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盛
【摘要】进入新发展阶段,学生资助的目标重点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学生的就学需求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章概述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演进过程,探讨相对贫困的含义,就相对贫困视域下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与学生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建立精准识别的认定机制、精准施策的帮扶机制、贴心便捷的服务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相对贫困;高校;资助体系;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10—0034—04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学生资助的重点由绝对贫困视域下重点解决经济贫困,逐渐演变为解决相对贫困视域下的精神贫困和能力贫困。学生资助既要满足贫困学生的基本需求即基本生活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其相对需求即发展型需求、尊严性需求。适应这一要求,高校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新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宗旨,构建更加科学、精准、有效的学生资助政策与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学生资助工作整体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一、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演进概述
(一)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奖助制度
西南联大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奖助工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鲜明的政治性。资助的目的在于从其他各种社会势力中争取青年学生,将育人工作融入资助,通过獎学金评选树立典型,引导学生爱国向上。二是以助为主、以奖为辅。面对青年学生流离失所、缺乏经济来源、学业难以为继的困境,全力支持学生完成学业,对学生施以经济资助的重要性甚于奖优激励。三是鼓励学生自助。结合社会条件拓宽助学渠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支持学生结成自治组织等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做好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仍具有积极的学习借鉴意义。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全覆盖单一式的经济资助(免费+资助)、经济转型时期对全体学生适当收取学费并对经济困难学生予以资助(收费+资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以来对全体学生适当收取学费并实行“贷、助、勤、奖、减、免、补”出资主体和受助对象多元化的资助体系、新时代适应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果要求的精准资助等阶段。高校学生资助的目标从扩大高等教育需求即开放教育机会,到追求起点公平即全体适龄青年教育机会均等,演变到追求过程公平即资助育人。具体而言,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5):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我国实行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先后实行了学生供给制、人民助学金、学杂费减免等资助政策,为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大学提供了一定保障。
“文革”前后(1966—1977):从整体上看,延续了之前17年的学生资助政策,其主要形式仍然是人民助学金制度。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学生资助政策以国家资助为主体、社会资助为补充。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先后经历了以人民助学金为主、奖学金和助学金共存、奖学金和贷学金并行等几个阶段。
经济转型时期(1993—2006):随着收费制度的实行,学生资助项目从少到多,资助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化,资助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了各种资助措施相结合的混合资助形式。
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以来(2007年至今):资助政策内涵不断完善,助学、奖优、发展相结合,构建了互为补充、功能多元、内涵丰富、覆盖全面的资助政策体系,有效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1]。
二、相对贫困的含义
相对贫困不仅指一个人或是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与当前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还包括各个社会阶层之间以及各阶层内部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异。相对贫困主要表现为能力贫困,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相对于社会其他人群,其综合能力的匮乏或不足,主要通过“自我发展能力”或“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出来。相对贫困人口受先赋性资源禀赋、文化、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多重影响或制约,在社会上缺乏相应的“手段”“能力”和“机会”。
我国在解决绝对贫困以后,反贫困的方法、主体、策略已随之转变。从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帮扶来说,必须从助困助学向提高其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接受更加优质的高等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助学助困工作既要充分满足相对贫困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更要满足其在提升综合能力等方面的需求,筑牢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致贫的坚固堤坝。在政策上要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包括相对贫困大学毕业生在内的求职者也能顺利寻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高校要持续加大相对贫困大学生的技术技能教育和培养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有针对性地推送就业信息,帮助他们顺利就业,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稳定脱贫的目的。
三、相对贫困视域下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与学生发展
(一)拓展学生资助的目标
传统学生资助的目标是提高适龄青年的入学机会,实现教育公平。进入新发展阶段,学生资助要在巩固“保障型”资助的同时,推动学生资助向“发展型”资助拓展。学生资助工作要着力实现以下目标:一是起点公平,让不同民族、性别、居住地、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享有同等的就学机会。二是过程公平,让处于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的大学生的在校保持率、学业成绩无显著差异。三是结果公平,主要指处于不同社会经济阶层大学生的毕业率和进入社会后的教育成功率无显著差异。
(二)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支持体系
学生资助与高校招生录取、学生日常管理、学业辅导、职业发展与就业息息相关。新发展阶段,高校不仅要保障贫困生“有学上”,更要促进贫困生“学得好”。随着资助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促进贫困生学有所成成为资助新目标。在不断健全完善经济资助体系的同时,要加强促进学习的支持手段,强化如学习成绩要求、就业定向要求和资助返还要求等经济资助的附带非经济义务,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支持体系,支持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和顺利就业。
(三)经济资助要与学业成绩挂钩
为激励受资助者深度参与专业课程学习,增加学习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更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高校应根据其课程学习成绩的高低给予不同性质和额度的经济资助。基本原则是经济资助力度越大,学习成绩要求就越严格。学生资助的经济学本质是学习报酬,被称为学习工资。为调控学习过程,实现学习效率和效果最大化,就要把学习报酬和学习成绩相挂钩。明确提出学习成绩要求,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施以不同的经济资助额度,给学生一定的“引力”;实行多种学习支持方式,给学生一定的“推力”。
(四)将学生资助的重心转移到如何更好地支持学习上
新发展阶段,应将学生资助的重心从充分开放就学机会转移到支持学习上。学习支持方式包括补习基础知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习实践课程的辅导学习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核心是专业课程的学习辅导。当前,贫困表现在多维层面,不仅仅是经济贫困,还存在意识贫困和能力贫困。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后,学生资助重在帮助贫困学生发展。一些学生高中阶段缺乏学生社团、游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经历,人际沟通能力较差,需要通过建立贫困生学习小组、学生自治组织、开展实习实践并从中获益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生摆脱意识贫困和能力贫困[2]。
(五)大力开发隐性课程,加大实习实践力度
高校应更加注重隐形课程的开发。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等观念性隐性课程,校园建筑景观、各类资源教室及实验实习室的布置、校园环境优化等物质性隐性课程,学校管理体制、院系班级管理运行方式等制度性隐性课程,师生、生生人际关系及行为方式等心理性隐性课程。通过隐形课程的实施,不断优化学校的整体育人环境,更加重视学习过程,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促进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成长[3]。
高校要依托各类科研项目、创新创业项目,通过综合体验性学习和项目课题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大力开展以任务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各类大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的发育发展对贫困学生能力的培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高校应通过组织工作或群体性活动,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与参与的机会、平台和支持网络。如,在寒暑假,高校可组织贫困大学生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三支一扶”工作,引导其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健康成长,激励贫困学生成长成才,促进贫困学生提升综合能力。
四、基于能力贫困需求,建立精准资助长效机制
(一)建立精准识别的认定機制
1.构建科学认定模型。高校要充分发挥本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等领域专家的作用,结合校内大数据追踪管理、调查走访、同学评议等方式,建立精细化评定标准,多措并举确认资助对象,探索构建更加科学的贫困学生认定模型。
2.建立定期联系机制。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每年开展一次全覆盖式学生家庭调研,详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境况和实际经济困难,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精准资助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3.完善诚信教育机制。通过信息化平台完善学生诚信档案、建立学生资助诚信奖惩机制等措施优化学生资助诚信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建立学生资助诚信师生互动机制,引导学生树立诚信观念;科学设定评价指标,建立学生资助诚信教育效果评价机制,营造讲诚信的良好文化氛围。
(二)建立精准施策的帮扶机制
1.完善政策体系。适应乡村振兴、经济和人口政策调整等新形势新要求,基于不同区域、不同院校的学业与生活开支情况,参考受助学生的经济条件,根据实际资助需求分档确定资助额度,制定个性化资助标准。科学评估学生经济需求的动态变化,弹性设置资助时间,及时发放紧急资助。
2.提高资助实效。聚合多方资源,对贫困学生开展生活帮困、学习帮助、心理帮扶等资助服务,推动资助方式兼具“标准化”和“定制化”。对不同困难等级的学生,设定年度资助目标,列出资助清单,给予适合的资助,提高资助实效,避免出现“可有可无”“远远不够”“过度资助”等现象。
3.强化协同联动。高校与地方资助部门加强互联互通,确保资助政策和信息充分共享。要“一人一案”制定指导方案,帮助贫困学生积极运用现有资助政策完成学业。强化学校、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责任共担,增强学生持续发展能力,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成为创造幸福生活最稳定的途径。
(三)建立贴心便捷的服务机制
1.简化资助申请流程。推进信息化资助建设进程,建设智慧资助平台,推进大数据交互与共享,实现资助事项“码上办”“指尖办”。全面提升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水平,提高资助对象识别精准度和资助育人成效,
2.探索人本化公示方式。在确保资助过程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设立资助特别通道,探索将认定依据充分、资助金额较低、资助情况紧急等情形下的资助名单免于公示,进而逐步健全更加人本化的公示方式。
3.构建“资助+育人”模式。将学生资助深度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各环节,制度化开展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共同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着力提高受助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强化对优秀贫困学生和拔尖创新人才的资助成效,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4.加强资助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资助机构,选优配强专职人员,选拔有爱心、有耐心、有同理心的教师从事资助工作,并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学习培训、评优表彰等方面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总之,新发展阶段,高校要通过建立更加精准识别的认定机制、更加精准施策的帮扶机制、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机制等,建立相对贫困学生精准资助长效机制,帮助相对贫困学生提升综合能力,促进相对贫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资助70年[EB/OL].http://www.xszz.cee.edu.cn/index.php/shows/70/3766.html.
[2]杨孝旭.论受助学生的高校精准助学研究三维逻辑[J].教育财会研究,2021(06):34-38.
[3]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长效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EB/OL].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1/ 11/5/art_60305_10099556.html.
(本文系2022年度甘肃省中小学党的建设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ZXX2022A29)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