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宗兵,王晶晶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教育部《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推动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要“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1]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受到广泛关注。原本仅作为对外展示班级标识信息的班牌,借助技术的优势摇身变成电子班牌,其形态、功能特点和应用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近年来,国内一些学校开始使用电子班牌来辅助“新高考”实施后的“走班教学”。
在中国知网以“电子班牌”为关键词仅能搜索到两篇正式文献,一篇是探讨电子班牌在学校德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贡献[2];另一篇指出在高职院校的智慧互动教室系统中,电子班牌体现了其班级信息智能管理功能[3]。除了正式文献,电子班牌的生产企业也在其产品网站对电子班牌的功能特性、适用场景和应用模式进行了相关介绍,但仅限于自己的品牌。由此可见,现阶段关于电子班牌的研究仅局限在对其单一功能及应用的介绍和分析,对其完整功能特性及应用模式未作系统梳理;对电子班牌在实际学校应用中扮演的角色和出现的问题,也未作前瞻性的分析,因此缺乏相对应的干预措施和应对策略。电子班牌除了对外展示班级、年级等信息,更成为新型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班级文化展示、拓展课堂交流[4]和实现家校互通的应用载体,成为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研究对电子班牌的起源发展、功能特性、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班牌是班级的附属品。传统班牌即为对外展示班级标识、番号等信息,是班级文化的载体。广义上的班牌包括两部分:一是悬挂或张贴于学校教室门上的标记班级信息的木牌、纸牌或者合金牌,二是教室内展示班级文化的黑板报及墙体;狭义的传统班牌指的是前者。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校园建设的大力推进,班牌朝着数字化、智慧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电子班牌应运而生。
电子班牌最早是由企业提出的,它区别于传统班牌的物质载体,强调班牌的数字化表现形式。当前,电子班牌的名称未得到统一,众多企业从自身企业文化和产品特点出发,结合市场现状,先后称之为“电子班牌”“云班牌”等等。本文统称为电子班牌,对其定义如下:电子班牌发端于传统班牌,是传统班牌的电子化形态。电子班牌是一种安装于教室门口,用来显示班级信息、教务信息,体现班级、学校文化,支撑走班教学等教务开展,实现教育数据采集,组建家校生互通平台的智能交互终端。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电子班牌不断发展,逐步更新换代走向成熟。迄今为止,根据其功能特点和作用地位,电子班牌已经走过三代,即第一代“电子班牌”、第二代“智慧班牌”以及第三代“云班牌”[5]。三代电子班牌并无严格界限,本文对其进行划分旨在厘清电子班牌的发展脉络,为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最早关于电子班牌的正式研究是2014年由吕炳群发表在《中国教育信息化》上的《电子班牌创新学校德育信息化建设》一文,其认为电子班牌在学校德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2015年发表在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的《电子班牌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文指出,电子班牌可以“无缝传递校园信息”“及时反馈课堂信息”“实现班级信息的透明化以便于管理”[4]。这个阶段的电子班牌主要功能是显示班级标识信息。到了2016年,电子班牌迅速发展,开始涌现众多“智能班牌(又称为智慧班牌)”。此时电子班牌的功能逐渐丰富和强大,开始支持走班教学以及家校互通。紧接着又推出了“云班牌”,该阶段的电子班牌强调数据的云端存储和分析处理,凸显班牌的“云”功能。
本文以电子班牌的功能发展为切入点,从电子班牌名称变化的角度出发,将电子班牌的发展划分为“电子班牌”“智慧班牌”和“云班牌”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基本功能及应用和特点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电子班牌到智慧班牌,再到云班牌,其功能和应用得到了积极的完善和丰富;虽然它们在功能上互有重叠,完全将其分隔开来并不现实,但对其分类是为了突出电子班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表1 电子班牌的功能及特点
电子班牌是悬挂于教室门口的一块数码相框或LED显示屏,用于展示班级标识,实时显示课程表、作业、通知公告、天气预报、考勤等信息,还可以及时发布学校各种活动,提高师生的精神文明素质。电子班牌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发布系统,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整体的信息技术环境。[6]其最大的缺陷在于功能单一,缺少家校、师生的交互,内容不能及时更新,缺乏个性化,而且数据不能有效地存储。
智慧班牌是电子班牌的升级版本,传统电子班牌强调的是展示功能,而智慧班牌更加注重师生沟通交流以及数据的交互。智慧班牌可设置集中分布式管理,自由控制每个终端。学生可以通过智慧班牌进行考勤以及课堂反馈;教师可通过智慧班牌了解学生的课堂反馈、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同时家长也可通过专门的App或者微信端的应用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实时掌握孩子在校的情况。智慧班牌具有智慧性,突出班牌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最大的亮点在于自身的硬件与软件(App或是选课管理系统)相结合,能轻松实现学校开课、学生选课、考勤等功能。
云班牌集合以上优点的同时,拥有更多实用功能,让班牌更加灵活丰富,更具个性化。比如支持选课走班、翻转课堂,原本需要通过外接平台来实现,而现在只需通过云班牌就可以轻松实现。云班牌最大的特色是“云”。云班牌是以云平台、云服务为基础的,通过云服务器进行资源的上传和下载;云班牌可大面积统一实施管理,在实现大数据搜集、资源共享的同时也更易进行操作管理,数据更加安全可靠,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电子班牌在智慧校园的建设和智能化学校日常管理工作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来说,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在电子班牌上可以及时了解学校动态、校园新闻、班级信息等,消息传达方便及时;教师和学生上下课通过电子班牌进行刷卡考勤,免去繁琐的签到工作,而且数据云端同步,学校、家长随时可以掌握学生动态。
新高考改革实施后,文理不再分科,多地开始实行“3+3”等级考试,很多学校开始进行选课走班,然而学生如何选课以及上课时间和教室等选课信息传达困难的问题亟待解决。电子班牌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更好地支持“走班教学”的开展。学生可以在电子班牌中登录个人账号进行选课或者是登录与电子班牌配套的选课管理系统完成选课。选课结束后,走班教室的电子班牌会实时地显示当前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授课要点、选课学生信息等;学生通过刷卡查询自己的课表信息,进行走班签到,课后还可以进行课堂反馈评价。电子班牌提供课程提前预警、课中显示课程信息、课后及时评价反馈的功能,大大地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有效防止了教学事故的发生。
中小学校通过电子班牌推送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数字化资源,利用数字资源的多样化和趣味性,普及道德知识和安全常识,倡导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实现“互联网+教育”成就人、培育人的目的。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班级网络学习空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电子班牌展示班级文化,让学生作为班级的小主人,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增加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电子班牌作为班级网络学习空间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其支持下,班级文化能够有别于以往得到更好的存储和管理,形成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档案袋。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认为电子班牌更应被视作班级学习空间的体现,而不仅仅只是一块记录信息的“电子显示屏”。
学生在电子班牌终端刷卡考勤,对教师和课堂教学作出评价,教师登录后台即可查看并给予反馈。学生在校的所有记录将同步更新至云端,家长通过微信端或者App进行查看并和学校、教师进行及时沟通交流。电子班牌因此成为学生行为数据的有效采集点和家校师生互通的粘合点。
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7]。智慧学习环境能很好地提供适应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支持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开展。电子班牌能够实现学习随时随地发生,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电子班牌点播学习音视频,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料,联系与查找喜爱的教师,解答困惑。除此之外还能收集和智能化分析学生的行为数据,构建个性化学生电子档案。电子班牌实现了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推动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
由于缺乏相关研究理论指导,电子班牌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归纳目前电子班牌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班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随着电子班牌的功能日益复杂,操作的简易性不再,低年级的学生想要建设内容就变得相对困难。针对低年级学生,应该设计开发更友好的交互界面,便于学生自己修改内容。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建设和维护班牌内容。
如今大部分企业生产和学校使用的仍然是第一代电子班牌,只能满足传递和显示学校日常消息通知。大数据时代,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数据变得尤为重要,利用电子班牌对其进行针对性地收集,基于学习分析等相关技术进行价值挖掘,能真正促使个性化学习的发生。
电子班牌发展到今天,其功能模块愈加完善,但大多复杂臃肿,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功能并非适应于每个学校。基于此,企业应针对每所学校的不同需求,提供灵活可调整的功能模块,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要功能模块和精简无用功能,为每所学校提供相对定制的、个性化的服务。
电子班牌投入使用后需要管理、维护和升级,因此学校需培训相关负责人员或者购买可持续服务,维护和管理电子班牌让其得到有效应用,避免成为摆设。
互联网提供的资源良莠不齐,这对身心发展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可能是陷阱,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所以在开发和设计数字化资源时,要坚持 “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遵循科学、客观、实用、趣味的原则,使学生乐于接受、便于内化。
本文对电子班牌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和概念界定,将电子班牌的发展划分为“电子班牌”“智慧班牌”和“云班牌”三个阶段,并总结归纳了每个阶段的基本功能及应用和特点。通过梳理,得出电子班牌的六大应用:辅助日常教务管理、支撑走班教学、开展德育安全教育、体现班级网络学习空间、助力家校师生互通以及推动智慧学习环境建设。最后指出当前电子班牌存在的五大主要问题:操作不易、用户体验差,不重视数据的收集和有效分析、功能臃肿,不能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可持续服务问题,和数字资源的建设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以期能丰富电子班牌的理论研究,推动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