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凡
1930年11月23日,中国第一代油画家代表人物吴大羽出生在宜兴县一条小巷里。在童年,排行老十的他备受家人宠爱,其祖父曾为县里的教书先生,家学渊源深厚。吴大羽自幼喜爱画画,徐悲鸿的父亲是他祖父的学生,常常来他们家画画,陈创洛整理的《吴大羽谈艺录》里写到“他不时背着挎包,里面装着画具、画笔到我们家来,我那时还小,可拿到这些画既好奇,又高兴……这样,我对美术就慢慢有了兴趣”。
吴大羽15岁的时候来到上海,在做了一段《申报》美术编辑工作后,于1922年秋天来到了巴黎,进入法国巴黎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在巴黎五年的留学时光中,西方前卫、活跃的艺术环境深深影响了他,不仅在绘画、雕塑领域给了他日后创作的技术支持,更使他开阔了眼界,塑造了独立的人格精神。
花卉作为描绘对象贯穿于吴大羽的各个创作时期,我们可以从画面或蓝、或红的色块中看到他清晰的艺术发展脉络,以及他逐步探索的艺术追求。
《红花》作于1959年,参加了第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画面被大面积的红色和绿色充斥着,画面上方绿色的葉子中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黄色,越发显得生机盎然。红色的花朵开得正艳,笔触也随着花瓣的姿态扭动,最右侧的花甚至延伸到了画面以外。花瓶用重色勾勒、搭配亮眼的黄白色,不仅造型饱满并且张力十足,构成了画面中的亮点。桌布和红花相呼应,颜色却稳重很多,让整个画面都沉浸在一种热烈的气氛中。
更早时间创作的《瓶花》,除了肆意还有一些拙气——厚重的颜料,覆盖了几遍的色块,画笔在画布上拖着颜料走时留下了痕迹,让观众轻而易举地想到创作时艺术家细心的观察,和对生命的热情,哪怕是一束瓶中的花。画面中右上角被明亮的灰绿、灰黄色覆盖,主角当然是这束花,白色的、小小的,辅以蓝绿色的叶片,偶尔有一两朵红色点缀其中。淡蓝色的花瓶置于画面正下方,它真是清透!蓝色玻璃的质感,隐约还看到了花瓶里的枝干,一大片暖黄色映在花瓶上,仿佛一束光照进了画面。画面中普兰和黑色巧妙穿插其中,为这束花勾画了体量,又与这明亮的花瓶形成对比,整个画面因为这几处重色显得厚重起来,色彩层次也更加分明。
1980年以后,吴大羽花卉题材的作品风格逐步从写意过渡到抽象。也许从观众的角度我们无法真正了解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但这也正是作品的魅力所在。
作品《色草》在1984年参加完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后,被中国美术馆再次收藏。作品上散落着黄色的花朵、浓郁的蓝色背景、飞扬的笔触。“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画面中明亮的色彩、畅快的笔意,无不表达着作者饱满的情绪。吴冠中在《评选日记》里特别提到这幅作品“色与色的跳跃,花与叶的拥抱,虚与实的穿插,小小图画间岂容苍茫宇宙,作者云游何处?”耄耋之年的吴大羽有着更旺盛的创作热情,珍惜时间、与时间赛跑。
作为他在创作后期常出现的元素,吴大羽对花卉具体形态的刻画,向探索色彩、结构等更纯粹的绘画语言转变。从画面中我们不难看出,花卉的形态更多从体量出发,视线从细节转移到外部轮廓。颜色纯度高、色彩浓郁,有些甚至是把没有调和过的颜料直接涂抹在画布上。空间上也不再满足于描绘现实,而是逐渐走向平面化,探索二维空间。
不难从画面中看出,在吴大羽生命的最后阶段,画面中所塑造的形象与客观对象越来越远,有些到了无法准确辨认的程度,渐渐形成了抽象的画面。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恐怕是每一位中国艺术家血液中流淌着的对现实、对艺术的追求。吴大羽生活的历史时期,对花卉的描述不能不说是师法自然的结果,我们从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花卉中看到的不仅是艺术家向自然学习的成果,更是艺术家对生命的热爱和在艺术上的不断探索。
吴大羽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归国授业、静心创作,从塞尚、梵高、马蒂斯的体系中逐步脱离出来。他的创作画面色彩浓郁绚丽、对比强烈,以书入画、流畅自如,在形色交融间自显东方神韵,在西方占据主导的历史时期自发地探索油画中国化的道路。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果懂得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欣赏文人精神,如果能自在地卧游于山水,你一定能看懂吴大羽的作品。他以花卉为切入点,从中获取灵感,气韵生动、发乎自然,他用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方法来呈现具有东方气韵的抽象作品,将抽象绘画的技巧融入东方审美意蕴,在静与动、具象与抽象、西方与东方中呈现独特的诗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