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2023-07-19 19:24叶建东
种子科技 2023年11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水稻

叶建东

摘    要: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类型的病害和虫害,造成水稻产量和质量下降,运用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能够确保水稻的品质,减少稻米中的农药残留。为此,应分析水稻种植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和规律,探索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促进我国水稻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1-003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1       文獻标志码:B

水稻种植面积广泛,在栽培过程中易受到多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降雨、气候和土壤环境等因素。要确保水稻高产和稳产,必须在了解种植环境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坚持因地制宜的选种原则,做好土壤的选择和整理工作,科学播种育苗,加强水稻的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控,这样才能确保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1 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1 品种的选择和处理

1)种子选择。应选择抗病能力强和产量高的种子播种,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选种工作非常重要,应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选种方式。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存在差异,应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选种。二是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品种,选种之前考察当地的气候环境是否适合种子生长。三是做好种子的发芽率测定工作,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然后放在特殊的容器中观察发芽率,确保发芽率在80%以上。

2)种子处理。选好品种之后要做好种子晾晒、消毒和包衣处理。将水稻种子放在阳光下晾晒,均匀地摊铺在地面上,在晾晒过程中要定期翻动种子,能够提高种子的成活率,起到灭菌作用。对种子进行严格消毒,将种子放在多菌灵100倍液中浸泡1~2 d后,使用清水冲洗干净进行催芽处理。催芽的温度控制在28~32 ℃,时间为24~36 h,在水稻新芽长到1 mm左右时可以播种。此外,为减少各类病虫害发生,可以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使用1.5%的咪鲜胺FSC或35%的呋虫胺FSC包衣种子,效果较好。

1.2 稻田的选择和处理

1)稻田选择。在水稻种植前,了解稻田的土壤、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选择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和排灌方便的地区,做好土壤中重金属残留的检测工作,保证水稻种植地附近的水源符合国家标准,确保水稻品质。此外,还应测量土壤中的养分分布情况,确定整地过程中是否需要施肥。

2)地块整理。精细整地是土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采取整体旋耕的方式。在整地过程中施入一定量肥料,满足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通过翻耕工作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松软度,为水稻生长营造健康的环境。

1.3 育苗

1)苗床准备。应坚持以下几方面苗床选择原则。一是选择水分充足和排灌方便的地区。二是做好苗床的准备工作,结合水稻种植情况控制苗床的长度。三是配制苗床土。苗床选择充分腐熟的牛羊粪10~15 kg/m2,深翻土层10~15 cm,保证土壤和肥料能够均匀混合,做好土壤的平整和镇压工作。

2)播种育苗和管理。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温度选择适合的播种时间,才能提高水稻的发芽率。播种完成之后还要做好苗床的管理工作,在水稻播种至出苗期阶段,要合理控制温度,避免水稻秧苗受到倒春寒的影响,增加秧苗冻害的概率。如果选择大棚育苗技术,最好覆盖草苫。通常情况下,在秧苗出苗之后,将大棚内的白天温度控制在23~25 ℃,最高不能超过30 ℃。在秧苗进入到3叶期之后开始进行蹲苗管理,保证秧苗健壮。在秧苗期要做好水分控制工作,水分过多会导致土壤中湿度过高、氧气含量降低;水分太少会造成秧苗卷叶和干裂,一旦出现缺水现象,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灌溉。此外,做好秧苗时期的肥料管理工作,最好不要施入尿素,否则会造成水稻秧苗徒长,在发现苗床肥力不足时可以喷洒肥料。

3)水稻移栽。育秧结束之后要做好移栽工作,主要选择人工移栽定植和机械设备移栽定植2种方式。在移栽的过程中结合水稻种植地土壤肥力确定种植密度。针对肥力高的田块,种植密度控制在13~18穴/m2;针对中等或者中下等肥力的田块,种植密度控制在18~25穴/m2。

1.4 水稻田间管理

1)光照管理。科学管理光照条件有利于水稻健康生长,水稻接受充足的光照,能够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为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水稻在幼苗期和分蘖期,对光照的需求量较大,应做好该时期的光照管理,促进植株光合作用,避免其出现早衰现象。在抽穗阶段,科学的光照管理有利于水稻有机物质的积累。

2)温度管理。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同水稻品种的温度需求也不同。在插秧前3 d要做好大棚的开放工作,让大棚内的温度和室外的温度相近,保证秧苗更好地适应外界的环境温度,温度过低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水稻秧苗在分蘖时期生长速度较快,在32~34 ℃的环境下会促进秧苗快速分蘖。在水稻抽穗时期,吸收大量的有机物能够促进籽粒更加饱满,要严格控制好温度,避免出现高温影响水稻授粉[1]。

3)水分管理。水稻栽培中的水分管理应坚持浅水灌溉和间歇灌溉相结合的原则。秧苗移栽之后做好水分管理工作,30 d内保证水分供应充足。在水稻秧苗返青之后,要科学灌溉,坚持浅水灌溉和间歇性灌溉交替的原则,充分供给水分。一般情况下,间歇灌溉的水深度3~5 cm,要严格控制灌溉量,否则会影响水稻根部的生长发育。

4)科学晒田。在水稻分蘖时期至幼穗的分化前期阶段,应将稻田内的积水全部排干净,做好晒田处理工作,为水稻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更好地促进水稻生长分蘖,晒田时间控制在4~7 d。要结合当地的土壤肥力情况和天气情况科学晒田,不能盲目操作,要重点关注和处理生长旺盛、秧苗叶色浓绿、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一旦操作不当会严重影响秧苗正常生长。

5)做好田间检查工作。为了确保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应检查水稻的生长情况,发现缺水之后合理灌溉,满足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水分供给,防止因为水分供应不足影响水稻生长。通过定期检查还能了解杂草的生长情况。发现田埂漏洞要及时堵塞,否则会导致水稻田内的环境失去平衡,也会造成大量养分流失,不利于水稻高产和稳产。

6)科学施肥管理。一是有机肥。选择有机肥能够促进水稻高产和稳产,在水稻种植前,选择有机肥作为基础肥料,混合使用充分腐熟的饼肥,用量控制在675~825 kg/hm2。在稻田翻耕完成之后也要施入肥料,可以选择人畜粪肥,提升土壤肥力,保证水稻秧苗健康生长。二是要合理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氮肥过多会导致秧苗贪青徒长,增加无效分蘖的数量,影响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在秧苗移栽之后施入氮肥,加入尿素105~120 kg/hm2。在秧苗移栽后14~15 d,可以第2次施入氮肥,用量为67.5~75 kg/hm2,促进水稻更好地分蘖。在水稻生长的后期阶段,要结合水稻的生长情况追施氮肥,施用量为60~75 kg/hm2。三是合理搭配磷肥和钾肥。磷肥作为基础肥料施入稻田,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施入钾肥。通常情况下,如果水稻有机肥比较充足,磷肥的施用量为300 kg/hm2左右。在水稻生长的后期阶段,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来补充钾肥,促进水稻更好地灌浆。在水稻抽穗开花之后,可以用磷酸二氢钾喷施。四是叶面喷肥。除了要严格控制好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之外,还应为水稻生长补充适量的微量元素,促进水稻根系更好地生长发育和积累营养,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此外,在水稻开花结实的过程中,合理加入微量元素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在水稻分蘖时期初次补充微量元素,在幼穗分化完成之后进行第2次施肥。要控制好微量元素的施用量,硼、锌、锰的施用量为1 800 g/hm2左右,选择在晴天下午对水稻叶片的正反两面科学喷洒,促进水稻健康生长[2]。

7)雜草防治。一是机械除草。在整地时通过深耕细耙能够掩埋杂草,杂草处理不干净时可以人工去除。二是化学药剂除草。可以选择安全和高效的化学药剂除草,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选择10%的吡嘧磺隆3 375 g/hm2,或者使用60%的丁草胺乳油14 250 g/hm2,或者双草醚悬浮剂20 250 mL/hm2兑水5 625 kg/hm2后均匀喷雾防治。不同的杂草选择的药剂不同,应将稻田内的水排干之后用药,在用药之后的1~2 d再注水,深度控制在3 cm左右,可以提高除草效果[3]。

2 主要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控技术

1)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是当前主要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手段,结合当地的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质的水稻品种,选种之前做好种子的纯度、净度和含水量的检查工作。播种之前还应处理好种子,进行晾晒和浸泡,目的是杀除种子表面的病菌,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同时提高发芽率。

2)深翻耕作。在水稻收获完成之后做好秋季的土壤管理工作,深翻土壤能够增强土壤的透气性,还能够破坏病菌和虫卵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菌传播,为水稻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的轮作方式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可以将水稻和其他农作物品种轮作。也可以应用和推广宽窄行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田间的通风透光性,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此外,做好水稻秧苗的培育工作,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科学选择水稻播种期和培育期,最好避开多雨天气和病虫害高发时期。田间管理中科学的灌溉及肥料管理能够提高水稻质量和产量,合理控制有机肥用量,合理施用氮肥,搭配磷肥和钾肥。在水稻分蘖末期要做好排水晒田工作,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另外,通过深翻土壤可以减少越冬虫源的数量,还要及时清理田间杂草,破坏虫卵的生长环境,促进水稻健康生长。

2.2 生物防治技术

1)二化螟的防治工作。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类型的虫害,例如二化螟。二化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对水稻叶鞘和茎秆部位的为害较大,导致水稻枯心和白穗,应采取以下防治手段。一是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防治,如赤眼蜂。可以在害虫的产卵初期阶段和盛期阶段释放赤眼蜂,要严格控制好天敌释放量和次数,避免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二是选择生物农药防治技术。利用苏云金杆菌可以起到防控效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稀释之后选择在害虫孵化前期和孵化高峰期喷洒,能够灭杀幼虫。三是种植特定植物引诱害虫,在水稻种植地周边种植一些香根草类植物,能够减少害虫的为害。

2)稻瘟病的防治。稻瘟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可以造成水稻减产50%左右,甚至绝收。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使用多抗霉素水剂,该类药物属于广谱性抗菌类杀菌剂,会导致稻瘟病病菌死亡。相关调查研究显示,选择5%的多抗霉素水剂22 500 mL/hm2预防水稻叶瘟和穗颈瘟,防治效果高达90%以上,同时不会对水稻生长造成过多影响,还能防治纹枯病。二是选择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能有效防治稻瘟病,抑制病菌生长,造成病菌菌丝解体。通过调查分析可知,选择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 250 g/hm2,每年7—8月喷施,连续用药3次,防效可以达到93%以上。

2.3 物理防控技术

1)性诱剂诱杀技术。性诱剂诱杀技术是物理防控技术之一,要选择专业的性诱捕器和诱芯,在灭杀三化螟雄性成虫方面效果显著,可以破坏害虫的交配环境,减少虫卵。可以在水稻稻田的田埂边安装诱捕器,每间隔100 m悬挂1台,定期向诱捕器中加入洗衣粉水,提高防治效果。

2)灯光诱杀技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特点选择频振式杀虫灯灭杀害虫,能够消灭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害虫,减少虫口基数。每隔3~5 d清理1次,要控制杀虫灯的安装时间。可以选择智能光控杀虫灯,具有环保和无毒的优点,防控效果显著。

2.4 化学防控技术

化学防控应选择低毒和低残留的化学药剂,并且要合理把控化学药剂的施用量和使用方法,确保将药物的残留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严格遵守用药周期,可采取以下用药方法。一是要交替轮换多种药剂,否则会导致害虫出现耐药性。二是要选择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农药,禁止使用高毒和高残留农药,如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灭杀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效果显著;阿维菌素对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较好;戊唑醇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三环唑能够有效预防稻瘟病。三是在了解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之上,坚持合理用药的原则,提高防治效果。

3 结束语

稻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之一。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应运用科学的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此外,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坚持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稻米中的药物残留,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斐,卢礼生.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江西农业,2020(12):140,142.

[2]唐慧芬.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及农业技术推广分析[J].当代农机,2022(1):77-78.

[3]李慧.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9):30-31.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