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香
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也离不开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即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此外,通过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日常密切联系在一起,还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有趣。
一、课堂情景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中的首个环节是导入,导入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的思维从其他方面转移到数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可以从导入着手,应用一些生活实例或生活化情景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融入这些情景展开学习。
以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克、千克、吨”一课教学为例,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质量单位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利用课堂所学,更深入地了解现实生活,并尝试解决一些与质量相关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程时,可以事先准备好天平、弹簧秤、台秤以及一些需要称重的物品,如大米、坚果或其他果蔬。教师的课堂导入由这些物品开始,如拿出部分坚果,让学生上台想一想如何确定其质量,称重的工具可以自由选择,此时台下的学生也会探讨。无论学生是否可以正确回答这一问题,教师导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可以顺利引出本节课题“千克、克、吨”。也让学生切实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生活化,结合生活实践探究新知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的智慧,它们贯穿于每一个角落。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从而更好地处理日常的生活中买卖、投资等经济现象。因此,新课程改革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关于“购物”的知识为例。由于现今社交媒体的普及,许多人都使用二维码消费,小学生很难接触到真正的货币。因此,教师可先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钱币进行了解。该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课前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主动学习钱币知识,课上自然会根据教师的讲授调动一定的学习热情。随后教师可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钱币的由来,将抽象的知识转换为具体的事物,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进一步讲解换算的方法,使学生的数学运算思维能力得以提高。该教学方法的运用可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增强其学习热情,使其积极进入课堂学习中,促进其数学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应在实践、探究、合作中实现发展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是以学科的形式进行的,这就是学科实践的由来。学科实践与上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实践是一种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活动,从教育的角度说,它是一种以“身体参与和亲身经历”为表现形式、以“体验和感悟”为内在特征的学习活动。学科实践是基于学科、通过学科、为了学科的实践,没有学科的实践必然导致实践的泛化、浅化,没有实践的学科(教育)必然导致学科(教育)的固化、僵化。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模拟一个真实的商店体验,让学生扮演售货员,教师扮演消费者。这一情景发生在商场促销期间,全场商品均享受一件八折、两件七五折的优惠。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些衣服、貨架,可以随意挑选一件或者挑选两到三件衣服,让售货员告知其分别需要花费多少钱,让学生算一算这样打折促销以及组合购买的方式,同原价相比较节省了多少钱。
在商场中,这种促销方式非常普遍,若教师将学习内容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便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轻松掌握有关百分比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觉得有归属感、充满参与感时,学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和乐趣。为此,笔者还制订了合作学习的班规,班规是在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制订的。例如,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权利;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创造力和独特性;每个学生都能以多种方式思维和学习;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都能获得乐趣;每个学生都能和团体成员合作;每个学生都要互相尊重;每个学生都能与班上其他学生做朋友。这样,树立了合作学习的班级风气,人人分担领导职责,对班级与小组任务的责任也是共同承担,每个学生都认同他们的首要目标是从课程、他人以及生活经验中进行学习。
四、生活化运用数学语言
教师本着“数学生活化、生活化数学”的指导思想,将日常生活中的元素与小学数学课程紧密结合,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习负担。教师会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生活中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但是到了实际的数学习题解决上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会运用数学语言。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发现了生活问题之后,更好地进行数学语言的教学。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加强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莘县燕塔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