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

2023-07-17 04:23李英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李英

[摘要]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评一致性要求,要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更深度化的融合。研究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现实问题,结合校本730智慧评价系统,从目标精确、评价创新、教学实施三个方面对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进行实践探索,以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能。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教学评价随意等问题。不少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教学评价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同时,忽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中的评价活动,导致教学设计不充分、教學内容不聚焦,教学活动不足以达成教学目标。究其因,教师的教学目标意识相对薄弱,评价素养相对欠缺,无法将过程性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当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将教学评价前置,即进行逆向设计,首先考虑如何设计教学评价,然后思考如何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教学主体性的转变。

为了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教师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教学进行优化,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从创设问题情境到设立项目小组,再到开展合作探究,直到最后解决问题,教师利用多元化的评价帮助学生不断反思修正,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在不同视角下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推理、评价,助力自身学习的重构、拓展、优化。这样,不仅可以保障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

基于以上分析与思考,华东师范大学苏州湾实验小学利用信息技术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校本730智慧评价系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进行实践探索。

一、目标精确:赋能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中,制订清晰且适切的教学目标是其核心要素,任何课堂活动都必须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照搬他人设置好的教学目标,而应该立足班情、学情,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导学单:教师掌握学情的出发点

如何立足实际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从整个教学闭环看,要使线上线下资源的融合更为有效,线上线下教学目标趋于一致,教师应以课标为依据,分析研读教材,简明扼要地概括出关于本节课的知识点导问、思维点导探、新问题导解等,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制作导学单,不仅能深入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告知学生本节课应该学会的内容及需要达成的目标。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数学教研组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1)利用方格纸,使用割补等方法,自主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用语言描述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2)利用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根据实际学情制订的教学目标难度适中,既能帮助学生建立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也能帮助教师合理开展教学活动。

(二)问题银行:教师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在学生完成导学单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建立学生质疑的“绿色通道”,即通过线上平台开设“问题银行”。学生将完成导学单时遇到的疑问、困惑上传至“问题银行”,这是教师掌握学生学情的一种关键输出方式。教师在授课前先查询“问题银行”里学生提出的疑问,把握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再从一系列问题中罗列出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确定哪些内容可以简略教、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互教、哪些内容需要教师重点教等,为后续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致性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内角和”时,教师先在导学单中列出问题,学生将疑惑的问题上传至“问题银行”。经过平台数据统计,他们对以下问题反馈较多:选取任意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随意剪一刀,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什么?内角和是多少?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线下开展动手操作,比较容易得出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对第二个问题,学生虽然能猜想到正确答案,但在理解内角和为什么不变时遇到了困难。正是借助“问题银行”的统计功能,数学课堂得以提质增效,还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前移,在自知、自探、自疑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评价创新:赋能教学评一致性的保障

在教学评一致性模式下,为了保障实施效果,数学教研组秉持“评价先于教学”的理念,将评价设计前置,针对教学中的各环节设计评价任务,形成评价链,再结合我校“先学后教”的教学范式,借助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教学评价,为即教、即学、即评的教学过程提供便利,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一)创建智慧评价系统:大数据让评价有迹可循

我校校本730智慧评价系统利用先进的云平台,构建起一套跨终端、全时空、多角度的学生成长智慧评价系统,并以此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品行习惯、集体表现3大板块、17个维度、140项成长指标进行实时评价。教师可以借助该系统,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真实的成长指标,收集评价数据,从而了解教与学的效度,为下一步的教与学提供调整和改进的依据。

以我校730评价系统中的教学评价为例,课前有导学单评价,课中有听课习惯、回答问题、参与活动、积极思考等评价,课后有事后评价和作业评价。教师可以使用平台中的统计功能对学生表现的赋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可在各终端实时显示。平台还会产生学生各学科获得评价分值的报表,及时提醒学生平衡各科学习,促进全面发展。教师、学生、家长可以随时查看不同成长指标的加减分情况,综合了解学生状态并及时调整,从而让评价有迹可循。

(二)增设教学评价内容:预设效果让评价有据可依

在评价前置的过程中,如果能将以往的教学目标预设为具体可测的学生行为目标,并根据行为目标制订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无疑能够为评价实际教学效果提供更加细致且指向明确的依据。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应用题”时,笔者在教学环节一增设评价学生是否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单位“1”的概念,能否准确找出单位“1”,并说出等量关系式;教学环节二增设评价学生能否分析出题中隐藏的信息,能否看出题中多余的条件,能否根据题目画出数量关系的线段图;教学环节三增设评价学生是否能用方程法和算术法解题,针对复杂题目能否借助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学中选择的三个例题,围绕具体的行为目标層层深入,教师给予学生即时评价和小结提升。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过程中,依据校本730评价系统中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教师能具象化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学生能明晰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有利于他们自主调整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创新教学评价模式:多元化让评价科学合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730智慧评价系统,跟踪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学生表现,使教学评目标趋于一致。为了使评价更科学,我校坚持采用多元化评价模式,课堂上增设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课后则增设家长评价环节。另外,我们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创新教学评价模式,在课堂上将分层评价和鼓励性评价相结合,在多元评价中促进学生成长。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展示一道习题:一杯糖水,糖占糖水的1/10,又加入10克糖后糖占糖水的2/11,原来糖水有多少克?教师在提示“做分数应用题或百分数应用题常常要找不变的量”后,少数学生理解能力强,很快发现题目中不变的量是水,而大部分学生仍然没有思路。这时,教师表扬已经掌握的学生,并在智慧系统中设置相应的拓展训练;对于找到变量但列不出关系式的学生,教师肯定他们的发现,引导他们列出正确的关系式;对找不到思路的学生,则启发他们找到不变量的路径,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这种创新的评价模式,能使教师对学生作出更精准的评价,真正促进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发展。

三、教学实施:赋能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

评价任务设计完成后,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活动就成为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教学活动的实施同样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的选择、融合,让评价始终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使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融为一体,最终服务教学目标。

(一)微课课堂创设: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我校数学组根据教学重点筛选出教学主题,撰写微课教学方案,设计微课教学环节,形成以短视频为主的教育资源。微课课堂的创设旨在引领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及时将疑惑提交到“问题银行”,为后续教师有效实施教学提供保障。

以五年级“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为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够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将图形做成移动、割补、展开的动图,并在微课中呈现。这样不仅能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还为教师后续的深入讲解打好基础。

(二)教学模式创新:技术赋能课堂教学

在数学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强学生与多媒体终端的互动和学习主体间的互动,赋能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仍以“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为例,“问题银行”显示,学生对圆、半圆、圆环、扇形这四类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存在困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中,融合应用合作探索教学模式,将图形的特点形成词条,让合作小组分别对四类图形结合动图进行讲解,并以拖拽的方式完成对图形的归类。同时,各设置一道面积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索来解答。教师则及时记录他们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反馈,对于错误率较高的题,教师则设置类似题型练习,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至此,学生对图形面积计算问题有了更全面、更透彻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教学实践拓展: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

不可否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一定差异性。对于思维能力更强、创新意识更高的学生,教师要注重拓展,以满足他们的高阶学习需求,获得更好的发展。信息技术恰好能够提供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实践的拓展。

例如,对于行程问题的拓展——变速行程问题,这类问题具有高度的生活化特征。对此,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具体实例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分析。“乐乐从家骑车去上学,如果开始行驶10分钟后,将速度提高三分之一,就比平时提前5分钟到学校。如果开始行驶

1 200米后,将速度提高二分之一,就比平时提前8分钟到学校。请问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解决此类问题,教师需要借助信息化教学工具和系统,通过多媒体技术画出清晰的路程图,分析两种情况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借助动画软件的“闪烁”技术,学生可以直观看到变化部分的直观样貌,发现变化部分与正常情况的速度比与时间比,从而找到隐藏的数量关系。信息技术的使用,拓展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时空,盘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提升了数学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高园梅.提升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研究: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D].西南大学,2020.

[2]马玲.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J].中国教师,2021(S1).

[3]潘远菊.区域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路径:以重庆市南川区实施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为例[J].今日教育,2021(01).

[4]周雪红,皋岭.走向深度数据管理——基于大数据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实践探索[J].未来教育家,2020(06).

[5]林德辉.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2(31).

[6]张金丽.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索——以“四边形的分类”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22(11).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致性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地理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研究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评一致性”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