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应如何写生

2023-07-17 05:53
中国美术报 2023年22期
关键词:巴东考察团恩施

6月12日至17日,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所长魏广君带队的中国国家画院“长江主题美术创作项目”考察团在湖北恩施沿长江流域开展采风调研活动。考察团由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洪厚甜、谢小铨及艺术家魏杰、蔡大礼、王东声、赵际芳、梅跃辉、唐朝轶等组成。一行足迹走过恩施的巴东县、建始县、鹤峰县,既感受到长江、大清江的碧波荡漾,走进山川峡谷腹地,领略大自然的磅礴瑰丽,更深入到田间村头、大山深处,感受土家族、布依族的人文风俗和廪君文化的非遗传统,并在深山院落内开了一个特别的党会。

考察团从出发就带着一个命题,即:书法篆刻应该如何写生?在徐涟看来应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向外求,一个是向内求。“向外求是说我们从画室、书斋走到长江边、走到深山最基层的生活里,这种经历对我们来说很难得。这次我们又与当地的‘土家禀君文化研讨会同期,而长江流域几千年来无数文化积累沉淀为今天的面貌,这些文化都可以与我们的书法创作紧密相连。同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令人惊奇的自然风貌,还有这里的人民在艰苦的条件下所创造出来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迸发出的蓬勃生命力,都会成为滋养艺术的源泉。向内求其实是对自我的一种锤炼和要求。我们所吸收的这些养分需要‘自我这个容器来盛载和转化,培养品格、锻炼意志、开阔心胸,都需要生活的深度体验当中才能有所收获。书法篆刻艺术家的写生创作不是简单地临摹碑帖,而是自我的修炼。在这次采风调研的过程中也能充分感受到艺术家们对自我的挑战,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

魏广君对此行印象深刻,他说:“6月12日,书法篆刻所13位同仁到达恩施巴东县水布垭镇。次日,一行乘船行于大清江上,雄秀绮丽的景色让人心中产生一种欲抚还休的颤动,几欲施诸笔墨与之触碰一番,这种强烈的讶异感随着江畔景物的迅速变换而转移,无奈之余且将这方沉静的江水风物置于心下,留念于远方。后至土家族发源地的三里城,山崖上一簇簇的白云看到了我们,陡然奔腾而来。大开的云阵抱拥着大家和草木岩石,在云崖之巅游来荡去。于是在一种天人合一的惊心动魄中、在一种感惠徇知欢娱的况味中,渐渐体味到致中和的境界。‘地心谷曼妙的云,不断明灭变幻着远山近水:翠绿如滴,云覆之则苍。举望眼寻隙云外,只见藏青藏蓝的天穹,干干净净。”

在洪厚甜看来,书法家的采风调研更需要“摄魂”。“我们所到的山区相对来说比较闭塞,但这里有那么多人走出大山又用所学反哺自己的家乡土地,这是一种很淳朴、也很崇高的人文精神,而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书法家之难难在笔墨要有生活、要有灵魂、还要有引领,要于无声处听惊雷。这也是我每次采风对自己的要求。”

巴东,这片被称为“三峡秘境”的净土,以自己的方式滋养着每一位来此处寻访的艺术家。长江沿岸的秀美风光,巴东的风土人情,陶冶了心性,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土家族始祖廪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和当代土家人的坚韧不拔。三里城险绝的崖壁人爬上去都异常困难,但勤劳勇敢的巴东人民硬是在没有机械辅助的条件下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在峭壁上人工凿出了27公里的“绝壁天河”,堪称巴东的“红旗渠”。在之后的几天里,考察团还在雨中探秘地心谷绝境,参观了恩施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博物馆,并意外发现东汉时期的《税氏墓道石刻》,让大家如获至宝。据悉,该刻石是目前为止三峡地区考古發现年代最早的刻石,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此次采风访碑的过程也令大家印象深刻。

一路上,考察团也在不断与当地人互动,这些真实的生活状态也会在日后的创作中不断滋养着大家。正如魏广君所说:“感怀之外,诗情落于书法写生采风的理路中,无论是莫名的高歌和沉吟的低唱,还是感情达物的悲悯和激昂的愤郁,皆可循之于道吧。”

猜你喜欢
巴东考察团恩施
王银成 情系三峡 心念巴东
恩施石油:党建为经营赋能
重庆涪陵榨菜产业迎来河南考察团
“和澳同游,麦向大洋洲”——和麦贺达考察团畅游澳大利亚
“上合”十二国文化商贸考察团专程考察奥飞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网印行业海外拓展之旅——美国SGIA展考察团
巴东,巴东
往事
恩施年俗——点路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