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理论下语文读写结合的运用

2023-07-17 04:08:43高维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图画语篇创设

高维

阅读与写作不可分割,都是学生积淀深厚知识底蕴与文化内涵的必然需要。如何让活泼好动的学生带着好奇心阅读,带着新鲜感书写阅读心得,则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走出单调、枯燥的课堂,让学生能带着自己的愿望去学习语文,带着自己的感受去体味语文的魅力,能激发学生对语文探知的内驱动力,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活力。为此,著名儿童教育家、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从儿童的情感和认知活动出发,创设了情境教学模式,以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切入点,突出情境导学,鼓励学生带着疑问研读语篇,带着深情自由表达,以此激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以情境为导引,带领学生在栩栩如生的环境氛围中主动深入研读,帮助学生在灵活归纳整理中形成多样化探知思路,找到可运用的切入点,增强学生的阅读好奇心和写作的自觉性,使得语文课堂富有生机活力。

一、图画创设情境,形真意会

眼所见,思所达。教师将语文课堂设置成可见的场景,利用课件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意会和想象中找到理解的触发点,定能使得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教师以图画的方式展示课程学习内容,为学生营造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氛围,给学生心领神会的机会。教师以图画创设意境,能唤醒学生对文字的探求欲望。以图画方式展现可研读学习的内容,用语篇解读冷冰冰的文字,赋予语篇色彩艳丽的画面,形成可探求和深悟的载体,帮助学生在仔细品味中找到多维度建构的突破点,形成“可意会,可想见”的思维方式。

教师以图画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可阅读场景,引领学生在深入意境中体味其中的内涵意义,定会使得情境更有活力。如在《海底世界》的导读中,结合“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的表达核心,教师可通过图画的方式展示海底世界,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画中想象海底是怎样的世界,让学生从图画中找到可表达运用的触发点。教师可运用课件展示海底的各种生物、色彩斑斓的鱼类以及高低不一的珊瑚礁等,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解释相应内容,引导他们从相关的图画中发现文中提到的生物。教师以图形的方式展现海底世界,让学生在脑海深处建立直观形象的印象,便于学生将海底世界的模样留在脑海中。此外,教师可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所见,运用手中的画笔展示海底世界,让其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主动勾勒海底世界的模样,以此激活学生深入探知的内驱动力。当学生理解语篇后,教师可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不同设想,多从形状各异的鱼儿、赏心悦目的珊瑚等方面出发,让学生能在记忆深处留有印象。教师可结合文本的内容,多引导学生想象我们还未探索的海底世界,让学生通过补充画面形象的方式来深入探知文本,帮助他们产生多维度思维认知方式。结合学生的图画创作,教师可组织学生群策群力,创作出精彩的海底图画,让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在不断激发中生成多元化、趣味化情境,使得语篇解读更加精彩和充满活力。

教师可组织学生以欣赏图片的方式,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图画。教师可组织学生带着情感大声朗读课文,让他们在能读、乐读中感受美丽与情感,体味文中隐藏的深层内涵意义。教师以图画的方式创设相应的意境,带领学生挖掘与文本相关的内涵意义,使得意境更加高远,更符合学生的理解方式,让有形催生激情,提升运用效果。

二、活动凸显情境,情切有料

教师以实践活动的方式展现情境,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探知中释放潜能和活力,在积极参与活动中生成多维度感思。教师通过情真意切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深度探知和解读语篇中找到切入点,让学生将抽象化思维转为切实可行的具体化思考模式,使得课堂情境更有生机活力。

李吉林老师强调“情真意切,能为学生打开认知的大门”。教师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情境,让学生多探知琢磨,定会让活动更有情趣意蕴。同时,教师可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鼓励学生自告奋勇登上讲台讲解自己对语篇的理解,使得课文更有活力与动感。很多学生在跃跃欲试的过程中,把握语篇中各种人物角色的心理世界,能运用不同的语言、动作、肖像表现方式展现自己的理解。教师以这样的方式引领学生多参与活动,并让其在互动中升华认知,形成真情实感,为活跃课堂教学情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师根据语篇内容,鼓励学生在积极探知的过程中完成解读,让学生能切合文本内涵意义找到有效破解对策。这样的活动实践活动活化了课程资源和教学过程,能让学生充满学习激情,深入解读文本。

三、联想回归情境,多元表达

情境理论认为创设的情境要有意蕴,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力载体,能使其在多元拓展联想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围绕情境让学生能在阅读思考和表达延伸中找到与之相关的元素,能引领学生在不斷融合自己的想象思维中获得深层体验。以联想回归情境,能帮助学生形成多元表达的激情,让情境成为学生发散思维和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推动力,成为学生乐于倾诉和自觉运用的载体,让语言表达富有韵味,生成有个性、有灵动的鲜明观点。

围绕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想象特点,为学生提供多途径表达方式,能唤醒学生大胆探知的激情和内生动力。

教师应突出联想引导学生多深入体味,能使其带着新鲜感品味文字,带着好奇解读语篇,获得打开思维想象的话匣子。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差异,多给他们提示,引导他们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深入体验,从设置的情境氛围中感受作者的表达,与作者一起回味笔下的精彩,与文本形成遥相呼应的理解。这样的联想也将推动学生更好融入语篇解读过程,成为学生真正的学习好帮手。

四、临摹切合意境,吸取精华

无论是阅读还是书面表达,都是学生对已有图式的加工,都是在自我消化吸收后的一种归纳提炼与升华。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拓展延伸需求出发,多为学生提供临摹的途径,引领其根据语言表达需求多挖掘与文本相关的信息,使其对语言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为积淀深厚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奠定基础。

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应为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提供导向。运用临摹为学生提供表达的途径,让学生从学习形似开始,逐步到掌握表达的精髓,做到神似。结合学生的理解差异,教师可多引导学生从语篇文字中深入构思,要求他们从文本表达的内容中捕捉可延展的元素。教师可要求学生针对语篇表达的要点,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其中深层次意义,使得文本内容更加深厚和富有想象力。同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形成评价的方式注重引导学生从临摹构思的写作过程中找到与之相关的内容,引领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深入归纳,找到可表达运用的触发点,增强认知感触体验。

设情入境,由境生美。跳出咬文嚼字的语文教学窠臼,让语言变得鲜活起来,让阅读与表达变得自然、顺畅,会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意蕴深长。围绕情境做好导学善思,多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的语言表达环境氛围,为激发学生的文思奠定基础。情境教学也将伴随着学生的认知需求,为学生的悦读与乐写插上腾飞的翅膀。

猜你喜欢
图画语篇创设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
语篇特征探析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