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3-07-17 16:28黄莹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整本书导图读书

黄莹

摘 要:“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很大的正向作用。实施“整本书阅读”可以帮助初中生积累大量的阅读经验,开阔阅读视野,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进而提升综合素养。因此,笔者以《朝花夕拾》为例,围绕前期准备、教师导读、学生自读以及成果展示这四个阶段,探讨如何完整地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希望可以为其他一线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整本书阅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0.009

随着新课程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阅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开展有趣且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提升其阅读鉴赏能力,深化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并创新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注重对学生能力素养、人文素养的训练与培养,力求让初中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获得综合性的发展,从而实现整本书阅读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一、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第一,通过阅读整本书,学生不仅能够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及文学文化常识,还能在批阅、撰写读书笔记和作品摘要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第二,整本书的阅读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量,可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使其积累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和经验。在欣赏书中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步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和探究书中的人物命运和主旨内涵,提高自身阅读鉴赏的能力。

第三,阅读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学生沉浸在读书带来的愉悦当中,由此慢慢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第四,学生在阅读中不断从作品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思考,形成对生命的感悟。

二、初中语文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

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对整本书阅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一)教师层面

一是要求教师从学生本位出发,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学生选择和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二是在指导整本书阅读前,教师应做到胸中有物。教师应该多次通读原著,查阅对原著的各种评论,深入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作品人物、作品主题、语言特色等内容,形成自己的读书心得,作为阅读者而不是讲解者,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三是要求教师应该准备好关于原著的一些视频、影音、图画资料,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来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四是要为学生设计合适的整本书阅读计划和阅读目标,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比如通过开设班级读书角、每日读书任务上榜等形式做一些可视化的监督,促进读书习惯的养成,确保自读落到实处。五是要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比如开展朗读、论辩、读书会、故事会、手抄报、剧本表演等各类主题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学生层面

一是要求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遵循“主动性”的原则。因为整本书阅读不可能全部依托课内完成,还需要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去践行,所以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后多花时间读,反复地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读起来”“读进去”。二是要求学生遵循“深度化”的原则。也就是说,阅读不能只是单纯地停留在表面的浅阅读,而要动口动笔,通过朗读、批阅、撰写读书笔记、作品摘要、参与讨论、交流心得等方式逐步走向深阅读。三是要形成阅读的“习惯性”。这就要求学生不能把阅读当成被动的任务,而是要养成阅读的习惯,积累阅读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一)前期准备

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时,首先教师得读起来,而后才能找到设计阅读活动的切入点,才能有阅读经验和阅读方法的积累与发现。

在实施教学前,教师有必要对原著通读两遍以上,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思考撰写读书心得,然后收集名家们对原著的各类评论。比如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景山评述《朝花夕拾》:“它《朝花夕拾》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畫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它不是历史书,却使人从中看到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而生动形象的侧面;它当然更不是民俗学著作,但他却涉及并记叙了那么多的城乡风习。”名家们对作品的评论,能够加深教师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找到解读作品的不同切入点。再者,教师应该搜集相关的各类影视图音资料,比如《跟着书本去旅行》、央视CCTV10科教类节目《读书》等,以便教学时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师还有必要在课下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读书情况、读书习惯、读书需求、读书障碍或困惑等,摸清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学情,并根据学情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比如初一的学生在阅读《朝花夕拾》时既没有阅读经验又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不会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对于某些篇章,学生较难理解鲁迅文字背后深沉又深刻的批判精神,因而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给予适宜的阅读指导就尤为重要。

(二)教师导读

导读课的特点在于教师是引导者,而非讲解者。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引导呢?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一部由十篇散文组成的散文集,以记事为主,同时夹叙夹议,内容以鲁迅少年和青年时代的故事为主,与中学生较为贴近,能够丰富学生对童年的认识。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现象,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一是可以用有趣的人、事导入,可以讲讲美女蛇神秘的故事,说说长妈妈这个可爱的人,或者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二是用寻找共鸣的方式,比如《五猖会》里“我”要给父亲背完书才可以去玩,背不出就不可以去看庙会。同学们是否也有过这样的体验?你会怎么做?三是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如《琐记》中衍太太怂恿孩子吃冬天水缸里结的冰,教唆“我”偷母亲的首饰,同学们猜猜,孩子们和“我”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当学生发现书里面有那么多有趣的人和事,就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消除其与经典的隔阂。

2.指导方法,积累阅读经验

整本书阅读强调让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积累阅读经验。七年级的学生阅读经验不足,教师要一步一步地引导,并且要做好阅读的示范引领。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精读、略读、浏览、跳读批注式等阅读方法来达成不同的阅读目的,还要给学生指明阅读的思路,比如给学生提供读书卡范例(如下表所示),指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自主阅读中模仿示例,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与思考,提升其鉴赏能力,形成动笔阅读的习惯。

3.制定计划,监督阅读进度

与传统的单篇阅读相比,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留有较多课后自主阅读时间,但是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此时课程多、安排紧、作业增加,大部分学生不会安排时间进行阅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安排整本书阅读的计划和任务。《朝花夕拾》一共十篇散文,计划用一周半到两周时间完成思维导图和自读,使他们把握本书的整体脉络。可以让学生以篇为单位,每天抽半小时进行阅读,由小组长制作一张阅读打卡表,记录小组成员的阅读进度,督促小组成员坚持按要求阅读,并养成每天主动汇报阅读进度的习惯。在完成读书卡后,利用一周的时间组织小组进行专题研读,在合作探讨中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学生自读

1.初读——利用思维导图,打通全书脉络

思维导图具有开放性、直观性、条理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将其应用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打通全书的脉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完成一份思维导图的设计给学生做参考,如中心词是“朝花夕拾”,向四周有六个分支,这样学生就能直观、便捷地把握这本书的“主旨”“书籍和作者的概况”“作者的生平”“因病去世”以及书中所涉及的社会背景“中国近现代史”等,从而让学生建立起对《朝花夕拾》这本书的整体感知。也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枝叶扩展,丰富完善这份思维导图,还可以按照自己的阅读体会,对《朝花夕拾》各篇章的时间、内容、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等进行梳理整合,从而打通章节壁垒,捋顺全书的脉络。

2.深读——撰写读书笔记,提高鉴赏能力

在通读全书后,通过撰写读书笔记,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批注点评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归纳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知作品的主题意蕴。因此,教师设计了读书卡,并通过读书卡来指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认识书中的事,熟悉书中的人,欣赏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主旨,并且记录下阅读的灵感和困惑,由此把阅读推进到更深层面,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3.共读——小组合作研读,进行专题探究

共读是指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新课改也倡导为学生提供更多合作、探究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小组围绕专题进行研读,让组长组织组员选择讨论本组研读的专题。学生在合作中大胆地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和体会,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升华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四)成果展示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要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因此在展示阶段,教师的作用是搭建“舞台”,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整本书阅读的成果汇报包括阅读活动中制作的读书卡、手抄报、思维导图、故事汇、情景剧等。在组织《朝花夕拾》成果展示时,教师可以挑选两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主持课堂活动,由各组推荐的小组代表分享阅读成果与体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趣事、评人物、说专题、演剧本。

在成果展示阶段,教师以活动的形式驱动学生在活动中分享阅读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在包容、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全员、全程、全面地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逐步探索出适合初中生思维发展规律的整本书阅读方法,引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对整本书进行阅读,给学生提供交流、互动、展示成果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现,让学生会读书、爱读书,让语文核心素养目标落地。

参考文献:

[1] 寇俞琴《为高阶思维而教,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创新教学探索》,《知识窗(教师版)》2021年第12期。

[2] 黄晓春《以项目为导向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考試周刊》2021年第91期。

[3] 蔡燕燕《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以〈朝花夕拾〉为例》,《语文天地》2021年第10期。

[4] 胡洁玲《基于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新课程》2021年第37期。

[5] 罗梦兰《初中语文〈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考试周刊》2021年第65期。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B类)《基于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整本书导图读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烃思维导图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