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十年中国舞蹈史研究展望

2023-07-20 03:40:42邓佑玲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研究

邓佑玲,仝 妍,谢 威

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舞蹈史学研究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 (1919—1949年)、创立(1949—1976年)、发展(1976—2019年)三大时期①王海涛,杨诗妍.中国舞蹈百年史学史述论(1919—2019)[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9,42(4):151-158.。近十年来,中国舞蹈理论开辟了多维立体的研究方向,建立了老、中、青结合的研究梯队,在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上不断提升。本文以2011—2021年正式出版的舞蹈类专著、国家级立项项目的舞蹈学部分,以及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中文社科引文索引 (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的舞蹈类学术论文为主要研究依据,针对近十年的舞蹈史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评述。据中国知网不完全统计,2011—2021年有关舞蹈史研究的专著达到64部,相关论文达到五百多篇,相关文献发表总量较以往有明显增长。具体发表年度趋势见图1。本文旨在通过梳理2011—2021年中国舞蹈史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总结与反思,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具体分为中国舞蹈史和外国舞蹈史研究两部分。

图1 2011—2021年中国舞蹈史研究发文趋势

舞蹈史学研究中关注的是“舞蹈的本体与主体、什么舞、为谁而舞、谁来书写、为谁书写、如何书写等舞蹈史观和舞蹈自身的艺术属性问题。”②邓佑玲.舞蹈学中国学派的构成及其方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33(1):11.2011—2021年新时代十年间,中国舞蹈史的书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语境中,既在本体观上关注到了舞蹈艺术的自身属性,又从唯物史观上对于舞蹈实践者、舞蹈学者、舞蹈现象等方面进行研究,充分凸显出“史—论—评”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也进一步促进艺术史的学科性质朝着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等综合人文学科性质的方向发展。对于中国舞蹈史的研究文献主要涉及舞蹈通史、断代史和专题舞蹈史,综合新时代十年间的丰硕成果来看,其代表性成果体现出以下三大特征。

一、通史与断代史的文本之“变”

舞蹈通史与断代史虽然都是舞蹈史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承担的责任却不同,前者需以“全而广”的视野厘清历史发展的全貌,后者则强调以“细而精”的眼光关注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新时代十年间,新一代舞蹈史学者在前辈史学积淀基础上不断寻觅,既对舞蹈通史的经典文本进行完善,使其以新的样貌再现于新时代的舞史长河中,同时也在新时代语境中丰富着断代史的书写。

(一)纵向深入:舞蹈通史研究的丰富

在2011—2021年间,新一代舞蹈史学者以《中国舞蹈发展史》①1989年,由王克芬主编的《中国舞蹈发展史》首次出版,成为中国舞蹈通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在研究范围上,此书选取了原始社会至元明清时期的舞蹈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作者采取文献、文物、图像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内容上,作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舞蹈发展的内外联系,主要包括舞蹈特征、乐舞理论、民间歌舞、道具及舞人、乐舞精神、后世影响等几个方面,从而探究不同历史时期中国舞蹈发展的轨迹。为基础,对中国舞蹈通史进行新的研究,不断丰富中国舞蹈的史料。具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刘青弋主编的《中国舞蹈通史》②刘青弋.中国舞蹈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共9册,2012年)为代表,延续老一辈舞蹈史学者的研究。在研究范围上,《中国舞蹈通史》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时期的舞蹈史;在研究内容上,该著作集结孙景琛、彭松、王克芬、董锡玖、刘恩伯等多位中国舞蹈史学家分别对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时期的舞蹈史及古代舞蹈文物图像进行书写。其中,“中华民国”时期的舞蹈史属于创新成果,作者将舞蹈分为 “现代”舞蹈和 “传统”舞蹈两大类,以时间划分为经线,以地域划分为纬线,以文化类型划分的舞蹈和以文化功能划分的舞蹈来形成观察历史的断面及重点。此外,也丰富了对“中华民国”时期民间舞蹈的研究,尤其是关注到民间舞蹈在特殊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变化,如:云南花灯舞蹈从辛亥革命前的“老灯”变为革命后的“新灯”、台湾民俗舞蹈活动 “会香”与“进香”活动的兴盛等,拓宽和丰富了中国舞蹈通史研究的视野。

另一部分以王宁宁、江东、杜晓青所著的《中国舞蹈史》③王宁宁,江东,杜晓青.中国舞蹈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2012年)为代表,以普及性的舞蹈简史形式进行叙述。在研究范围上,作者选取了从古代、现代至当代(20世纪80年代)三个时期的中国舞蹈史进行研究;在研究内容上,该著不同于《中国舞蹈通史》兼具翔实的史料与作者的观点,而是选择减少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篇幅,例如对于乐舞理论以及作者观点的阐述,从而通过客观、简明的论述,在有限的篇幅内系统、全面地解读历史,这类著作的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中国舞蹈的历史与文化。这一类型的著作还包括由袁禾主编、袁禾与仝妍所著的《中国舞蹈通史》 (精撰版)①袁禾,仝妍.中国舞蹈通史(精撰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2016年),既体现出经典文本的科学性与学术性,也通过深入浅出的阐释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中国舞蹈史。此外,以北京舞蹈学院袁禾教授为第一首席专家的《中国舞蹈史》课题组被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经过9年的打磨,于2019年正式推出了《中国舞蹈史》②中国舞蹈史编写组.中国舞蹈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教材,充分凸显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唯物史观在中国舞蹈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

在史料学方面, 《中国乐舞史料大典》③孙景琛.中国乐舞史料大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可谓倾注了两代人六十年时间和情感的史料巨著。该书由孙景琛所著,于2012年付梓出版。共分为 “二十五史编” “杂录编”和“图录编”三卷,运用图像学的方法,收录自中国古代到民国期间各类文物中的舞蹈形象史料,并进行细致的阐释与分析,对散见于一些杂录、艺文辑录中的舞蹈资料进行了一定选编,不仅弥补了中国舞蹈文献学的空白,也为中国舞蹈文献学的起步奠定了第一块厚重的基石。

(二)横向拓宽:断代史研究的创新

新时代十年间,中国舞蹈断代史的相关专著数量不多,其中占较大比重的是古代舞蹈史的文献。例如于平2020—2021年在《舞蹈》上发表的 《中华民族舞蹈原始发生蠡测》④于平.中华民族舞蹈原始发生蠡测(一)— (十二)[J].舞蹈,2020-2021,64(1-6)、65(1-6).12篇系列文章,分别围绕“舞” “萬”“傩”“龙” “鼓” “羽” “袖” “剑” “灯”“蹈”“履”“蜡”12个关键字探究了中华舞蹈的原始发生,兼具理论高度与思想深度。刘建对于“汉画舞蹈”⑤刘建.汉画人界羽人舞[J].舞蹈,2019,63(6):40-45.的种类与形式进行系统考证与剖析,并反思如何重建中国古典舞的相关问题⑥刘建,梁思思,郑琪.汉画羽人杂舞探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34(3):52-61.,充分运用了 “二重” “多重”证据法的方法。王楚蒙的硕士论文《唐代乐舞机构及其舞人研究》⑦王楚蒙.唐代乐舞机构及其舞人研究[D/OL].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2023-05-11].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75KOm_ zrgu4lQARvep2SAkfRP2_ 0Pu6EiJ0xua_ 6bqBm91FkLbNlvP8FGgWDONEfeDOIZ8G EtRkawkAFFZm91g&uniplatform=NZKPT.(2016年)力图对唐代三大乐舞机构的历史源流、生态位置、职能分布、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理论阐释,以论证唐代舞蹈的繁荣发展与彼时的乐舞机构及其舞人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反映了当代青年学者在老一辈学者研究基础之上的新进展。

此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特殊历史节点上,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史的研究也掀起了新的热潮。冯双白的 《百年中国舞蹈史(1900—2000)》⑧冯双白.百年中国舞蹈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4.(2014年)概述中国舞蹈艺术发展情况,深入探讨了这一百年中国舞蹈艺术发展与社会、经济、思想及文化变迁的深层互动关系,既是一本适合于高等艺术院校舞蹈学生的教材,也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社会科学论著。于平的《新时期中国“新舞蹈”史述:中国现代舞与现代中国舞运演的阅读笔记》⑨于平.新时期中国“新舞蹈”史述:中国现代舞与现代中国舞运演的阅读笔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2016年)分12个单元提取各时期的中国“新舞蹈”的舞蹈思想、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并编入“单元文选”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把握每一时期影响舞蹈发展的深层因素,结构有序而细密。仝妍的《民国时期舞蹈研究》⑩仝妍.民国时期舞蹈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2013年)分别从西方舞蹈、传统舞蹈、新型歌舞、红色歌舞四个方面梳理了民国时期中国舞蹈发展的状况,总结其发展特点与历史意义。作者从文化背景、社会思潮等角度说明民国时期舞蹈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体现出“尊重史实”“论从史出”的治学理念。2013年金浩的 《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①金浩.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仝妍.国家在场与现实情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文艺政策与中国舞蹈艺术的当代话语建构[J].艺术百家,2021,37(3):82-94.(2007年首次出版)以21世纪以来的重点舞蹈作品为线索对其进行评述分析,以讨论舞蹈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其他相关专著还包括仝妍所著《现代性与大众化:中国现当代舞蹈发展研究》②仝妍.现代性与大众化:中国现当代舞蹈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2014年)等,相关论文包括仝妍的《新中国“十七年”舞蹈发展的历史经验》③仝妍.新中国“十七年”舞蹈发展的历史经验[J].中国文艺评论,2017,3(8):68-76.(2017年)、《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舞”的建构》④仝妍.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舞”的建构[J].民族艺术研究,2017,30(4):48-53.(2017年),江东的《新中国舞蹈发展70年回眸》⑤江东.新中国舞蹈发展70年回眸[J].艺术学研究,2019,1(3):42-50.(2019年),王海涛与杨诗妍的《中国舞蹈百年史学史述论(1919—2019)》⑥王海涛,杨诗妍.中国舞蹈百年史学史述论(1919—2019)[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9,42(4):151-158.(2019年),冯双白的《中国当代舞蹈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兼谈现实题材舞蹈创作》⑦冯双白.中国当代舞蹈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兼谈现实题材舞蹈创作[J].舞蹈,2021,65(1):10-15.(2021年),欧建平的《百年红色经典回眸舞蹈何以更上层楼——为“百年红色经典与文艺高峰”专题研讨会而作》⑧欧建平.百年红色经典回眸舞蹈何以更上层楼——为“百年红色经典与文艺高峰”专题研讨会而作[J].艺术评论,2021,19(9):26-47.(2021年),江东的《“红色舞蹈”的百年印记》⑨江东.“红色舞蹈”的百年印记[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1,6(2):1-7.(2021年),张萍的《回望百年——党的文艺思想与当代中国舞蹈艺术道路选择》⑩张萍.回望百年——党的文艺思想与当代中国舞蹈艺术道路选择[J].舞蹈,2021,65(4):6-15.(2021年),仝妍的《国家在场与现实情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文艺政策与中国舞蹈艺术的当代话语建构》⑪(2021年),史红的《映照、表现与修辞:建党百年与舞蹈》⑫史红.映照、表现与修辞:建党百年与舞蹈[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1,3(2):8-17.(2021年)等。

可以看出,与古代舞蹈史的研究者不同,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的研究者大多是历史的亲历者,他们既在尊重历史的整体性、延续性的基础上关注舞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作为研究者对各类舞蹈事象进行评述,从而深化了读者对舞蹈历史的认知。

二、专题史的视角之“融”

专题舞蹈史作为舞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年间成果丰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舞蹈史研究的基本形态与建构模式,拓宽了舞史研究的范围与边界,创新了研究视角与方法,主要包括舞种/学科史、区域/民族史、人物研究三个方面,并且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研究层次的多元性和研究视角的一体性。

(一)舞种发展史与学科史相渗透:研究层次的多元性

正如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所言: “夫欲求人群进化之真相,必当合人类全体而比较之,通古今文野之界而观察之。”⑬王云燕.由旧入新:梁启超对赵翼史学的认知转变[J].齐鲁学刊,2022,49(4):39-48.跨入新世纪的大门,各类交叉学科的兴起为学术研究带来了一股新风。

在舞种史/学科史的研究中,学者们运用跨学科的研究视阈,既从生态学、美学、身体语言学等视角“向内溯源”,将舞种置于文化生态环境中进行综合性考察,同时又将本国的舞蹈学科发展与他国比较,在“向外探寻”中凸显其文化比较观。例如邓佑玲的《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访谈录》①邓佑玲.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访谈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2016年)将口述史与舞蹈史研究相结合,对在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进行口述史研究。该著分为 “访谈录”与“论述篇”两个主要部分,在 “访谈录”部分,作者主要采用开放式的访谈结构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例如李正一、彭松、曲皓、吕艺生、肖苏华、熊家泰、许定中、潘志涛、贾美娜、孟广成、马跃、杨美琪等。对于陈锦清、唐满城、孙颖、资华筠、许淑媖等几位已故的重要人物,作者选取他们有关中国高等舞蹈教育的遗稿编入该著。在“论述篇”部分,作者在对中国舞蹈高等教育进行研究综述、历史研究、综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当下发展现状的问题、追问与反思。因此,从内容上看,该著既有被访谈者与采访人的双向互视,也有单向的学理反思,对于今后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从方法上看,无论是前期的准备、中期的采访、后期的整理工作,作者都严格遵循口述史的方法来进行,推动了舞蹈口述史的研究。苏娅所著的《中国古典舞学术述评》②苏娅.中国古典舞学术述评[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2015年)从“一线两面”的思维模式出发,对中国古典舞发展过程中的研究方法、异化现象、文化变迁及成因等问题进行讨论,并关注到舞蹈本体、舞种属性等重要概念。李正一与李馨所著的 《求索:中国古典舞创建历程》③李正一,李馨.求索:中国古典舞创建历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017年)运用口述史的方法梳理了李正一教授参与创建中国古典舞的学术历程,兼具历史性与当代性,有助于推动中国古典舞学科的文化传承。唐丽娟与尹德锦的 《中国古典舞之身体语言建构》④唐丽娟,尹德锦.中国古典舞之身体语言建构[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2021年)结合身体语言学、美学等视角,分析阐释了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语言从“技术修辞”到“身体修辞”的现象。其他相关著作还包括于平的《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综论》⑤于平.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2017年)、黄奕华与朱律的《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1954—2019》⑥黄奕华,朱律.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1954—2019[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9.(2019年)、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教育研究中心出版的《舞以无疆:现代舞学科17年发展历程》⑦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教育研究中心.舞以无疆:现代舞学科17年发展历程[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12.(2012年),相关文章包括仝妍的《中国古典舞蹈审美现代性的当代构建》⑧仝妍.中国古典舞蹈审美现代性的当代构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34(6):1-6.(2020年),张华的《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舞蹈学科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以高等教育中的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例》⑨张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舞蹈学科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以高等教育中的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35(3):131-135.(2021年),刘波的《广东地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专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⑩刘波.广东地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专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33(5):104-107.(2019年),邹之瑞、关於、王博的《院系对话——关于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学科的思考》⑪邹之瑞,关於,王博.院系对话关于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学科的思考[J].舞蹈,2014,58(12):23-25.(2014年),张守和的《行者无疆——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学科发展回顾》⑫张守和.行者无疆——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学科发展回顾[J].舞蹈,2015,59(3):32-34.(2015年),张玉萍的《北京舞蹈学院芭蕾高等教育发展三十年回顾(1984—2014)》⑬张玉萍.北京舞蹈学院芭蕾高等教育发展三十年回顾(1984—2014)[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30(4):44-47.(2016年)等。

在民族/区域舞蹈史研究中,学者们从民族学、人类学、生态学、形态学、非遗等视野下进行民族舞蹈的研究,例如邓佑玲主编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丛书⑭邓佑玲.民族舞蹈田野调查笔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21.(共13册) (2021年)采用人类学中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民族传统舞蹈及传承人进行详细记录,所调查的内容除了与舞蹈有关的各种表演外,还涉及当地的山川风貌、风土民情、节庆活动、民族服饰等少数民族的各项传统文化,内容翔实,为中国民族舞蹈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罗雄岩所著的《塔吉克族舞蹈文化研究:“动态切入法”运用与操作》①罗雄岩.塔吉克族舞蹈文化研究:“动态切入法”运用与操作[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邓佑玲,仝妍.舞蹈人物画传[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2018年)运用“动态切入法”的“时、空、人”理论,以作者近70年来,先后13次攀越帕米尔高原采风收集和拍摄的文字、影像资料为依据,从民族历史、风俗习惯切入,研究舞者动态形象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规律。海维清所著的 《有意味的形式:舞蹈符号视角下的中华“圈舞”舞蹈文化遗存研究》②海维清.有意味的形式:舞蹈符号视角下的中华“圈舞”舞蹈文化遗存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2018年)结合符号学与身体语言学的方法,对中华“圈舞”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由浅入深地进行研究,使读者意识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非遗舞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王昕所著的《综合与反思:舞蹈人类学理论方法探研》③王昕.综合与反思:舞蹈人类学理论方法探研[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2014年)解析了文化人类学、艺术人类学、舞蹈人类学的相关概念,并结合舞蹈文献及传承人口述史,对舞蹈功能象征、仪式变迁进行研究,既为舞蹈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说明了其他舞蹈学相关的交叉学科深化发展的可能性。其他相关著作还包括北京舞蹈学院与中国舞蹈博物馆的《边寻边访:中国民间舞田野考察实录》④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博物馆.边寻边访:中国民间舞田野考察实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2014年)、马盛德的《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⑤马盛德.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7.(2017年)、黄龙光的《民间仪式·艺术展演·民俗传承:彝族花鼓舞田野民俗志研究》⑥黄龙光.民间仪式艺术展演民俗传承:彝族花鼓舞田野民俗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015年)、张谛《哈尼族舞蹈生态学研究》⑦张谛.哈尼族舞蹈生态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2016年)以及国家级立项课题“空间实践与舞体表达——古镇胜芳的舞蹈人类学景观”(16CE159)、“土家族舞蹈的文化人类学研究”(11YJA760034)、“‘文化生态学’ 视域中的岭南民间舞蹈”(13YJC760070)等。相关论文还包括高仙玉的《中国朝鲜族舞蹈与韩国民族舞蹈比较研究——以舞蹈人类学为视角》⑧高仙玉.中国朝鲜族舞蹈与韩国民族舞蹈比较研究——以舞蹈人类学为视角[D/OL].中央民族大学,2011.[2023-05-24].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7WN1SO36whNHQvLEhcOy4v9J5uF5Ohrl8vTzlaZqhNpTQCUlE x7RBKY4pSqs19g724 Eqg5bOEyfXV2yhZMqdx&uniplatform=NZKPT.(2011年)、马辰媛的《京族哈节舞蹈变迁研究》⑨马辰媛.京族哈节舞蹈变迁研究[D/OL].北京舞蹈学院,2016.[2023-05-24].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75KOm_zrgu4lQARvep2SAkkyu7xrzFWukWIylgpWWcEuf5TB_qS_dKogZwHKpVM-zA9bFWkm8M0 MlvpRmyGsfa&uniplatform=NZKPT.(2016年)、朱若昀的《所见中文文本敦煌乐舞艺术研究成果的研究方法分析》⑩朱若昀.所见中文文本敦煌乐舞艺术研究成果的研究方法分析[D/OL].西安音乐学院,2014. [2023-05-24].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75KOm_zrgu4lQARvep2SAk9z9MrcM-rOU4mSkGl_LWf5kTw_bwWxaXa0_CxJRcgAGn2IfXtoKwu4n9E7ogHB7O&uniplatform=NZKPT.(2014年)等。

(二)舞种发展史与人物及地域研究相结合:研究视角的一体性

舞蹈的发展是时代的产物,而非孤立存在于历史长河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代、地域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而2011—2021年间,中国舞蹈史学者将舞种发展史与人物研究、地域研究相结合,充分彰显出其研究视角的一体性。

一方面,舞蹈史学者将舞种发展史与人物研究相结合。由邓佑玲、仝妍所编的《舞蹈人物画传》⑪(2013年)分三册将著名舞蹈家曲皓、贾作光、彭松等人物的图像信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撰,内容包括他们的学舞经历、编创过程、教学场景等,并配以文字介绍,在生动地再现他们舞蹈生涯的同时,也回溯了民间舞的学科发展历程。马力学的《舞苑一丁》①马力学.舞苑一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2016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北京舞蹈学院马力学教授一生的教学、科研、创作等进行了回顾,书稿中收入了作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大量珍贵的图片及作者公开发表的文章,也收录了舞蹈界同仁的纪念文章。罗雄岩所著,邓佑玲、仝妍、李续所编的《舞蹈文化求索六十年》②罗雄岩.舞蹈文化求索六十年[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2012年)分“民舞散论”“学术交流”“舞思短评”“舞文摘译”与“学诗小辑”五个部分,回溯了作者学舞六十年的漫长历程。作者夹叙夹议,通过加入不同时期所发表的文章,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与舞蹈发展状况,兼具可读性与学术性。

另一方面,舞蹈史学者将舞种发展史与地域相结合。自2011年至今,涉及民族、地域舞蹈史方面的专著有50余本;涉及相关主题的国家级课题有8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4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38项。一方面,部分文献从宏观视角关注整个少数民族舞蹈的历史发展,例如纪兰慰与邱久荣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③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2021年)梳理了从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八大时期的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历程,并分别对东北 (包括内蒙古)、西北、西南、中南、东南几大地域的舞蹈进行考证,填补了中国民族舞蹈史学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文献从微观视角对某一民族的舞蹈进行阐释分析。此类文献中,专著大多以某一民族为研究对象,将该民族的迁徙流变、传统节庆、原始信仰、民俗文化与舞蹈表现形态结合,探究沉淀于该民族身体中的历史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内核,例如:《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著的 《中华舞蹈志》(2014年)④《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分新疆卷、云南卷、江苏卷、浙江卷、内蒙古卷等15个地域,梳理、编纂、收集了各地方民族民间舞蹈,并从历史源流、舞蹈形态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吴露生所著的《浙江舞蹈史》⑤吴露生.浙江舞蹈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2014年)就中国浙江省民间、民族舞蹈的生活源泉、艺术特征、地域文化背景、形式与内容的美学演化等角度,阐述了浙江地方舞蹈的发生至逐渐成熟的历史。辛秉文的 《青海舞蹈史研究》⑥辛秉文.青海舞蹈史研究[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14.(2014年)分上、中、下编三个部分,从历史源流、形态分析、传承现状等角度对其进行记载,为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其他相关文献还包括陈申、黄自新、唐文著《云南当代舞蹈发展史 (1949—2009)》⑦陈申,黄自新,唐文.云南当代舞蹈发展史:1949-200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17年)以及李永惠著 《白族舞蹈史》⑧李永惠.白族舞蹈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2016年)等。而硕博论文和期刊类文献则以小见大,从某一民族舞蹈个案分析整个舞蹈历史的流变,例如新疆艺术学院桑兆帅的硕士论文《克孜尔石窟顶灯图像与顶灯舞文化流变的探源》⑨桑兆帅.克孜尔石窟顶灯图像与顶灯舞文化流变的探源[D/OL].新疆艺术学院,2021.[2023-05-24].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75KOm_zrgu4lQARvep2SAkueNJRSNVX-zc5TVHKmDNkgJmbGbS8hHkME_SSAjp0vZGwa1rLAQQWVgslgNtVys&uniplatform=NZKPT.(2021年)在共时性和历史性的基础上,考察克孜尔石窟顶灯图像、燃灯仪式与和田本土地区的民俗活动相结合的情况,从而探究其民族地域、文化属性以及功能机制的流变。沈阳音乐学院王婕的硕士论文《从科尔沁“博”的流变探析“博舞”对蒙古族舞蹈的影响》⑩王婕.从科尔沁“博”的流变探析“博舞”对蒙古族舞蹈的影响[D/OL].沈阳音乐学院,2020.[2023-05-24].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75KOm_zrgu4lQARvep2SAkHr3ADhkADnVu66WViDP_3HxB5lceSAfau 8blsUDyZwffBcL1MnsX3EZ044w4pa1E&uniplatform=NZKPT.(2020年)以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地区“博舞”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的发展角度审视科尔沁博的起源、发展、遗存与演变过程,探索科尔沁“博舞”在历史当中动作内容的演变。其他相关文章还包括霍梦莺的《论新疆锡伯族贝伦舞的衍生及发展历程》①霍梦莺.论新疆锡伯族贝伦舞的衍生及发展历程[D/OL].新疆师范大学,2015.[2023-05-24].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75KOm_zrgu4lQARvep2SAk6nr4r5tSd-_pTaPGgq4znFsrkBd1E4bCMK2D_BfHSZX6-222_K2kWHYB-LM-WGIY&uniplatform=NZKPT.、张黎临的《滇西南象脚鼓与象脚鼓舞的演进及流播研究》②张黎临.滇西南象脚鼓与象脚鼓舞的演进及流播研究[D/OL].云南艺术学院,2016. [2023-05-24].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75KOm_zrgu4lQARvep2SAkfRP2_0Pu6EiJ0xua_6bqBqrnudd5gzIQ53vTvrzk_GS9yrtsSXb2HR2otpIXJ3ef&uniplatform=NZKPT.、周天龙的《仡佬族“踩堂舞”变迁、传承与发展研究》③周天龙.仡佬族 “踩堂舞”变迁、传承与发展研究 [D/OL].贵州师范大学,2018. [2023-05-24].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75KOm_zrgu4lQARvep2SAkWfZcByc-RON98J6vxPv10dK49patxhnbmB9zQnyCrj Ll0VQXvqmmMcpCFe6n6XIi&uniplatform=NZKPT.、林东旭的《玉龙县纳西族丁巴什罗舞变迁研究》④林东旭.玉龙县纳西族丁巴什罗舞变迁研究[D/OL].云南艺术学院,2017.[2023-05-24].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75KOm_ zrgu4lQARvep2SAk-6BvX81hrs37AaEFpExs0ANfs2JRu2VWFFGU8I5ioxRR4WseBro Fb0tfdQQHN8QP&uniplatform=NZKPT.等。

三、舞史研究的方法之“新”

“法无定法,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只有和史学追求的目标相匹配才会有效。”⑤菁鸢,玉泠,木木.继往开来—— “纪念中国舞蹈史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7,2(1):8-21.在2011—2021年的中国舞蹈史研究中,老、中、青三代学者打破学科壁垒,在传统方法论中不断探索与延伸,使得中国舞蹈史研究的方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主要包括传统方法论和新型方法论两大类。

(一)传统方法论的延续

在传统方法论方面,许多学者延续了老一辈文史研究家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二重、多重证据法。例如王克芬所著的 《万舞翼翼:中国舞蹈图史》⑥王克芬.万舞翼翼:中国舞蹈图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2012年)通过实地调查、采访以获取亲见亲闻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呈现出362幅丰富多彩的配图,为中国舞蹈史的研究提供了生动的图像资料。袁禾主编的《十通乐舞典章集粹》⑦袁禾.十通乐舞典章集粹[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2021年)分祭祀乐舞、纪功乐舞、宴飨乐舞、乐舞教育、乐舞机构、礼节性乐舞、风俗性乐舞、乐辞乐章八个部分对十部古代经典著作中的舞蹈进行梳理,为今后“十通”乐舞文献的数据库启动打下了基础。孙景琛、茅慧、吴曼英等主编的《中国乐舞史料大典》⑧孙景琛,茅慧,吴曼英.中国乐舞史料大典(上、中、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上、中、下)(2015年)同样采用 “图文互证”的方法,分为“二十五史编”“杂录编”和“图录编”三卷,按照纵向历史脉络进行编纂。

(二)新型方法论的探索

在新时代技术革命与舞蹈理论事业发展中推动了舞蹈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1.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舞史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诸如符号学、人类学、民族学、身体语言学、美学、医学、科学等。值得一提的是,这十年中口述史的研究备受关注,为舞蹈史学科建设留存一笔弥足珍贵的“活态人文资源”。其研究方向具体可分为三类:涉及民间舞学科建设的人物研究、“非遗”舞蹈传承人研究以及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舞蹈建设者的口述史研究。

第一,在民间舞学科建设的人物研究中,高度与黄奕华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口述史(第一册、第二册)》⑨高度,黄奕华.中国民族民间舞口述史(第一册、第二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2015年)收录了在民间舞学科发展中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师、学者对于民间舞的观点及具体做法,在回溯过往的同时对推动未来民间舞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潘志涛所著、邓佑玲主编的《舞蹈旅程的记忆——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者的口述史》①潘志涛,邓佑玲.舞蹈旅程的记忆——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者的口述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2013年)作为“舞蹈人物信息资源抢救与保护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内容翔实,文字生动,结合人类学中田野调查的方法,其记载的不仅是作者自身的舞蹈经历,更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历程的见证。

第二,在“非遗”舞蹈传承人物研究方面,崔晔的《说舞留痕——山东“非遗”舞蹈口述史》②崔晔.说舞留痕——山东“非遗”舞蹈口述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020年)采取深入访谈的形式,对五十余位“非遗”舞蹈传承者的口述资料进行整理、挖掘。在口述史实录部分,编者以艺人在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不同阶段对舞蹈的体验与感悟为脉络进行记录,既将读者代入传承人的真实生活中,又还原了山东“非遗”舞蹈的发展历程。王海涛的《乡舞·乡愁:重庆非遗舞蹈口述史研究》③王海涛.乡舞·乡愁:重庆非遗舞蹈口述史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2021年)以描绘“重庆非遗舞蹈地图”为基本落脚点,结合文献、访谈、影像和数字媒体技术,生动地勾勒出重庆民间舞蹈的样态与特征。

第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舞蹈建设人物研究方面,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主编的《舞者述说:中国舞蹈人物传记口述史》④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舞者述说:中国舞蹈人物传记口述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2018年),以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为采访对象,先后采访了彭松、盛婕、梁伦、李正一、舒巧、李承祥、斯琴塔日哈、赵青、蒋祖慧、吕艺生等艺术家,填补了中国舞蹈史在此方面的学术空白。邓佑玲、江东所著的《中华舞人口述志实录(2010—2014)》⑤邓佑玲,江东.中华舞人口述志实录(2010~2014)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8、2020.分两卷记载了两批舞蹈人的访谈实录,如彭松、盛婕、叶宁、郭明达、梁伦、王克芬、李正一、李承祥、王曼力、隆荫培、王世琦、徐尔充、斯琴塔日哈、舒巧等,将“舞蹈人”的社会记忆和身体记忆融入史学,弥补了文献史料之不足。

2.舞蹈史、舞蹈理论和舞蹈批评“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不断完善

舞蹈史、舞蹈理论和舞蹈批评“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具体可分为三类:文本批评类、现象评述类、报告总结类。

第一,文本批评类文献主要是对舞蹈史的相关著作进行评论,例如欧建平的《孜孜以求 厚积薄发——评吴露生的 〈中国舞蹈〉》⑥欧建平.孜孜以求厚积薄发——评吴露生的〈中国舞蹈〉(2017修订版)[J].舞蹈,2018,62(3):92-95.(2018年)首先回顾了作者与吴露生的点滴往事,高度赞扬了他的敬业精神与显赫成就,其次对其新书《中国舞蹈》 (2017年)的优缺点进行评论,并且结合舞蹈史研究60年的相关背景进行评述。张爽的《网络信息时代舞蹈艺术语言的表现研究——评〈中国舞蹈美学〉》⑦张爽.网络信息时代舞蹈艺术语言的表现研究——评〈中国舞蹈美学》〉[J].人民长江,2021,67(7):237.(2021年)一文结合网络信息时代舞蹈美学语言的“扁平化”问题评价袁禾所著《中国舞蹈美学》,启示史学研究者应该强化“读者意识”。其他相关文献还包括王风雷的《中国舞蹈历史发展研究——评〈中国舞蹈史〉》⑧王风雷.中国舞蹈历史发展研究——评〈中国舞蹈史〉[J].中国教育学刊,2015,36(6):127.(2015年),陈丽嫔的《悠悠青史,舞典华章——评〈图说中国舞蹈史〉》⑨陈丽嫔.悠悠青史,舞典华章——评〈图说中国舞蹈史〉[J].艺术评鉴,2019,4(24):7-9.(2019年)等。

第二,现象评述类文献主要针对舞蹈史发展过程中的现象进行评述,从而启示未来舞蹈发展的方向。例如冯双白的《中国当代舞蹈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兼谈现实题材舞蹈创作》 (2021年)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当代舞蹈史的研究,作者提出“历史研究的兴趣在来龙去脉,历史研究的目光在鲜活生命,历史研究的目的在面向未来”①冯双白.中国当代舞蹈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兼谈现实题材舞蹈创作[J].舞蹈,2021,65(1):10-15.,促进我们对过去的舞蹈史研究进行重温与反思。王海涛、杨诗妍的《中国舞蹈百年史学史述论(1919—2019)》②王海涛,杨诗妍.中国舞蹈百年史学史述论(1919—2019)[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9,42(4):151-158.(2019年)回顾了中国舞蹈史学的成长轨迹,肯定了其在史料储备、研究方向、研究人才等方面的进步,同时也指出新时代舞蹈史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应突破固有模式、加强人才储备。其他研究还包括霖雨的《对话:全球化时代舞蹈的发展走向》③霖雨.对话:全球化时代舞蹈的发展走向[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7,2(2):62-66.(2017年)、郑慧慧的《舞蹈史论研究的时代递进——由“中国古典舞‘名’ ‘实’之辨”引起的思考》④郑慧慧.舞蹈史论研究的时代递进——由“中国古典舞‘名’‘实’之辨”引起的思考[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8,3(1):25-28.(2018年)等。

第三,报告总结类文献主要以硕博论文和会议报告为主,对舞蹈创作、表演、教学、理论进行阶段性总结。例如北京舞蹈学院董超的硕士论文 《舞蹈史学研究的跨越:从史料走向学理》⑤董超.舞蹈史学研究的跨越:从史料走向学理[D/OL].北京舞蹈学院,2016.[2023-05-24].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75KOm_zrgu4lQARvep2SAkkyu7xrzFWukWIylgpWWcEtfZ5uMN1Y6WLb6yr14uD22RbvAzg 5tNvo7qy1S9Csri&uniplatform=NZKPT.(2016年)在纵向上将时间线索和人物线索一一铺展,分六个时期阐释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状况和特点,横向上关注同时期“中国古代舞蹈史”的不同书写形式,对主要学术成果进行考证、纠误和比较。菁鸢、玉泠、木木的 《继往开来—— “纪念中国舞蹈史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⑥菁鸢,玉泠,木木.继往开来—— “纪念中国舞蹈史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7,2(1):8-21.(2017年)梳理参与研讨会学者的代表性观点,并分为四类进行总结,整体上遵循 “回顾历史、反思当下、憧憬未来”的路线。其他相关文献还包括茅慧、廖燕飞的 《筚路蓝缕信史丹心—— “纪念中国舞蹈史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⑦茅慧,廖燕飞.筚路蓝缕信史丹心—— “纪念中国舞蹈史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J].艺术评论,2016,14(12):92-94.(2016年)、孟梦的 《新中国舞蹈艺术伟大复兴的共同见证——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⑧孟梦.新中国舞蹈艺术伟大复兴的共同见证——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J].人文天下,2019,8(20):16-19.(2019年)等。

综合上述文献可以看出,文本批评类文献学理性较强,而此类文献的研究者既是史学著作的读者,也作为史学研究者对其进行评论,具有较强的“读者意识”。现象评述类文献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不仅仅是对于当下舞蹈现象的评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其置于历史大背景中进行回顾与反思,这也启示研究者与评论者需具备开拓的视野,将宏观与微观相融合。报告总结类文献内容充实、逻辑性强,遗憾的是略乏思考。虽然舞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在不断拓宽自身领域,目前的研究成果中也不乏方法论的简单拼贴,因此研究者还需不断提升,深化对跨学科方法论的认知。

四、舞蹈史研究人员与期刊队伍之“广”

2011—2021年间,中国舞蹈史的研究队伍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构成了一批具有共识和共同志趣的中国舞蹈史学术共同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研究梯队的多元化和相关期刊数量与质量的提升。

(一)研究梯队的多元化

十年间,随着舞蹈学博士学位培养院校的增加或艺术学博士学位艺术学理论研究方向对舞蹈学学者的专项培养,为舞蹈史学建构的学者队伍培养了人才,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成果的输出。

一方面,从研究队伍的机构来看(见图2),2011—2021年中国舞蹈史相关的院校主体仍然是北京舞蹈学院,其次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南京艺术学院。其他代表性的院校与机构有:中央民族大学、文化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武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河北大学、重庆大学等。

图2 中国舞蹈史的研究机构分布图(前30)

另一方面,从研究人员的构成来看(见图3),既包括舞蹈专业的研究者,也包括非舞蹈专业的、从其他学科的视角来研究舞蹈史的学者。其中舞蹈专业的代表性舞蹈史学者有:于平、刘青弋、仝妍、茅慧、朴永光、欧建平、董超、车延芬、刘晓真、王晓茹、廖燕飞、唐敏、屠志芬、张延杰、王晓玲、田湉、王海涛等;非舞蹈专业的研究者有:王子初、夏燕靖、桂强、肖熹、郑亚萌等。

图3 中国舞蹈史的研究人员分布图(前30)

无论是从研究队伍的机构,还是研究人员自身的学术背景来看,都可窥见十年间的舞史研究已开始逐步走出舞蹈圈,体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倾向,对于推动舞蹈传播,提升舞蹈在艺术门类中的话语权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相关期刊数量与质量的提升

据中国知网不完全统计 (见图4),2011—2021年间中国舞蹈史主要的来源期刊仍是《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其次是《舞蹈》与《当代舞蹈艺术研究》。其他相关期刊还包括《民族艺术研究》 《北方音乐》 《戏剧之家》 《Dance Research Journal》 《大众文艺》《中国教育学刊》 《湖北社会科学》 《The American Historial Review》 《教育发展研究》《东南大学学报》《求索》《社会科学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大学社会科学》《敦煌研究》等。

图4 中国舞蹈史的研究来源期刊分布图(前20)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作为舞蹈史学来源期刊的主体,不仅是舞蹈史学书写的学术载体,同时也承担着引领行业整体发展的重任。2014年,它入选为CSSCI核心来源期刊(2014—2015)目录中唯一舞蹈类学术期刊,2018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足以说明其在舞蹈界的影响力。在舞蹈史学研究方面,2011年起《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开设“舞蹈史研究”专栏,为中国舞蹈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学术平台。而在2011—2021年间,它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开设了丰富多元的舞史专栏,彰显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详见表1。

表1 2011—2021年间《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每年新增设的中国舞蹈史研究专栏

从以上专栏可以看出,《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对舞史研究“质”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观念上注重舞蹈本体观与马克思文艺观的结合。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时间节点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与中国舞蹈史发展的密切联系,例如2019年的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舞蹈艺术70年”专栏,2021年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的文艺政策与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专栏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舞蹈艺术与党的文艺思想研究”专栏等,多位舞蹈史学者既从宏观视角梳理了“红色舞蹈”在党的文艺思想引领下的发展历程,也从微观视角反思了其在创作、表演、教学、传播、理论等方面出现的具体问题,为中国舞蹈如何赓续“为人民而舞”的使命提供了理论参考。

第二,内容上强调对活态人文资源的建构。例如2015年的“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博物馆 ‘舞蹈活态人文资源的考察与记述’”专栏,2016年的 “聚焦—特别策划:戴爱莲诞辰100周年纪念专栏”,2018年的“1978—2014北京舞蹈学院新时期舞蹈经典作品”“贾作光逝世一周年纪念专栏”“舞蹈人物研究专栏”等,都对特定时期的舞蹈人物与作品进行追忆与回溯,而这些专栏的研究者大部分都是了解舞蹈人物的家人与后学,他们既从主位视角对自己长辈的学舞经历进行记述,又从客位视角考察其舞蹈特点与贡献,多视角丰富了中国舞蹈史学研究。

第三,视角和方法上探究中国学派与交叉学科在舞史研究中的应用。尤其是2019年01期邓佑玲的《舞蹈学中国学派的构成及其方向》①邓佑玲.舞蹈学中国学派的构成及其方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33(1):1—11.首开先河,不仅根据中国舞蹈学理论的地位与哲学基础、历史积淀,提出了其构建中国学派的可能性,也从方法与构成、制度保障两方面论述了舞蹈人如何建构中国学派,而2020—2021年中“舞蹈学研究的‘中国学派’”专栏则分别从“先秦舞蹈史研究”“中国现当代舞蹈研究”“敦煌乐舞研究”等不同角度,以“中国学派”的方法对中国舞蹈史进行考证。2017年01期和06期中的“钩沉—交叉学科视角中的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专题”,2020年02期中的“中国舞蹈的跨文化研究”等专栏中的文章将舞蹈学与图像学、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结合,为中国舞蹈史学研究方法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启示。

结 语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1.综合2011—2021年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与上一个十年相比,舞蹈史研究在史料、史观、史论方面都有所开拓。十年内中国舞蹈史学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文本的丰富、视角的融合、方法的创新以及相关学术共同体的扩展。有待深化之处如:第一,在方法论层面,中国本土的方法论建设还未完全形成足够完善的体系,有部分研究仍是采用西方的理论进行简单拼贴。第二,在研究领域方面,古代舞蹈史的研究所占比重较大,并且较集中于汉代、唐代、宋代三个时期,其他时期的舞蹈史有待挖掘。此外,虽然研究断代史的硕博论文与期刊论文数量在不断增多,但是专著数量不足,有待继续丰富。第三,在研究方向上,对于专题史的建设还有待继续拓展与深化。例如在人物研究的专题史中,部分对于经典舞蹈人物的研究局限于现有材料的梳理,重复性较高,而对于舞蹈人物所提出的概念、方法、观点都缺乏深入细致的考察与追问。在地域舞蹈研究的专题史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2000年)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对于各地丰富的民间舞蹈资源都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但现有的地域舞蹈史研究仍缺少对于此部经典著作的开掘,尤其体现于硕博论文与期刊论文中。

笔者认为,新时代中国舞蹈史的书写,首先要立足中国本土的历史和现实,真正实现从文本层面到方法论层面的“中国学派”建构;第二,行文时应建立起读者意识,不仅要能够“往下放”,让儿童、青年都能读懂舞蹈史,还要能够“往远放”,扩大舞蹈史在非舞蹈专业人群中的传播面;第三,教学中各类舞蹈机构、艺术院校需要加强舞蹈史教材及课程的建设,经典教材固然有其保留与延续的必要性,但不能仅停留在过去的“经典”中,教学方式的更新、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等方面都是当代舞蹈史教学不可缺少的意识。

如今,我们身处“为人民而舞”的语境下、“后疫情”时代的形势里、“互联网+”的浪潮中,舞蹈的创作、表演、教学、理论方面又会产生新的创造,当代的舞蹈史研究既需要辩证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艺术观念,探寻新史料、新史观、新方法,同时也要对历史与现实进行反思,挖掘出中国艺术史与艺术史学的宝藏。

(感谢董丽、郭瀚繁、尹航、王情参与本部分研究。)

猜你喜欢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艺术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效果——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34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对北京舞蹈学院“高参小项目”舞蹈课教学实践的研究
戏剧之家(2018年12期)2018-06-13 10:08:20
艺术院校新媒体宣传阵地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