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硕 周 勇 游 佳 王秀丽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自贡医院(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医学中心,四川省自贡市 643020]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儿童睡眠障碍性疾病[1],经常失眠不仅影响儿童自身的生长发育、认知功能、行为和情绪调节,还会对患儿的父母及整个家庭造成负面影响[2-3],故需要对儿童失眠症进行积极地干预。目前,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是治疗慢性失眠的一线非药物治疗手段,但其有起效相对较慢、对治疗师要求较高、对患儿配合度要求高及患儿依从性差等缺点[4-5]。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失眠症有确切的疗效[6],但目前针对儿童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比较低频rTMS和CBT-I治疗儿童失眠症的效果和安全性,为儿童失眠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失眠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睡眠障碍分类》[7]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由不少于2名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进行诊断);(2)除其他精神障碍引起的失眠症外;(3)已经和父母分床睡;(4)入组前行多导睡眠监测排除异态睡眠、睡眠相关性运动障碍、睡眠呼吸障碍等其他睡眠障碍。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精神障碍疾病者;(2)接受过镇静催眠药物治疗者或停止相关药物治疗时间少于2周者;(3)体内有金属植入者;(4)合并重要脏器严重损害者;(5)在本研究过程中提前终止治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1、研究组2、研究组3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有17例,研究组2有18例,研究组3有17例,对照组有16例。研究组1中男童9例、女童8例,患儿年龄7~12(9.55±1.28)岁,病程6~9(7.15±0.82)个月;研究组2中男童9例、女童9例,患儿年龄7~12(9.21±1.60)岁,病程6~9(7.53±1.02)个月;研究组3中男童9例、女童8例,患儿年龄7~12(9.01±1.36)岁,病程7~9(7.95±0.82)个月;对照组中男童8例、女童8例,患儿年龄7~12(9.54±1.53)岁,病程6~9(7.53±0.85)个月。4组患儿上述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儿的法定监护人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研究组:选择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CY-Ⅰ型经颅磁治疗仪进行治疗,线圈为8字形刺激线圈,刺激强度最高的位置在双线圈中央(相切点)。治疗过程中将线圈紧贴患儿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对应的皮肤。给予研究组低频(频率为1 Hz)rTMS刺激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的皮质,采用90%的运动阈值,研究组1、研究组2、研究组3的刺激数目分别为1 000次、1 200次、1 400次。治疗频率均为1次/d,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治疗8周。由已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同一名物理治疗技师对研究组患儿开展治疗。3个研究组患儿均完成8周的治疗。
1.2.2 对照组:由1名接受过CBT-I系统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的心理治疗师按照CBT-I标准流程对对照组患儿开展治疗,治疗内容主要包括睡眠限制、认知疗法、刺激控制、睡眠卫生教育、松弛疗法[8],治疗频率为每周1次,每次40 min,共治疗8周。第1周,进行睡眠卫生教育,向家属及患儿介绍影响睡眠的因素、如何做睡眠日志和限制卧床休息时间,并布置家庭作业。第2周,回顾睡眠日志和睡眠影响因素,反馈家庭作业,给予上床睡觉时间建议,进行放松练习,并布置家庭作业。第3周至第4周,回顾睡眠日志和睡眠影响因素,反馈家庭作业,同时进行认知重组练习,学习放松技术,布置家庭作业。第5周至第6周,回顾睡眠日志和影响睡眠因素,调整睡眠时间及睡眠建议,进行认知重组练习,学习刺激控制技术,布置家庭作业。第7周,回顾睡眠日志和影响睡眠因素,调整睡眠时间及睡眠建议,学习如何预防失眠复发,布置家庭作业。第8周,回顾睡眠日志和影响睡眠因素,调整睡眠时间及睡眠建议,进行归纳总结,学习如何预防失眠复发。对照组患儿均完成8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多导睡眠监测参数:于治疗前、治疗第8周末对4组患儿各行1次多导睡眠监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精神科护士安装多导睡眠监测仪,由睡眠多导技师进行数据读取与分析。行多导睡眠监测前所有患儿均在睡眠监测室适应1~2个夜晚以排除首夜效应。整个睡眠监测时间为监测当日20时至次日7时。记录仪选择Philips Respironics公司生产的Alice 6 LDE型多导睡眠记录仪。脑电图导联包括C3/A2、C4/A1、O2/A1、O1/A2(采用国际10-20系统标准电极放置法)。眼电图的2个导联分别安置于右眼外眦向外、向上约1 cm处及左眼外眦向下、向外约1 cm处,参考电极放置于双耳垂。肌电图的2个导联分别放置于下颌中线旁开约1.5 cm处,通过记录颌肌的肌电活动来判断快速眼动睡眠情况。放置导联时先用导电膏固定电极,再用纸胶布固定,以保证监测期间电极接触良好[9]。
多导睡眠监测参数:(1)睡眠进程,包括总记录时间、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觉醒次数、睡眠效率、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2)睡眠分期,根据美国睡眠医学研究会睡眠及其相关事件判读手册,将睡眠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及快速眼动睡眠期[10],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包括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非快速眼动睡眠2期、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及非快速眼动睡眠4期(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和非快速眼动睡眠4期属于深睡眠,分析时将这两阶段合为1个单位统计,即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
1.3.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儿童睡眠习惯问卷评分:于治疗前、治疗第8周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11]和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12]评估4组患儿睡眠质量的总体情况。(1)PSQI是最常用的回顾性自我评估问卷,由患儿父母协助患儿完成,该问卷用于评估患儿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PSQI包括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第1~18个条目组成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4个等级(0~3分)进行计分,各成分得分总和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总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2)CSHQ由患儿父母根据患儿近1个月以来具有代表性的1周的睡眠状况来填写,目的是调查患儿近1个月睡眠障碍的发生频率。该量表由45个题目组成,其中有33个题目计分。计分题目可归纳为8个维度,即就寝习惯不良、睡眠焦虑、睡眠持续时间不规律、睡眠呼吸障碍、异态睡眠、白天嗜睡、夜醒、入睡潜伏期延长,每个题目按3个等级进行评分,“偶尔”记为 1 分、“有时”记为 2 分、“通常”记为 3 分,总分为33~99分。CSHQ 总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总分>41分表示睡眠质量不良。其中,患儿的睡眠时间通过向患儿父母了解患儿就寝及起床时间来计算。
1.3.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4组患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患儿主诉的任何躯体不适及躯体不适的具体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双录入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若方差齐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Brown-Forsythe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s T3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前后4组患儿多导睡眠监测参数的比较 在睡眠进程方面:治疗前4组患儿的睡眠进程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8周末,4组患儿的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觉醒次数、睡眠效率及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研究组3患儿的实际睡眠总时间较研究组1及对照组增加,觉醒次数及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均较研究组1、研究组2及对照组减少或缩短(均P<0.05)。见表 1。
在睡眠分期方面:治疗前4组患儿的睡眠分期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8周末,4组患儿的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快速眼动睡眠期均较治疗前改善,研究组2和研究组3患儿的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均较治疗前延长(均P<0.05);研究组3患儿的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较对照组缩短,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较研究组1、研究组2及对照组延长,快速眼动睡眠期较研究组1及对照组延长(均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4组患儿多导睡眠监测参数的比较(x±s)
2.2 治疗前后4组患儿的PSQI总分比较 治疗前,4组患儿的PSQI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8周末,4组患儿的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1、研究组2和研究组3的PSQI总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但3个研究组的PSQI总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4组患儿的PSQI总分比较(x±s,分)
2.3 治疗前后4组患儿的CSHQ总分比较 治疗前,4组患儿的CSHQ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8周末,4组患儿的CSHQ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3的CSHQ总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4组患儿的CSHQ总分比较(x±s,分)
2.4 4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1、研究组2、研究组3分别有1例(5.88%)、2例(11.11%)、1例(5.88%)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线圈接触部位轻微疼痛和轻微头晕,多在治疗后3 d内出现,约第2周开始上述不良反应基本消失。4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3,P=0.553)。
近年来儿童失眠症越来越常见,有研究表明,5%~30%的学龄初期儿童和4%~13%的青少年会出现失眠症状[13]。一项大型纵向研究的结果表明,早期睡眠问题会导致后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进展[14]。慢性失眠不仅会对认知发展、情绪调节和注意力产生有害影响,还会对学习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儿童失眠症,目前缺乏长期药物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循证证据[15-16],患儿还需要承担严重不良药物反应和神经发育受损的风险,因此药物治疗并非第一选择。CBT-I虽然是目前慢性失眠的一线非药物治疗手段,但其存在一定的缺点,且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差。因此,探寻其他更合适的治疗方法很重要。
研究表明,儿童失眠症多表现为短暂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即出现较多的短暂觉醒和短暂微觉醒,而非长时间的清醒[17]。Pellicciari等[18]发现低频rTMS可以诱导睡眠慢波活动逐步增强,Huang等[19]的研究表明rTMS可以提高睡眠效率和延长睡眠总时间。Sánchez-Escandón等[20]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发现,进行rTMS治疗后患者的睡眠潜伏期缩短,且觉醒次数减少。有学者发现,刺激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区对睡眠的改善效果优于刺激其他脑区[21]。故本研究采用低频rTMS刺激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区,观察该方法治疗儿童失眠症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第8周末,4组患儿的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觉醒次数、睡眠效率及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3患儿的实际睡眠总时间较研究组1及对照组增加,觉醒次数和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均较其他3组减少或缩短(均P<0.05);4组患儿的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快速眼动睡眠期均较治疗前改善,研究组2和研究组3患儿的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3患儿的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较对照组缩短,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较其他3组延长,快速眼动睡眠期较研究组1及对照组延长(均P<0.05)。上述结果表明,使用低频rTMS作用于患儿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区可以改善患儿睡眠,效果优于CBT-I,其中进行1 400次刺激的干预效果相对更好。这可能是因为低频rTMS可通过降低患儿大脑神经兴奋性,增强睡眠慢波活动,减少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各阶段之间的转换、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的中断,从而减少觉醒次数及对睡眠的干扰,进而提高睡眠质量。同时,我们发现失眠症患儿经低频rTMS治疗后,睡眠潜伏期波动在15~45 min,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缩短,觉醒次数也减少,且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非快速眼动睡眠2期缩短,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相应延长,每个睡眠周期结构亦相对趋于完整。这可能与低频rTMS可以调节褪黑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调节昼夜节律的稳态有关[22]。
本研究结果还提示,单次低频rTMS达到阈值后,其疗效主要与单次低频rTMS数目有关,即低频rTMS数目越多,神经抑制效果越明显,对多个脑区的过度活跃调控效果就越好,患儿的睡眠持续时间越长、睡眠效率越高,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23]相似。低频rTMS通过反复刺激大脑,增加Ⅰ期、Ⅱ期、Ⅲ期睡眠慢波的波幅,改善功能区紊乱,从而逐步恢复原有的昼夜节律稳态并进一步增加睡眠深度。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低频rTMS数目,可获得更为明显的治疗效果。
此外,本研究中,治疗第8周末,4组患儿的PSQI总分及CSHQ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3个研究组患儿的PSQI总分及研究组3患儿的CSHQ总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这提示经低频rTMS和CBT-I治疗后,患儿容易形成较好的睡眠习惯,睡眠总体质量提高,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且低频rTMS的治疗效果优于CBT-I。本研究结果还显示,4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10%,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低频rTMS对失眠障碍患儿的副作用小,可接受度高。
综上所述,低频rTMS可以缩短失眠症患儿的入睡时间,减少其觉醒次数,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睡眠习惯,效果优于CBT-I,且不良反应少,患儿接受度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研究样本量较小,缺少对不同刺激部位的对比研究,未对患儿开展长期随访,未针对治疗停止后的疗效持续时间和复发情况开展深入研究。今后可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