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 孟晓彬 金廷恒
1 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
2 河南省中医院眼科 河南郑州 450000
结膜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是造成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该病具有一定的流行性,细菌性结膜炎结膜炎最为常见,又称为“红眼病”[1]。有调查显示,该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性,时间约为1~3d,且在春秋季较为多发[2]。发病初期,多数患者为单眼发病,随着眼部的不适感的持续,手部的轻柔,会导致双眼发病,从而表现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临床表现,同时随着病情的加重,会表现出眼睑浮肿、结膜下出血等症状。临床治疗该疾病多采用眼部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妥布霉素滴眼液是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有研究发现[3],单纯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效果欠佳,病情久治不愈,还容易导致患者视力的下降。为提升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用二花明目汤,发现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选择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62 例,按照患者就医先后顺序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各组31 例。对照组男性18 例、女性13 例,年龄14~54 岁,平均年龄(31.52±4.1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3d,平均(1.38±0.26)d,该组采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男性19 例、女性12 例,年龄16~55 岁,平均年龄(32.48±5.2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3d,平均(1.38±0.26)d,两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相关基线数据(P >0.05),可做对比。
纳入标准:(1)患者经相关检查,符合细菌性结膜炎相关诊断标准[4]。(2)患者资料均真实、有效。(3)均为双眼发病。(4)既往眼部无外伤或手术史。
排除标准:(1)对妥布霉素滴眼液存在过敏史。(2)哺乳期妇女。(3)自身存在甲状腺等免疫性疾病。(4)存在免疫性结膜炎疾病。(5)病毒性结膜炎。
对照组患者采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用法为:每次1 滴,每日6 次,连续治疗7d,药物购自长春迪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ml,国药准字:H20093982。
观察组则加入二花明目汤进行联合治疗,药物包括:野菊花15g、决明子15g、生地黄15g、赤芍15g、金银花15g、龙胆草5g、炮姜5g、桑叶10g、蝉蜕10g、木贼10g、竹叶12g、川芎5g、甘草5g。将药物用清水浸泡,煎煮2~3 次,滤汁200ml,每日分早晚2 次口服,取第三次煎煮滤汁30ml,加入雾化器中,对双眼进行雾化,雾化时间15~20min,连续治疗7d。
对两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泪液指标进行比较,包括:SIt(Schirmer I 试验)、BUT(泪膜破裂时间);SIt:采用滤纸于折线标记处反折并放入下睑缘外眦部结膜囊内约1/3 处,闭眼5min 后取出,而后静置2min 后测量浸湿长度,滤纸购自美国博士伦公司;BUT:采用玻璃棒蘸取患者1 滴荧光素钠,质量分数为1%,滴入患者结膜囊内,叮嘱患者瞬目8~10 次,记录患者瞬目后睁眼至角膜出现第一个黑斑(泪膜破裂)用时,连续检测3 次,取平均值。对两组结膜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进行比较,包括:结膜充血、异物感、分泌物。
采用SPSS21.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数据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泪液指标对比()
表1 泪液指标对比()
见表2
表2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表2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细菌性结膜炎是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有研究发现[5],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是造成患者发病的主要感染源,其中后者是造成患者发病的主要菌体。该病菌感染较强,在学校、工厂等密集场所传播性极强,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不便。若治疗不及时,还会造成患者视力下降,且容易发展为慢性结膜炎,给治疗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临床治疗时多采用抗生素滴眼液进行治疗,妥布霉素滴眼液是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滴入患者眼部后,可选择性的阻断蛋白质合成,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细菌性结膜炎在中医中属于“暴风客热”的范畴,肺内郁热,风热之邪,充于眼部,造成了该病的发生,治疗时应以清热泻火、扶正解毒为主要方向[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了二花明目汤进行了联合治疗,方中野菊花具有清肺泻肝、解毒明目的效果,金银花、黄芩、龙胆草、桑叶、生地黄、竹叶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肺利胆、透表泄热、羞明流泪、清热凉血、散瘀退赤、养阴生津、清热利尿等功效。该药物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可对患者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从结果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SIt、BUT 均较对照组提升显著,同时异物感、分泌物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
综上所述,对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采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二花明目汤,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