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钰琳,马珺,毛晓娟,黄智勇,赵焕
重症肺炎在发病早期症状较轻,但其病情发展较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患者一旦感染肺炎,需引起重视,并及时给予科学方式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发展成为重症肺炎,增加治疗难度[1]。临床治疗应以增强痰液引流及抗感染治疗为原则。研究发现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可帮助患者减轻感染症状。乙酰半胱氨酸能起到迅速强力溶解机体黏液及浓稠黏性相关分泌物的作用,且对机体刺激更小,整体安全性更高[2]。本研究观察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配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局部注入对重症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0月30日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56~81(69.13±9.27)岁。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55~80(69.25±8.15)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已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后均行胸腹CT、X线片及病理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重症肺炎;(2)年龄>55岁者;(3)心、肝、肾等重要脏器、血液循环系统功能无障碍者;(4)未合并感染或其他精神类疾病者。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类型肺部病症的患者;(2)存在食管疾病史、消化不良或胃肠道梗阻,无法通过药物治疗的患者;(3)存在放疗禁忌证、对本研究所涉相关治疗方法存在禁忌者;(4)存在严重精神类疾病且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
1.3 方法 2组患者均采取基本的解痉、氧疗、化痰止咳及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患者需要在密切监测心电与血氧饱和度下实施,吸入纯氧5 min后,保证血氧饱和度上升到99%。应用利多卡因吸入麻醉后,让患者安静,借助气管切开套管或经口鼻插入纤维支气管镜,从纤维支气管镜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 ml实施局部黏膜麻醉,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气道内,清除主气道和各段的支气管分泌物,按照患者耐受情况,给予生理盐水50 ml充分灌洗病变部位,每次10 ml,1 min后回吸,病变肺段灌洗3次,每周2次,连续治疗1周。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局部注入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影像资料在感染较重一侧取侧卧位,并抽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Zambon S.P.A.生产)3 ml(0.3 g)加入生理盐水40 ml稀释后顺着人工气道缓慢注入,如患者发生呛咳,马上停止注入,注入完成后需等待15~20 min调整成平卧位,每周2次,连续治疗1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指标: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获取血清样本,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应用免疫扩散法检测IgG、IgA、IgM,检测过程严格遵循说明书实施相关操作。(2)血气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及吸入氧浓度(FiO2)。(3)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4)不良反应:包括轻度发热、恶心呕吐、支气管黏膜少许出血、一过性低氧血症等症状。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影像学检查表明肺部炎性反应消失,血常规指标正常;有效: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改善>70%,血常规指标基本正常;无效:上述指标均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χ2=7.162,P=0.007),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IL-6、PCT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IL-6、PCT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 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IgG、IgA及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IgG、IgA及Ig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2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3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 比较
2.4 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PaO2、PaCO2、pH值及Fi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PaO2及pH值高于治疗前,PaCO2和FiO2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2.5 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FEV1、FVC及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5。
2.6 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0.766),见表6。
目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逐年增多,重症肺炎的发病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由于气道阻塞及排痰困难而造成呼吸衰竭,甚至引发死亡[3]。肺炎感染属于一种呼吸系统受累的病症,肺炎易被气候影响造成发病率提高,因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较差,在春冬季出现气候变化时疾病进展较快,如不及时进行治疗会累及较多脏器,加重病情,增加整体治疗难度,预后效果不佳,所以治疗过程中应采取合适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大部分非常危重,应尽早进行科学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减少机体感染程度,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 从而控制整体病情,改善预后效果[4]。
表5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6 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肺功能测定是评价患者气道通气障碍相关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肺功能的主要指标有FVC和FEV1,一般来说慢性炎性反应造成的重症肺炎在肺功能的主要表现是FVC和FEV1下降,尤其是FEV1和患者气道阻塞相关严重程度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所以临床治疗该病不仅要改善其临床症状,还要提高其肺功能[5]。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辅助治疗能够准确吸出气管内炎性分泌物和痰液,解除堵塞状态,进而改善肺通气。以往临床采用振动排痰仪可作用于气管和支气管腔表面,可松动支气管黏膜表面上的黏液,促使支气管内黏液排出,但排痰效果较差[6]。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是临床治疗重症肺炎的重要治疗方式,可在直视状态下清除气管中分泌物,尤其对伴随气道不全阻塞及痰栓等因素造成的急性肺不张,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与换气功能。纤维支气管镜灌洗作为一种无创技术,能直观进入至肺部,且可很好清除气道中痰液,有利于促进肺复张。同时还可在直视状态下进入病变组织,吸出黏稠痰液和分泌物,维持支气管管腔的顺畅[7-8]。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可刺激气道黏膜,促进吞咽及咳嗽等生理反射,且能促进氧合,改善低氧血症。纤维支气管镜灌洗通过清除气道阻塞,稀释痰液,可快速消除黏膜水肿,改善肺功能[9-10]。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清除机体氧自由基,并有效抑制相关的氧化应激反应,防止肺泡及气道黏膜上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还可提高呼吸道免疫功能,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炎性反应,从而控制患者的肺部感染[11-12]。通过乙酰半胱氨酸纤维支气管镜下的局部注入,能够直接把药物输送至机体病灶,防止无效沉积,从而提升患者的吸收和治疗效果,还可提高气道黏膜的修复作用,帮助黏液排出,从而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并改善肺功能。除此之外,该药物还能有效提高T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加巨噬细胞的整体吞噬能力,并有效清除依附在机体呼吸道的相关细菌及病毒,并阻断相关病原微生物的增殖过程,实现抗菌及抗病毒作用[13-14]。研究发现,乙酰半胱氨酸还能对免疫蛋白及补体的合成分泌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两者联合治疗可更加完全的对肺部进行清理,更快消除肺部炎性反应。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2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PaO2及pH值高于治疗前,PaCO2和FiO2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FEV1、FVC及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说明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配合乙酰半胱氨酸溶局部注入治疗可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较好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和动脉血气,还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且治疗的安全性好,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配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局部注入治疗重症肺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机体内的炎性反应,优化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有效改善肺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