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河合隼雄
明明现在条件更好了,为什么孩子的问题反而更多了?
因为大家都忘记用心了。
“物质丰富了,人生肯定会轻松。”许多人都这么想,所以才努力奋斗到现在。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物质丰富了,人生反倒是变得艰难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旦物质丰富了,人在处理事情时就会简单地用物质来解决,而忘记用心了。也就是说,人们在这方面偷了个懒儿,所以如今在养育孩子方面就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
物质丰富之后,生活变得十分便利,而生活便利了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变得越来越淡薄了。比如说买火车票吧,过去你得看着售票员的脸说:“买一张去京都的票。”可现在在自动售票机上按几下按钮,票就出来了。换句话说,大家都太理所当然地以为:“节约了心灵的能量,生活变得方便,这不就是进步吗?”
话虽这么说,可光是感慨“物质太丰富了”“生活太便利了”也没有什么用。我们还必须找到物质丰富了之后的生活方式。“以前多好啊,我们都勤俭节约,过着朴实的生活”,这种话毫无意义。还不如考虑在物质如此丰富的时代该怎么养育孩子,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也能有个丰富的心灵。
过去,用心生活都用不着刻意去想。因为物质匮乏,为了填饱肚子就已经竭尽全力了,所以不知不觉就已经很用心了。父母总是为了能给孩子买点儿什么而努力着,孩子虽然也希望父母能给自己买点儿什么,可也忍着不跟父母开口。
所以在物质丰富的时代,要想让孩子体验到快乐,每个家庭都必须在控制欲望的方面下功夫,这就是所谓用心了。
举个例子,假如家里规定了“我们家只在过生日时才能吃蛋糕”,就会让孩子对吃蛋糕这件事感到期待,不是吗?就算不是生日,只要一想到“几月几号就有蛋糕吃啦”也会很开心。只要父母能够用心,孩子就能体验到欢欣雀跃的感觉,这就是下功夫了。可要是每天都能吃到蛋糕的话,孩子就不会那么欢欣雀躍了。
买书也是如此。从前因为一下子买不起很多书,所以孩子就会拼命攒钱。在攒钱的过程中,孩子既懂得了节俭,也能想象买到书的快乐瞬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其实一直都在用心,所以事情自然也就会很顺利。就算是父母想买书给孩子,可迫于经济压力,也不能说买就买。假如能跟孩子约好:“那就等过年,用压岁钱买书吧!”这样的处理方法就很棒了。
但现在,只要孩子说我要,父母们基本就会买。如果父母想要用心的话,就需要想:“买这本书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件好事吗?”假设,书总共有十卷的话,是一次性都买了好呢,还是一次只买一本好;是对孩子说“要等到过生日呦!”,让他等等看好呢,还是说“好嘞!”,立刻就买下来好;抑或是说“我们家不需要买那种东西!”为好,真的有非常多的选择。
“去买最贵的!”即使你这么做了,孩子也不会欢欣雀跃。相比之下,有人为了刺激而去冒险,当然,那是不同层次的快感;尽管几个人一起冒险,也能体验到某种“一体感”,但是这可能有害身心或置身危险中,甚至由此可能步入歧途。
在孩子的生命早期,“一体感”原本是在家里体验的。“不是这样的,我们家总是一起吃饭,孩子他爸也都按时回家”,即便这么说,如果父母没有用心的话,也不会让孩子感受到与家人的一体感,孩子也不会开心的。这样的家庭即使表面上看起来过得挺好,也会像用塑料做的,有些华而不实。这样一来,等孩子到了青春期,或许就会成为不良少年,甚至去做一些大人无法容忍的事情。但是,孩子这样做,其实也只是想要打碎这塑料一样的家庭吧!
(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什么是最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