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牵天地

2023-07-19 01:30:28九月
少男少女·校园 2023年7期
关键词:迷们竹条阳江

风筝,阳江人叫鹞,或者纸鹞;放风筝,阳江人叫放纸鹞。

阳江素有“纸鹞城”和“中国风筝之乡”的美称,放纸鹞的历史源远流长。宋朝时期,阳江地区已有重阳节放飞纸鹞的习俗,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后来,当地政府把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定为阳江“风筝节”。

家乡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理想的放飞场地比比皆是。每年到重陽节这天,大到国际风筝赛事,小到各间学校组织的风筝比赛,都能在这里观赏到。这一天,万人空巷,风筝迷们倾巢而出,房前屋后,田垄旷野,每个竞技场上都人山人海。形态万千的纸鹞迎风放飞,舞动的姿势令地上的风筝迷们兴奋得呼喊、奔走,场面蔚为壮观。

立秋以后,家家户户开始制作纸鹞。街头巷尾,村前村后,树下竹旁,大人小孩自发地将这些地方变成一个个制作纸鹞的小作坊。大人削蔑糊纸,扎出一个个美丽的纸鹞;小孩们则在一旁亦步亦趋,然后分工合作,看样子也要干一番“大事业”;阿公阿婆带着孙子孙女在制作好的纸鹞上画上彩妆,脸上藏不住满满的喜悦……

“家庭作坊”制作的纸鹞类型多样,有鲤鱼、老鹰、八角、蝴蝶、孔雀开屏、双桃、灵芝……扎制纸鹞骨架时,选的竹子一定是老竹。用刀砍下竹子,再把竹子削成细细的竹条,用刀削成稻草般大小的圆条状,细心地削平竹节;接着用水把竹条泡透,在点燃的蜡烛上加热,煨出各种需要的形状,然后绑扎竹条,完成纸鹞架子,糊上宣纸,再去测试纸鹞的平衡度。至此,一架纸鹞的雏形出来了。最后,就是在纸鹞上画画,这可考验画功了!但这难不倒纸鹞迷们,他们信手挥笔,就能画出美丽的图案。小孩子画得不像,但不要紧,只要纸上涂上了彩色,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因为美丽的程度虽然不同,但放飞纸鹞的心情是一样的。

大人们技术熟练,扎制出来的纸鹞精致美观且放飞率高,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孩子们制作出来的纸鹞结构较为简单,质量和外观都参差不一,但他们依然兴致勃勃。

那些没钱买宣纸的孩子,也抵不住放飞纸鹞的诱惑。他们往往退而求其次,这时,报纸就登场了。报纸虽没宣纸轻薄有韧性,能登大雅之堂,但也有它的优势——纸张大、廉价,糊上去不用再画背景画,最关键的是能满足家境一般的孩子们的需求。

如果说,民间的纸鹞活动是一顶桂冠,那么专业团体扎制的纸鹞无疑是桂冠上最闪亮的明珠。他们设计的纸鹞类型多而有特色,且与众不同,能“大”能“小”,能“巧”能“新”。

所谓能“大”,有的纸鹞能长达数十米,如长龙或者蜈蚣,飞于天上,有腾云驾雾之势。他们青睐于用传统手工技艺扎制纸鹞,以竹为纸鹞的框架,用仿生学的原理,融合花草鱼虫、鸟兽、神话人物,创作出繁杂且巨大的纸鹞,让人震撼。

所谓能“小”,就是造型精巧,如蜻蜓、燕子、灵芝等,造型小而别致,犹如精灵附体,轻巧善飞。对于这类纸鹞,他们在选材上比较广泛,分工非常明确,善于根据纸鹞的大小及受风不同的要求,活用软硬适度的竹条,调节各部位的比例,注重受力线和调节线的设置,能适应风力大小和风向变化,以追求最佳的放飞效果。

“巧”而“新”的纸鹞对专业团体来说既是挑战又是使命。虽说创新复杂有难度,但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多元素叠加在一起,让纸鹞有了“血肉”,再赋予纸鹞精神上的丰富内涵,使之成为有生机有活力的“活体”。这种大胆创新的境界无疑是最有意义且成就感最高的,即便再辛苦,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正因为有了他们自发的创造,才成就了阳江纸鹞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声誉,这多么了不起啊!

最大的风筝盛事莫过于一年一度在市区南国风筝赛场上举行的“风筝节”。那天参加放飞纸鹞的人们络绎不绝,每一个赛区都人头攒动,加上鲜艳夺目的风筝,相得益彰。

竞技场分外场内、场外两块区域,场内是组织国际风筝赛事的比赛区,来自国内外的众多风筝选手,都是有备而来的,你看天上的各具特色的风筝:蓝色大章鱼像个激情四射的舞者;多彩群飞组合的蝴蝶像个拼图高手,不断地变换着形状……随即,不知是哪位仙女下凡,从“蟠桃园”摘下了两个大红桃子,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双桃纸鹞了,不同的是它的主人赋予了它新意——两个桃子在半空旋转,生动极了;天上飞来了一条巨龙,一会儿龙嘴吐珠,一会儿腾云驾雾,仿佛在炫技……形形色色的纸鹞翱翔天空,让人感叹:这哪是比赛啊,简直是一场以天空为舞台的精彩“达人时装秀”!

比赛场外,风筝迷们既可欣赏场内选手竞技角逐,又可以选择合适的地方放飞自己制作的纸鹞,实现自己的“飞天梦”。看吧,一青年手持“巨蛇”准备放飞,他抓住机会,迎风放飞且迅速放线,很快“巨蛇”便稳稳当当地飞了上天;一个小女孩好不容易找到合适放飞的位置,她左手拉着“蜻蜓”,右手拿着线轴,“蜻蜓”几次飞起又如同失控的飞机缓缓坠落。她并不气馁,在旁边一位叔叔的帮助下,几经周折,手中的“蜻蜓”终于一飞冲天;不远处,几个男生围在一起,小心地展开刚刚带来的“孔雀开屏”,从他们放飞的方法和有条不紊的动作可以看出,他们是放纸鹞高手。他们分工合作,不一会儿,穿着华丽外衣的“小美人”孔雀开屏翩然飞上天空……

忽然,风筝场上传来吵闹声,原来多架纸鹞的线缠在一起,扭成了麻花,互相牵制下,纸鹞越飞越低,眼看都要坠落了。一位中年大叔打着手势,指挥双方各自往相反方向走。几经周折,纠缠的风筝线分开了,几架纸鹞又缓缓升起。

在场的人们都对中年大叔竖起了大拇指……

是啊,线牵天地,纸鹞满天。这样由一根细细的线牵引着出来的快乐,这样一种万人空巷的佳期,生动地描绘着漠阳大地上一幕幕令人永生难忘的盛事。这盛事已经成为一种快乐的火花,时刻能点燃人们平凡的生活。这是一种民间宝贵的精神食粮,永远滋养着那些有趣的灵魂。

猜你喜欢
迷们竹条阳江
侧压型竹层板用竹条分级研究
传统风筝制作工艺(上)
小军迷们集合,一起来探索军事世界!
颜色空间直方图相交法的竹条色差分类检测系统研究*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五金科技(2022年1期)2022-03-02 02:12:28
阳江开放大学
小军迷解谜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14
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
五金科技(2020年4期)2020-09-23 08:54:06
制作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