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7-18 15:24:34赵梅芳
关键词:业财融合问题对策

赵梅芳

【摘  要】近年来,我国企业市场竞争激烈,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结合市场变化形势加强业财融合,创新内部经营管理模式,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增加企业经济收益。论文主要阐述了业财融合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解决对策,力求切实增强业财融合效果。

【关键词】企业;业财融合;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6-0182-03

1 引言

近年来,企业越来越重视业财融合工作,业财融合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转变了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各自为营的现象,并注重二者融合发展。但是由于业财融合实施的时间较短,部分企业业财融合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企业和有关人员立足现状设计科学的处理措施,提高业财融合质量。

2 业财融合的内涵

业财融合主要是指业务和财务的有机融合。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会随之出现改变,业务部门需要按照成本控制和经济管理需求,优化业务运营模式,财务部门需要深入了解业务经营管理流程,掌握业务财务信息,为企业提供数据分析报告和业务决策建议。有研究认为业财融合可以理解为业务和财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是指业务和财务部门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来推动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资源的实时共享,并能基于共同的价值目标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以此来保证企业价值的实现。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基于数字化的背景对业财融合的理念进行研究,认为业财融合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突破传统财务和业务之间的壁垒,实现信息的共享、共通,将业务和财务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优化配置相关资源,提升管理能力,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3 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意义

3.1 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以往财务管理工作以数据整理和核算为主,没有了解业务、分析业务等内容,财务人员对业务流程缺乏充分了解,未能针对业务发展需求提供相关数据分析报告和发展建议,导致财务工作水平较低。当企业实施业财融合时,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全面了解各项业务运营管理内容和具体步骤,可以根据业务特征,精准组织财务管理工作,将掌握的业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核算和预估,为业务提供运营管理建议,通过财务和业务相互配合,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2 有利于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可以深入参与到各项业务中来,在了解业务的过程中根据现有数据资源分析业务运营中存在的不足,事先制定风险规避方案,为业务部门提供运营管理建议,协助业务部门改善业务管理缺陷,从而有效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3.3 有利于实现对业务和财务活动的协调

企业实施业财融合可以实现对业务和财务活动的协调。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是密切相关的,例如,销售订单的生成需要涉及价格、客户信用评估、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活动都需要与财务数据进行对接,以便进行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现金流管理等工作。如果企业没有实现业财融合,那么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这将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率下降、财务风险增加等问题。通过实施业财融合,企业可以将业务和财务活动进行整合,建立业务和财务信息的一致性和流通性,从而实现对业务和财务活动的协调统一。

4 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4.1 对业财融合的重视程度较低

对业财融合的重视程度较低是企业实施业财融合中的一个普遍问题。一些企业认为只要完成业务就可以,对财务部门和财务管理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导致企业无法充分利用财务数据进行业务决策,也无法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支持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出现业务决策失误、财务管理混乱、财务数据质量低下等问题。另外,对业财融合的重视程度不足还可能导致企业缺乏对财务风险的预警能力,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风险问题。

4.2 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

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是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一个常见问题。企业制定的预算过于宏观或者过于细节化,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导致预算制定效果不佳。预算管理的流程和制度也可能存在问题,如预算执行不力、缺乏监督和控制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的业绩表现。此外,企业在预算编制過程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数据缺乏准确性等问题,也会影响预算制定的效果。

4.3 信息化水平较低

信息化水平较低是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企业的信息系统可能无法满足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数据共享的要求,或者存在数据孤岛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将阻碍企业业财融合的进程。另外,企业的信息化人员可能缺乏对业务和财务的了解,难以为业务和财务部门提供支持和服务,也可能导致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效果不佳。

4.4 业务与财务目标不一致

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重要障碍是业务和财务之间存在部门利益方面的冲突,而这突出地体现在二者目标的差异方面。一方面,就财务部门而言,财务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因此财务部门比较重视业务行为的合规性和合法性,强调业务活动应该在事前规划的框架内运行。另一方面,就业务部门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首要职责是完成事先制定的业务目标。基于目标导向,业务部门倾向采取灵活多变和更加自由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因此这极有可能突破原有的规划框架,从而为企业带来深层次的经营风险。

4.5 缺乏复合型人才

企业实施业财融合需要人才具备业务、财务、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企业中缺乏复合型人才,使得业财融合的实施难度加大。业务人员可能对财务知识掌握不到位并缺乏财务分析能力,难以理解财务数据的含义和价值;财务人员可能不了解业务的运作和需求,难以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持和服务;信息技术人员可能无法理解业务和财务的特点和要求,难以满足业务和财务部门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此外,由于业财融合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而每个部门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不同,因此企业可能难以招聘到具备多个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将影响业财融合的效果。

5 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的解决对策

5.1 增强业财融合的意识

企业应该加强对业财融合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对业财融合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于企业实施业财融合至关重要。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管理和利用,将财务数据纳入业务决策的过程中,从而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支持作用。财务数据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业务人员而言,了解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含义和价值,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评估业务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而对于财务人员而言,理解业务的运作和需求,可以更好地为业务提供财务支持和服务。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对财务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业务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加强宣传和培训的同时,企业也应该注重实际行动,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落实业财融合的实施方案,提高业务和财务的协同效率,推动企业的发展和成长。

5.2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是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实现业务和财务协调的关键环节。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实用、可操作的预算管理机制,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和控制等环节。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的财务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加强对预算编制过程中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企业应该将各部门的业务计划和财务需求纳入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市场和行业的变化及时进行预算修订和调整。此外,预算编制还需要注意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预算限制和合规要求,确保预算制定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另一个关键环节,需要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和流程。企业应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进行定期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评估,及时对预算执行中的问题进行整改和优化。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建立科学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预算监督和控制是预算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和控制措施。企业应该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预算使用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预算的合理使用和预算目标的实现。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还应该加强内部沟通和协调,形成多方面合作的局面,建立科学、可靠的预算管理机制。只有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业财融合的目标,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

5.3 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技术在企业实施业财融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数据共享,企业应该加强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首先,企业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确保其始终处于信息技术的最前沿。此外,企业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人员的管理和激励,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其次,企業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以支持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数据共享。企业应该针对业务和财务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例如,可以建立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将业务和财务数据整合到一个系统中,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的业务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最后,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5.4 强化业务和财务目标的协调和整合

企业应该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多方面合作的局面,建立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关系。财务部门应该充分了解业务部门的业务需求和目标,为业务部门提供充分的财务支持和决策支持;业务部门也应该充分理解财务部门的职责和要求,尊重财务规范和标准,确保业务行为合法合规。企业应该建立共同的目标和指标体系,使得业务目标和财务目标相互协调和统一。例如,企业可以将业务目标和财务目标制定为绩效目标,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同时实现业务和财务的协同和整合。企业可以引入激励机制,通过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努力,共同实现企业的业务和财务目标。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绩效奖金、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励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完成企业目标。另外,企业还可以在财务部门增设财务BP岗位。企业可以明确财务BP岗位的职责,即为业务问题提供多种财务解决方案,深入了解品牌业务模式,对接业务和财务工作,负责梳理业务流程,为业务流程的优化提供财务支持。

5.5 提升有关人才综合素质

人才与业财融合息息相关。如果有关人才综合素质强,专业知识完善,各项能力达标,则能有效助推业财融合。因此,企业应根据业财融合需求增强有关人才综合素质,一是通过对外招聘的方式,在面试中列举业财融合实例,要求应试者回答具体解决办法,企业可以结合应试者的回答内容,分析应试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是否符合业财融合需求,根据面试结果挑选出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借助视频学习协助有关人员积累专业知识,企业可以在学习网站中购买有关业财融合的讲解视频、法律视频和财会视频等,将其整合成学习资源库,要求有关人才按照岗位职责挑选相应视频进行学习,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笔试考核的方式,检查有关人员视频学习效果,根据考核结果提出视频学习建议,确保有关人才在视频学习中有效完善专业知识体系。三是定期组织轮岗学习活动,组织业财人员相互前往对方岗位了解工作内容,要求有关人员在轮岗学习中将了解到的业务运营、财务管理和其他工作等记录下来,深究对方工作与自身工作的异同点,使其在后期工作中能够自主按照业财融合需求,转变工作思维,提高业财融合质量。四是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活动,企业应组织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负责为有关人才讲解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业财系统等使用方法,要求信息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告诉有关人才各项现代设备操作步骤,带领有关人才反复训练,力求有关人员在培训中能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6 结语

综上,业财融合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应加大业财融合力度,但是目前部分企业在业财融合中存在重视程度低、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业财融合效果,需要企业立足现状设置恰当的解决对策,提高对业财融合的重视程度,完善管理机制,科学设计预算编制,提高信息化水平,搭建业财部门沟通桥梁,增强有关人才综合素质,通过多种方式强化业财融合效果,有效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肖芸.推进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J].商情,2019,34(52):23.

【2】赵瑞鸣.浅谈跨国企业业财融合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9,44(36):141-143.

【3】张爱君.企业业财融合问题及完善[J].财会学习,2019,24(34):45,47.

【4】车文哲.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业财融合问题[J].现代轻济信息,2019,16(33):159-160.

【5】岳磊.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业财融合问题探讨[J].财经界,2019,57(33):104-105.

【6】顾君.新时代下企业业财融合路径研究[J].财会学习,2019,11(35):66,68.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41:10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30:04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商(2016年20期)2016-07-04 17:09:14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
商业会计(2016年7期)2016-05-24 22:13:35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