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政治优势

2023-07-21 16:59王春玺张新云
学习与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民主集中制

王春玺 张新云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中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居于统领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国家治理特点和优势的集中体现。党的领导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政治优势,主要体现在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等方面。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党的领导;  民主集中制;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 D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7-0022-04

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中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其中居于统领地位的最大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第一条,提出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论断,明确了党的领导在我国制度优势中的突出地位。深入研究党的领导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政治优势,对于坚定制度自信、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领导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党的领导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这是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史得出的科学结论。党的领导事关党和国家的团结稳定。邓小平指出,如果动摇了党的领导这个原则,“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1为什么我国能保持长期稳定,没有乱?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回答:“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2如果放弃党的领导,就会犯颠覆性错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宪法中取消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在实践中放弃了党的领导这一重大原则。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一是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认识党的领导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保证是党的领导。二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必然、制度发展必然的角度认识党的领导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深刻揭示了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作为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决定了顺利推进新时代党的事业,必须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

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统领地位。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制度统领和贯穿我国制度体系中其他方面的制度。我国国家治理结构由政党、政府、社会等不同治理主体构成。从党政(这里的“政”指“广义的政府”)关系来看,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人大、政府等国家机关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广泛设置发挥领导作用的党组。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各个党组负责贯彻落实。从党和社会的关系来看,通过搭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了党与人民利益一致的善治局面。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治理特点和优势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西方政党则作为不同群体的利益代言人,试图通过定期的选举获取公共职务进入政府、影响政府行为。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所谓的民主仅局限于选举与投票环节,普通民众根本没有当家作主的地位,政党不过是政治精英的竞选工具。在实践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形成的“中国之治”与西方党争形成的“西方之乱”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共产党把政党的组织、制度和价值融入国家治理之中,打破了西方政治学意义上政党和国家关系的传统形态。这种将政党与国家高度结合,由政党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国家治理各方面的举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已成功创造出了国家治理的新范式,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多元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制度优势:民主集中制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作为党的根本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正确实行集中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又可以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一方面,民主集中制的民主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党内民主的各个环节之中。例如,在民主决策中集思广益,可以充分激发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的集中体现为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全党智慧,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民主集中制不仅可以保障集中力量办大事,还可以保障办成事。在党委决策中将个人分工负责作为落实集体决策的原则,不仅有利于落实主体责任,而且有利于决策的执行。

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使中国共产党具有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中国共產党正是依靠民主集中制这一组织原则将全国党员组织起来,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从党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再到基层党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能有效调动党内积极性、整合社会资源、保证全国一盘棋,从而展现出强大的组织优势。

作为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民主集中制是实现党内和谐和团结统一的法宝。要坚持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党内组织和组织、组织和个人、同志和同志、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等重要关系,发扬党内民主、增进党内和谐,实行正确有效集中,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及其所要求的“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才能实现组织上的集中统一和全党团结。“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对民主集中制的创造性运用。

价值优势:以人民为中心是党治国理政的价值旨归

作为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西方政党将上台执政作为最高目标,一旦成为执政党,在国家治理中就只代表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等少数人的利益,其价值追求是以资本和权力为中心。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能做到始终代表并坚决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1

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决定了党在国家治理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以及阶级属性决定了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是根本一致的。1939年2月,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第一次提出了“为人民服务”。1945年6月,“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被写进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2021年11月,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独特优势,就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贯穿制定政策、谋划工作、促进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球知名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2022年度爱德曼信任晴雨表》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高达91%,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蝉联全球第一。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民众对政府的这份信任“源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担当作为。我们坚持人民至上”。2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依靠人民执政,善于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中国共产党打江山离不开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更是离不开人民。人民群众是把国家治理体系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主体,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人民的创造伟力。毛泽东创立了党的群众路线,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3党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在国家治理中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理论优势:马克思主义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指导思想

思想就是力量,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1这种强大的政治优势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其创造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方法和路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为了保证革命的成功,必须有思想和行动的统一。”2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同样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思想的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统一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且始终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可以说,衡量一个政党是不是真正的工人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就是其能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之所以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取得成功,其秘诀就在于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党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理论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正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所总结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先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拥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產党不断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经过各种学习培训和岗位历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全面增强了执政本领,学会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科学分析和有效解决新时代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并以之指导中国实践。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原则之一,我们要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不断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更好承担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重大职责,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1ADJ0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6]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王春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新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 申   洁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民主集中制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把民主集中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