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

2023-07-20 05:02樊玉萍林静雅张姣杜丹杨凤仙郑蕾
西北园艺·蔬菜 2023年4期
关键词:病虫防治栽培技术

樊玉萍 林静雅 张姣 杜丹 杨凤仙 郑蕾

摘   要   介绍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技术,从栽培场地的选择、整地做畦、原料发酵、铺料播种、发菌期及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一套简单易行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病虫防治

大球盖菇又名皱球盖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功效。其抗逆性强,耐粗放管理,生物转化率高,栽培成本低(可直接用生料),菌糠可直接还田。

大球盖菇栽培方式主要有棚内栽培、大田栽培、林下栽培3种,林下栽培大球盖菇可增加土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林下温度、湿度、光照等适宜大球盖菇子实体生长,采收后菌糠还可为树木生长提供营养。近年来,大球盖菇林下栽培模式在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迅速,笔者结合多年栽培经验,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大球盖菇林下栽培管理技术,供菇农参考。

1   栽培季节

大球盖菇属中温型菌类,其菌丝体、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4~28 ℃、12~25 ℃。春季、秋季均可栽培,9—11月份秋栽,2—3月份春栽。秋季栽培原料来源较广,农村劳动力充足,生产成本较低,出菇期较长,一般第2年5月份出菇结束;春季栽培播种后45天左右出菇,缺乏劳动力,出菇时间较晚,一般在4月份左右。

2   菌种的制作

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引进大球盖菇母种。

2.1   母种配方   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1 g,硫酸镁(MgSO4·7H2O)0.5 g,琼脂粉15 g,水1 000 mL。

按配方计算、配置各种原料,制备马铃薯煮制液,将所用试剂溶解于马铃薯煮制液中,补水至所需制备量,调节pH值至7~8。

将配制好的培养液分装,每支试管分装量为试管长度的1/5。分装完毕后塞入硅胶塞,7支试管扎成1捆,上部用报纸或牛皮纸包扎。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灭菌温度121~126 ℃,时间20~30分钟。灭菌结束后,待培养基不烫手后将其取出并摆成斜面,待其冷却后接种,在25±2 ℃、湿度50%~70%环境中避光培养。

2.2   原种配方   小麦 89 %,木屑 10 %,石膏  1 %。

按照配方称取原料,小麦清洗、浸泡,预煮至含水率60%左右。然后拌料、装袋,滅菌温度121~126 ℃,时间120~180分钟。灭菌结束后将料袋转移至洁净环境,降温至25 ℃以下接种。接种后,将菌袋移入培养室,避光培养。

2.3   栽培种配方   木屑55%,玉米芯20%,谷壳15%,麸皮10%。原料拌匀、装袋、灭菌,灭菌温度121~126 ℃,时间120~180分钟。灭菌结束后将料袋转移至洁净环境,降温至25 ℃以下接种。接种后,移入培养室,避光培养。

3   栽培场地的选择

选择行距2~3 m、株距1.5~2 m,便于安装滴灌、运输原料及人工采菇的林地。大球盖菇出菇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要选择郁闭度为65%~85%的树林。

4   整地起畦

在每行树林之间开沟,机械或人工均可,一般沟深90~120 cm,沟宽60~80 cm,长度根据林地的长度选择。开沟后撒石灰粉、喷洒多菌灵等进行消毒,防止杂菌滋生。

5   栽培方法

5.1   培养料准备及处理   栽培大球盖菇的原料非常广泛,包括玉米秸秆、麦草、木屑、谷壳、稻草等农业下脚料。原料要新鲜无霉、无虫、不含农药和其他有害物质,栽培后的菌糠可直接还田,能有效改良土壤。

5.1.1   栽培配方

1)木屑40%、玉米芯40%、谷壳18%、石  灰2%;

2)玉米秸秆60%、玉米芯18%、木屑20%、石灰2%;

3)麦草45%、玉米芯30%、木屑23%、石  灰2%。

5.1.2   栽培原料的处理

1)预湿。按需配制原料,混匀,预湿1~  2天。

2)建堆、发酵。将浸透水分的培养料建成发酵堆(底宽2~2.5 m、高1~1.2 m、长度无限制),用直径3~5 cm的木棒,每隔35~50 cm自上而下打孔透气,打完孔后用塑料薄膜遮盖料面。

3)翻堆。当堆料温度达到60~75 ℃时,开始第一次翻堆,将料堆表面的培养料放中间、中间的铺在底部或者表面,重新建堆。建堆后重新打孔透气。当料温升高至55~60 ℃时,重新建堆发酵,翻堆3~4次。当培养料颜色变为茶褐色,无酸臭味且料内有大量白色放线菌时,发酵完成。

发酵结束后,摊开发酵堆降温,温度低于28 ℃时播种。播种时,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如含水量过低应补水。

5.2   铺料、播种   菌床厚度20~25 cm,1 m2用料15 kg,菌种用量750 g。第一层铺料厚度8~10 cm,第二层8~10 cm,第三层4~5 cm。采用“梅花”状点播方法,将菌种掰成小块(核桃大小)播于培养料之间,穴距5~8 cm。菌床宽60~80 cm,高20~25 cm,间距30~40 cm。

菌床堆成“龟背”形(底层较大,越往上越小),以便覆土。

5.3   覆土   播种后可立即覆土,也可在播种25~30天后覆土。用腐殖土或田园土覆盖,土壤应湿润、松散,覆土厚度约3 cm。菌丝生长期间,土层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菌床覆土能保温保湿,还能促进菌丝体扭结。若不覆土,即便菌丝体繁殖很旺盛,也难以形成子实体,或者较长时间后才有较少子实体产生。

覆土后,菌床上可加覆盖物,如旧麻袋、稻草、草帘等。覆盖物需保持湿润,且不宜太过稀疏或太厚,以喷水于覆盖物上无多余水渗入料内最佳。

5.4   发菌期管理   大球盖菇菌丝在5~35 ℃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2~28 ℃。当温度高于35 ℃时,菌丝停止生长,温度太低菌丝长速较慢。菌丝生长期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65%~75%,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在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温度、湿度,创造有利于菌丝生长的环境。

菌丝生长阶段关键要做好保温、保湿,前20天通常不喷水或少喷水,待菌丝占据培养料的2/3时适量喷水,喷水过多会造成菌丝  衰退。

冬季温度低,可搭建小拱棚提高温度。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菌丝长满后大水喷透菌床进行催菇。

5.5   出菇期管理   出菇温度为10~25 ℃,温度较低(< 4 ℃)或较高(> 30 ℃)均不出菇,大球盖在不同季节出菇期差异较大。出菇期间,覆土层要保持湿润,当出现白色菇蕾时,每天喷雾化水,多次少量,空气湿度保持在80%~95%。此外,大球菇盖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强度500~1 000 lx为宜。光照过强,子实体颜色发白;光照过弱,原基少,产量低,易滋生杂菌。

6   病虫防治

大球盖菇抗性较强,从多年的栽培实践来看,发菌和出菇阶段的杂菌有鬼伞、地碗菌、曲霉等,鬼伞最常见。常见的虫害有螨类、跳虫、鼠妇、菇蚊、蚂蚁等。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合理控制基质温度、湿度及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避免杂菌及虫害的发生。

鬼伞主要发生在菌丝长势不佳的畦面上,它与大球盖菇均属于蕈菌,彻底消灭难度较大。因此,在原料发酵前,应暴晒培养基质,选择新鲜无霉变的培养原料;充分发酵原料、控制好含水量及pH值。畦面上发现鬼伞时,尽早拔除。

虫害主要发生在出菇阶段,此时温度及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易出现鼠妇、蛞蝓等虫害。栽培时,应选择非連作栽培场地,彻底消毒,减少害虫的发生。菇蚊、菇蝇等使用黄色粘虫板、杀虫灯等进行诱杀。蛞蝓用10%的食盐水进行驱赶。

7   采收

子实体从现蕾至采收5~7天,其整个生长期一般可采3~4潮,每潮相隔15~25天,通常第二潮产量最高。当子实体菌盖呈钟形、菌柄硬实且不空心即为采收最适期。采收时,抓住菌柄,按住料面,轻轻扭转,待菇体松动后再向上拔起。采摘后及时补充培养料,清除残菇,避免害虫和杂菌滋生。

参考文献

[1] 龚赛,赵淑芳,聂阳,等.不同栽培条件下大球盖菇的经济效益[J].中国食用菌,2016,35(4):35-38.

[2] 陈志刚,刘金凤,张行杰,等.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对土壤影响的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22,48(06):43-45.

[3] 鄢庆祥,孙朋,杜同同,等.大球盖菇种植栽培与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9,429(06):163-169.

[4] 郝海波,赵静,杨慧,等.不同大球盖菇菌株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综合评价[J].食用菌学报,2022,29(03):41-49.

[5] 胡德胜,李健,张岩,等.林下栽培的大球盖菇多酚提取工艺条件优化[J].中国食用菌,2022,41(08):65-70.

[6] 陈微微.基于休闲采摘的生态大球盖菇林下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食用菌,2020,39(10):70-72+76.

[7] 黄昌学,涂美艳,王宏伟,等.大凉山地区林下反季节栽培大球盖菇技术体系探讨[J].四川农业科技,2019,384(09):27-28.

[8] 康红鑫,王长富,何小虎,等.防护林下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22,180(05):25-27.

[9] 杨顺强,程立君,赵启君,等.葡萄林下栽培不同食用菌的效应[J].西北农业学报,2020,29(07):1 045-1 050.

[10] 朱静娴. 大球盖菇耐高温菌株的选育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18.

[11] 凡军民,谢春芹,赵智敏,等. 不同栽培基质对大球盖菇功能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21, 40(10):71-74.

[12] 杨琦智,赵青青,陈青君,等.日光温室不同配方和工艺栽培大球盖菇的农艺性状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1,37(14): 59-65.

[13] 姜慧. 大球盖菇菌种退化成因及林下栽培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20.

[14] 罗燕娜,李旭东,王静静,等.西北地区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22,506(11):151-153.

[15] 陆欢,尚晓冬,王小艳,等.大球盖菇子实体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22,38(07):271-281+196.

猜你喜欢
病虫防治栽培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栀子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