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探索

2023-07-20 04:50高传平方东孙华
高教学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导师制本科生

高传平 方东 孙华

摘  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在本科期间的最后一项技能训练,也是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应受到足够重视。然而,由于本科生规模较大、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有限、师资力量不足和实践平台有限等问题的存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十分必要。本科生导师制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关键词:导师制; 毕业论文(设计); 科研素养;人才培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2096-000X(2023)19-0165-04

Abstract: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is the last skill training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t is also a comprehensive manifest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Hence,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should be given enough attention. However, due to the large scale of undergraduates, limited time for students to perform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shortage of teachers, and limited practice platforms,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has been affected to varying degre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mo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utorial system can comprehens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ccomplishment, and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Keywords: tutorial system;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scientific research diathesis; talent training; undergraduate

2020年12月,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并定于2021年1月起试行。该文件明确指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对于连续2年或3年抽检均存在较多问题的高校或专业,将减少招生计划或暂停招生,甚至撤销学士学位授权点。并且,抽检结果还将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本科专业认证及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由此说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1]。而理工专业类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往往需要实验数据的支撑,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一定的科研素养。而以往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时间较晚,大部分学生并不能投入足够的时间来开展毕业课题,导致论文匆匆收尾、质量不高。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十分必要。

目前,为落实“双一流”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以上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因素,部分院校已经提出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方案[2-3]。导师制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营造全员育人氛围,有效推动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但各培养单位导师制的实施方式和力度各不相同,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现有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一  毕业论文(设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不够充足,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不够。本科生开始联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的时间大部分在大学四年级,而绝大部分学生联系好指导老师后,便忙于就业应聘、考公务员和考研等相关事情(图1),无暇或无法专心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尤其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不符的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不高,投入时间和精力有限。并且,近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原因,学校不允许学生寒暑假留校,进一步压缩了本科生的实习时间。而对于理科专业的学生,毕业课题的开展和完成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前期需要阅读大量文献、提出科学假说、进行实验验证,后期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因此,四年级学生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是导致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或呈下降趋势的重要原因。

2)理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绝大多数学生缺乏相关培训和科研训练,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之前没有参与科研项目的经历,导致学生在进行毕业课题过程中感到能力不足。此外,大多数学生此前没有撰写专业论文的经历,导致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不高,同样严重影响论文质量。

3)毕业论文(设计)由指导老师指定选题,导致学生短时间内对课题的认识不够深入,并且不利于激发学生们对科研的兴趣及创新热情,而能否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密切相关。

4)形式主义和学术不端倾向严重。由于准备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紧迫,且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视不够,造成学生们容易敷衍了事。此外,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们普遍认为搞科研太枯燥、辛苦,导致学生不愿尽早开展毕业课题研究,最终容易产生弄虚作假、编造数据的倾向。

5)部分导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意愿不强。由于本科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相对薄弱,在短时间内指导多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需要导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奖励性或鼓励性政策的缺失,导致一部分老师被动地去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也是造成论文(设计)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对现有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方式进行改革,寻找一种能有效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培养模式。

二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诞生于1400年的牛津大学,最早开始在欧美国家实行。早在20世纪30年代,浙江大学就引入了本科生导师制,并实施了一段时间。而新中国成立后,导师制仅限在研究生培养中实施。2002年,北京大学率先全面试行本科生导师制,此后国内一些有条件的高校也纷纷开始效行,然而,该制度实施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却不尽人意。

(一)  学生联系导师的时间较晚,且生师比例差距过大

大部分学生到要准备毕业论文(设计)时才开始联系导师,而学生往往在大四下学期才会集中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相对于四年或五年的学习年限,导致导师能指导学生的时间太短。此外,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教育概况——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我国高校本科生师比为17.4∶1,每位导师负责指导的本科生高达20人左右,导师不能根据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也没法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创新素养及引导他们参与科研训练,导致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收效甚微。

(二)  学生与导师之间的距离太远

由于学校普遍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致使导师制的实施过于形式。如导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没有固定的时长、频率和场所;平时关于学习上的问题,学生又习惯找课程老师沟通交流;遇到心理、情绪甚至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更不会对导师敞开心扉;学校对于导师制的实施缺乏刚性考核机制,出现“放养式管理”,也是目前本科生导师制难以落地的主要原因。

(三)  导师制的方向出现偏差

由于部分院校导师制的实施仅体现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师指导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又有限。因此,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仅限于毕业论文(设计)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严重缺失,不能达到“科教融合”“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  本科导师制在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中的应用及改革创新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实验技能、论文撰写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理工科院系的大部分导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从事一线科研工作,一般主持有国家级、省级、厅级等各类科研项目,可以在开展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指导和督促学生。因此,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实验室型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最终将有助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如图2所示。

(一)  提早联系导师,将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前移

鼓励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开始联系导师,进入实验室了解和参与科研项目,在大学三年级由学生本人提出畢业论文(设计)选题,并与导师沟通,确定所选课题是否具有创新性及可行性,最终确定选题。学生利用三年级课余及暑假时间,完成毕业课题的前期研究,避免开展毕业论文与求职考研在时间上的冲突。此外,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科研兴趣,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师生双选组建滚动型的小型科研团队,成员包括指导老师、准备做毕业课题的学生、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进入团队的学生可以提前接受科研相关的训练,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等。

(二)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科教融合,组建科研小团队

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加强与学生们的沟通,并将自己所从事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融入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吸纳具有科研兴趣的学生,组建科研小团队,团队成员控制在3~6人为宜,实行导师制,使师生联系更加紧密,能更好地达到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学生在导师的正确指导下,能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并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科学实践中去,帮助学生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

(三)  对团队成员进行科研培训

对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生,提前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室安全教育、常用设备仪器的操作规程、科研诚信与道德规范、论文检索与阅读、科研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等,为学生正式开展课题研究奠定基础。对于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导师要亲自指导实验,以自身作为榜样,引导学生形成规范的实验操作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术思维。同时鼓励并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等竞赛,拓展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通过奖项的获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四)  建立团队的长效机制及奖励机制

团队组建后,前期须在导师正确指导下正常运行,后期要逐渐形成学长学姐带领学弟学妹的模式,低年级的学生在跟着导师及高年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长期系统性的实践锻炼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产出高质量毕业论文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建立奖励机制,将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学生推荐为校级或省级优秀毕业生,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并申请优秀论文奖,带领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等,通过获奖荣誉及奖金的鼓励,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经过系统的锻炼后,学生已经熟悉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实验的进行及论文的撰写全过程,对课题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五)  鼓励导师积极参与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首先,学校层面可通过组织开展相关主题讲座等多种途径,使老师们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精神,把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主要任务,积极投身到本科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中。其次,学院等二级单位可建立完善的奖励性制度,提高导师们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积极性。如将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数量和质量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中;或者折合成课时,计入导师们的工作量中,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同时,在职称评定中提高教学质量所占比重,将本科生论文(设计)指导计入积分,促使导师在指导学生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六)  制定刚性机制,综合评价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制定刚性机制,如规定导师指导学生的频率及每次指导的时长、具体形式和内容,保障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注重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如具体包括指导人数、指导频率、指导时长等有关导师的付出;学生对毕业课题的理解程度、毕业论文撰写质量及答辩过程中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性等有关学生的成长,进行结果评价的同时更注重过程评价。综合分析改革效果,提出不足之处,为更好地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改革的基础。

四  结束语

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7-8],导师制的实施将鼓励本科生早日参与导师的课题组,以科研为桥梁充分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促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通过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的途径,包括应用文写作能力、检索工具的运用能力、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科研相关软件工具的使用情况等,最终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9]。此外,以期能端正学生的态度,提高其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2019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再度提出“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安排符合條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然而,导师制是一项高成本的制度,除了导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校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然而,与教育规模迅速增长的情况相比,现有教育资源的增加速度相对滞后。因此,各高校还需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出适合本校“土壤”的本科生导师制政策。

参考文献:

[1] 邵瑞鑫,张辉,郭家萌,等.研究型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1):23-25.

[2] 孙岩,张玉华,韩玮娜,等.导师制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1(45):113-116.

[3] 何志伟,夏丽娜,马世玉.导师制下材料专业本科生研究性学习探索[J].广州化工,2021,49(13):216-218.

[4] 冯莉,陶玲,刘卫平.学业导师制对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科生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8):55-56.

[5] 徐源廷,赵伟锋,木肖玉,等.新工科背景下高分子材料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高分子通报,2022(4):89-93.

[6] 张强,刘丹,夏昕,等.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2,8(2):51-54.

[7] 陈桂兰,钟佳娜,温伟恒,等.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4):1-4.

[8] 邱玉婷,史成坤,齐海涛,等.体验式科研训练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4):250-253.

[9] 张改清,蔡婷婷.基于应用型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6):26-32.

基金项目:2017年河南省成人高等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药理学”(教高〔2018〕456号);2020年度河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本科生导师制在提高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中的应用与实践创新”(2020108)

第一作者简介:高传平(1981-),男,汉族,河南舞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纳米润滑材料。

*通信作者:孙华(1987-),女,汉族,河南浚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药物代谢动力学。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导师制本科生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
本科毕业论文:取消还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