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韬
北华大学,吉林 吉林 13200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5 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906 4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3.5%,相较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这一数据提高了4.6%。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和6.61%。由此可见,相较于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且农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关注其心理健康问题是做好养老工作的重要一环。基于此,笔者对吉林省榆树市农村老年人展开研究,以了解其心理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美国心理学家H·A·Murry 将需要划分为人类对于成就、顺从、秩序、表现、自主、亲和、省察、求助等15方面的需要。精神分析心理学家Fromm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将心理需要划分为关联需要、超越需要、寻根需要、认同感需要、目标与献身需要等5 个方面。车文博[1]在《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中提出,心理需求是指一切源自内心,而非来自生理实体的需求,包括与人的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有关的需求。代巧蓉[2]将需求划分为依存需求、求助需求、成就需求、变异需求、支配需求、亲和需求和健康需求等7 个维度。吴振云等[3]将心理需求划分为交往的需求方式、代际关系、心情、心理感受等4 个维度。傅双喜等[4]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老年人心理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交往需求、认同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4 个维度。张邦辉等[5]以农村留守老人为研究对象,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划分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尊、老有所为等4个维度。轩然等[6]以城镇年轻老年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为切入点,将其划分为自主需求、关系需求和能力需求等3 个维度。
综上所述,笔者在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进行划分时,充分考虑已有研究成果及农村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最终将其心理需求划分为3 个维度,即健康需求、依存需求、尊重需求。
健康需求,强调老有所医、老有所安。这是老年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而农村基础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加之农村老年人经济条件有限[7],因此,他们对健康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
依存需求,强调老有所依、老有所伴。此处的“依存”并非狭义地指农村老年人对衣食住行等生理方面的需求要依靠子女得到满足,而是强调在我国孝道文化背景下,农村老年人仍以居家养老为主[8],因此,老年人更希望儿孙满堂,承欢膝下。这是农村老年人在情感方面的一种依存。
尊重需求,强调老有所尊、老有所爱。在社会中,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9],社会地位较低。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兴趣爱好和娱乐方式也较少,更容易被时代边缘化,会导致老年人情绪低落,甚至陷入自我怀疑情绪[10]。因此,他们更加强烈渴望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研究对象为榆树市60 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土桥镇作为榆树市大镇,人口密度较大,人口数量较多,具有代表性。因此,以土桥镇60 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作为调研样本,累计发放问卷1 050 份,筛除无效问卷17 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1 033 份,有效问卷回归率为98.38%。
笔者采取问卷调查法分析榆树市农村老年人心理需求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包括一般情况和对老年人心理需求调查两方面内容。其中,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子女、职业等人口学特征。对老年人心理需求方面的调查共包含3个维度,即健康需求、依存需求和尊重需求,共30 道题目(各维度包含题目数分别为11、10、9)。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进行评分,依次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各题项相加得分表示心理需求总分,问卷总分或各维度分值越大,说明需求水平越高。
采用SPSS 26.0 软件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在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上,采用交叉分析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在交叉分析中,笔者采用卡方检验和对称测量,主要选用的指标为费希尔精确检验和克莱姆V 值,皮尔逊卡方和线性关联辅助检验。在层次回归分析法中,笔者主要采用未标准化系数B 值判断变量之间的正向影响或负向影响。
2.3.1 基本情况。有效调查对象为1 033 人。其中,男性老年人511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9.47%;女性老年人为52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0.53%。由此可见,调查对象在性别上的分布较为合理,调查结果能最大限度地反映现实情况。
对健康需求的量表题目进行分析,以3 分为农村老年人在视力、食欲和弯腰屈膝3 个问题上得分情况的划分标准,3 分以下的问卷数量占比分别为37.3%、37.9%、40.1%,比3 分以上问卷占比分别多出4.5%、4.2%、5.2%。由此可见,榆树市农村老年人在视力、胃口、腿脚活动等基本生理功能方面开始退化,只能实现生活自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老年人身体机能逐年下降,部分高龄老年人难以独自承担全部劳动,收入水平直线下降。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收入水平对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健康需求越高。
对依存需求的量表题目进行分析,以3 分为划分标准,依存需求较高占比为42.6%,较低占比为35.2%。其中,“我不喜欢一个人待着”“长时间与朋友分开时常困扰我”“当我觉得别人不接受我时,我的感情很容易受到伤害”中,高分组比低分组占比分别多9.4%、9.5%、8.6%,对总依存需求贡献较大。调查数据表明,榆树市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满足,在退出原有岗位后生活圈越来越小。加之子女对老人的关怀程度不足,且与朋友的距离越来越远,显著降低了其老年生活的幸福感,增加了老人的孤独感和失落感。此外,调查数据还表明,榆树市老年人独自居住加重了其孤独感,与其依存需求在5%的水平上呈正相关,独居老人的依存需求更为强烈。
对尊重需求的量表题目进行分析后发现,尊重需求较高的老年人比需求较低的老年人多6.6%。其中,“感到自己有价值”“不算失败”“可以把事情做好”“自己并非一无是处”的高分组分别超出低分组24.7%、11.2%、10.6%、12.3%。39.7%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可以像大多数人一样把事情做好,42.5%的老年人为自己感到自豪。对于老年人而言,长期退出劳动力市场的生活无法发挥其价值,逐渐和社会脱节,尊重需求水平较高,而老年人在当地有较高的声望水平会带来其尊重需求的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健康需求受收入水平影响较大,依存需求受是否独自生活影响较大,尊重需求受声望水平影响较大。因此,笔者着重对以上3个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2.3.2 收入水平与健康需求的相关性分析。笔者采用卡方检验和对称测量方法对收入水平与健康需求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1 所示。从表1 可以看出,皮尔逊卡方显著性为0.033<0.05,费希尔精确检验显著性为0.000<0.01,线性关联显著性为0.035<0.05,证明两者具有较强的显著性。通过对称测量得到克莱姆V 值,其显著性为0.03<0.05,系数值为0.858>0.8,可见收入水平对健康需求存在显著影响。
表1 榆树市农村老年人收入水平与健康需求相关性分析
对收入水平与健康需求进行回归分析,分析过程中将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设置为控制变量,将健康需求设置为因变量,将收入水平设置为自变量,结果如表2 所示。结果显示,收入水平的显著性数值为0.02<0.05,未标准化B值为0.435>0,说明两者关系显著,且收入水平对健康需求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即老年人收入水平越高,其健康需求越强。
表2 榆树市农村老年人收入水平与健康需求回归分析系数
2.3.3 独自生活与依存需求相关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对称测量方法对独自生活与依存需求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3 所示。由表3 可以看出,皮尔逊卡方显著性为0.033<0.05,费希尔精确检验显著性为0.022<0.05,线性关联显著性为0.027<0.05,证明两者具有较强的显著性。通过对称测量得到克莱姆V值,其显著性为0.012<0.05,克莱姆V值为0.890>0.8,说明两者相关性较强。
表3 榆树市农村老年人独自生活与依存需求相关性分析
对独自生活与依存需求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回归分析中,将老年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设置为控制变量,将是否独自生活设置为自变量,将依存需求设置为因变量。结果显示,是否独自生活的显著性数值为0.001<0.05,未标准化B值为0.659>0,说明二者关系显著,且是否独自生活对依存需求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即独自生活的老年人比非独自生活的老年人在依存需求上更为强烈。
表4 榆树市农村老年人独自生活与依存需求回归分析系数
2.3.4 声望水平与尊重需求相关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对称测量方法对声望水平与尊重需求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5 所示。由表5 可以看出,皮尔逊卡方显著性为0.033<0.05,费希尔精确检验显著性数值在0.05 的水平上显著,线性关联显著性为0.035<0.05,通过对称测量得到克莱姆V值,其显著性为0.019<0.05,克莱姆V值为0.911>0.8,证明两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表5 榆树市农村老年人声望水平与尊重需求相关性分析
对声望水平与尊重需求进行回归分析,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作为控制变量,将声望水平设置为自变量,将尊重需求设置为因变量,结果如表6 所示。结果显示,声望水平的显著性数值为0.013<0.05,未标准化B值为0.680>0,说明两者关系显著,且声望水平对尊重需求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即老年人声望水平越高,其尊重需求越强。
表6 榆树市农村老年人声望水平与尊重需求回归分析系数
榆树市农村老年人普遍存在视力不佳、食欲减退、体能下降、自理能力减弱等问题,且受多种疾病困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部分高龄老年人难以独自承担全部劳动,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此外,农村老年人离开劳动力市场,收入水平大幅下降,经济来源受限,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大幅增加。但农村医疗保障措施尚不完善,给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因此,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成为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重中之重。
榆树市农村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满足。老年人退出原有岗位后其生活圈越来越小,加之子女对老人的关怀程度不足,与朋友的距离越来越远,显著降低了其老年生活的幸福感,增加了老人的孤独感和失落感。榆树市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希望能有人陪伴,不喜欢长时间独处,希望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得到接受与认可。
通过分析可知,大部分榆树市农村老年人自尊心较强,老人们相信自己能做好事情,且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具有较强的尊重需求。
稳定且充足的收入来源可以为老年人养老提供物质保障。子女是赡养父母的重要一方,也是提高老年人养老幸福感的关键,因此子女应尽自己所能给老人提供物质条件,以满足其基本生活和医疗需要。同时,榆树市政府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公益岗位,使有劳动能力的老人继续为社会做贡献。此外,榆树市政府要结合当地情况和老年人生理方面的特殊性,创造舒适的养老环境,如在老年人出入频繁的区域增加照明设施,筹措资金提高农村绿化覆盖率,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制度等。
第一,榆树市乡卫生所及心理咨询室应为老年群体尤其是独居、未婚和失能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广泛宣传心理健康及心理服务相关知识,使老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避免其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第二,子女应支持独自生活的老人寻找伴侣,增加同龄人间的关心和陪伴,或者尽量接老人同住,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增加生活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