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
荣毅仁企业家精神的价值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为荣毅仁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光大创造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一代代中信人接力探索、接续奋斗,始终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和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全力推进改革开放不動摇,努力发挥国有企业的“六种力量”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荣毅仁创办和发展中信所体现出的优秀企业家精神,在中信的成长中具有直接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对于企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普遍的实践价值。
坚持党对企业的领导,贯彻党的大政方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牢政治方向
企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确保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顺利实施,不发生任何偏离。企业改革发展要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前提,加强党的建设,政治上把方向、管大局,经济上抓落实,促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在重要业务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成效。在党的领导下办好企业,是荣毅仁企业家精神的内在底色。中信成立以来,荣毅仁和历任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从党中央决定实行对外开放,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搞现代化建设,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再到规划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正是有了党中央的指引和有力支持,荣毅仁开创的中信事业才有了明晰的发展路径、广阔的成长天地、不断完善的市场环境和坚强可靠的政治保障。成立初期,中央专门为中信确定了“党组六条”①,使党中央的决策意图得到准确贯彻。中信历届党委积极践行党的宗旨和使命,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各项重大部署,持续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国企特色的党建之路,构建起4000多个党组织、5万多名党员的组织体系,保证中信经受住了不同时期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始终沿着正确航线破浪前行。
根据国家需要开展多元业务,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方位贡献力量
企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排除各种干扰,一心一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按照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努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为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做贡献。在荣毅仁和历任领导的带领下,中信紧扣国家战略,在经济领域进行多方面探索和开拓,发展门类齐全的金融业务,开展优势明显的实业投资业务,构建起产融并举的发展格局,最大程度地释放综合性企业的协同效应,成功打造了一批居于行业领先地位的龙头企业,作为中信的主要力量服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支名副其实、实力雄厚的“国家队”。
为配合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信在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地区布局业务。发展港澳地区业务,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和保持繁荣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中信作为累计为国家创造税收逾70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有力支撑。
首创负债经营发展模式,助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除认识障碍
企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努力改变一切既有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之初,由于长期“左”的思想影响,经济领域还存在着违背经济规律、忽视企业管理、否定市场作用的旧观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极大阻碍。面对这一艰苦而曲折的历史转型,荣毅仁率领中信人勇于打破坚冰,敢为人先,在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上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根据自身特点走出了一条依靠负债经营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成功道路。
改革开放之初,国内资金短缺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困难,中信通过在海外发债、借款募集资金支持国内经济建设,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的发行体。中信成立后的前10年,累计在海外募集资金约30亿美元。其后,国内企业相继开始在境外融资,扭转了长期以来以“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为荣的观念。经济领域中包括外商投资、国企海外投资、不同行业的企业市场属性等种种观念上的禁忌,就是在中信的一系列突破性实践中被重新认识,深化了人们对于经济规律的理解,助推了社会观念的破旧立新和对于改革开放的高度共识。
发挥改革试点作用,打造诸多行业第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企业发展新路径
企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鼓励大胆试验,倡导“敢于吃第一只螃蟹”的勇气和精神,在试点的基础上形成经验,不断探索推进。在荣毅仁的领导下,中信积极打造创新优势,对国家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对符合市场规则和国际商业惯例的机制设计先行先试,对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探索的重要业务先行先试,唱响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声。1984年12月,经过中央批准,中信公司实行了董事长负责制①,这是当时对国有企业传统管理体制的一个重大突破,比起后来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整整提前了15年时间。由于以前瞻性布局,通过创新推动发展,中信在一些业务领域中成为国内行业的创建者和市场引领者,创下了一系列“第一”。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中信的一些业务拓展、商业模式和操作方法受到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垄断思维制约,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逐步得到国家和市场的认可,在行业发展中担当起重要的先行示范角色。
建立对外开放窗口,推动中外经济合作和交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企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不开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外国的一切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争取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外部条件。在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形势下,国家由首先试点开放的范围、地域、领域逐步加大力度,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企业不断扩大和深化对外合作,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荣毅仁的主导和规划下,中信自成立之日起,带头贯彻执行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开展“三个引进”,即引进国外的资金、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方式,成为外商了解和进入中国市场的好渠道和开展合作的好向导、好伙伴;并率先走出国门开展业务,实施中国企业最早的境外直接投资项目。中信作为“丝路联盟”的首批核心成员企业,目前有三分之二海外业务布局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业务合作带动资本、技术、产品、标准和管理输出,践行正确的义利观,帮助项目所在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成为连接中外的桥梁和纽带,促进了国际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互利共赢。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物质财富
企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明确基本职责,通过自身的成长壮大,筑牢国民经济体系,强化社会主义的经济支柱。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保证国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多企业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缺乏活力、效率低下、亏损严重。如何实现扭亏增盈,成为国企改革和发展必须完成的重要使命。在国家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荣毅仁和历任领导勇于面对市场,领导中信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积极承担企业的经济责任,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中信成立之初,国家给予的初始投入资金名义上是2.4亿元,成立42年后,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是8.8万亿元和41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均大大高于国家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复合增长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中信连续14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2022年排名第102位。在2022中国品牌百强榜中居第15位,为综合性企业之首,品牌价值达到1290亿元。
主動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效力民生需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筑民心基础
企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社会公益与企业运营相结合、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相融通,最大程度地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更大贡献。自荣毅仁起,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便成为中信的光荣传统。上世纪80至90年代,中信先后承接541总厂、洛阳矿山机器厂等当时经营遇到困难和改制剥离的老企业,通过持续投入大量资源、改善管理和引入市场机制等措施,成功推动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定点帮扶云南元阳、屏边和重庆黔江,对口支援西藏申扎,累计投入无偿帮扶援藏资金8.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500多个,实现帮扶区县脱贫摘帽。参与“美丽中国”建设,成功打造河北黄羊滩治沙绿化工程和“美丽滇池”“清水入江”等综合治理项目。第一时间参与完成各种抗灾、抗疫、救护、助困等任务,大力支持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各类市场主体的成长和勃兴,一批批优秀企业家怀着对国家、对民族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党担当、为国分忧,站在时代前列,勇于拼搏进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荣毅仁创办和发展中信所积淀形成的优秀企业家精神,将由此成为中国企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一步开拓前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经济全球化加速向区域化转变,我国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但也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立足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为全面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①。中信集团确立的“打造卓越企业集团、铸就百年民族品牌”的发展愿景,正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世界一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体现。世界一流企业是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是引领全球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牵引性的重大战略任务,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前瞻性布局,也是对中国企业在新时代发展方向提出的新要求,更是赋予中国企业在新时代国际化征程中的新使命,将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深远的影响。中国企业在全面提升创造力、竞争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同时,必须大力提升优秀企业家的引领力,加快培育一支具有爱国情怀、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队伍。通过深入总结一流企业家成长规律,健全企业家培育体系,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真正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
面向未来,传承和弘扬荣毅仁的优秀企业家精神,学习他崇高的精神追求和杰出的人格风范,造就更多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企业领导者,打造更多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中国企业就能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赢得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编辑 杨利红)
①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75. 国有企业的“六种力量”,即国有企业要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
① “党组六条”,即《中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组的职责权限》,经中央批准,1984年9月起实行。
① 国务院关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实行董事长负责制的批复([84]国函字178号):1984-12-15[A].北京: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①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1).