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风物里,读懂一个“新”字

2023-07-17 04:01司徒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风物交响乐唐诗

司徒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思潮的涌入、乡土文化的消解,给许多文化传统带来了冲击。一些老的,变成了土的、旧的;一些厚重的,变成了累赘的、保守的。而今,一切正在改变:身着古法工艺织就的汉服,拍拜年视频、出游打卡,正在成为年轻人文化自信的表达。

美出“新”意的中华风物,不在于形貌,不在于它“历史的功劳簿”有多厚,而在于其背后的人。

新声 · 当唐诗遇到交响乐

元宵节晚8点,XSO 西安交响乐团联合抖音平台直播《长·安——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吸引了2300万人次在线欣赏。整场演出以交响乐衬托唐诗吟诵,用唐诗的意境将交响乐立体化,实现了文学和音乐的双重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情感、意境、哲思,从古至今流传千年,映衬出中华儿女壮丽的家国情怀;交响乐则透过流动的音符,传递着细腻的、富有张力的、充满感染力的情愫。二者的结合相得益彰,再通过网络直播,是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更是深妙意蕴的感悟。

新游 · 中国非遗与二次元

“没想到我竟然通过二次元游戏了解到中国民间文化”……近日,海外视频平台上,来自英国、日本、韩国等国的网友,在一部以木版年画为主题的非遗纪录片评论区留言表示赞叹。这部纪录片是由风靡全球的游戏《原神》推出的《流光拾遗之旅》。纪录片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人杨乃东,将《原神》璃月地区的画面刻印成了一幅色彩丰富、飘逸动感的木版年画作品。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项目的尝试,借助非遗与游戏的碰撞,让游戏玩家、青年群体有更多机会领略非遗的魅力。”相关活动负责人表示。

新景 · 去成都地铁看《千里江山图》

在地铁通勤路上遇见传世名画,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走进成都地铁东大路站数字艺术空间,北宋画家王希孟笔下的《千里江山图》缓缓展开恢宏画卷:江河烟波浩渺,群山层峦起伏,渔村野市、水榭亭台纷纷跃然眼前。

从旁观远望到深度互动,从静态观赏到动态体验,从匆匆一瞥到一步穿越……动态数字长卷糅合传统美学与全息投影、虚拟现实、即时交互等数字科技,以磅礴气势和交互体验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动起来”的千古名画。

《千里江山图》是东大路站数字艺术空间的首展。后续将根据观众需求,推出《清明上河图》等主题展,展示古代中国的锦绣河山与世俗繁华。

主题解读

角度一:独一无二的创新性

不日新者必日退。简单的嫁接、表面化的堆砌、生硬的照搬,皮相再俊俏,也是死的,是没有生命力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靠创造力,要以符合现代人接受习惯的叙事,重构传统故事,留住本原与特色,赋予文化形象新的内涵,实现“民族性”与“地方性”的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角度二:传统文化的创新,应以人为本。

文化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它满足时代和人民需要的程度。过去,我国部分宝贵的非遗技艺之所以走到失传边缘,是因为它们只是冰冷地躺在展示柜里,只有简单的陈列,而忽视了与大众的互动与共情。为什么我们时常感到唐诗宋词、煮水烹茶,贴福字、挂灯笼等这些美好不可或缺,是因为它真实地走进了我们的日常,回归到我们对文化的需要里。因此,传统文化的创新,要以人为本,为时代所需,为生活所用。

运用示例:曾经,很多人一提到背诵诗词就“头疼”。而一场好听又好看的吟诵音乐会,让人随着交响乐走进唐诗,如饮甘醴,陶醉于其中。当然,这种创新不是灵光一闪,而是不断探索,是很多文化工作者一直努力的方向。实践证明,精品内容与大众化传播并不矛盾,只要找到广阔的舞台,优秀的艺术作品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华文明如万古长河,奔流不息,未有断流,是因为中华文化不是一成不变、故步自封的文化,而是成长中的文化、变化中的文化、与时俱进的文化。传统文化要在不断更迭的时代变幻中站稳脚跟,必须依靠创新。既要挖掘好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也要挖掘好中华风物的独有特色和消费动力,让更多美好的中华风物,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共同守護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猜你喜欢
风物交响乐唐诗
兴化风物
《魔法交响乐》
沉淀岁月的影子——“风物”主题阅读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美妙的交响乐
交响乐演绎经典电影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