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玉新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和农业去库存力度的加大,我国陆续取消了玉米等农产品临储收购政策,农产品价格逐步趋向市场化且面临价格大幅回落的风险。为提高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 年4 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对冲机制,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从2016年起,连续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农作用,优化“保险+期货”模式[1]。截至2022年6月30 日,我国共有127 家期货经营机构通过“保险+期货”模式为脱贫地区农产品提供了价格保障,覆盖天然橡胶、玉米、鸡蛋、苹果、棉花、白糖等多种农产品,承保货值约547.60 亿元,在保护农民收益、助力农业主体风险管理、促进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平罗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石嘴山市,地处宁夏平原北部。截至2022 年,平罗县总面积2 060 km2,辖7 个镇6 个乡144 个建制村,总人口31.2 万人。2021 年9—11 月,该县针对辖区内玉米种植开展“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模式的试点项目。项目参与方有平罗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财险宁夏分公司)、华龙新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龙新瑞)和平罗县农业生产者。该试点项目于2019 年10 月11 日通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审定,并于2021年11月完成试点。平罗县作为开展“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改革的试点县,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联动机制,有效拓展了农业融资渠道。试点项目通过保险和期货对接合作,从产销两端化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带来的农产品价格波动,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其生产积极性,也实现了农民、农业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共赢。
平罗县自2014年开展“保险+期货”模式试点项目以来,受到了政府等多方的关注和支持。各方在“保险+期货”基础模式上不断创新完善,提出“保险+期货+N”模式,延伸和拓展业务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方主体参与其中,提升试点综合服务质效。其中,“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就是在原有“保险+期货”模式基础上引入相关农业企业和银行等主体,将业务链延长到五个环节并拓展至六方参与(见图1)。
图1 “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模式运行机制
第一个环节是在种植农作物之前,由农业经营主体与涉农企业提前签订基差订单销售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种植农作物。在农作物收获后,涉农企业按照协议约定收购农产品。该模式通过期货价格来确定订单销售价格,为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定价依据,消除了“保险+期货”模式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基差风险。同时,该模式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稳定的售粮渠道和有效的收入保障。
第二个环节是设计并投入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依据农业经营主体的风险管理需求,综合承保产品、承保数量、承保范围、保险责任、历史价格走势等因素设计保险产品。农业经营主体则通过购买相应的农产品价格保险转移自身承担的农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达到保障自身收益的目的。
第三个环节开始引入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依据所承保的保险合约,向期货公司购买场外看跌期权产品,并向其支付相应的期权费,将自身所承担的部分或全部风险转移给期货公司,实现风险对冲。
第四个环节需要期货公司借助其风险管理子公司,利用市场上的期货复制期权实施动态对冲,最终将农业经营主体承担的农产品价格风险分散至期货市场的众多投资者。
第五个环节涉及贷款发放。由农业经营主体将保单作为抵押物抵押给银行,银行可以授信有融资需求、信用评估良好、符合贷款条件的参保农业经营主体,并根据其实际用款需求发放抵押贷款,从而有效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资金短缺的问题。
通过实施“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模式,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锁定销售渠道,农产品价格风险可以转移到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即使遇到资金短缺难题,也可以通过融资解决,从而规避农产品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保障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收益。
平罗县玉米“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项目流程包括:农业经营主体向中国人保财险宁夏分公司购买保险,并支付相应的保险费;中国人保财险宁夏分公司与华龙新瑞签订场外期权协议,向其支付约定权利金购买看跌期权转移风险;华龙新瑞利用期货市场对冲场外期权风险。在保险有效期内,华龙新瑞在期货市场上进行风险对冲。保险结束如触发保险责任,华龙新瑞根据场外期权协议对中国人保财险宁夏分公司进行赔付。
平罗县玉米“期货+保险”项目共两期。一期项目投保8 680 t,生效日为2021年9月14日,到期日为2021年11月15日,保费50 元/t,共计保费43.4万元。其中,平罗县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补贴30%,即15 元/t;农业经营主体自缴70%,即35 元/t(见表1)。保险公司在期货公司购买场外期权共计41.37万元,其中每吨权利金为47.67元。该项目执行价格为2 457元/t,约定在保险期间内,理赔结算价(约定为C2201玉米期货合约在采价期内的每个交易日收盘价算术平均值,若当日收盘价高于目标价格,则按目标价格处理)如果小于等于目标价格,则发生保险责任。赔付金额=Max[(目标价格-理赔结算价),0]×保险数量。同时,石嘴山银行引入玉米“期货保单质押”贷款,为两户符合资质要求的经营主体贴息贷款150 万元。至此,平罗县打通了银行融资、大宗商品价格保险、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壁垒,进一步激发了金融市场潜能,实现了“保险+期货+融资”全流程金融服务模式“闭环”运行。
表1 平罗县玉米价格保险主要内容
在保险期38 个交易日中,有2 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目标价格2 457 元/t,36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目标价格(见图2),则列式计算理赔金额为1.05 元/t,8 680 t玉米共赔付农业经营主体9 114 元。该方案采用增强亚式期权,在两个月的承保期内市场价格明显高于目标价格200 元/t的行情下依然理赔。
图2 C2201合约保险期限内收盘价变动图
该项目得到平罗县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在保费构成上形成“政府+农业经营主体+企业”模式(政府承担30%保费,农业经营主体承担70%保费,期货公司承担建档立卡户的保费),在减轻农业经营主体负担的同时,提高其参与试点项目的积极性,实现该项目在宁夏的首笔商业化推广。同时,石嘴山银行引入玉米“期货保单质押”贷款,实现“保险+期货+融资”全流程金融服务模式“闭环”运行,不仅推动了金融服务平罗县集成农村改革任务,而且推动开展了金融资源协同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全新实践。
在“订单农业+保险+期货+银行”价格风险管理模式中,保险产品是核心。然而,许多农业生产者对将保险用在农产品上持怀疑态度,固有思维模式影响其购买保险的积极性。平罗县地处宁夏腹地,由于缺乏高等教育和金融知识普及,当地农业经营主体和企业对保险认知有限,对期货的了解也仅限于“风险大”,很多农业经营主体甚至没有听过“保险+期货”和“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项目。加之缺乏宣传推广平台,农业经营主体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较为匮乏,也阻碍了“订单农业+保险+期货+银行”项目的实施。
在试点项目中,保费额度是影响农业经营者参与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保费额度又与保费来源息息相关。参照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保险+期货”项目实施中的成功经验,前期保费的来源是交易所+期货公司+农业经营主体+地市级政府补贴,现阶段已转变成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地市县级配套的政策资金+交易所+社会资金+农业经营主体,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会在产品设计、费率上进行优化,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而平罗试点项目的保费来源依然停留在交易所的分散项目资金+农业经营主体+少量的政府资金+期货公司,即平罗县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补贴30%,农业经营主体自缴70%,期货公司承担建档立卡农业经营主体的全部保费。“保险+期货”项目本身具有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开展试点的地区也多在财政力量较弱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大范围实施项目之后,保费补贴的成本势必会加剧资金压力。如果参保农业经营主体需要承担过高比例的保费,就会严重影响其参与积极性。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订单农业的动力在于可观的经济回报。然而,因为单个农业经营主体土地经营规模有限,是否开展订单农业在收入上没有太大差别,所以其缺少参与发展订单农业的积极性。同时,期货交易的标的物不仅要求总量大,还要求产品具有相同的品质,而小规模的农户产品质量控制能力不一,不能大范围上保证品质相同,因此生产出的产品难以满足保险与期货的要求。加之部分小规模经营主体的信用较差,抗风险能力弱,往往会在眼前利益受损时选择违约[2],阻碍了项目的推行。例如,平罗县玉米试点项目就曾因为玉米价格上涨,农户未能按照之前签订的订单履约,致使订单农业发展没有按计划实施。
基差风险是指在期货交易中,由于基差的波动导致的风险。“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项目核心是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层层风险转移来规避农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但实际上农户依然会受基差风险影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农业经营主体将无法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只能以较低价格在现货市场出售,且收益会大幅减少,难以实现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尚未完善,农产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背离,使得农业经营主体规避市场风险的目的难以实现。在平罗县的试点项目中,基差整体趋势走弱(见图3)。此外,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主要的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在每年的1 月、5 月和9 月。在使用期货进行风险对冲中选择的合约月份与现货交易时间一般遵循相同或延后的原则,以减小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相偏离的现象。平罗县玉米试点项目中,所选的合约是C2201,也就是2022 年1 月交割的合约,而实际出售玉米的时间是2021 年11 月。所选的期货合约交割时间与现货交易月份差距过大也会加剧基差风险[3]。
图3 试点期内C2201合约价格、现货价格及基差变动情况
要想完善“订单农业+保险+期货+银行”模式,需要加大对该模式的宣传推广力度,让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一是国家和相关金融机构应该普及金融知识,帮助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正确的金融理念并初步了解使用金融工具的好处,如可以帮助他们转移和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等。二是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期货交易所应该积极宣传期货市场的优势和作用,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直接或间接利用期货市场来管理风险。三是深入总结我国农产品“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的试点经验并加以宣传推广。这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金融机构和高校发挥各自优势,借助电视、电台、广播等媒介,通过会议、讲座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模式的作用和意义,还可以采访已参与投保的农业经营主体,制作相关系列报道张贴在公告栏,吸引更多农业经营主体参与,进而带动周边农业经营主体逐步认可并积极参与试点项目[4]。
为完善“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模式,需要建立稳定的财政支持机制和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一是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参与并提供支持资金,可采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一定比例补贴保费、参保农业经营主体自缴一部分保费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在提供稳定资金支持的同时,减轻政府在托市收购方面的财政负担,减少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直接干预,促进我国农产品价格向市场化方向发展[5]。作为新型市场化的农业风险管理手段,“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模式需要逐步纳入政策性保险范畴,需要政府健全财政补贴机制,从而促进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细分参保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保费补贴的效用最大化。例如,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参保主体贫困等级、风险水平和信用状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保费补贴比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想完善“订单农业+保险+期货+银行”模式,各地应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增强农产品价格优势。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从以下4 个方面入手。一是政策引导。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惠农政策,如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税、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支持,鼓励他们加大生产投入和扩大生产规模。二是科技支持。相关部门需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科技支持和技术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为提高农产品销量做好充分准备。三是资金支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优惠的信贷支持,降低开展农业经营活动的资金成本,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市场拓展。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引导和扶持,帮助他们开拓市场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另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防范意识和履约意识相对更强,可以更好地利用“订单农业+保险+期货+银行”模式进行风险控制,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农产品期货市场上主力合约成交量较大,非主力合约成交量较小,导致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出现偏差,基差风险较大。对此,一方面可以从国家层面提供资金补贴或成立专项基金,吸引多方主体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交割等项目,增强市场多元化。同时,期货交易所可以适当降低手续费等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期货合约成交量,加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联动性,从而降低基差波动风险,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使期货价格更准确地反映现货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