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民工主体性生成研究

2023-07-17 02:18张丽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返乡创业市民化共同富裕

张丽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产业工人主体的农民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新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增加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农民工增加收入面临着其主体性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彰显的现实困境。充分发挥农民工在市民化和返乡创业中的主体性作用,有利于增加他们的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农民工;市民化;返乡创业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020年,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共同富裕将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50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农民工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又是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后富”群体。农民工及其父母子女实现富裕,可以有效防止返贫和代际贫困的传递,对于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实现共同富裕要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收入,促进农民工主体性发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农民工只有提高劳动技能,才能真正成为实现共同富裕所需要的劳动力。

一、共同富裕视域下促进农民工主体性生成的重要意义

(一)农民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

改革开放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从实现共同富裕整体进程来看,农民工进城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解决了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新征程上,无论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中,还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都将继续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首先,实现共同富裕是奋斗的结果,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一般而言,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低,主要从事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我国得以实现“两大发展奇迹”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农民工群体的付出功不可没。在新发展阶段,部分农民工适应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提高了职业技能,得以从事一些技术型产业,用自己在新时代的劳动助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其次,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是经济,农民工持续增长的收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农民工作为农村脱贫主力军,其所获收入维持了整个家庭的基本生活。因此,农民工为绝对贫困的消除作出了重要努力。在新发展阶段,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低收入者就近就业,能为新征程中消除相对贫困作出贡献。

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过程,农民工促进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農民工进城务工一方面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另一方面在保障基本生活后购买了城市住房。农民工参与城市建设与购买城市住房推动了城镇建设和城市扩容。在新发展阶段,买房后住进城市的农民工逐步转变了价值观念,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譬如,其提高政治素养参与社区管理,提升精神境界得到文化熏陶,以逐步增长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与社会融合,爱护环境与守护城市,使共同富裕在渐进发展中加快实现。

(二)农民工主体权益的维护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指向

尽管农民工群体推动着共同富裕进程,但是农民工群体自身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薄弱环节之一。在生产力不发达时期,我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来发展工业。城市地区繁荣发展,出现了“先富”者,与农村地区的差异化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农村地区发展条件落后,除外出打工人员,只剩下一些靠务农维持生计的农民,他们是共同富裕中需要帮助的“后富”者。与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两极分化根本不同,我国注重为农民工提供重要保障,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

首先,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国家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努力维护农民工权益,维护“后富”者的基本权益。国家一直关注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使此类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2014年,国务院要求进一步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与城镇劳动者同工同酬,实施实名制工资卡,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

其次,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缩小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之间的差别待遇,调整对“后富”者的不平等待遇。国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工提供保障性支撑。义务教育制度确保了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异地办理、就医和报销,减轻了农民工压力;推出灵活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民工提供购买养老保险途径,帮助缓解农民工群体养老压力。

最后,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国家致力于解除农民工在城市居住的某些不合理管理规定,使“后富”者增强了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国家采取大量具体措施使农民工获得切实利益,如取消农民工的暂住费、暂住流动(人口)管理费、城市增容费等,打破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部分待遇不合理的现状。

二、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民工主体性生成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方面,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全方位融入城市的积极性不足。农民工市民化就是农民工在生活空间上从农村到城市,在职业身份上从农民到工人,融入城市社会生活,进而发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变化。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目前,农民工主动融入城市的积极性还不够。农民工不能仅从事体力劳动,应从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方面打破陈规旧习,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同时,城市居民对农民工这个城市新生群体还带有一定的固有偏见,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在城市生活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受到阻碍,不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另一方面,农村发展生产的基础设施尚不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受到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地区地理条件也不尽相同,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发展还远远不够。因而,国家需要持续加大对农村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便利条件。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区通过早期发展具有成熟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发展经验、完备的基础设施及技术型人才,存在一定的城乡差距,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现实问题限制了农村地区高质量发展。在农村地区,国家通过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消除共同富裕中的薄弱环节,受到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影响,不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三、共同富裕视域下促进农民工主体性生成的策略

农民工应发挥自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主体力量。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和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农民工无论是加快市民化还是返乡创业,都应提升自身劳动技能,赢得更多自由时间,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市民化的农民工还可采取提高自身素养、养成文明生活习惯,转变思维方式,补齐共同富裕的精神短板。

在新征程中,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在农民工返乡创业进程中,我国坚持“以工促农”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高科技运用于乡村、城市人才入驻乡村等共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因此,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积累城市发展经验,可以给予乡村发展启示,补齐共同富裕的地区发展差异短板。

(一)农民工要积极主动迎接市民化进程

首先,农民工市民化主体需要提升劳动技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可拓宽培训渠道,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培训,让农民工通过网络视频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另一方面,要采取加大资金投入、企业带头进行岗前培训、学校联合进行公益性宣讲和社会参与等途径,开展社会技能比赛,形成全社会技能学习氛围。农民工市民化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动精神,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以融入城市。

其次,农民工市民化主体与城镇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从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要加快推动农民工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最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部分城镇居民对农民工市民化主体中部分还有陋习的人抱有偏见,这对后者融入城市生活形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应以社区为单位,积极引导农民工市民化主体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使其融入城市社区生活,增强其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全社会合力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性

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城市掌握了一些职业技能,能为提高乡村地区的发展质量提供一定帮助。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主体力量的作用,推动农村地区加快发展。同时,农民工返乡创业离不開国家政策支持与社会帮扶,要使农村地区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获得全社会的支持,从而使其主体性力量得到充分彰显。

首先,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政府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良好条件。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乡村道路、通信网络及乡村垃圾处置等公共基础设施,同时建设数字乡村,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要健全乡村产业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乡村产业的发展,使乡村产业发展合法化和规范化。

其次,实现共同富裕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在地势平坦和气候条件好的农村地区,可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果蔬种植,如生态果园、高附加值水果大棚。科研人员和规划人员应根据各地区实际发展状况帮助返乡创业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具体方案。在独具特色的农村地区,返乡创业人员可依托自然风光和历史古迹开发乡村旅游景点,如红色旅游产业。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小城镇,可在人口密集程度较高、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加工制造业和农村养老服务业。

再次,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资金、技术和管理支持农村发展,可加大对返乡创业人员创办企业的帮扶。城市企业可购买乡村企业产品,把乡村企业生产的产品作为自己的原材料加工品购货渠道。城市企业还可提供技术管理经验,实现城市企业和乡村企业互动发展,使返乡创业人员获得技术上的支持。

最后,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体人民全面发展,既要发展乡村产业,还要推动文化等各方面共同发展。如建设乡村文化墙促进乡风文明的宣传,凝聚村民共识齐心协力发展乡村经济;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营造和谐乡村;整治农村脏、乱、差面貌,展现文明乡村风貌。

四、结语

农民工推动了城市建设,奠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同时,我国在社会发展中也不断维护农民工权益,践行了共同富裕的价值指向。在新征程上,农民工提升劳动技能促进市民化进程和返乡创业,从而获得更好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自身收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罗佳英.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2]王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3]逄锦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协同推进共同富裕[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13(01):3-13.

[4]易定红,赵心源.共同富裕:新时代发展战略及实施途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22,36(01):1-11+20.

[5]廖国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政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6]郭瑞萍.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09):64-70.

[7]郭聪聪.共同富裕视角下习近平公平正义观的理论创新研究[D].上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22.

[8]劳立莉.推进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2.

[责任编辑:李伟杰]

猜你喜欢
返乡创业市民化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