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 孔晓晗
摘 要:文章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文本为线索,探究马克思的幸福思想。在《手稿》中,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生产方式作为出发点,将异化劳动作为理论根基,把私有财产作为理论主旨,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和资本家的不同境遇以及幸福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表现方式。同时,马克思对于幸福的理解更加具体,摆脱了之前晦涩抽象的认识,抛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唯心主义观点同时弥补了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中的不足,因此对于当前社会幸福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幸福思想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5-0189-04
一、《手稿》中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的逻辑系统
(一)先决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手稿》表面看来是马克思散乱、无序的草稿,其中的幸福思想却有着严谨的逻辑系统。具体而言把资本主义社会独特的生产方式作为出发点,将异化劳动作为理论根基,把私有财产作为理论主旨,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和资本家的不同境遇以及幸福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表现方式。
马克思在异化劳动那里先是对国民经济学家所取得的基本理論成就进行总结,包括工人贫困因何而起、竞争所产生的结果、资产阶级的形成脉络等。与此同时,马克思反对国民经济学家将私有财产作为研究先决条件的行为,并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认为国民经济学家将私有财产作为研究的起点,而没有对私有财产自身含义进行解释,从而让自身陷入一种“虚构的原始状态”[1]。另外,马克思此时的研究重点是要解释清楚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质,基于此,马克思表示异化劳动理论应该以经济事实为出发点。
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讲的经济事实,其实是站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立场上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生产所做的高度凝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这样一个事实:工人生产得越多,他本身所拥有的就越少;他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他本身就越贫困。因为物质产品和财富的根源是自然界,所以上述事实表达的正是人和自然的联系,归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领域。此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的一个事实是工人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也会按同等比例创造出劳动以及工人本身。这里的劳动是异化了的劳动,不属于劳动者本身,而是属于资本家。这里所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归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领域。所以,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讲的“经济事实”,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真实反映,换言之,异化劳动体系建立的先决条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及生产关系。
然而,以上论述还不能够解释清楚马克思在《手稿》中幸福思想的逻辑起点。通过分析可以看到,首先马克思从异化劳动概念出发,对人的异化、产品异化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得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没有给工人带来幸福,反而让工人变得贫困的现实。马克思认为,工人的劳动时间是不属于自己的,因此是不快乐的,而非劳动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因此是快乐的。其次,马克思阐发了异化劳动的现实表现形式,得出了工人所付出劳动以及所生产的产品会给工人本身带来贫困不幸、给资本家带来财富幸福的结论。最后,马克思在对异化劳动概念、工人及资本家的不同境遇分析结束以后,又对私有财产来源及实质、私有财产和异化理论双方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二者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幸福思想。
(二)理论根基:异化概念
对于异化问题,马克思尤为重视,在马克思的一些早期文本中就能找到探讨异化问题的影子。而《手稿》也确实是以对异化劳动概念的批判为真正起始点:先从资本主义社会独特的生产方式开始,剖析异化劳动现实表现形式,从而构建起整个异化劳动体系,并以此为前提,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私有制进行批判。自然而然,《手稿》也成为马克思“创立经济理论的工作的第一阶段的独特成果”[2]。
展开来说,马克思以异化劳动概念为理论基础进而探讨了私有财产和异化问题间的联系,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人和资本家之所以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工人很贫困、资本家富有且幸福),原因在于异化问题和私有财产的双重作用,致使它具有盲目性、不全面性和私利性。这是虚假的幸福而不是真实的幸福,必然遭到了马克思的批判。由此可知,共产主义抑或说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理论来源是私有财产及异化概念,而异化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幸福观的共同理论源泉。按照马克思的解释,异化是全体人类获得真实幸福的逻辑起点,他认为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人们对自然界索取和掠夺得越多就会越不幸福,这是因为人既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丧失了快乐,还不能够支配产品,那为什么人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没有获得快乐感?原因在于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没有感到幸福。在异化状态下,工人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都归于资本家,所以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异化导致了工人的贫困和不幸福,推动了资本家的富裕和幸福,它是致使双方不同境遇的根源。而幸福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则具有包容性、统一性、层次性及整体性,原因在于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私有财产和异化问题得到了扬弃,使个体本质被真正支配,真正解决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被解决的诸类矛盾,例如人、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换言之,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其关键在于对异化问题和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这就说明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真正幸福的获得及实现其理论起始点便是异化和私有财产,又因为私有财产由异化生成,异化便成了起始之起始。
(三)理论关键:私有财产
在《手稿》创作之前,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曾研究分析过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可他发现这并不能够很好解决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实践问题,因此便转向分析政治经济学,这为他在《手稿》中批判私有财产提供了思想基础。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意识到需要结合“市民社会”来分析历史、法律以及国家制度,不能孤立片面的分析它们任何一者。马克思开始尤为关注私有制、阶级以及国家问题,他阅读了许多国民经济学家的著作,如大卫·李嘉图、布阿吉尔贝尔、麦克库洛赫、亚当·斯密等[3],这些都为后来《手稿》创作提供了理论来源。概言之,在《手稿》创作前夕的准备工作中,马克思开始侧重于分析“市民社会”,这让他在后面的《手稿》中将批判重点瞄准私有财产。
私有财产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论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的核心部分。从《手稿》中可以得知,马克思首先通过异化劳动概念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和资本家两种阶级的不同境遇,即工人的贫困和资本家的富裕幸福,得出了异化是产生该问题的原因。然而,这只是一方面原因,而私有财产是另一方面原因,这是因为异化问题导致了私有财产的产生,私有财产是异化得以实现的方式和手段。既然工人的貧困和资本家的富裕幸福是异化问题和私有财产联合导致的结果,那么想要解决此问题并获得真正的幸福,唯一方法就是对异化和私有财产进行扬弃。私有财产的重要之处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得以建立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能够享受真正的幸福,其具有整体性、包容性、层次性和先进性,根本原因在于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对异化问题和私有财产进行了积极扬弃。私有财产是全体人类获得真正幸福的理论基础,也必须把私有财产作为此运动的实践出发点。概言之,过度追求私有财产就必然导致工人的贫困和资本家富裕,批判私有财产则是人类获得真正幸福的前提。因此,私有财产顺势变成了连接不同社会制度幸福的桥梁,是《手稿》中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的核心部分和理论关键。
二、《手稿》中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的实质内涵
(一)无产阶级的价值方位
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论述的幸福思想是具体的抑或说是超越一般意义的,探究幸福在剥削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种不同阶级属性中的表现,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代表了某类阶级利益,其阶级立场明显且不言而喻。
马克思因受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特定时代等种种因素影响,其毕生的理论探索都是在围绕无产阶级如何推翻剥削反动统治,建立幸福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展开,始终以贫困工人利益为前提为劳苦大众发声。这与他少时生活环境有关,马克思成长于一种自由民主、祥和幸福的家庭氛围中,这样的家庭环境所孕育出来的积极思想,成为马克思勇于阐述独特思想见解的力量来源,使他勇敢坚定地坚持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所生活的历史背景正值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旧交替,因此充满了矛盾冲突,例如剥削和专制、有产和无产等,可不管是哪种冲突矛盾,受伤害最严重无疑是被压榨剩余价值的贫苦工人。马克思毕业后在《莱茵报》担任编辑的这段时间,他更为清楚地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的普鲁士政府对穷人的迫害,因此马克思写下了著名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来为贫困劳动人民发声,以此表达对封建政府的不满。同时期的欧洲工人运动也让马克思看到了这个新兴阶级所爆发出的巨大能量,使他更为坚定地选择与无产阶级一道。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其中学论文中就表现出了要追求全人类真正幸福的伟大理想,在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他更是确证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在于它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
马克思的研究侧重点在《手稿》中依旧得以体现,以无产阶级立场为阵地,将批判重点瞄准于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和政治经济学,从而建立起独特的幸福思想。马克思分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不同地位,认为这两种阶级在生产本质上是二元对立的,换句话说,造成无产阶级不幸的原因恰好是资产阶级幸福的来源。然而,马克思是以无产阶级立场为基础的,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利益,自然关心造成无产阶级不幸的原因,因此,马克思通过研究找到了摆脱此不幸,真正实现无产阶级幸福的方法和途径,即凭借工人阶级力量对私有财产和异化问题进行积极扬弃,从而构建共产主义社会,获得真正幸福。综上所述,《手稿》中所蕴含的马克思幸福思想既有其对于贫困劳动人民的怜悯,对封建专制、剥削阶级的厌恶,更有其为无产阶级,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断斗争的崇高志向。也正是马克思坚持以无产阶级立场为基础,从而使其理论研究不断走向新的高度。
(二)幸福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本原真意
《手稿》的重要价值在于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私有财产以及工人在劳动中的异化问题来探寻无产阶级运动的革命道路及方向。由于马克思生活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背景中,因此马克思目睹到大量贫苦劳动人民遭受封建专制制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双面压迫,生活极为悲苦。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为贫苦底层人民的利益发声,出版了一系列时评文章来反对普鲁士政府专制主义却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已马克思退出了《莱茵报》。马克思的遭遇使他对当局政府的统治感到失望,并把改变现实社会的希望寄托于社会革命身上[4]。1843年,马克思前往了巴黎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中,他与多种工人力量取得了联系,并且在工人群体中做演讲宣传其思想,马克思开始对空想社会主义作出批判,寻找真正使工人摆脱贫苦状况的道路。再到后来,他决定探究“市民社会”问题,使得《手稿》创作开始有了思想前提。
在巴黎期间,马克思开始从国民经济学入手,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目的是寻找能够摆脱工人悲苦现状道路,这给《手稿》创作提供了原始素材。马克思在《手稿》中除了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异化问题以及揭露工人和资本家不同境遇之外,还寻找无产阶级运动的革命道路及方向,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幸福在本质上是对立矛盾的,因此是虚假的幸福,而人类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所获得的才是真正的幸福。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幸福对立问题得以解决的方法就是向共产主义转变,需要借助工人阶级的力量。到此,马克思就为无产阶级运动的革命道路及方向找到了开端,即要使全体人类获得真正幸福,需借助工人阶级的力量,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和异化问题进行扬弃,从而建构共产主义社会。这也正是《手稿》中所深层蕴含的幸福思想和本原真意。
三、结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谓是马克思的一部超越时代著作。马克思以尖锐目光把物质生产作为切入点来分析幸福问题,直击问题本质,为后世学者研究幸福问题提供了正确视角。尽管时代变迁,现代社会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依旧掩盖不了其思想光芒,马克思对于幸福的独到见解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幸福问题依然适用。其幸福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包括:
1. 从经济出发探究现代社会幸福问题的本质。当前学术界主张建立幸福模型,找出影响幸福的因子,设置参考指标,分析诸因素与幸福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出提高幸福水平的有效方法。此做法虽然可行但更多具有机械性,因为幸福对每个人来讲概念都不同,所以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能将其量化。事实上,幸福需要主客体相统一,其产生既需要特定的现实存在,同时其发展也需要遵循唯物辩证法之基本规律[5]。人处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经济利益是产生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需要从经济出发探究现代社会幸福问题的本质,从源头上解释现代社会产生幸福问题的原因。
2.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认识幸福。在《手稿》中,马克思所阐述的是一种实际的、具体的幸福观,他研究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定历史中工人的贫困不幸福和资本家的富裕幸福这两种矛盾,是寻找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及方向的思想。因此,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来认识现代社会幸福问题,一方面要认识到现代社会和过去马克思生活时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时期人们幸福的发展变化表现,基于此,需要兼顾研究不同阶级属性和阶级内部分化所产生的幸福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0.
[2] 巴日特诺夫. 哲学中革命变革的起源——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刘丕坤,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40.
[3] 聂锦芳. 关于重新研究“巴黎手稿”的一个路线图[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03):120.
[4] 魏小萍,张云飞. 马克思传[M].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72.
[5] 潘潮流.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好生活思想研究[J]. 品位·经典,2022(13):31-33.
(荐稿人:吴明远,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