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常鑫
小能刚转学到我们班时,把班里弄得“鸡飞狗跳”,告状声让我头昏脑涨。他总是强调“他们”先惹“我”,“我”就“对他们不客气”。不管是讲道理、批评还是激励,作用都微乎其微。渐渐地,小能跟大家也越来越疏远。
一天晨读,一个其他班的学生跑来找我:“老师,你们班小能在校门口砸我的头。”我大吃一惊,连忙检查他的脑袋,幸好没事。询问原因,小能的解释是:“我想拿班牌,没拿到,看见他先拿到班牌了,心里不舒服,就用饭盒砸了他。”看着理直气壮的小能,我顿时语塞。
一句道歉,换来“我”到“我们”的感悟
我问小能:“你这样会伤害他人的,知道吗?”小能摇摇头说:“我只是生气。”“现在怎么办?”小能说:“我不知道。”“你要去道歉。”我坚定地说。小能走走停停,我不催他,一路跟在他后面。到了被打學生的教室后,我示意他道歉,小能撇撇嘴,没说话。我向前一步,诚恳地向对方班主任道歉:“张老师,今天小能用饭盒砸了你们班孩子,真是对不起!我有责任,没有引导好他,向您和孩子道歉。”小能看着我道歉,一脸惊讶,犹豫着说:“我,我也对不起。”回来的路上,他不解地问我:“老师,你又没错,为什么道歉?”“做错事要道歉,要改正。你是我的学生,是我们班级中的一员,你做错事了,老师也得道歉。”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是我们班级中的一员?”“对呀!你就是我们班级中的一员,代表我们班!”小能的眼中刹那间闪烁着灵动的光芒。此后,小能愿意在我的提醒下为班级服务了:本子不够,小能去拿;包干区人手不够,小能顶上……他跟同学的关系似乎没有那么僵了,但他还是没找到朋友。
一次比赛,换来“我”到“我们”的认同
学校举办科技节活动,小能想找科学科代表做搭档,报名“登月轨道”模型制作比赛,我让班长协调促成他们组队。比赛日期越来越近,小能却和搭档闹矛盾了,他还毫不在乎地说:“我一个人就能搞定!”班级模拟赛那天,大家都顺利完成了作品,唯独小能的轨道散架了。他发了一通脾气,趴在桌上不肯吃饭。科学科代表看到我期待的眼神,便走到小能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把饭盒推到他面前,说:“别生气了,吃完饭我们一起重做一个。”小能看着搭档,眼中闪着泪光,重重地点了点头。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品,我在走廊尽头找了一个小角落给他们做“创意训练角”。刚开始,小能和搭档还会争得面红耳赤,慢慢地,他们越来越有默契,作品也渐渐成型。
比赛那天,小能和搭档通力合作,获得了二等奖。这次比赛,小能和科学科代表成了好朋友。
一次合作,换来“我”到“我们”的转变
上学期寒假前,大家都发愁班里的植物怎么过冬。小能弱弱地说:“我可以拿回家去养!”大家担忧:“植物好多呢,你一个人怎么拿得回去?”小能被问住了,顿了顿,问:“那大家一起养?”大家纷纷说:“我们不会!”“我可以教大家养的方法!”大家沉默了一会儿,科学科代表第一个站起来大声说:“我愿意!”“我也愿意!”班长接着站了起来。随后,其他同学也纷纷举手,小能开心地笑了。假期里,小能竟然想到用拍视频的方式和大家交流植物养护方法,大家在网上分享植物的生长情况,乐此不疲。同学们佩服小能的本领,新学期一致推选他为班级“植物护卫队”队长。小能开心极了,第二天从家里带来了一大盆多肉和一小盆多肉,说:“老师,大的给我们班,小的给您!”看着小能的笑脸,我也欣慰地笑了。是的,小能完全融入班级了。
一句主动的道歉,一次互助的体验,一次融洽的合作,触动了学生的内心,拉近了学生间的距离,引领这个孤独的“我”融入了“我们”。(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