的直线电机,包括用于发射鱼雷的直线电机加速器、自动绘图仪用的步进直线电机等。
正在陈清泉一心投入祖国建设中时,远在千里的父母思子心切,年事已高的他们多次催促陈清泉回到印度尼西亚继承父业。一面是如火如荼的科研事业,一面是割舍不了的亲情,有着自己理想追求的陈清泉反复斟酌后,选择了一个爱国和亲情折中的位置——香港。
1976年,陈清泉移居香港。当时内地学历并不被港英政府认可,在同学的推荐下,陈清泉才得以进入香港电灯公司工作。虽然,学识过人的他很快便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公司的工程师,但他还是意识到,想要更好地在香港学术界立足,必须要拿到当地认可的学历证书。
之后,陈清泉一边考试应聘理工学院讲师,一边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课程。1982年,陈清泉博士毕业,开始在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学系教书。
在香港大学任教后不久,陈清泉就将电动汽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早在孩童时期,由于父亲从事汽车生意的缘故,陈清泉很早就接触到各种汽车。他看到排气管排出的烟气时,就曾经萌生过“如果汽车不用汽油做燃料也能在大街上行驶该有多好啊”的想法。
1958年他在北京矿业学院教书时,也曾经做过电动机车的研究,不过那时研究的机车是在矿上轨道上行走的,而现在要研究的电动汽车是在公路上开的。
确定了研究方向后,陈清泉通过大量调研,大胆提出用感应电机和永磁电机替换之前电动汽车广泛使用的直流电机作为动力驱动。
他带领团队先后研制了9辆不同类型的电动车和电动单车,同时为推动电动车发展进行了多项国际交流。1990年在香港大学建校八十周年时,陈清泉设计的最新电动车汽车HKU2001,一经亮相,便引起了全球的瞩目。
这辆HKU2001电动车,有可靠的电力电子控制系统,采用高能量电池和智能化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爬坡能力十八度,最高一次充电可以行驶一百六十公里(在当时是先进的指标)。
陈清泉提出的电动汽车研究核心和总体指导思想,将汽车技术、电机技术、电力驱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为现代电动车学奠定了基础,并多次荣获国际性科技杰出成就奖。作为世界电动车协会的创办人和轮值主席,他被誉为“电动车三贤士”之一。
他还为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他说:“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要紧密结合智能电网建设,结合远程智能信息控制,智慧型城市建设,按照大城市、城市间、小城镇‘点线面有序推进”。
他最近的研究是四网(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人文网)四流(能源流、信息流、物资流、价值流)融合,他發现了能源、信息和人的行为的互动规律。他提出了将人文世界、信息世界、物理世界深度融合,产生智能。他于2020年12月牵头发布“四网四流融合产业发展白皮书”,将能源革命、汽车革命、信息革命联动,以便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陈清泉还积极打破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区域壁垒。他认为,在思维方式和经济发展方面,香港和内地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为促进电动汽车的研究,他多次派学生去清华大学学习,并邀请国家级电机专家、原上海大学自动化系主任、全国人大代表江建中教授来香港大学共同研究开发了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永磁电机及其控制技术。
为了进一步推动内地与香港的联系,陈清泉一直在不断奔走,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即使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这几年,他还是坚持通过线上视频等方式,推动国内科技界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为鼓励国内青年学者为我国科技发展而勤奋钻研,陈清泉在合肥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设立了陈清泉教授奖学金。
在与这些高校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陈清泉及时将国际前沿的科技信息带到内地,推动这些高校的学术水平向国际最高水平迈进。香港回归后,陈清泉还积极与一汽集团、长安汽车(集团)等很多企业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陆鸿:残疾人的创业故事感动中国
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来自江苏苏州的陆鸿入选。陆鸿是残疾人创业者的代表,他背后的故事太励志。
在江苏苏州吴江区平望镇,有一家相册工厂,招工时残疾人优先入职。这个特殊的要求始于老板陆鸿自己的经历。
陆鸿一岁时生了一场大病,从此成了脑瘫,他的小学和初中时光也因此在痛苦中度过。每次上体育课,同学们都去操场上开心地跑跳,只有他孤零零地坐在教室里。“同学都模仿我走路,每次体育课老师都不让我上,真难受,我想钻到桌子底下。”
初中毕业,陆鸿去找工作,单位负责人拒绝了他,“厂里那个人跟我妈妈说,你看看你儿子这副样子,他能干什么。”那时正值酷夏,陆鸿却感到浑身冰冷。他埋怨天、埋怨地,甚至埋怨妈妈,为什么要生下他。
万般无奈之下,陆鸿只能去叔叔的厂里学敲白铁皮。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学会了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往返50公里。在路上,他不知摔过多少次跤。由于手不灵活,手指经常被敲出血,陆鸿也咬牙坚持着。渐渐地,陆鸿的手艺越来越好。
由于父亲病重,花光了家里的积蓄,陆鸿的收入不能给家里带来太大的帮助。父亲离世后,陆鸿决定撑起这个家,开始创业,“我不愿当家里的累赘”。
陆鸿的创业从摆地摊开始,他修过自行车,开过报亭、电话亭和碟片店,收入却依然微薄,直到他开照相馆。
刚开始,顾客看见是一个脑瘫患者给他们拍照,十个人里有九个都会转身离开。为了留住顾客,陆鸿承诺不满意就免费,并苦练了一手修图的绝活。凭借着技术与认真,陆鸿打动了顾客,照相馆的生意越来越好。
不少顾客问陆鸿,“你有照片,怎么没有相册?”这启发了陆鸿,他决定开始制作相册。
遗憾的是,这次创业并不顺利。陆鸿投入的几十万元打了水漂。但他没有气馁,这次经历让他懂得了怎么去面对对手、面对困难。
2017年,在苏州市吴江区残联帮助下,陆鸿开了一家相册工厂,并吸纳残疾人就业。短短几年时间,他的相册厂从家庭作坊,发展成为正式企业。
后来,陆鸿的工厂里有40多名员工,其中30多名是残疾人。“残疾人找工作不容易,我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岗位,让他们自己发光发亮。”陆鸿想证明,残疾人不是不行。
疫情期间,陆鸿的工厂一度停工,独守空厂的他坚持给工人们发工资。
随后,陆鸿购置了近500万元的机器设备,在员工们不能来上班、人手紧张的情况下,这些机器保证了工厂的正常生产。 陆鸿还带领员工做自媒体、开网店。
在陆鸿的带领下,工厂2021年的营业额约1 000万元,2022年营业额近1 400万元,比疫情前翻了整整一倍。如今,陆鸿的工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
未来,陆鸿希望能继续努力,“从被帮助转换成帮助,为社会作贡献。”
林占熺:点“草”成金,贡献减贫真经
“1983年,我开始‘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研究,发明了菌草技术。在党和国家的长期关怀下,菌草技术从福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022年10月16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一楼中央大厅,党的二十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站上“党代表通道”,面对直播镜头,向全世界再次谈起这株“幸福草”“友谊草”。
“没有树挺拔,没有花香,但菌草能变出山珍。”40年来,林占熺一直秉持自己青年时期选择报考农校的初心,用一株菌草帮助贫困农民致富,治理水土流失,同时奔赴多个发展中国家,帮助当地人民掌握菌草生产技术。
1983年,在福建农学院工作的林占熺随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来到长汀县。他没有想到的是,短短的行程,他被深深刺痛了两次。
一次是在贫困农户家,有个小孩子饿得受不了,拉着林占熺的手,向他讨东西吃。
一次是站在耕地上,林占熺看到“悬河”高出两边一两米,四周山丘荒秃、耕地沙化,十分荒凉。
山秃、水浊、田瘦、人穷的景象,在林占熺心里深深地扎了一根刺。
林占熺决定拔出这根刺,为自己学习农业的初心,也為眼前为生活挣扎的乡亲。
他把目光投向一种叫“芒萁”的野草。
芒萁在闽西闽北漫山遍野都是,不稀罕。林占熺想,能不能用草替代树木培养菌草?没有参考资料,没有前人实践,没有仪器设备,只有一腔热情的林占熺就这样走上了探索之路。
此后的3年,林占熺前后奔走:没有实验场所,林占熺向学校工程队借来5万元建实验室;没有菌种接种针,就把家里的自行车拆了,将钢线磨光来代替;没有粉碎机,借用学校农场的饲料粉碎机,把野草芒萁粉碎了做培养基……
经过1 000多个日夜的奋战,1986年秋,第一朵用芒萁培育出来的香菇,在试验瓶里破土绽放。菌草技术从此诞生。
“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林占熺说,“只要有一朵香菇可以长,就说明我们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目前,林占熺团队已筛选出可用49种菌草栽培的54种食药用菌,菌草技术从最初的“以草代木”种菇拓展到菌草生态治理、菌草饲料、菌物肥料、菌草材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新兴生态产业领域。
菌草不仅展现出了极高的经济价值,在生态治理上也蕴藏着无限潜力。
从1989年开始,林占熺自觉将生态治理和科技扶贫结合起来,率领团队先后在不同类型的生态脆弱区,开展菌草生态治理和扶贫开发,沙漠荒滩、黄土高坡、青藏高原、海边风口,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黄河水冲击河岸,沙漠之下便是暗流。当年驼队走到此处,常常陷入黄沙,掉进河里,这里因此得名“阎王鼻子”。
林占熺一直试图扭住“阎王鼻子”,用的还是他研究了几十年的菌草。
2013年,林占熺和他的团队驻扎进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9年时间里,不断摸索用菌草防风固沙阻沙。第一年,他们种下的菌草在7次“死而复生”后,终于制服了流沙,其根系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固沙作用。
经过4年的试验,林占熺团队筛选出的“绿洲一号”菌草,可以在含盐量9‰以下的盐碱地种植生长。菌草不仅能保持水土和降低土壤的盐碱度,还能作为动物饲草,具有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
多年来,林占熺在宁夏、新疆、陕西、青海、内蒙古和西藏等地推广菌草技术,建设示范推广基地,推动菌草产业成为当地新兴产业,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如今,菌草技术已传播推广到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0多个县。
不仅在国内如此。20世纪90年代末,林占熺等中国专家组成员还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手把手培训当地民众学习菌草种植。“许多人翻山越岭走了几天几夜赶来学习。”林占熺回忆。
在林占熺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个地球仪,上面标着许多红五星。有红五星的地方,就是菌草技术推广到的国家和地区。“菌草援外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菌草技术和减贫经验已经传播到106个国家和地区。”林占熺在党代表通道上介绍。
“为民谋利、为国争光、造福人类,这些年,我始终坚持这一信念。”林占熺说。
(据新华社、央视新闻、澎湃新闻、中国教育报、广西日报、安徽日报、燕赵都市报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