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瑶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教学;思辨倾向;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2-0078-0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的批判性是思维品质的重要内容。因此,英语教师应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又称审辩式思维、思辨,其不仅涉及批判性思维技能,还包括批判性思维倾向。所谓批判性思维倾向,是指“思辨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和作出抉择所需要的内在持续的动力”。文秋芳教授指出:思辨能力分为“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两个层次。“元思辨能力”即監控、统管思辨的能力,“思辨能力”涵盖认知和情感两部分,认知包括分析、推理、评价等技能,情感则简化为五个典型的情感特质——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刚毅,即学生在使用思辨能力过程中的思辨倾向。思辨技能和思辨倾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推动思辨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须关注学生思辨倾向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倾向,进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下文,笔者以译林版《英语》五下 Unit 3 Asking the way (Story time)的教学,试述之。该课聚焦思辨倾向的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五个情感特质,尝试将思辨倾向的培养融入阅读全过程。
一、聚焦思辨倾向培养的教学内容分析
1.聚焦思辨倾向培养的文本解读
该文本的主题是“问路和指路”,讲的是Su Hai搬进了新家,Yang Ling想去参观Su Hai新家的故事。第一段对话讲述了Su Hai为Yang Ling指路,第二段对话讲述了Yang Ling迷路之后,寻求警察帮助的过程。从思辨倾向的角度看,该话题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学生都有类似的经历,且话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容易激发学生交流、分享、辩论的兴趣。
2.基于思辨倾向培养的教学目标设定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设定与学生思辨倾向发展相关的目标。笔者将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1)学生能够说明生活中问路和指路的重要性,并能分享不同的问路和指路方法;(2)学生能够谈论前往目的地的不同方式并给出一些建议;(3)学生能够借助图片来预测内容并通过略读知晓文本大意;(4)学生能够理解、读出和说出故事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5)学生能阅读故事,且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和板书的帮助下复述故事;(6)学生能够遵守交通规则,有礼貌并乐于助人。
目标1和2关注学生阅读动机和兴趣的激发,鼓励学生多向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思辨倾向。目标3侧重对学生思辨技能的培养,利用阅读技巧和策略加工处理文本信息,感知和理解文本。目标4和5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这要在情境中分层落实。目标6体现的是情感目标。以上教学目标关注学生思辨倾向培养,注重学生思辨技能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阅读教学中思辨倾向培养的具体思路
1.读前设疑,激趣引思,发展“好奇”倾向
思辨倾向中的“好奇”是指思辨者对新事物充满兴趣,喜欢刨根问底,善于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新问题,对新知识、新技能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可以创境设疑,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引导其感知问路话题,同时借助文章插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带领学生预测文本内容,从而为其顺利、自然地进入课文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和语言准备。
笔者在Free talk环节介绍了自己的住址和爱好(Reading),并就平时的上下班出行方式(By bus)和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巩固学生旧知,激发学生兴趣和表达动机。“We have a famous library in Nanjing. Its Nanjing Library. I often go there at weekends. How do I get to the library?”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他们积极猜测,各抒己见,回答精彩纷呈。教师借助地图、地铁路线图并结合天气因素揭晓出行方式(on foot&by metro),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融入其中,参与表达,其中渗透了部分新知的学习,为文本的阅读做好了语言铺垫。
2.读中探究,精读深挖,发展“开放”与“自信”倾向
文秋芳教授等提出的“开放”指思辨者心胸开阔,眼界宽广,能够尊重、容忍不同意见,并乐于修正自己的不当观点;“自信”指思辨者对自己的分析、推理、评价能力信心很足,敢于质疑。读中探究的过程为学生思辨倾向的“开放”“自信”情感特质发展提供了契机。教师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学生大胆分享并修正自己的观点,促进自主探究及“开放”与“自信”思辨倾向的发展。
在读中探究环节中,教师通过精读深挖文本,抓住文本主线,设计如下任务,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任务1 Look and say:Its Yang Lings first time to visit Su Hais home. She doesnt know the way. What can she do?
任务2 Watch and choose:How does Yang Ling get to Su Hais home? (A.By bus, B.On foot, C.Take the metro and then on foot)
任务3 Read, choose and say: Where are Park Station,City Library Station and bookshop on the map? A, B, C are their locations.Please read their dialogue,work with your deskmate and choose the right one for each location.
任务4 Listen and order:The policeman tells Yang Ling the way. How to get there? Lets work in four, listen to the second dialogue and order them.(A.Turn right at the traffic lights. B. Yang Ling can go along Sun Street. C.Yang Ling can see the bookshop on her right. D.Yang Ling comes out from City Library Station.E.Then,Yang Ling can go along Moon Street.)
任务5 Think and put: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and put the phrases on the according places.(Yang Ling comes out from City Library Station.Yang Ling can go along Sun Street.Turn right at the traffic lights.Then,Yang Ling can go along Moon Street.Yang Ling can see the bookshop on her right.)
任务6 Listen and repeat.
任务7 Lets read and act.
任务8 Lets retell.
任务1和2主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借助课文插图猜测文本大意,观看动画了解文本结构。任务设计由浅入深,有助于培养思辨倾向中的“开放”情感特质。任务3、4、5分步处理文本,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分析、推理、判断等思辨技能完成相关任务。小组合作时,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求同存异。学生展示合作成果时,教师不应急于给出评论,而是肯定学生的努力,为学生创造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的机会,这有助于培养思辨倾向中的“自信”。任务6、7、8整体回顾文本,教师指导学生采用跟读、齐读、表演文本等方式进行整体性阅读,启发学生体会作者进行对话的背景及其语言风格,从而使学生在相类似的情境中进行交际。学生在这些任务中自信表达,分享观点,开放交流,促进了思辨倾向的发展。
3.读后拓展,知行合一,发展“正直”与“坚毅”倾向
文秋芳教授等指出:“正直”是指思辨者所思所想的出发点是为追求真理和正义,而非个人私利;“坚毅”指思辨者具有很强的韧性,不怕挫折,锲而不舍。教师可以围绕阅读主题,设计指向思辨倾向培养的读后拓展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从新的角度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关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促进“正直”与“刚毅”思辨倾向的发展。
在读后拓展环节中,笔者通过任务“去电影院看电影”,鼓励学生同桌合作,结合学校和电影院的位置设计出行路線和方式,并指一指、说一说“How do we get to the cinema?”。笔者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一起解决问题,促进“坚毅”思辨倾向的发展。最终,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情感因素,并提供建议(有礼貌、遵守交通规则、帮助别人),师生实现情感共鸣,促进“正直”思维倾向的发展。整个任务是集综合性和关联性特点于一体的思维活动,能帮助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联系起来,同时能让学生在类似的生活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实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FACIONE P A, FACIONE N C, GIAN-CARLO C A. The Disposition toward Critical Thinking: Its Character,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to Critical Thinking Skill [J]. Informal Logic,2000, 20(1): 61-84.
[2]罗清旭,杨鑫辉.《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47-51.
[3]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