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皆非的抓俘虏趣事等

2023-07-19 01:30
少男少女·校园 2023年7期
关键词:俘虏志愿军小张

本期战场·战场奇事

战场奇事   啼笑皆非的抓俘虏趣事

战场奇事   绝活

战争的历史值得阅读,是因为这种历史能够催生伟大与光荣。生动地记述一场战争的历史很重要,深刻地记述战争中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更重要。前者是“昨天”的事情,而后者又会在今天传承,并将影响到我们的明天。

战场奇事 啼笑皆非的抓俘虏趣事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抓了很多“联合国军”的俘虏。当时,因为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和战场形势多变等原因,抓俘虏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些故事。

南朝鲜军的“天才”战术:

用绳子把哨兵拴在一起

抗美援朝时,志愿军在每次战斗前,通常会派出精干的侦察兵到敌人阵地上抓几个俘虏,以此来了解敌人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备,这些俘虏被称为“舌头”。

因为总被抓“舌头”,敌人也想了办法,其中就有一个特别怪异的战术被38军114师的侦察队给碰上了。

1952年6月,38军114师的一个侦察队奉命在夜间到南朝鲜军阵地抓“舌头”。当时,敌人被志愿军的夜袭给打怕了,天色一暗下来,就朝天上不断发射照明弹,把阵地前沿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但这都难不倒经验丰富的志愿军战士。当照明弹升到空中时,他们伏在地上一动不动,安静得像一块石头;当照明弹落下时,他们就一跃而起,向前推进一段距离。

就这样,利用照明彈起落的间隙,侦察队慢慢接近敌人的阵地。

离阵地十几米时,是最难熬的时候,战士们大气不敢出,生怕被敌人发现。出发前,犯咳嗽毛病的同志都留了下来,但天热地潮,嗓子难免发痒,有的同志实在忍不住了,就随手抓一把身边的野草,放进嘴里嚼出汁液,润一润嗓子。

终于摸到了敌人阵地前,战士们轻轻剪开铁丝网,钻了进去,潜伏起来,等着敌人哨兵靠近。

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有的战士心中就有些犯嘀咕:是不是敌人哨兵太害怕了,躲在掩体里不敢出来了?要是他们真不出来,这“舌头”就不好抓了。

心中正着急时,只见阵地前沿人影晃动,敌人的一队哨兵从掩体中走了出来。他们互相之间保持着几米远的距离,朝战士们埋伏的地方前进。

侦察排长让战士们做好准备,然后拿出话筒,对着话筒连吹了几口气。这是和后方指挥所事先约定好的通讯方法,“吹气”的意思是马上要捕俘了,让后方进行炮火支援,掩护侦察队撤退。

这时,走在最前面的两个敌人已经快到侦察队埋伏的位置了,再走几步就踩到埋伏在草丛里的战士们身上了。

排长低声说了声“上”,然后一跃而起,一拳将最前面的敌人打倒在地,捂住他的嘴,拖起来就走。另外一位战士如法炮制,也抓住了另一个敌人。

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两个俘虏怎么拖都拖不动,好像有一股怪力阻止他们被抓走。被排长俘虏的敌人见排长拽不动他,便使劲挣脱了排长的手,哇哇怪叫起来。后面的敌人听到他喊叫,知道出事了,但又不敢过来,就趴在地上,朝出事地点胡乱开枪,也不管会不会打死自己人。

枪声一响,又有大批敌人从掩体钻出来,朝侦察队埋伏的位置冲了过来。排长见状,只好下令打死抓到的两个敌人,然后撤退。这时,后方掩护的炮火打了过来,掩护侦察队成功撤退。

撤退前,侦查队员利用短暂的时间,检查了两个敌人的尸体,想知道为什么这两个俘虏拖不动。

仔细一看,大家才发现,原来这两个人腰上、脚踝上各绑着一条粗绳,两个人被粗绳连在一起,绳子还延伸到远处,不知道绑在了什么上面。

后来抓到俘虏再仔细一问,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个阵地上的敌人被抓“舌头”抓怕了,一到晚上,就把整个排的哨兵用绳子连在一起,以免被志愿军抓走。

一听到这个“天才”战术,大家眼泪都笑出来了。

厨师半盆饭,抓到仨俘虏

第二次战役时,志愿军在西线大败“联合国军”,毙伤俘敌3.6万余人,迫使美军疯狂向“三八线”以南逃窜。当时,38军命令各单位抽出人手,去抓敌人溃败的散兵,甚至包扎所、文工团的战士们都出动了。战士们将这种行动称之为“抓虱子”。

一天晚上,338团2连在晚间搜索时,发现了十几具美军“尸体”。他们头挨着头,脚挨着脚,整齐地躺在一起。这些尸体“死”得也太整齐了吧?二排长觉得事情蹊跷,就用脚踢了踢最前面的一个。

结果那具“尸体”腾地跪了起来,高高举起双手。二排长一看,原来是个装死的,于是从兜里掏出英文写的传单,向这个美国兵宣传志愿军优待俘虏的政策。

美国兵看了大喜,喊了一声“OK”,嘴里嘟囔着说了几句英语,对着紧挨自己的“尸体”踢了一脚。结果那具“尸体”也腾地跳了起来,高举双手,嘴上说着“OK”,然后去踢第三具“尸体”。

就这样,“尸体们”一个接一个,全都站起来了。原来,这些美国兵因为不了解志愿军的俘虏政策,搁这装死呢!现在知道了志愿军优待俘虏的政策,都心甘情愿地投降了。

38军中,不仅战士们抓俘虏,医生、司务长、厨师也抓过俘虏,就连养马的饲养员也抓过俘虏。

有一次,一个战地医疗所的医生刚做完手术,一挑门帘,发现外面站着几个荷枪实弹的美国兵。医生心中一紧张:“完了,这几个敌人是怎么摸到医疗所的?这可怎么办?”

但医生没想到的是,这几个美国兵比他还紧张,一起向后退了几步,然后扔下枪,把双手举过头顶。其中,带头的美国兵满脸愁容,用手指了指自己肚子,摇摇头,意思是:“我们好几天没吃饭了。”

医生憋住笑,叫来几个警卫,把这几个美国兵都俘虏了。美国兵很高兴,虽然当了俘虏,但总算吃上饭了。

有一次,38军医疗队的司务长给部队打前站,路过一个小屋时,想进去休息一下。可他刚一推开门,就被藏在屋里的5个美国兵用枪给指上了。

司务长心想:“战友们都在抓俘虏,我却被抓了俘虏!丢死人了!”

他伸手就去掏手枪,打算跟敌人拼了。这时,让人意外的事情出现了,那几个美国兵一起放下了枪,指着司务长腰部的位置,嘴里哇哇怪叫。

刚开始,司务长不懂这几个美国兵啥意思。但他看到这几个美国兵面黄肌瘦,好像几天没吃饭了,就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原来他们想要自己腰上的干粮袋。

司务长掏出干粮,给几个美国兵分了,然后一挥手枪,5个美国兵就乖乖地跟着他当了俘虏。

第二次战役后,38军114师野战医院位于嘎日岭附近,就近收治战场上的伤员。一天,伤员们吃过早饭,厨师小张端着剩下的半盆饭回到厨房。小张刚一进门,就发现有个人蹲在灶台边,刮着锅底的锅巴吃。

这个人穿着美军军服,小张还以为是自己同志穿着缴获的军服呢,就不高兴地嘀咕了一句:“这位同志真不自觉,为啥吃饭时不吃饱?吃完饭还跑到食堂找补?”

灶台上的那个人刮锅巴正刮得过瘾,突然听到后面有人说话,吓得“嗖”地从灶台上跳起来,朝外面跑。可厨房门框太矮,这人长得太高,跑到门口,额头“砰”地撞到门框上,疼得他躺在地上哇哇乱叫。

小张这才注意到,这家伙是个美国兵。小张放下饭盆,抄起烧火棍,就要揍他。美国兵见状,急得双手直摇,然后一手指着自己肚子,一手伸出三根手指,意思是自己都三天没吃饭了。

小张见美国兵一脸苦相,志愿军又有优待俘虏的政策,就放下烧火棍,把饭盆端到美国兵面前。美国兵大喜,一边喊“OK”,一边用手捧起饭,狼吞虎咽起来。

過了一会儿,美国兵吃饱了,搓搓手,拉着小张朝外走。小张不明白美国兵啥意思,但见他脸上嘻嘻哈哈的,没有恶意,就跟着他去了。

美国兵带小张爬到厨房后的山上,钻进一个小树林,随后用手朝山沟一指。小张一看,原来那里还蹲着两个美国兵,他们蜷缩着身体,正冻得瑟瑟发抖。

吃过饭的美国兵一边打着饱嗝,一边哇啦哇啦地说了一通。山沟里的两个美国兵一听,立即扔下武器,举起双手,朝小张走来,自动当了俘虏,跟小张吃饭去了。

就这样,厨师小张一枪未发,轻而易举地俘虏了三个美国兵。

饲养员李大文用马料饼俘虏美国兵的故事,也很有意思。

一天,李大文牵着马,准备到向阳的山坡上遛马。他经过一个山洞时,正好看到一个美国兵探头探脑地朝外面张望。李大文高喊一声:“干什么的?缴枪不杀!”

美国兵虽然没听懂李大文说啥,但也认出他是一个志愿军战士,于是撒腿就跑。

李大文放开马缰绳,在后面紧追,边追边喊:“再跑我就开枪了!”

但实际上,他身上并没有枪。美国兵玩命跑,眼瞅着就要钻进山沟了。李大文急中生智,把揣在兜里的用来喂马的料饼拿出来,朝美国兵扔去。

美国兵听见一个东西飞了过来,还以为是手雷,吓得原地卧倒。等了一会儿,不见“手雷”爆炸,转眼一瞧,是一个大饼子。美国兵猛地扑了上去,抱起料饼就啃。

李大文赶了过来,拿起美国兵的枪,指住了他。美国兵不以为然,开心地猛啃大饼子,当了李大文的俘虏。

“少爷兵”出尽洋相

抓俘虏时,因为双方语言不通,并且有文化差异,经常会闹一些笑话。

有一次,警卫员胡茂仁抓到一个美国俘虏。这个美国兵不知道志愿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以为抓到后会被枪毙,所以很不配合,说什么都不肯跟胡茂仁走。

胡茂仁只好一边用手比划,一边掏出英文传单给他看。美国俘虏看了英文传单后,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抱着胡茂仁就要亲。

胡茂仁大惊,以为俘虏要咬他,给了俘虏一拳。这下轮到俘虏大惊失色了,以为胡茂仁生气了,要枪毙他,吓得要死,面色铁青,一路上瑟瑟发抖。

等到了驻地,胡茂仁找来英语翻译,说这个俘虏不老实,得做做工作。翻译问发生了什么事,胡茂仁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翻译哈哈大笑,说:“小胡,那是美国人表示亲热的礼节,你揍人家干嘛?”

胡茂仁仔细一问,这才知道咋回事,于是特意找到美国俘虏道歉,美国俘虏这才不再紧张。

讲到这,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这不是编故事吧?美国兵真这么不中用吗?

当然不是编的,上面这些小故事都是有权威资料记载的。至于美国兵为什么不中用,有两个原因。

第一,美国兵缺乏斗志,不理解这场战争。

“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曾说过:“这是一支张皇失措的军队,对自己、对领导都丧失了信心,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总希望能早日乘船回国。如果我们国家进行的战争中有一场不为人们所理解的战争,那么朝鲜战争就是这样的战争。”

正因为美国兵不能理解朝鲜战争,认为这场战争缺乏正义性,所以他们的斗志才特别差。

第二,是志愿军优待俘虏、瓦解敌人的工作做得好。

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回忆说:“战争刚开始,志愿军很难抓到美军俘虏。因为美军士兵不了解志愿军的俘虏政策,以为抓到会被送去做苦工,甚至枪毙。但经过积极宣传和严格执行,美国士兵就经常投降了。他们认为,当俘虏比作战安全多了。后来,甚至出现过两次上百人集体投降的事件。”

战场奇事 绝 活

1951年5月28日,当时裴景善所在的志愿军第20军87师172团3营8连奉命攻打华川以北的战略要地296.4高地。

这次战斗打得非常激烈,8连一开始攻克了高地,但敌人派来援兵疯狂反击,重新将高地夺了回去,还把8连压制在一个山凹里。

敌人用重机枪封锁了8连的通道,使他们进退两难,形势极为被动。

拂晓前后,8连组织突击队多次进行反击,却由于地形和武器方面的严重劣势,始终未能得手。

一旦天亮后,敌人出动飞机轰炸,8连根本无处藏身,势必会被敌人“一锅端”。更糟糕的是,如果296.4高地被敌人控制住,那么我军在华川以北地区就相当于被敌人扼住了咽喉,后果不堪设想!

指导员见天色越来越亮,可全连却始终打不开局面,急得直跺脚。

就在我军陷入绝境时,战士裴景善跑过来说:“指导员,我有个办法,或许可以尝试一下。”

“什么办法?快说!”指导员顿时两眼放光。

裴景善用手往山凹西面一指:“咱们或许可以从那边的悬崖爬上山顶,从背后对敌人发起突袭。”

指导员听了却连连摇头:“我早就看过了,那边的悬崖太陡了,就像是斧头砍出来的,崖壁平平整整,几乎不可能爬上去。”

裴景善却胸有成竹地说:“我看了一下,崖壁上有一些不太明显的坑坑洼洼,而且正处于敌人的盲区。我从小就经常爬山,不如让我试一试吧!”

指导员大喜,但又迟疑地说:“可是这样做太危险了!悬崖下面就是万丈深渊,一不小心掉下去就会粉身碎骨啊!”

“这个险值得冒!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裴景善的态度很坚决。

这时,敌人的机枪声又响起来了,指导员终于下定决心,拍了拍裴景善的肩膀:“那就看你的了!千万要小心!”

裴景善不会说什么豪言壮语,但他主动请缨的行动已经说明,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想着打破眼前的僵局,让全连走出绝境。

他的确从小就喜欢爬山上树,练就了一手攀爬絕活,但这一次能不能顺利爬上去,裴景善心里并没有底。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他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心中只有一个念想:无论如何都要爬上去!

崖壁的确太陡了,就像是斧劈刀削出来的,徒手攀爬就已经极其危险了,更何况裴景善身上还背着一把汤姆枪、几颗手榴弹和沉甸甸的子弹袋,这真是在用生命作赌注,为全连争取唯一的胜利机会!

好在此时,指导员命令突击队加大火力,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再加上敌人对悬崖这边几乎没有设防,因此裴景善只需要专心向上攀爬。

至于裴景善攀爬的过程有多么艰难、多么惊险,任何语言都无法详尽描述出来。总之,他有好几次只差那么一点就会掉下悬崖,十根手指被石块磨得鲜血直流。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裴景善硬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爬上了崖顶,突然出现在敌人身后。毫不夸张地说,这对敌人而言,真是天降神兵!

裴景善目标明确,趁着敌人疏于防备,悄悄摸到了敌人的重机枪旁,扔出三颗手榴弹将其炸毁,接着又用汤姆枪猛烈扫射,打得敌人瞬间乱了阵脚。

山凹里的指导员听到山顶爆炸声、枪声大作,马上亲自带着全连奋勇直冲。夹攻之下,敌人溃不成军,纷纷抱头鼠窜。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9连终于重新夺取了296.4高地,将残敌全部消灭。

让众人欣喜不已的是,为全连扭转乾坤、大显身手的裴景善,在激战中虽然颈部中枪,却没有伤及要害,幸运地死里逃生。

凭借这次极为出色的战斗表现和大难不死的经历,裴景善成为志愿军历史上的一名传奇战士。

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表彰裴景善,给他记了一等功,并授予“二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猜你喜欢
俘虏志愿军小张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俘虏了一“位”自行车
巧妙的奉承
有缘人
狄斯雷利“俘虏”将军
一句话俘虏一位将军
谁逗谁
今天忙不忙
志愿军战俘在美军集中营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