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女性不孕常见病因主要包括:
一是肾虚。肾气自然盛衰规律是决定生殖功能盛衰以及机体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期房劳多产、大病久愈造成的肾气更加虚损,又或者是高龄肾气逐渐衰弱等,都能使生殖功能逐渐衰退,从而导致女性不孕。
二是肝郁。女性感情比较细腻,极易忧思恼怒,从而导致肝气郁结。如果女性盼子心切、烦躁焦虑以及情志不舒畅,也会导致久久无法怀孕。
三是痰湿。肥胖和脾肾功能不好的人群,或者是喜欢进食油膩、甜腻以及重口味食物者,代谢失常就会导致水湿停留在人体内,时间久了就会聚而成痰,阻滞血脉正常运行而导致女性不孕。
四是血淤。有部分患者在月经期、产后经血没有干净时进食了生冷寒凉、辛辣刺激的食物,导致寒湿、湿热等邪毒侵入子宫,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淤血,导致女性不孕。
中医治疗不孕有悠久历史,也有可靠疗效。
月经初潮推迟,月经后期的经量非常少,时常有腰痛或膝软者,多属肾虚气弱,用补肾益气中药,如人参、白术、茯苓、白芍、当归、川芎等。
怕冷、肢冷或月经色淡质稀者,属于肾阳虚,用温补肾阳之中药,如熟地黄、巴戟天、山萸肉、肉桂、淫羊藿、菟丝子等。
患者月经提前、经量较少、颜色红,或者偶尔夹杂小血块、烦躁口渴以及心烦热,多属肾阴不足,用滋肾养阴中药,如白芍、熟地黄、当归、山萸肉、女贞子等。
胸胁乳房痛、情志郁闷不乐,多属肝郁之症,用疏肝解郁的中药,如柴胡、郁金、香附、当归、白芍、牡丹皮等。
形体过胖,带下量多、质黏稠或常伴胸闷恶心者,多属痰湿之症,用燥湿化痰之中药,如制半夏、香附、茯苓、苍术、陈皮等。
继发不孕,经期延长、赤白带下、低热起伏、舌苔黄腻者,多属湿热,用清热利湿之药,如茯苓、猪苓、车前子、丹皮等。
如果经期时腹痛、月经量少不通畅或夹有血块、舌紫暗,多属血淤之症,用活血化淤之药,如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等。
如果经期推迟、月经量少且颜色淡,伴有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失眠,多属血虚之象,用养血补肾之药,如当归、川芎、白芍、白术、茯苓等。
除了口服药物,还可以使用中药灌肠、微波理疗、针灸、穴位敷贴、督灸等外治法。
(1)中药保留灌肠:败酱草、红藤、丹参、醋三棱、醋莪术、香附、延胡索、皂刺、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路路通、王不留行、穿山甲、川芎、赤芍等,加水浓煎,取200毫升灌肠。用于盆腔粘连、炎症充血者。
(2)中药封包:艾叶、制乳香、制没药、细辛、苏木、红花、肉桂、透骨草、五灵脂、鸡血藤、地龙、当归等研末后制成中药封包,热敷于下腹,用于淤滞胞宫证。
(3)针灸疗法:肝肾不足者,取关元、肾腧、肝腧、三阴交以及照海等穴位,采用补法进行治疗;脾肾阳虚者,取中极、名门、肾腧、太溪、三阴交等穴位,采用补法;肝郁气滞者,取关元、三阴交、肝腧、太冲以及内关等穴位,采用泻法。
(4)督灸疗法:督灸是在人体的脊柱上(中医所说的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物艾灸的一种特色中医外治法,是在中医古老疗法“铺灸”的基礎上经过改良而来的,用于怕冷、肢冷或月经色淡质稀,属于肾阳虚者。
需要强调的是,采用上述方法治疗不孕,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辨证的前提下对症治疗,还可以充分结合不同的病种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