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雅
【摘要】汉语常用词的演变问题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问题,找出古代汉语常用字在各个时代的语义变化,对词汇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三组涉及手部动作的常用词,分别是“抬”和“举”,“采”和“摘”,以及“拭”“揩”“抹”“擦”。通过翻检各类工具书,找这些字在各个时代的用例,依据用例探寻其历时演变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常用词;历时演变;规律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4-012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4.037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汉语常用词的演变研究成果丰富。有学者选取几个或者几组较为常见的汉语常用词进行研究,也有学者注意到了文献版本问题对词汇研究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部分学者可以将常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与汉语方言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涉及手部动作的三组常用词出发,集合不同时代的用例,拟找出其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
一、抬和举
表示“用手托物,使之向上”之义,现在主要使用“抬”和“举”两个字,但在古代汉语时期,这两个字出现的时代不同,根据历史文献和研究工具书的记载,这两个字有以下的历史演变。
(一)先秦两汉南北朝时期
在这一时期,“举”的使用较为常见,在历史典籍中普遍存在,有“向上抬,向上托”“攻克,占领”“兴起,发动”“举荐,推荐”等多个义项。“举”的本义是“双手托物,使之向上”,后来意义泛化,不一定是用双手,也不一定用人的手,仅仅表示“向上抬,向上托”之义。下面,我们就其本义的这一义项来研究。在这一时期的文献材料中,有不少例子都是使用“举”的“向上抬,向上托”之义的。如“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经·豳风·七月》)“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博物志》)。
上例可以看出,“举”在这一时期使用已经十分普遍,虽然都表示“向上抬,向上托”这一义项,但已经可以非常灵活地使用。有“用手举”的,如“举所佩玉玦”“举以向日”等,也有不用手的,如“举趾”“舌举”。这一时期由于还没有出现“抬”,因此“举”的使用普遍,意义较为宽泛。
(二)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抬”使用开始增多,但“举”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唐代释玄应、释慧琳所编著的《一切经音义》中记载到:“举振谓之抬”,这是较早地对“抬”字的解释,由此可推断,“抬”字在产生之初,和“举”的意义相近,但“抬”的本义是“合力共举一物”,因此“抬”的对象应该是中重量较重、体量较大的物品,才要“合力共举”。
根据相关学者研究整理的“举”和“抬”在隋唐典籍中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抬”出现最多的文献是《全唐诗》[1]。如唐代欧阳炯的《南乡子》:“树底纤纤抬素手”。但《全唐诗》中“举”使用的频率依然是“抬”的二十倍之多。而像《大唐西域记》《封氏闻见记》等文献中“抬”依然一次都未曾使用。由于这一时期用“举”字的唐诗较多,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三)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抬”的使用范围慢慢扩大,使用频率提高。在《全宋词》《王安石集》《太平广记》《元曲》等文献中,“抬”的用例慢慢变多。“抬”可以和“举”连用,“抬”可以表示比较轻微的动作,如宋词中经常出现“抬望眼”。
虽然举例中“抬”的例子增多,但这一时期“举”的使用频率依然大于“抬”,“抬”开始有与“举”竞争的趋势。而“抬”和“举”两字在义项上也开始有所分化,“抬”可以表示抽象意义,如“抬举多情词客”(辛弃疾《好事近》)中的“抬”便出现了抽象意义。
(四)明清时期
“抬”字产生之初多用于口语、俗语中,而“举”多用于书面语中,因此,明清时期,白话小说兴起并迅速繁荣,为“抬”字的广泛使用奠定基础。这一时期,大量白話小说中出现“抬”字,但在文言小说、笔记小说等文献中“抬”字出现的频率则较小。在《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部白话小说中,“抬”和“举”的用例出现了以下不同。首先,“抬”多指抬较重的物体,如“抬轿”“抬缸”“抬桌”“抬柜”等,而“举”则指的举较轻的物体,如“举杖”“举杯”“举碗”“举剑”等。其次,“抬”用来表示“使动”用法,如《红楼梦》:“这才忙着穿衣抬床”中的“抬床”是“使床移动”。
(五)现代汉语时期
在现代汉语阶段,“抬”和“举”虽为近义词,但二者的使用区分度已经较高,二者之间的不同较为明显,但都成了常用的动词。“举”多用来指较为用力的动作,且一般“举”的位置较高,如老舍《骆驼祥子》:“他举起双手,身体向下望。”“抬”的动作则显得比较轻微,如鲁迅《野草》:“他累得连眼皮都抬不起来”。
综上,先秦两汉南北朝时期,“举”的使用广泛,占据主导地位。隋唐时期,“抬”使用开始增多,但“举”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至宋元时期,“抬”开始有与“举”竞争的趋势,在义项上,“抬”和“举”也开始分化、“抬”多指两人或多人合力抬,“举”则是单人的行为。“抬”多指托举起较重的东西,“举”则指的是托举较轻的东西。宋元时期“抬”出现了抽象意义且“抬”和“举”可并用。明清至现代汉语阶段,“抬”和“举”的区分则更加明显。
二、采和摘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用手摘下果实、叶子、花朵”等意义的是词主要是“摘”。“采”字在先秦就已经出现,《诗经》中已经有十分成熟的用例,如《诗经·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摘”字在汉代已经出现,《说文解字》中对“摘”字有记载,《说文解字》:“摘,摭果树实也”。“采”和“摘”竞争最激烈的时期应该出现在隋唐,下面就隋唐以后“采”和“摘”的竞争演变做分析。
(一)隋唐五代时期
在隋唐以前,“采”主要的受试对象是“花”“叶”,如“江南可采莲”“涉江采芙蓉”等,而“摘”主要针对的是“果实”。隋唐以后,“摘”字的使用范围开始变广,并逐渐对“采”进行了替代,“摘”也可以指采摘“花、叶”等,如王昌龄《相和歌词·采莲曲三首》:“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同时,“摘”也可以与“桑”“茶”等前代固定与“采”搭配的植物搭配,如韩偓《信笔》:“石崖采芝叟,乡俗摘茶歌”。
另外,“摘”的对象从指实物,还可以指“字”和“句”,典型用例为“寻章摘句”。在语法方面,“摘”作为补语有一定量的出现,出现了如“摘得”“摘尽”“摘绝”等,这一时期,“采”和“摘”连用的情况也增多。如杨元操《集注难经序》:“越人采摘英华,钞撮精要。”
总之,隋唐五代时期“摘”在各个方面的使用频率均增加,但“采”在本时期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学者们的研究,从《全唐诗》《敦煌变文》等唐代文献中可知,“采”的用例依然远高于“摘”,尤其是在唐诗等文人色彩较浓厚的文献中更是如此[2]。
(二)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采”和“摘”的地位发生了大逆转,“采”的意义领域没有扩大,其使用功能、搭配词语上也未有新的变化,而这一时期“摘”在功能上突破很大,北宋时期,在使用频率上已经出现赶超“采”的趋势,南宋时期则逐渐超越了“采”,占据了主导地位。首先是根据对《全宋词》的统计,“摘”的使用频率超过了“采”。其次,在动宾的组合关系上,可以“摘”的对象进一步扩大,海棠、梅花等都可用“采”,且“采菊”这一传统的固定搭配也逐渐破裂,而“摘菊”盛行开来,如《好事近·渔村即事》中:“短蓬穿菊更移枨,香满不须摘”,因此,在采摘的植物“花”这一事物中,“摘”已经慢慢取代了“采”而占据主导地位。当然,在采摘植物的果实中,“摘”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除此之外,还出现了“摘星”“摘月”等相关说法。而作为补语的意义上,“摘”则比隋唐时期用例更多,特别是在“把字句”中的使用较为频繁,这点是“采”所不具备的,如“手把青梅摘”。
总之,这一时期,“采”和“摘”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南宋时期,“摘”无论是在使用频率还是实在句法功能上都已经渐渐超越了“采”而占据主导地位。但“采”依然在某些功能上处于上风。
(三)元明清至现代汉语时期
元明清时期的“摘”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除了具体的花朵、叶子、果子等植物外,像“鞍辔”“心肝”“牌子”等都可以用“摘”。如:“摘下鞍辔来”。根据学者对“明代四大奇书”的调查研究,在与“叶”的搭配上,“采”大于“摘”,究其原因在于“采药”一词不用“摘药”,因此,若是采摘一些“药材”的叶子,则必然要用“采”而不能用“摘”,如一些药类的植物灵芝、艾草等,“摘”与之搭配的用例还未曾发现。在现代汉语中也不能说“摘药”。
总之,“采”的产生较“摘”早,在先秦《诗经》中已经存在,但“摘”自产生之初,便以较快的速度不断发展,直至两宋时期,“摘”无论是在使用频率还是在意义功能上都已然超过了“采”而占据主导地位,但“采”也并没有因此而消失,“采”在某些功能上处于上风,如只能说“采药”而不能说“摘药”,这点在现代汉语也是如此。
三、拭、揩、抹、擦
在汉语史上,较早用来表示“用手、手巾等工具将物擦拭干净”[3]的意思的词是“拭”,在后来出现了“揩”,中古时期“擦”“抹”等有相近意义的词出现,这些词彼此在意义上有所区分而又有所交融[4]。现将魏晋之后此义场的四个词拭、揩、抹、擦作比较分析。
(一)隋唐时期
“拭”这个词是此义场内最早出现的词,在最初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最早见到“拭”字在《尔雅》中,“拭,清也”,意思就是使某物洁净的意思,是手部的动作,有时要借用工具。隋唐五代时期“拭”依然在这一义项中占据主导地位,“拭”做状语较为常见。在北魏《齐民要术》中,多出现“拭干”一词做状语,其宾语可以是“面”“身体”“竹笋”等。在《全唐诗》中也有如“拭却”“拭尽”等,宾语可以为“泪”“小盘”“荷花”等。由此可见,凡是现代汉语中可以用“擦”的地方,在隋唐五代时期都可以用“拭”来代替。这一时期“揩”出现,但地位远远威胁不到“拭”。
(二)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是“揩”“擦”“抹”百花齐放的时期。
这一时期,“揩” 一改在隋唐的颓势,逐渐兴盛起来,不仅在话本小说等民间文学中常见,在史书中也有用例可查。这一时期由于戏曲、话本等民间文学兴起,“揩”这一口语色彩浓厚的词廣泛使用开来,还可以带助词“着”。一直到元代,“揩”的用例多半是与“眼泪”搭配,这是对“拭泪”的一种继承。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擦”这个动词,这是一个大的变化。在“擦”字的用例中,比较成熟的是宋代的《朱子语类》中的记载[5]。在《朱子语类》中,“擦”的用例甚至超过了“揩”而占据高频地位。当然,“擦”和“揩”的用例还与地域有关,在南方多用“擦”而北方多用“揩”。
这一时期“抹”的是使用频率也在不断提高。“抹”还可以带补语如“抹却”。尽管这一时期“抹”的用例并不多,但其在文献中用可查找到用例,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这一时期《朱子语类》中“擦”和“抹”的用例较多,这与它口语化的性质脱不开关系。“拭”在本时期发展较为缓慢,而其他三个词“擦”“抹”“揩”等不断发展。
(三)明代
明代“擦”“抹”“揩”“拭”的发展主要呈现在不同地域方言中使用频率的差异。
在明代“揩”继续发展,宋元时期“揩”的用例多半是与“眼泪”搭配,是对“拭泪”的一种继承,但在明代,“揩”的受事成分在“眼泪”的基础上开始扩大,可以揩鼻涕、血迹、灰尘等。“揩”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了重叠形式,如“揩揩鼻涕眼泪”,也出现了一些比较固定的组合词语,如“揩尿抹屎”等。不过并不是所有文献中,“揩”都有这些特点,这并不是文体的原因,而是地域的因素。《西游记》的语言是在官话背景下的,因此“揩”的用例较多,而在《金瓶梅》中,则更多使用“抹”一词。对于《金瓶梅》的语言背景,学界没有定论,有学者认为其是在北方官话背景下形成的,吸收了其他大量北方方言,有学者则认为其时在北方官话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方言例如吴语,不过学界一致同意,其中有山东方言。“抹”一词的使用应当体现的是北方方言的特点。基本日常生活中许多需要擦拭的事物都使用“抹”一词,也出现了许多状中短语如“用手抹”“不要抹”等。“擦”使用的强势区域到江淮方言地区,从文献材料看来,在《封神演义》中“擦”的用例很多,几乎是唯一,但这时的“擦”未曾达到现在使用的普及程度。
四、清代至现代汉语阶段
清代至现代汉语阶段“擦”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取得了这个义场中的主导地位。
在具有北方方言的文献材料中,“擦”的使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频率,且使用非常灵活,既可组成动宾,也可以带“得”组成述补短语,还可以做叠词使用,如“擦擦洗洗”,也可以在后加数量短语,如“擦一回”。虽然这一时期并非是所有地区的文献材料中“擦”都取得了主导性的地位,但“擦”在日常语言中已经非常盛行,口语方言中使用也较为频繁。
“抹”和“揩”在这一时期和“擦”的使用频率相比明显降低,但在一些特殊的文献里,它们仍然可以和“擦”竞争,如在《老残游记》中“揩”可以和“擦”竞争。而“拭”在这一时期已经基本消失,只在一些书面语中出现,比如诗句之中经常出现。最典型的用例是“拭泪”。在现代汉语階段各方言区拭、揩、抹、擦的使用仍然很复杂,“拭”虽然已经不盛行,但在一些地区的方言如厦门等地,“拭”依然有着竞争力。
总体而言,拭、揩、抹、擦这四个词在历代的使用中,最大的特点是不同时期具有强势地位的词各不相同,没有哪个词可以一直保持主导地位。而这四个词的另一个特点是使用的地域性较强,不同方言区四个词的使用频率大不相同,这一点在明清以后尤为明显。
五、结语
从以上对于涉及手部动作的三组常用词的历史演变探究中,可以得出一些结论。首先,“常用词”这个概念是根据某个特定时代而言的,一个词在一个时代是常用词,到另一个时代,有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被其他词所取代,也有一些词在几个时代都保持这经久不衰的地位。其次,常用词的演变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意义的分化,即两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在具体意义和用法上有着区别分化,这是语言不断发展、不断精细化的结果。另外,有些同义词在不同方言区的使用频率不同,这反映了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与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特点、语言习惯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2]赵川兵.近代汉语五组涉“手”类词演变研究[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18.
[3]王力编,蒋绍愚修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4]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王娟.“拭”“揩”“抹”“擦”“搌”的历史演变与方言分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01):17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